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尿储留

尿储留

尿储留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110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外科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5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22961篇;相关期刊76种,包括中国保健、中国临床护理、医药前沿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全国第13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2015年学术年会暨全国流调行业发布会、香港中医学会、教育研究基金会2017国际针灸高峰论坛等;尿储留的相关文献由195位作者贡献,包括徐晓艳、李秀峰、刘文静等。

尿储留—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5 占比:0.09%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22961 占比:99.91%

总计:123069篇

尿储留—发文趋势图

尿储留

-研究学者

  • 徐晓艳
  • 李秀峰
  • 刘文静
  • 卜淑霞
  • 庞段霄
  • 李笑蕾
  • 赵香莲
  • 邓显侠
  • 陈育民
  • 丁丽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霞; 焦玉珍
    • 摘要: 高龄老年人股骨头置换术,存在深静脉血栓、电解质紊乱、尿储留、压疮等特殊护理问题.在护理中如何全面有效的进行护理,不仅关系到手术的效果,甚至关系到患者的生命.
    • 白倩
    •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产妇产后尿储留的影响.方法 以本院为单位,在 2019 年 1-12 月间,选取本院收治产妇 64 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 32 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观察组开展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后尿潴留及 4h内自解小便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后自然排尿成功率(90.63%)与对照组(62.50%)相比,显著偏高(P<0.05).观察组 4h内自解小便例数(93.75%)明显多于对照组(46.88%,P<0.05).结论 围绕产妇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能减少产后尿储留的发生,临床应用价值突出.
    • 唐江峰
    • 摘要: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后产妇发生尿储留的预防和护理.方法:通过阅览并参考大量对尿储留进行积极预防和护理干预的文献.针对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经阴道分娩发生产后尿潴留的产妇80例,对其发生尿潴留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在工作中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良好的护理干预和预防对改善产后尿储留有显著效果.结论:做好产前的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在严密观察产程进展的过程中,关注产妇的膀胱,及时做出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尿潴留的发生.
    • 韩琳琳
    • 摘要: 目的 探讨"5A"护理对肛周疾病患者术后二便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2018年1月—2018年4月本科收治的60例肛周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例)和实验组(n=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5A"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尿、排便时间及干预前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ESCA).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首次排尿、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A"护理可以减少肛周疾病患者术后尿储留及便秘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 施青林; 马莉娟; 陈百芳
    • 摘要: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后尿储留并发症及护理干预.方法 ,选择我科经医生检查适合阴道分娩的产妇100列行分娩镇痛,采用百分比的统计学方法对研究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100列分娩镇痛产妇顺利分娩,其中分娩后发生尿储留9列,占总数的9%,结论 ,分娩镇痛用于产妇分娩中是安全的,加强分娩镇痛产妇在镇痛前、镇痛产程中及分娩后的观察和护理,大大降低了尿储留率,让产妇及家属真正享受到分娩得子的喜悦与快乐.
    • 李素平
    • 摘要: 尿储留是膀胱内大量尿液不能自行排除,一般产后2-3小时能自行排尿,如产后超过6-8小时膀胱充盈不能自行排出的称产后尿储留.尿储留的原因有内在性和外在性的,护理措施包括:针对性宣教、指导配合、落实预防措施等可以有效的降低产后尿储留的发生率.
    • 刘同艳1; 任清霞1; 吕朝霞1; 李书坛1
    • 摘要: 目的对间歇导尿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5例(2例女、3例男)典型颈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间歇导尿措施以促进排尿,在2个月后,对于患者是否能够自主排尿,以及自主排尿所需时间、膀胱容量、泌尿系统感染率情况的相关数据开展收集与分析。结果5例患者中,4例在间歇导尿措施(主要为刺激扳击点)帮助下能够自行开展排尿,另外1例男性造膀胱瘘而实现排尿;4例患者恢复自主排尿平均时间为(14.50±2.50)d,患者残余尿量平均值为(43.57±12.68)mL,膀胱平均容量为(398.85±47.70)ml,泌尿系统感染率为0%。结论间歇导尿措施对于改善患者排尿功能,推动患者自行排尿的尽快恢复,增加膀胱容量,减少残余尿量并控制泌尿系统感染率,具有显著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刘同艳; 任清霞; 吕朝霞; 李书坛
    • 摘要: 目的 对间歇导尿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5例(2例女、3例男)典型颈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间歇导尿措施以促进排尿,在2个月后,对于患者是否能够自主排尿,以及自主排尿所需时间、膀胱容量、泌尿系统感染率情况的相关数据开展收集与分析.结果 5例患者中,4例在间歇导尿措施(主要为刺激扳击点)帮助下能够自行开展排尿,另外1例男性造膀胱瘘而实现排尿;4例患者恢复自主排尿平均时间为(14.50±2.50)d,患者残余尿量平均值为(43.57±12.68)mL,膀胱平均容量为(398.85±47.70)ml,泌尿系统感染率为0%.结论 间歇导尿措施对于改善患者排尿功能,推动患者自行排尿的尽快恢复,增加膀胱容量,减少残余尿量并控制泌尿系统感染率,具有显著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童雪梅1
    • 摘要: 目的探究综合性护理改善肛瘘患者术后疼痛及尿储留症状的效果。方法按照入院顺序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肛瘘手术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VAS评分、尿储留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78.6%)比较,观察组的(95.2%)较高;与对照组的VAS评分、尿储留发生率比较,观察组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可有效改善肛瘘患者术后疼痛,降低尿储留发生率,值得借鉴和推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