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工程科技

工程科技

工程科技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620篇,主要集中在科学、科学研究、一般工业技术、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13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246401篇;相关期刊385种,包括中国科技奖励、科学中国人、科学新闻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中国工程院2014国际工程科技大会“工程哲学与工程管理”分论坛暨第八届中国工程管理论坛、2014年全国海水养殖学术研讨会、2008年科技教育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等;工程科技的相关文献由356位作者贡献,包括徐匡迪、杜祥琬、孙雷等。

工程科技—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13 占比:0.25%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46401 占比:99.75%

总计:247021篇

工程科技—发文趋势图

工程科技

-研究学者

  • 徐匡迪
  • 杜祥琬
  • 孙雷
  • 宋健
  • 本刊编辑部
  • 王青
  • 胥孝川
  • 顾晓薇
  • 周济
  • 孙胜凯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薛晓娟; 郑文科; 黄明; 王益民; 张伯礼
    • 摘要: 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建立和完善中医药领域工程科技能力和体系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手段和方法。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做好中医药领域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和规划,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针对中医药领域工程科技发展现状、中医药领域工程科技发展面临的问题、中医药领域工程科技发展重点任务、中医药领域工程科技发展政策措施、中医药领域工程科技发展前景等5个部分进行了思考和阐述,为更好地进行中医药领域工程科技开发与研究,提升中医药现代化水平提供参考。
    • 苏义脑
    • 摘要: 科研方向创新是科技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涉及较多的理念和方法.掌握这些理念与方法对科技工作者十分重要和必要.本文在对“创新”一词进行解读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经验、认识和体会,总结提出了关于工程科技创新的32字口诀,和关于科研方向创新的“第一原理,需求引领,顺势外推,学科交叉,反向思维,节点穷举”等具体方法,以及模型树、节点法等概念,并以油气钻井技术为例说明这些方法的典型应用.
    • 庄芹芹
    • 摘要: 随着全球技术竞争加剧,面向产业发展需求科学预见工程科技的重点发展领域十分迫切。技术预见活动经历了从技术预测到技术预见的发展历程,从定性到定量再到综合分析的方法演变。通过归纳分析定性技术预见、定量技术预见、组合型技术预见、面向需求的技术预见的不同含义和具体方法,在总结各国技术预见方法与实践基础上,提出重点产业发展对工程科技需求研究的实施路径。技术预见活动要从经济社会发展愿景出发,结合国家重大战略导向,基于重点行业发展预测,运用多种定性定量方法,综合判断和识别重点产业发展的工程科技需求。
    • 薛晓娟; 马贝; 解天; 宋思敏; 王益民
    • 摘要: 工程科技是科学理论与技术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理论和技术部分,实用性是其重要特征。中医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应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技术进行中医研究与探索,构建系统完善的中医领域工程科技体系,对中医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中医特色诊断技术、中医现代诊断与检验技术、中医大数据与信息分析技术等3个方面,就中医领域工程科技发展现状、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等进行了论述与分析,以为更好地进行中医领域工程科技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 陶良彦; 刘玉阳
    • 摘要: 以1982—2022年间CNKI数据库中工程科技Ⅰ辑和工程科技Ⅱ辑所收录的22 422篇有关灰色系统相关理论和方法文献为数据来源,采用文献计量法和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和SATI,首先从发文趋势、作者、研究机构、文献来源四个维度分析了工程科技领域内灰色系统相关内容的宏观研究趋势,局部研究热点以及合作研究情况;其次基于关键词共现,聚类研究了过去40年的研究热点和演化过程;最后利用关键词突现图谱分析了该领域灰色系统相关理论和方法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 马茹; 王宏伟; 张静
    • 摘要: “人口”是影响未来趋势的核心驱动力之一。本文面向2050年人口发展愿景开展工程科技需求分析。研究发现:2050年,中国人口总量进入负增长,实现适度生育面临较大压力,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及比重下降,人口健康水平与素质能力稳步提升,人口向核心城市群集聚更趋明显。人口老龄化对老年慢性病诊治及管理、老年人日常性照护需求增加,劳动力结构性短缺亟需填补数量、增强身心健康,人口健康水平提升使对治愈重大疾病和罕见病、替换故障组织及器官需求增多,人口综合素质提高推动健康意识从被动医疗向主动健康转变、追求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医疗服务等。对此,要瞄准精准医疗、智慧医疗、远程医疗、生物打印、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工程科技手段。
    • 白光祖; 刘安蓉; 曹晓阳; 靳军宝; 郑玉荣
    • 摘要: [研究目的]该研究旨在面向工程科技领域,基于文献情报方法提出一套潜在颠覆性技术发现方法体系,以期为后续专家进行技术颠覆性能力评价提供种子技术点集合。[研究方法]在经过潜在颠覆性技术主题发现、种子技术树构建并进行成熟度评估、产业技术树构建并进行关注度评估的基础上,尝试提出特定技术点的颠覆性潜力评估方法。[研究结论]通过氢燃料电池领域实证,证明该研究所提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潜在颠覆性技术发现方法。
    • 段黎萍; 李强; 董诚
    • 摘要: 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是保障各类项目的实施并提高项目水平的重要手段,评审专家是各类评审的核心组成部分。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项目办公室从2017年起对其各分中心和国际中心开展季度监测和年度评价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几年实践与探索,已在不同专业背景的评审专家遴选和使用、专家团队的组织和培训、专家的职责和行为规范等方面形成了一套经验方法,还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知识服务项目评审专家,可供其他项目评审借鉴和使用。
    • 孙雷; 胥孝川; 王青; 顾晓薇
    • 摘要: 在"课程思政"和"新工科"背景下,将工科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结合,通过打造跨学科教师团队,课程内容与时俱进,推进教学组织改革,创新提升教学方法,构建跨学科、多学科交叉的创新型工程教育组织模式,培养全方位复合型人才.
    • 顾大钊; 李井峰; 曹志国; 吴宝扬; 蒋斌斌; 杨毅; 杨建; 陈要平
    • 摘要: 我国煤炭开采对地下水资源的破坏是实现煤炭绿色开发和矿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解决的重大关键问题.通过调研咨询、统计分析、专家咨询等方式,系统分析了我国煤矿矿井水保护利用现状,提出了我国煤矿矿井水保护利用发展战略和工程科技.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吨煤开采产生矿井水为1.87 m3,每年产生煤矿矿井水约6.88×109 m3,煤矿矿井水平均利用率约为35%;根据煤炭产量发展趋势研究预测,2035年前我国煤矿矿井水每年可以稳定在6.0×109 m3以上,煤矿矿井水将是我国长期稳定的非常规水资源,实现矿井水高效利用具有重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基于上述研究,提出了到2025年、2030年、2035年,我国煤矿矿井水利用率分别达到55%,70%,80%的总体目标;通过总结分析我国煤矿矿井水保护技术、矿井水处理与利用技术发展历程与趋势,提出了"2+5+5+3"的我国煤矿矿井水保护利用工程科技:即掌握"煤层开采覆岩断裂带发育规律与地下水运移机制"、"矿井水水-岩耦合化学作用机理"等2项基础理论;突破"地下水赋存精准探测技术"、"煤矿地下水库群建设与运行技术"、"充填开采技术材料与装备"、"高矿化度矿井水大规模低成本处理技术"、"含特殊组分矿井水精准处理技术"等5项关键技术;建立"蒙陕接壤区煤矿地下水库技术示范区"、"宁东、哈密高矿化度矿井水处理利用示范区"、"蒙东草原区矿井水保护利用示范区"、"华北平原区充填开采水资源保护示范区"、"两淮矿区废弃矿井水资源利用示范区"等5个矿井水保护利用示范区;到2035年实现"煤矿地下水库储水规模达到5.0×108 m3"、"充填开采技术成本下降50%"、"高矿化度矿井水零排放成本下降50%"等三大技术目标.同时对矿井水高效利用提出了政策建议和保障措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