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结构优化
工业结构优化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18年内共计130篇,主要集中在工业经济、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7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969294篇;相关期刊104种,包括经济研究参考、集团经济研究、辽宁经济统计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2006年年会等;工业结构优化的相关文献由106位作者贡献,包括于颖、谢丹、戴德锋等。
工业结构优化—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969294篇
占比:99.99%
总计:1969423篇
工业结构优化
-研究学者
- 于颖
- 谢丹
- 戴德锋
- 曾昭宁
- 李娟
- 李宗植
- 李静
- 王国英
- 陈南旭
- 于广顺
- 于春田
- 仇方道
- 余雯
- 依马木阿吉·艾比布拉
- 冷秋
- 刘宇
- 刘润
- 刘淇
- 南宁市社科院课题组
- 叶建青
- 吕斯濠
- 吕祖善
- 吴志澄
- 吴永保
- 吴溪淳
- 周孝德
- 唐晓丹
- 唐素梅
- 姜红雨
- 孙元三
- 孙冰洁
- 孙志兴
- 宋振波
- 岳文淙
- 峰雪
- 巴音朝鲁
- 常玉苗
- 张世玉
- 张任之
- 张匀初
- 张叶
- 张学全
- 张宏伟
- 张岐山
- 张晓刚
- 张歧山
- 张磊
- 张纯敏
- 张辉
- 张达
-
-
陈章喜
-
-
摘要:
工业结构影响着环境的变化程度,不同的工业结构有着不同的环境状态特征.中国经济成长所依托的工业经济结构,使生态环境受到极大污染,生态环境保护刻不容缓.文章基于环境治理的视角,构建多目标工业结构优化模型,利用相关面板数据,对珠三角工业结构优化方案进行分析,为珠三角环境治理及工业结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提出了推进珠三角环境污染控制和工业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
-
-
陈南旭;
依马木阿吉·艾比布拉
-
-
摘要:
与东中部相比,全国相对落后地区在西部分布最多.自主创新能力的相对薄弱意味着“创新驱动”下西部地区工业结构优化与技术引进的关系比东中部地区更加密切.文章在构建技术引进对工业结构优化的效用函数后,从理论层面讨论了单一要素投入和两要素投入组合情形下的技术引进效用差异,并实证分析了2001-2014年西部各省(区市)工业结构优化进程中的技术引进效用变化.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工业结构优化正在经历由技术引进向自主创新过渡的动力转换阶段;技术引进在此过程中仍发挥重要作用,其优化工业结构的效用始终为正,且具有区域差异;数值的减小说明其作用方式正逐渐由直接向间接转变.
-
-
刘润;
孙冰洁;
邓婷
-
-
摘要: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正成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发展理念.在此背景下,湖北作为长江经济带重要工业省份,揭示其工业结构现状、明晰新时期工业发展的压力与机遇,以及明确工业结构优化的方向与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
-
-
李国璋;
陈南旭
-
-
摘要:
技术引进作为后发国家工业赶超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工业结构优化具有推动作用.理论上技术引进通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来优化工业结构,作用大小受消化吸收力度、政府调控、创新环境等因素影响.然而,近年来大规模的技术引进在我国工业结构优化进程中并没有发挥出应有效果,其促进作用也远低于自主创新.创新驱动背景下技术引进是否已被边缘化,其对东西部地区工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又具有怎样的区域特征?本文根据2001-2013年东西部地区各省数据,运用SUR估计发现:技术引进对东西部地区工业结构优化的影响仍然显著,技术引进投入与资本配置结构效应及劳动产出效率效应呈现正向关系,与劳动配置结构效应、资本产出效率效应呈现负向关系.因此,在创新驱动工业结构优化中,应当继续坚持技术引进,加大消化吸收力度,提高政府调控水平,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采取更具区域特征的差异化引进策略.
-
-
常玉苗
-
-
摘要:
江苏沿海地区抢抓国家战咯机遇,沿海工业总产值以年均近20%的速度快速增长,呈现重工业化不断加速、化学工业和装备制造业比重加大、重工业拉动综合能耗不断增长等特点.比较与分析工业能耗后发现,江苏沿海地区的工业能耗情况好于江苏省和苏南的平均水平,体现出一定的新型工业化特征,但重工业化加大了地区节能减排的压力,要适当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大力支持低碳科技创新、努力培育生产性服务业等,以促进沿海工业健康发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