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战略
外贸战略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18年内共计123篇,主要集中在贸易经济、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经济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3篇、专利文献352篇;相关期刊102种,包括瞭望、决策、经济师等;
外贸战略的相关文献由130位作者贡献,包括张燕生、刘泽彬、刘琦等。
外贸战略
-研究学者
- 张燕生
- 刘泽彬
- 刘琦
- 容静文
- 王子姣
- 胡文涛
- 陈霜华
- 马野青
- 魏浩
- 黄智泉
- 黄智琼
- 丁巍
- 丁杰
- 仇荣国
- 何伟文
- 何名
- 俞越
- 倪月菊
- 兰春华
- 冯凯
- 冯利娟
- 刘凯锋
- 刘宝荣
- 刘崇献
- 刘晓玲
- 刘晶
- 刘松贤
- 刘涛
- 刘艳娟
-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 司静
- 吴建强
- 吴易明
- 周五七
- 周圣葵
- 周建华
- 唐光辉
- 夏先良
- 夏申
- 夏至
- 姚枝仲
- 姜晓彤
- 孙家恒
- 孟祥铭
- 崔大沪
- 廖原
- 张国福
- 张幼文
- 张建
- 张建民
-
-
盛浩
-
-
摘要:
改革开放40年来,与我国不同时期经济发展形势和目标相适应,我国外贸战略的演进大致经过四个阶段:一是提高出口换汇能力,推动经济现代化阶段(1978—1991年);二是加快出口扩张速度,带动经济高增长阶段(1992—2000年);三是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促进国内产业升级阶段(2001—2011年);四是加快贸易强国建设,实现经济创新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新时期我国经济体制的变革、经济发展动力的转换、产业技术发展条件的变化,决定了我国外贸战略未来走向,即以强化原始创新为目标,以市场机制为手段,以国内市场发展为依托,外贸政策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更好地发挥对外贸易促进国内就业和消费增长及中间品研发生产的作用.
-
-
张建
-
-
摘要:
二战后的日本外贸战略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55-1999年以GATT·WTO为中心的多边自由化战略阶段;第二阶段是2000-2012年以双边为主的自贸协定战略阶段;第三阶段是“安倍经济学”时期的“TPP规则引领型”区域自贸协定战略阶段.安倍政权意图以TPP规则来主导美国、欧盟、中国参加的大型区域自贸协定.但美国特朗普政权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将不仅动摇安倍政权的外贸战略,也将对“安倍经济学”的经济政策体系形成了较大冲击.日本需尽快促成中日韩自贸区和RCEP的实现,以此为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发展作出贡献.
-
-
胡文涛;
张理;
王子姣
-
-
摘要:
分析影响进口贸易的各种因素,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建立综合分析进口贸易影响因素的数量模型.研究发现:我国进口贸易主要受经济基本面因子、价格因子、收入消费因子和投资储蓄因子这四大主成分影响;我国的进口贸易与价格因子呈负相关关系,与经济基本面因子、收入消费因子和投资储蓄因子这三个主成分呈正相关关系.我国在制定促进进口贸易的外贸战略和政策时,需要在经济层面兼顾以下三点:一是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促进整体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二是稳定价格体系,三是重视投资和储蓄的积累.
-
-
胡文涛;
丁巍;
王子姣
-
-
摘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这也给我国转变对外贸易方式、 推动进口贸易发展、 实现贸易平衡提供了重要机遇.本文通过梳理进口贸易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指出当前研究的不足,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
-
杨俊
-
-
摘要:
由于互联网行业的大繁荣,我国电子商务也随之逐渐成长。现目前,我国电子商务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的,它用无形的纽带连接着我国经济的各个环节,并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娱乐所依赖的消费方式。不难想见,电子商务的崛起对我国外贸活动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我国外贸战略的调整。鉴于此,笔者通过对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状况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简要论述了我国电子商务对外贸战略调整的一些影响。
-
-
-
-
司静
-
-
摘要:
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对外贸易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内容,我国应该顺应世界经济贸易发展趋势,制定科学的对外贸易战略,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实施进出口混合发展战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
-
-
-
刘晓玲
-
-
摘要:
从建国至今,我国对外贸易战略几经演变,经历了从闭关自守战略到进口替代战略、到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并存战略、再到出口导向战略、再到完全开放战略的发展过程.在我国外贸战略实施完全开放的初期,仍受到出口导向战略的影响,造成了外贸转型升级延缓、粗放式增长模式巩固和内外部经济失衡加剧等严重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外开放战略也必须作出根本性的调整.以坚持进出口协调发展,坚持数量与质量并举,并适时推进汇率开放来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