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活动
审计活动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404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财政、金融、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01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49078篇;相关期刊146种,包括现代审计与会计、审计月刊、审计文摘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4消防科技与工程学术会议等;审计活动的相关文献由423位作者贡献,包括韦公远、任德启、宋碧艳等。
审计活动—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9078篇
占比:99.19%
总计:49480篇
审计活动
-研究学者
- 韦公远
- 任德启
- 宋碧艳
- 柴振荣
- 陈世海
- 陈云卿
- 冯乐舟
- 冯均科
- 刘济柄
- 刘金海
- 司存柱
- 宁勇
- 宇宙风
- 张帆
- 李天铎
- 李少军
- 李振龙
- 杨志成
- 汤世静
- 王丽萍
- 王春华
- 王素梅
- 白波
- 范兴华
- 赵颖
- 邢俊芳
- 金保仁
- 陈丹萍
- 陈艳霞
- 高允斌
- 黄明郁
- 丁文衡
- 丁珊
- 万千善
- 万汉英
- 万红波
- 严培
- 严少斌
- 乐如胜
- 乔明明
- 于丽萍
- 于健球
- 于成松
- 于景福
- 任丽琴
- 任德起
- 何力军
- 何小燕
- 何迎春
- 何静
-
-
陈思琪
-
-
摘要:
在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内部经济形势严峻。为了达到提升学校内部管控水准、维护教学制度、促进高校事业良好发展的目的,校领导引进了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基于此,文章对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从审计工作配合程度、审计制度、审计力量、审计评价体系以及审计结果等5个方面进行系统化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完善策略,以供参考。
-
-
熊雪梅;
黄轩昊
-
-
摘要:
在全球化趋势下,研究各国或地区文化对审计活动影响的实践意义日益凸显.本文对关于文化对审计影响的文献进行了梳理,主要包括跨国文化差异和我国文化特征对审计活动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全面把握以文化作为审计影响因素的研究,并通过研究述评,展望未来审计研究如何在文化层面拓展,同时为审计的实践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
-
杨煌
-
-
摘要:
引言:在现代市场环境中,公司制是最主要的组织形式。一般的公司内部各部门大致可以分为权力机构、监督机构和执行机构。,按照审计的职能与定义,可以将其归类到监督机构之中,因此,在考虑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问题时,一定要注意保障其独立性。但通常审计人员是由高级管理任命并按其要求开展审计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执行机构的鲜明特质,这样看来,内部审计机构在确保独立地位的同时,也要提高审计效率。所以,内部审计机构不管独立设置还是非独立设置都具有其先天的优势和劣势。因此,本文将从内部审计机构在两种甚至模式下的优劣势对比出发,分析在现代企业中,到底应该如何设立内部审计机构。
-
-
陆征
-
-
摘要:
不同的企业,由于所有制形式、历史沿革、地域差别、从事行业和业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企业文化。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开展合资合作审计时,不同企业文化之间的差异对审计工作的影响不容忽视。在审计工作中,要正视这些企业文化差异,克服和化解差异中的不利因素。国企与外企的企业文化存在不同的鲜明特色企业文化对审计活动有影响的主要是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和企业产品等,其中影响程度较大的是企业环境和价值观。
-
-
张纪庆
-
-
摘要:
随着世界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会计信息系统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内部控制的概念及现状和会计信息系统,然后在电算化环境下对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优缺点进行了探讨,并对内部控制在企业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
-
周旭枚;
楚尔鸣
-
-
摘要:
为探究内部审计职能定位,构建了内部审计职能、审计活动与目标实现关系的理论框架,运用受限因变量模型,结合2016—2018年中国内部审计理论研讨论文获奖经验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内部审计职能是动态发展变化的,即经历了监督、控制及服务三个历史演变阶段,内部审计职能与审计活动、目标实现存在动态的非线性关系.同时也表明我国内部审计职能暂未与审计活动很好地有机结合,制约着审计目标实现,这是影响我国现阶段内部审计职能作用发挥的主要障碍.基于此,提出了内部审计职能要逐步转向以"服务"功能为主导,内部审计职能要与审计活动有机结合,内部审计功效要在多种性质单位中发挥等建议.
-
-
白本明
-
-
摘要:
一、经济责任审计模式的特点和理论依据产生的时代背景1.以往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以往的经济责任审计是以综合监督的形式,对各类违反法律、法规的经济行为进行监督和检查的审计行为。其特点是以事后性和发现性及补救性为主。2.现行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现行的经济责任审计提倡的是紧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对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性进行有效监督的审计活动,其特点更加注重预防和监督。
-
-
姚颖;
李帅
-
-
摘要:
引言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经济活动信息量迅速膨胀,以抽样审计为基础的传统审计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风险导向的审计要求。大数据及云计算信息系统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为传统审计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将大数据、云计算信息系统与审计活动相结合,实现传统审计模式向云计算信息系统审计模式的转变,是继续发挥审计监督职能的重要抓手,也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
-
丁珊
-
-
摘要:
国家审计是对财政主体的财政资金收支活动进行的监督,对于国家理财治国功能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但是在国家审计的过程或结果出现错误的情况下如何进行纠错,便会陷入"谁来监督监督者"的理论陷阱。建议在明确国家审计活动之可诉性的基础上,建立国家审计公益诉讼制度。在具体的制度设计上,应当明确纳税人对于国家审计活动的"充分利益",并区分不同情况赋予不同纳税人的公益诉讼原告资格。通过举证责任倒置的方式保障国家审计公益诉讼的进行,确立诉讼不中止相关财政活动的原则。此外,通过诉讼费用减免、提供激励等配套制度,在确保国家审计公益诉讼制度不被滥用的前提下,鼓励纳税人积极行使权利,保障财政资金的高效利用。
-
-
-
张玮
- 《2014消防科技与工程学术会议》
| 2014年
-
摘要:
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意志为转移,审计活动自始自终存在着审计风险.近年来,审计风险管理已成为公安消防部队审计内部控制的重要领域.本文在阐述了审计风险定义、审计风险产生原因、审计内部控制意义的基础上,对消防部队审计内部控制如何参与审计风险管理进行了粗浅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