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肋梁
密肋梁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144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水利工程、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1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07450篇;相关期刊41种,包括城市建设、技术与市场、投资与合作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五届全国预应力结构理论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中国建筑学会施工学术委员会模板与脚手架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第十三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等;密肋梁的相关文献由358位作者贡献,包括郎佃富、戈祥林、唐际宇等。
密肋梁—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7450篇
占比:99.94%
总计:107514篇
密肋梁
-研究学者
- 郎佃富
- 戈祥林
- 唐际宇
- 孙建军
- 徐洪兵
- 许小金
- 钟伟
- 刘金辉
- 周曼
- 张大快
- 彭飞
- 徐风庭
- 戴军
- 杨稳生
- 潘邦全
- 王修江
- 申书威
- 罗劲
- 范建飞
- 许啓新
- 邢海福
- 韩刚平
- 黄贵
- 代伟明
- 伍爱强
- 何政云
- 侯国山
- 冷飞
- 刘体峰
- 刘利勋
- 刘坤
- 刘基华
- 刘辉
- 史朝京
- 叶文武
- 吕正东
- 吴二军
- 唐峰
- 唐锋
- 姚东文
- 孙仁范
- 孙纪龙
- 宫庆辉
- 崔朝威
- 廉蕊
- 张勋胜
- 张可亮
- 张嘉
- 张玉军
- 李丕宁
-
-
-
-
张玉青;
龚展宇;
吕文胜;
武永光;
罗艳琼
-
-
摘要:
武汉某高中综合楼兼具体育运动与学术报告功能,其三、四层有大空间的建筑使用需求,经过比选,选用大跨单向预应力密肋楼盖结构。工程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使剪力墙作为主要抗侧力构件,保证核心框架柱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竖向承载能力,合理布置剪力墙,避免其刚度过大而导致地震作用下受拉严重的问题。通过适当考虑翼缘作用,同时采取变刚度调整传力路径、梁开洞减重等措施保证有限梁高前提下结构的受力性能。采用组合线型的预应力筋解决薄腹梁宽度不足问题,更好控制裂缝的同时,改善边梁受扭效应。通过对比不同肋间距的方案,确定1430mm肋间距最为经济,对相似工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
俞青;
范立;
伍爱强;
崔朝威;
王林
-
-
摘要:
以琴台美术馆项目自由双曲面清水混凝土密肋梁壳体结构为背景,以达到清水混凝土成型观感效果为目标,研究双曲面结构的支撑体系及模板背楞体系,分析各类支撑及模板方案的优缺点,通过BIM技术在支撑体系上采用贝雷架+扣件式满堂架支撑体系以及在模板背楞体系选用了定制弧形双钢管及定制变截面方木背楞方案,在安全性、经济性上都有良好效果,自由双曲面密肋梁壳体结构的质量控制达到清水混凝土的设计要求.
-
-
-
-
-
李祥龙1;
孙皓1;
杨鹏鹏1
-
-
摘要:
CBD核心区地下公共空间项目采用大跨度清水混凝土密肋梁,通过对模板、加固体系的深化设计,优化混凝土配合比,优化钢筋绑扎及预应力筋的安装,确保造型密肋梁达到清水效果。文章结合CBD核心区地下公共空间项目,对清水混凝土密肋梁的施工方法、施工要点、造型保证措施等做简要介绍,为后续相关工程施工提供经验。
-
-
-
叶文武
-
-
摘要:
现浇混凝土密肋梁空心楼盖施工的技术关键点和难点,在于空心楼盖内膜的定位和抗浮;对于大跨度的现浇混凝土密肋梁空心楼盖而言,除了内膜定位与抗浮外,密肋梁钢筋的绑扎安装和高大模板支撑安装亦是其施工难点.对不同尺寸的空心楼盖内膜有不同的安装定位和抗浮措施,对大跨度的密肋梁钢筋绑扎安装,宜采用"先大后小,先外后内,逐层推进"的方法,进行施工;对密肋梁空心楼盖高大模板安装,除了要保证模板支撑体系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之外,还须支撑底部有足够的抗剪现浇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