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储留
尿储留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110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外科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5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22961篇;相关期刊76种,包括中国保健、中国临床护理、医药前沿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全国第13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2015年学术年会暨全国流调行业发布会、香港中医学会、教育研究基金会2017国际针灸高峰论坛等;尿储留的相关文献由195位作者贡献,包括徐晓艳、李秀峰、刘文静等。
尿储留—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22961篇
占比:99.91%
总计:123069篇
尿储留
-研究学者
- 徐晓艳
- 李秀峰
- 刘文静
- 卜淑霞
- 庞段霄
- 李笑蕾
- 赵香莲
- 邓显侠
- 陈育民
- 丁丽杰
- 丁秋田
- 严菁兴
- 于荣丽
- 付华智
- 付提高
- 任清霞
- 任清霞1
- 何丽
- 余积洁
- 倪志群
- 冉维强
- 冉连成
- 凤春燕
- 刘保萍
- 刘卓平
- 刘同艳
- 刘同艳1
- 刘增科
- 刘庆勋
- 刘德文
- 刘敬芳
- 刘文玉
- 刘晓英
- 刘望开
- 刘淑兰
- 刘淑贤
- 匡桂梅
- 卢存国
- 原春青
- 叶文君
- 叶端复
- 吕国荣
- 吕朝霞
- 吕朝霞1
- 吕桂兰
- 吴吴
- 周新军
- 周艳
- 周静芬
- 唐江峰
-
-
-
白倩
-
-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产妇产后尿储留的影响.方法 以本院为单位,在 2019 年 1-12 月间,选取本院收治产妇 64 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 32 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观察组开展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后尿潴留及 4h内自解小便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后自然排尿成功率(90.63%)与对照组(62.50%)相比,显著偏高(P<0.05).观察组 4h内自解小便例数(93.75%)明显多于对照组(46.88%,P<0.05).结论 围绕产妇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能减少产后尿储留的发生,临床应用价值突出.
-
-
-
唐江峰
-
-
摘要: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后产妇发生尿储留的预防和护理.方法:通过阅览并参考大量对尿储留进行积极预防和护理干预的文献.针对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经阴道分娩发生产后尿潴留的产妇80例,对其发生尿潴留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在工作中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良好的护理干预和预防对改善产后尿储留有显著效果.结论:做好产前的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在严密观察产程进展的过程中,关注产妇的膀胱,及时做出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尿潴留的发生.
-
-
韩琳琳
-
-
摘要:
目的 探讨"5A"护理对肛周疾病患者术后二便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2018年1月—2018年4月本科收治的60例肛周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例)和实验组(n=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5A"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尿、排便时间及干预前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ESCA).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首次排尿、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A"护理可以减少肛周疾病患者术后尿储留及便秘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
-
施青林;
马莉娟;
陈百芳
-
-
摘要: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后尿储留并发症及护理干预.方法 ,选择我科经医生检查适合阴道分娩的产妇100列行分娩镇痛,采用百分比的统计学方法对研究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100列分娩镇痛产妇顺利分娩,其中分娩后发生尿储留9列,占总数的9%,结论 ,分娩镇痛用于产妇分娩中是安全的,加强分娩镇痛产妇在镇痛前、镇痛产程中及分娩后的观察和护理,大大降低了尿储留率,让产妇及家属真正享受到分娩得子的喜悦与快乐.
-
-
李素平
-
-
摘要:
尿储留是膀胱内大量尿液不能自行排除,一般产后2-3小时能自行排尿,如产后超过6-8小时膀胱充盈不能自行排出的称产后尿储留.尿储留的原因有内在性和外在性的,护理措施包括:针对性宣教、指导配合、落实预防措施等可以有效的降低产后尿储留的发生率.
-
-
刘同艳1;
任清霞1;
吕朝霞1;
李书坛1
-
-
摘要:
目的对间歇导尿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5例(2例女、3例男)典型颈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间歇导尿措施以促进排尿,在2个月后,对于患者是否能够自主排尿,以及自主排尿所需时间、膀胱容量、泌尿系统感染率情况的相关数据开展收集与分析。结果5例患者中,4例在间歇导尿措施(主要为刺激扳击点)帮助下能够自行开展排尿,另外1例男性造膀胱瘘而实现排尿;4例患者恢复自主排尿平均时间为(14.50±2.50)d,患者残余尿量平均值为(43.57±12.68)mL,膀胱平均容量为(398.85±47.70)ml,泌尿系统感染率为0%。结论间歇导尿措施对于改善患者排尿功能,推动患者自行排尿的尽快恢复,增加膀胱容量,减少残余尿量并控制泌尿系统感染率,具有显著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
刘同艳;
任清霞;
吕朝霞;
李书坛
-
-
摘要:
目的 对间歇导尿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5例(2例女、3例男)典型颈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间歇导尿措施以促进排尿,在2个月后,对于患者是否能够自主排尿,以及自主排尿所需时间、膀胱容量、泌尿系统感染率情况的相关数据开展收集与分析.结果 5例患者中,4例在间歇导尿措施(主要为刺激扳击点)帮助下能够自行开展排尿,另外1例男性造膀胱瘘而实现排尿;4例患者恢复自主排尿平均时间为(14.50±2.50)d,患者残余尿量平均值为(43.57±12.68)mL,膀胱平均容量为(398.85±47.70)ml,泌尿系统感染率为0%.结论 间歇导尿措施对于改善患者排尿功能,推动患者自行排尿的尽快恢复,增加膀胱容量,减少残余尿量并控制泌尿系统感染率,具有显著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
童雪梅1
-
-
摘要:
目的探究综合性护理改善肛瘘患者术后疼痛及尿储留症状的效果。方法按照入院顺序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肛瘘手术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VAS评分、尿储留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78.6%)比较,观察组的(95.2%)较高;与对照组的VAS评分、尿储留发生率比较,观察组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可有效改善肛瘘患者术后疼痛,降低尿储留发生率,值得借鉴和推广。
-
-
毛忠南;
毛立亚;
张晓凌;
李明;
姚军孝;
杨虹;
严菁兴
- 《2017年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研究电针“膀胱组穴”治疗PSNB尿储留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20例PSNB尿储留的患者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随机分成2组,每组60例.治疗组在间歇导尿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电针“膀胱组穴”治疗.对照组给予间歇导尿治疗.两组患者在入组第1天治疗前,入组第10天治疗结束后,两个时间点B超测定每个入组患者的膀胱残余尿量.分别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膀胱残余尿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治疗后膀胱残余尿量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膀胱残余尿量评分及改善分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3%,对照组为77.3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电针“膀胱组穴”治疗PSNB尿储留是一种疗效肯定,经济方便的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