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库鲁克塔格

库鲁克塔格

库鲁克塔格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101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地理、石油、天然气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9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65543篇;相关期刊42种,包括岩石学报、中国地质、地质通报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十届全国矿床会议、2007中亚型造山与成矿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库鲁克塔格的相关文献由267位作者贡献,包括郭瑞清、王璞珺、吕新彪等。

库鲁克塔格—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9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65543 占比:99.94%

总计:165644篇

库鲁克塔格—发文趋势图

库鲁克塔格

-研究学者

  • 郭瑞清
  • 王璞珺
  • 吕新彪
  • 刘万洙
  • 曹晓峰
  • 程日辉
  • 魏震
  • 刘桂萍
  • 吕彪
  • 吴华楠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传林; 马华东; 李怀坤; 朱炳玉; 邱林; 王威
    • 摘要: 库鲁克塔格地区出露了塔里木克拉通最完整的前寒武纪基底,其中新太古界—古元古界构成了塔里木早前寒武纪结晶基底。本文详细总结了该区古元古界岩石组成及变质变形特征,并获得其中的变质火山岩锆石U-Pb年龄为(1965±13)Ma,代表了该区古元古界沉积年龄。结合区域地层格架、变质事件的研究,认为古元古界沉积时代为2.0~1.8 Ga,并在1.8 Ga发生角闪岩相变质。该变质事件是对北塔里木地体哥伦比亚超大陆汇聚的构造响应。依据岩石组合、前寒武纪大陆地壳生长过程及变质事件综合分析,推测北塔里木地体在中元古代之前属于印度—华北克拉通的一部分,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过程中与印度—华北克拉通分离,形成一个独立的微陆块,并在罗迪尼亚超大陆汇聚过程中,与南塔里木地体拼合形成了统一的塔里木克拉通前南华纪基底。
    • 宋志豪; 刘桂萍; 郭瑞清; 玛依拉·艾山; 崔涛
    • 摘要: 造山带内造山作用时限的划分是识别超大陆的重要依据.为找寻库鲁克塔格古元古代晚期造山作用与锆石微区特征间的联系,运用LA-ICP-MS技术分析了石英岩中64个锆石U-Pb同位素点.结果显示:∑REE=47×10-6~490×10-6(40个点,下同),570×10-6~1384×10-6(24);Th/U<0.4(33),Th/U>0.4(31);Ti=16×10-6~50×10-6(37),50×10-6~25 1×10-6(27);Gd/Yb=0.03~0.8(45),Gd/Yb=1.3~4.7(19),元素含量变化范围大,表明各微区锆石成因的不同.综合分析锆石各微区成因,分别为微区Ⅰ:岩浆成因(~2.5 Ga);微区Ⅱ:热液改造残留(2.3~2.0 Ga);微区Ⅲ①:热液成因(~1 954 Ma);微区Ⅲ②、微区Ⅳ:变质成因(~1 924 Ma、~1 945 Ma).由内而外年龄减小,整体呈升温增压的趋势,代表一个进变质作用过程,在锆石边部达到变质峰期.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微区Ⅳ(~1 945 Ma)可能形成于板块俯冲作用下,微区Ⅲ②(~1 924 Ma)可能在板块碰撞环境下形成.
    • 张立涛; 余君鹏; 余吉远; 陈杰; 赵吉昌; 樊新祥
    • 摘要: 中祁连西段德勒诺尔一带广泛分布新元古界火山-沉积岩系.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新发现了一套冰碛-火山岩系,通过对岩石学、地层学特征研究,认为其可与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的南华系贝义西组对比,同属南华纪冰期-火山事件的产物,并将该套地层重新厘定为南华系石板墩组.研究认为,中祁连西段德勒诺尔冰碛-火山岩系的存在,是祁连微陆块响应Rodinia超大陆裂解的证据,对研究祁连山中—新元古代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 陈邦学; 徐胜利; 周能武; 白权金; 李超; 张洪深
    • 摘要: 采用LA-ICP-MS法分析了塔里木北缘库鲁克塔格一带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获得该二长花岗岩岩体的年龄为(832.3 ±3.3) Ma(MSWD =2.8,n=24).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二长花岗岩属于准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为Ⅰ型花岗岩.微量元素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 Ba、K、Sr、U等,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 Nb、Ta、Ti、P等;稀土元素总体含量较低(29.88×10-6 ~63.57×10-6),具有弱Eu正异常(δEu=0.87 ~ 1.39),整体配分模式与下地壳一致.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对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认为二长花岗岩形成于岛弧环境.区域构造演化特征指示832 Ma该区洋壳已经开始俯冲,使得这一地区的地壳加厚,同时地幔柱的上涌加热作用导致古老地壳物质发生部分熔融而形成该期花岗岩.
    • 杨恩林; 吴攀; 吕新彪; 吴春明; 刘文; 曹晓峰
    • 摘要: 制约塔里木克拉通下寒武统的精确锆石U-Pb年龄稀少,最近笔者于库鲁克塔格北区下寒武统西山布拉克组底部硅质岩中发现一层10~20 cm厚的凝灰岩夹层,对其锆石斑晶进行LA-ICP-MS U-Pb测年,结果显示该凝灰岩的就位年龄为520.3±2.9 Ma(MSWD=0.11).首次获得塔里木克拉通下寒武统精确锆石U-Pb年龄数据,构建了该区下寒武统以精确锆石U-Pb年龄为基础的时间框架雏形.参考华南下寒武统黑色岩系沉积速率,库鲁克塔格北区且干布拉克达坂剖面下寒武统西山布拉克组可能于532.1±2.9 Ma开始沉积;结合区域地层对比,受西大山运动影响库鲁克塔格北区埃迪卡拉系—寒武系可能存在约50 Ma的沉积间断.
    • 刘桂萍; 郭瑞清; 魏震; 孙敏佳; 崔涛; 吴华楠; 宋志豪
    • 摘要: 白海子南岩体是库鲁克塔格地区典型的古生代花岗质侵入岩.深入了解该岩体岩石成因及物质来源,对研究库鲁克塔格地区构造背景及古生代地壳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白海子南岩体进行了系统的全岩Sr-Nd和锆石Hf同位素及锆石微量元素研究.结果 表明,该岩体具有中等ISr(0.71001~0.71287)比值,富集的εNd (t)值(-21.01~-18.07)和εHf(t)值(-26.55~-17.28),对应的Nd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和Hf模式年龄(TDMC)分别为2.60~2.84Ga和2.43~3.00 Ga,表明其是古元古代早期—新太古代地壳物质再循环的产物.锆石微量元素分析表明,该岩体锆石为壳源岩浆锆石,TZr均值为745°C,TTi均值为692°C,属于"冷"岩浆,岩体形成于主动大陆边缘,是南天山洋向南俯冲到塔里木克拉通之下后期阶段的产物,俯冲过程中幔源岩浆底侵产生的余热为该岩体熔融提供热源.在库鲁克塔格地区发现多期次古生代花岗质侵入岩,这些岩体的εNd(t)值和锆石εHf (t)值随年龄的减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结合前人已有资料,推测在南天山洋向塔里木克拉通俯冲过程中,库鲁克塔格地区奥陶纪—早石炭世地壳演化经历了先减薄再加厚的演化过程.
    • 李想; 刘桂萍; 夏宇; 张帅
    • 摘要: 库鲁克塔格地区位于新疆塔里木克拉通东北缘,南天山造山带南缘,该地区经历多期次地质构造活动事件.本文通过收集库鲁克塔格地区矿床的成矿年代学数据,并结合已有资料,探讨了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地质活动及其构造背景.结果显示碎屑矿物年龄主要集中分布在380Ma~440Ma、600Ma~820Ma和1800Ma~2100Ma,记录了库鲁克塔格地区3期构造热事件.年龄在380Ma~440Ma的碎屑矿物可能记录了古生代期间南天山洋向南俯冲的地质构造作用,600Ma~820Ma的碎屑矿物记录了罗迪尼亚超大陆裂解事件,1800Ma~2100Ma的碎屑矿物的存在可能与哥伦比亚超大陆的聚合有关.
    • 朱光有; 闫慧慧; 陈玮岩; 闫磊; 陈志勇; 李婷婷; 孙琦森; 谢小敏
    • 摘要: 近年来,随着油气勘探向深层-超深层领域拓展,古老层位的烃源岩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塔里木盆地周缘广泛出露的前寒武地层为古老烃源岩及其发育背景研究提供了基础.本文主要介绍了塔东地区南华系、震旦系和寒武系三套烃源岩,通过对库鲁克塔格地区野外露头及岩芯资料的综合分析,采用有机地球化学和无机地球化学手段对烃源岩质量以及烃源岩发育环境进行了评价,认为南华系特瑞艾肯组、震旦系水泉组、寒武系西大山组为主要烃源岩发育层位.特瑞艾肯组烃源岩TOC分布在0.22%~2.80%,平均值1.65%,Ro平均值为1.28%~1.60%;水泉组烃源岩TOC分布在0.22%~0.79%,平均值为0.49%;Ro分布在1.37%~1.93%之间(均值1.72%);西大山组烃源岩TOC分布在0.15%~1.45%,平均值0.47%.结合地震资料对裂陷结构进行追踪,初步对塔里木盆地东部三套烃源岩的分布范围进行了限定.针对塔里木盆地新元古代盆地演化背景,运用C、O、Sr同位素及微量元素等,对三套黑色岩系形成环境与发育机制进行分析;并对库鲁克塔格地区的冰期事件进行了的限定,认为塔东地区南华-寒武纪至少发生过三期冰期事件,塔东地区冰碛岩地层的划分可以为全球前寒武地层对比提供依据.
    • 李根浩
    • 摘要: 18日晨曦,西北大风改变了风向,变成了东北大风,直到6点半风力才减弱,我立即收帐篷、加油、装车。本来不管饿不饿都应吃点东西的,不过夜里搬家一番折腾已使我没有了饥饿感,仅仅喝了两口水,6:50出发。从罗布泊镇沿着S235西南行进,正好是大顺风,非常轻快舒服,背块面板都不用加油了。不出预料,还没走出两万米,大东北风果然变小了,并且不断地在快速减弱,我立刻预感到了应付超高温的艰难时刻即将来临,顿时产生一股迎战的兴奋、紧张和快感。
    • 郭瑞清; 梁文博; 刘桂萍; 邹明煜; 胡雪原; 吴华楠; 崔涛; 张梦迪
    • 摘要: 对新疆库鲁克塔格西段乌斯腾高勒东南橄榄辉长岩进行系统的锆石U-Pb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及Sr?Nd?Hf同位素研究,确定了岩石成因,并探讨其构造背景及地质意义。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橄榄辉长岩结晶年龄为410.3±5.7 Ma(MSWD=0.56),属早泥盆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全岩地球化学表明,岩石具有高Al2O3和CaO、贫碱、低P2O5和TiO2的特征,属于低钾拉斑系列;岩石具有较高的Mg#值(72.27~75.04)、明显的Eu正异常(δEu=1.12~1.38),其轻稀土元素轻微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平缓;微量元素蛛网图上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Ba、K、Sr)和Pb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Ta、P、Ti)。全岩Sr同位素初始比值(87Sr/86Sr)i值(0.703663~0.704013)相对较小,εNd(t)值(-2.32^+4.98)变化范围较大,锆石εHf(t)值为+7.8^+12.5。该岩体为俯冲板片流体改造过的相对较浅、对应于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稳定区域的亏损地幔楔部分熔融,部分熔融比例在2%~10%之间,其母岩浆形成过程中遭受低程度的地壳物质混染,并经历了斜长石的堆晶作用和较弱的橄榄石和单斜辉石的结晶分异作用。结合区域已有地质资料,本文认为塔里木北缘库鲁克塔格地区在古生代中期经历了南天山洋南向俯冲过程,橄榄辉长岩产于主动大陆边缘环境,该时期大陆地壳生长方式为垂向生长,指示塔里木北缘具有增生造山带的属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