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走
外走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19年内共计25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1篇、专利文献86348篇;相关期刊143种,包括青少年日记、黄河、西江月等;
外走的相关文献由301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国芳、张祖文、徐岩等。
外走—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86348篇
占比:99.72%
总计:86589篇
外走
-研究学者
- 刘国芳
- 张祖文
- 徐岩
- 徐帮奇
- 戚善鸣
- 杨凤喜
- 柳薇
- 楚惜刀
- 王春霞
- 马凤文
- 马德
- 一别经年
- 丁玉新
- 万晓玮
- 万晗
- 三日
- 严敬
- 乔迁
- 于文君
- 于桂香
- 于继胜
- 云英
- 人邻
- 任书萍
- 何为
- 何丽艳
- 何炳阳
- 何筑玉
- 余芳华
- 佚名
- 俞冠
- 倪宏伟
- 倪雪萍
- 冯积岐
- 冯维燕
- 凡夫唐
- 凡菊
- 刘东晞
- 刘嘉
- 刘建初
- 刘文生
- 刘林宏
- 刘浪
- 刘琼
- 刘畅
- 刘萍
- 刘黎莹
- 华凯
- 华妙林
- 史宏利
-
-
柳薇
-
-
摘要:
目的 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外走的原因,并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存在外走行为的精神病患者共3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不存在外走行为的精神病患者共32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其外走结果以及外走的原因.结果 观察组患者幻觉妄想、敌对、猜疑、不合作因子的评分结果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外走原因的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对策,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外走事件的发生几率,提高患者住院治疗的安全性,减少医患纠纷的问题发生,值得引起重视.
-
-
辛翠玉;
连云玲
-
-
摘要:
目的:讨论住院精神疾病患者外走行为的方式和预防.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44例外走行为的住院精神病人的疾病分布及外走方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疾病分布中精神分裂症发生外走行为占66%,逃跑方式中以工作人员进出开门时外冲占53%.结论:根据对患者外走行为分析,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防止患者发生外走行为.
-
-
孙旭;
邱淑颖
-
-
摘要: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防精神科开放住院精神病患者外走中的应用.方法 对2015年6月至2015年8月对医院开放病房护理风险评估单中有可能发生外走的患者进行数据统计,可能发生外走人员280例,外走成功21例,外走发生率7.5%.结果 开展品管圈之后,患者的外走成功率下降了,护士的专业水平提高了,降低了患者住院期间的不安全因素.结论 运用品管圈降低了精神科开放患者外走问题,保障了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提高了护士的专业水平,提升了护患的沟通能力.
-
-
柳薇
-
-
摘要:
目的:对精神病病人外走的原因进行探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应对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外走的69例外走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导致住院精神病患者出走的原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医院、患者本身和护理人员.结论:对精神科住院患者出走行为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制定科学、高效的护理对策,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出走的发生率,对于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
-
-
-
-
徐永青
-
-
摘要:
本文总结了10例流浪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外走的原因及对策.主要措施包括加强外走风险评估技能培训,建立外走风险评估机制;对外走高危因素患者按规定巡视,按精神科重点病人管理;多开展娱乐活动,丰富住院生活;开展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疾病认识,提高住院依从性.认为鱼骨图用于救治科流浪精神病患者外走原因的分析简便实用,为防范流浪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外走提供了对策和依据.
-
-
-
-
-
摘要:
正◎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省市医疗保险定点医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太原市公、检、法和法医协作医院◎山西省高速公路急救中心和司法鉴定医院精神卫生中心一心专研技术服务三晋警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是继省城精神病专科医院和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之后,第三家开设精神卫生专科病区的医疗机构,并迅速成为医院新的特色科室,中心选择远离住院部大楼,相对独立的医疗空间设立,病区为平房布局,建筑面积738平方米,实行工作区与住院区双区设置;工作区设置医办室、护办室、普通治疗室、心理治疗室、心理评估室、值班室;开展床位40张,开设有普通病房、家庭式病房,病房按照人性化的生活环境布置,配备电视、空调、沙发,全部带有卫生间;病区的前侧建有300平方米相对开放的露天活动场,并配备各种活动器材设施,病区的后侧建有封闭的外走廊,适合于不同病情的病人室外活动;开设门诊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