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宽带化

宽带化

宽带化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333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邮电经济、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4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26750篇;相关期刊151种,包括世界宽带网络、北京电子、中国电信建设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第十届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第八届全国毫米波亚毫米波学术会议、2008世界通信大会(ICC2008)中国论坛等;宽带化的相关文献由409位作者贡献,包括邬贺铨、姚春鸽、宋军杰等。

宽带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04 占比:1.12%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26750 占比:98.84%

总计:27064篇

宽带化—发文趋势图

宽带化

-研究学者

  • 邬贺铨
  • 姚春鸽
  • 宋军杰
  • 杨成军
  • 王少华
  • 丁利苹
  • 代民安
  • 倪益麟
  • 冯茂秘
  • 刘允航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志伟
    • 摘要: 短波通信在现代通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在阐述短波天线宽带化的主要技术基础上,提出基于加载技术实现短波天线宽带化的设计方案,使用电阻加载和电阻电抗混合加载,天线的阻抗特性在频带内的变化趋于平缓,天线频带在一定范围内达到展宽效果。但由于加载电阻加入带来系统增益的降低,采用实频法优化设计宽带匹配网络,对天线阻抗特性加以完善,适应了实际工作要求。
    • 黄文; 陈肖; 任仪; 周正宜; 朱泓宇; 曾婷
    • 摘要: 针对传统基片集成波导(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SIW)功分器设计中宽带化和小型化不易兼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慢波SIW(slow-wave SIW,SW-SIW)的功分器.采用微带折线构成的慢波结构单元加载于SIW金属表面上,代替传统SIW连续的金属表面,与同尺寸的SIW相比,SW-SIW的截止频率下降了40%,能够实现横向尺寸的缩减,尤其当SW-SIW达到与SIW相同的相移量时,SW-SIW所需纵向尺寸更小.所提出的基于SW-SIW的功分器在具有较宽带宽的同时实现了器件尺寸的减小.通过测试结果可得,该功分器在8.25~12.8 GHz频带内的反射系数|S11|<−10 dB,相对带宽达到了43.2%,相位一致性良好且小型化效果明显,适用于紧凑型微波射频前端.
    • 钟志浩; 芮锡; 李从周; 袁斌
    • 摘要: 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机载垂尾顶部安装的超短波一体化天线,实现了天线与天线罩结构和性能上一体化。对一体化和分离式两种形式的超短波天线进行了研究,采用曲流和匹配加载技术实现了天线的宽频带工作特性,在工作频带内实测驻波比≤2.5,相较于分离式天线,一体化天线解决了天线与天线罩之间的加载耦合效应而导致天线增益下降的问题,在全频带增益提高了约2 dB,重量降低了1.9 kg,天线性能得到全面提升。
    • 彭宇; 刘宁川; 黄佳
    •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款加载短枝节的宽带天线和基于超表面的多层宽带天线。前者通过在微带馈电线上加载短路枝节使得天线的带宽有所增加。在本文中通过在微带馈电线上加载短路枝节拓展了天线带宽。在尽量不改变平面尺寸的情况下,加载双层覆着矩形贴片的介质基板使天线获得多频的特性。在多层结构的天线中加载超表面结构和金属反射板,进一步的提升天线的带宽和增益,并相对减小天线的平面尺寸,从而达到了天线小型化、多频化、宽带化
    • 党涛; 韩垒; 郭谨豪; 欧阳骏
    • 摘要: 传统的匹配网络通过串联电感实现,往往只能在点频实现理想匹配,使得天线带宽受到极大的限制。针对小型化天线的宽带匹配问题展开研究,利用有源非福斯特(non-foster)网络实现等效负阻抗匹配网络,打破电小天线的品质因数限制,可以在很宽的频带内抵消电小天线的电容,实现小型化天线的宽带匹配。设计并加工测试了一种针对手持设备的终端天线负阻匹配网络,实现了单极子天线高度为1/10波长的情况下,不附加任何结构,驻波比在400~700 MHz频段内小于2.5,天线辐射效率大于75%。
    • 杨文贵; 李兴广; 张良; 陈恩志
    • 摘要: 针对全球各国超高频(ultra high frequency,UHF)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系统许可频段不同问题以及圆极化特性天线需求,提出了一种覆盖全球UHF频段(840~960 MHz)的通用型RFID读写器天线.该天线以传统微带单极子天线为理论基础,采用一个V形边沿接地板和一个微带线偏心馈电的非对称多边形辐射贴片,实现了天线的圆极化和宽带化特性.天线尺寸大小为90 mm×100 mm×0.8 mm.使用HFSS软件对天线进行了建模、仿真和优化设计,并对天线实物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跟仿真结果有着良好的一致性.最后得到的天线阻抗带宽为154 MHz,相对阻抗带宽为17.2%;轴比带宽为211 MHz,相对轴比带宽为22.8%;+Z方向上的最大增益为2.1 dBi;在+Z和-Z方向上分别辐射右旋圆极化波和左旋圆极化波.该天线具有宽带且小型化的良好特性,能满足全球通用型UHF RFID读写器天线的应用要求.
    • 石岩; 王昭
    • 摘要: 多极化天线是利用处于同一安装位置的多个天线单元实现极化分集,充分利用电磁波多个场分量信息,克服多种极化方式天线系统的体积限制,极大的提高了有限空间内的空间自由度,可以满足多个频率通过同一付天线系统以不同极化方式广播的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UHF电视频段多极化天线系统的设计思路,通过三维电磁仿真软件建模和仿真,得到同时支持水平极化、垂直极化、椭圆极化和圆极化等多工极化方式的电视天线系统.
    • 王瑞玲
    • 摘要: 鞭状天线是中短波中应用最多的天线形式,其工作原理和有限导电平面上的单极天线相同,但单极天线的输入阻抗在3~30 MHz内变化剧烈,不能满足宽带发射要求。为了改善单极天线的带宽特性,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展宽带宽,如加粗振子、采用多谐振形式以及沿振子线集总或分布加载等。设计一种基于无线链路控制层协议(Radio Link Control,RLC)集总加载方式的鞭状天线,仿真结果表明,在3~30 MHz,接收天线驻波比≤2,发射天线驻波比≤3,输入阻抗在整个频带内变化平缓,效率损失得到控制,为宽带鞭状天线的小型化和宽带化提供了一种新的结构方法。
    • 李泳; 程勇; 管翰林
    • 摘要: 提出一种基于LTCC工艺的新型拓扑结构集总参数1800环形电桥,该器件采用少量集总元件实现了30%的带宽,利用多层交指电容和垂直螺旋电感有效地减小了系统尺寸。本文基于等效π和T型集总模型环形电桥实现了1800相移和功率等分。最终制作器件样品尺寸为5.3mm×6.3mm×0.88mm,仅为常规分布参数电桥尺寸的2.27%,实现了器件小型化。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