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SC
TCSC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188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6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36篇;相关期刊71种,包括电力科学与工程、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自动化设备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六届输配电技术国际会议、2006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20届学术年会等;TCSC的相关文献由418位作者贡献,包括尹项根、余江、李柏青等。
TCSC
-研究学者
- 尹项根
- 余江
- 李柏青
- 段献忠
- 王为国
- 程时杰
- 赵建国
- 孙丽颖
- 孙华东
- 孟远景
- 易俊
- 杨成梧
- 杨琳
- 武守远
- 汤涌
- 熊浩清
- 王宝华
- 童陆园
- 耿俊成
- 葛俊
- 陈宝平
- 孙海顺
- 张剑
- 扬妮克·魏勒
- 朱永胜
- 束洪春
- 林涛
- 毕如玉
- 泽格·普兰
- 王维洲
- 董燕
- 郑健超
- 郭强
- 郭春林
- 闫冬
- 阿卜杜勒卡里姆·本希伊布
- 陈德树
- 陈汝斯
- 陈珩
- 韩光
- 于丽萍
- 何世恩
- 何仰赞
- 冯勇
- 刘文颖
- 刘晓鹏
- 刘跃新
- 刘青
- 吉晏平
- 吴峰
-
-
李湘旗;
章德;
廖长风;
李勇;
马俊杰
-
-
摘要:
目前中国特高压直流接入的受端电网大多呈现“强直弱交”的情况。特高压受端换流站发生直流闭锁故障时,系统将发生大规模潮流转移,并可能引发部分线路过载。在此背景下,提出在受端电网中加入晶闸管控制串联电容器(TCSC)装置改善含特高压直流接入受端电网安全稳定问题,并建立了计及N-1安全约束的TCSC装置定容选址双层规划模型。上层规划模型以加装TCSC装置投资成本最小为目标,下层规划模型以N-1约束下最优潮流为目标,下层通过最优潮流求解结果选取给系统造成严重影响的N-1故障返回上层,增加新的约束,上下层通过互相迭代求得最终解。提出规划模型在修改IEEE 39节点系统中得到验证。
-
-
徐圣扬;
毛晓明;
麦立昀
-
-
摘要:
在传统电磁暂态仿真中,静止无功补偿器(SVC)和晶闸管控制串联电容器(TCSC)的求解速度较慢.为克服这一不足,提出一种快速模拟SVC和TCSC电磁暂态过程的新方法.首先,根据晶闸管控制电抗器(TCR)支路通、断状态不变时SVC和TCSC的状态方程不变这一特点,建立分时段不变状态方程;通过引入辅助变量,将模型由非齐次转化为齐次线性方程组,得到各工况下统一的表达式.然后,采用缩放平方法计算矩阵指数,得到模型的输出响应.最后,与传统电磁暂态仿真软件PSCAD/EMTDC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和高效性.
-
-
-
李庆海;
杨楠;
王蒙;
张文朝;
孙骁强;
张亮
-
-
摘要:
随着新能源发电规模的增加和能源供需广域平衡需求的日趋迫切,电网对柔性交流输电技术(FACTS)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各种FACTS设备都可提升电网稳定性,如何选择最优方案成为一个新的问题.博弈论的发展为FACTS设备的方案选择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通过提出设备选择指标,并利用博弈论对各权重指标进行博弈,得到更加合理的权重值,构建评价体系模型,对FACTS设备中的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可控串补(TCSC)以及新增输电通道3种方案进行比选.最后,通过在某地区电网新技术设备选择中进行实例应用,得出最优方案.
-
-
-
-
辛效威;
张定康;
彭兆红;
叶菁
-
-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全国各省市区的国际/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TC/SC)建设格局,论述了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与标准化活动间的联系,探讨了存在的有关问题,并提出优化国家TC/SC布局的建议.
-
-
-
赵岩;
孙丽颖
-
-
摘要:
将含TCSC (Thy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ompensation)的多机电力系统等值为两机系统,在考虑参数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的情况下,基于baekstepping方法,结合浸入和不变(I&I)自适应控制、自适应滑模控制以及L2干扰抑制理论,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非线性自适应鲁棒TCSC控制器.该TCSC控制器不仅对不确定参数具有较强的自适应能力,而且可以有效地抑制外部干扰对系统的影响.另外,把虚拟控制量的导数看作不确定项,应用滑模项补偿其不确定性,来避免backstepping方法中存在的“系数膨胀”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TCSC控制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自适应性,可以保证区域互联电力系统的静态和暂态稳定性.%The multi-machine power system with TCSC is equivalent to the two-machine system.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parametric uncertainties and external disturbance,a new nonlinear adaptive robust TCSC controller is designed based on the backstepping method and combined with immersion and invariance (I&I) adaptive control,adaptive sliding mode control and L2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theory.The TCSC controller not only has well adaptive ability to the uncertain parameters,but also can effectively restrain the influence of external disturbance on the system.The derivative of the virtual controller is taken as an uncertain term,the uncertainty is compensated by the sliding mode term aiming at avoiding the "coefficient expansion" problem in the backstepping method.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the designed TCSC controller has better robustness and self-adaptability,which can ensure the static and transient stability of the regional interconnected power system.
-
-
吴勇海
-
-
摘要:
利用TCSC可以平滑地调节阻抗,实现对不同线路参数或不同负荷的线路进行电压调节,稳定负荷侧电压.对线路电压调节时考虑线路横向压降的影响,从而得到串联补偿容抗计算公式;由于晶闸管的导通压降会影响TCSC的等效基波容抗,因而采用串接受控电压源来消除影响;最后通过TCSC对辐射线路电压调节的仿真分析,说明仿真时通过串接受控电压源可以消除晶闸管导通压降对调压的影响,而在实际应用中只需对查表进行修正,则同样可实现对电压进行精确调节.%Through TCSC we can adjust impedance smoothly, realize voltage regulation for different line parameters or lines with different loads, and stabilize load-side voltage.The impact of line lateral voltage drop is considered in line voltage regulation, and the calculation formula is obtained for the capacitive reactance for series compensation.As the turn-on voltage drop of the thyristor may affect the capacitive reactance of the equivalent fundamental frequency of TCSC, a series controlled voltage source is used to eliminate the influence.Finally, simulation analysis of voltage regulation on the radial supply line through TCSC shows that the series controlled voltage source in the simulation can eliminate the impact of the thyristor turn-on voltage drop upon voltage regulation.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 what is required for accurate voltage regulation is just to adjust the lookup table.
-
-
焦莉;
彭书涛
- 《第六届输配电技术国际会议》
| 2007年
-
摘要:
本文以2006年陕西电网结构存在的问题为工程研究背景,重点分析了陕北向关中电网送电的稳定极限水平。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陕北向关中电网送电的稳定极限不能满足陕北电力外送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TCSC技术提高陕北向关中电网送电能力的技术方案。并且通过大量的仿真计算,分析了TCSC各控制参数对稳定极限水平的影响,论述了TCSC参数的选择规律,为工程实施提供了技术参考。
-
-
焦莉;
彭书涛
- 《第六届输配电技术国际会议》
| 2007年
-
摘要:
本文以2006年陕西电网结构存在的问题为工程研究背景,重点分析了陕北向关中电网送电的稳定极限水平。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陕北向关中电网送电的稳定极限不能满足陕北电力外送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TCSC技术提高陕北向关中电网送电能力的技术方案。并且通过大量的仿真计算,分析了TCSC各控制参数对稳定极限水平的影响,论述了TCSC参数的选择规律,为工程实施提供了技术参考。
-
-
焦莉;
彭书涛
- 《第六届输配电技术国际会议》
| 2007年
-
摘要:
本文以2006年陕西电网结构存在的问题为工程研究背景,重点分析了陕北向关中电网送电的稳定极限水平。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陕北向关中电网送电的稳定极限不能满足陕北电力外送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TCSC技术提高陕北向关中电网送电能力的技术方案。并且通过大量的仿真计算,分析了TCSC各控制参数对稳定极限水平的影响,论述了TCSC参数的选择规律,为工程实施提供了技术参考。
-
-
焦莉;
彭书涛
- 《第六届输配电技术国际会议》
| 2007年
-
摘要:
本文以2006年陕西电网结构存在的问题为工程研究背景,重点分析了陕北向关中电网送电的稳定极限水平。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陕北向关中电网送电的稳定极限不能满足陕北电力外送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TCSC技术提高陕北向关中电网送电能力的技术方案。并且通过大量的仿真计算,分析了TCSC各控制参数对稳定极限水平的影响,论述了TCSC参数的选择规律,为工程实施提供了技术参考。
-
-
刘峻;
何世恩;
王维洲
- 《2006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
| 2006年
-
摘要:
作为一篇科普性文章,结合甘肃电网220kV碧成线可控串联补偿设备(TCSC)的成功投运,分析研究了可控串补对线路继电保护装置动作的影响,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资料,深入阐述了TCSC动作特性和继电保护动作行为的关系,从而给出了继电保护配置选型建议.
-
-
刘峻;
何世恩;
王维洲
- 《2006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
| 2006年
-
摘要:
作为一篇科普性文章,结合甘肃电网220kV碧成线可控串联补偿设备(TCSC)的成功投运,分析研究了可控串补对线路继电保护装置动作的影响,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资料,深入阐述了TCSC动作特性和继电保护动作行为的关系,从而给出了继电保护配置选型建议.
-
-
刘峻;
何世恩;
王维洲
- 《2006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
| 2006年
-
摘要:
作为一篇科普性文章,结合甘肃电网220kV碧成线可控串联补偿设备(TCSC)的成功投运,分析研究了可控串补对线路继电保护装置动作的影响,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资料,深入阐述了TCSC动作特性和继电保护动作行为的关系,从而给出了继电保护配置选型建议.
-
-
刘峻;
何世恩;
王维洲
- 《2006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
| 2006年
-
摘要:
作为一篇科普性文章,结合甘肃电网220kV碧成线可控串联补偿设备(TCSC)的成功投运,分析研究了可控串补对线路继电保护装置动作的影响,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资料,深入阐述了TCSC动作特性和继电保护动作行为的关系,从而给出了继电保护配置选型建议.
-
-
刘峻;
何世恩;
王维洲
- 《2006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
| 2006年
-
摘要:
作为一篇科普性文章,结合甘肃电网220kV碧成线可控串联补偿设备(TCSC)的成功投运,分析研究了可控串补对线路继电保护装置动作的影响,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资料,深入阐述了TCSC动作特性和继电保护动作行为的关系,从而给出了继电保护配置选型建议.
-
-
何晓阳;
康庆平
- 《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20届学术年会》
| 2004年
-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化的方法用于确定在电力网络中安装串联TCSC装置的最佳位置,TCSC装置的作用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功率传输的最大值.TCSC所用的模型包括电压极限的非线性约束,零兆瓦有功功率交换,电压控制和无功功率交换.本文采用一个实际简化的电力网络用于方案的研究.从优化的结果可以看出串联TCSC装置在使网络的传输能力达到最大值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
-
-
-
-
- 昆明理工大学
- 公开公告日期:2019.07.05
-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故障行波沿线分布特性的含TCSC线路的单端故障测距方法,属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领域。首先,由M端高速采集装置获得量测端故障电流行波数据,并利用相邻健全线路电流行波和波阻抗来构造电压行波;其次,通过含故障相的相模变换运算来获取线模电压行波和线模电流行波。再次,根据线模电流和线模电压,沿线计算步长取0.1m,应用贝杰龙传输方程计算电压和电流行波突变的沿线分布;最后,于[t0,t0+l/(2v)]和[t0+l/(2v),t0+l/v]时窗内,对行波突变取绝对值再进行积分可获取测距函数fuI(x)和fuII(x),并根据测距函数沿线突变分布规律实现故障测距。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