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外渗

外渗

外渗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3年内共计1524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药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2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99篇;相关期刊376种,包括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当代护士(学术版)、当代护士(专科版)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二届广州肿瘤大会——首届“CSCO-南方”肿瘤生物治疗与分子靶向治疗论坛、第六届全国肿瘤综合诊疗新进展研讨会等;外渗的相关文献由2892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有花、王玲、李敏等。

外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24 占比:80.31%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299 占比:19.62%

总计:1524篇

外渗—发文趋势图

外渗

-研究学者

  • 李有花
  • 王玲
  • 李敏
  • 李海燕
  • 杨巧芳
  • 王莉
  • J·M·沃达
  • T·R·库克利克
  • W·范特霍夫
  • 张凤香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郭晶; 李秀华; 郑芸; 韦佳
    • 摘要: 目的:通过构建肿瘤病人静脉化疗外渗防护方案,达到降低化疗药物外渗风险目的,确保病人化疗用药安全。方法:组建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合作团队干预,对病人进行全面化评估、化疗过程精细化质量监控、有效化病人健康教育、化疗后定期化随访,逐步形成静脉化疗外渗防护方案。选取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于贵州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科静脉化疗的病人作为对照组(267例);2020年1月-2020年12月的病人作为研究组(29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外渗防护方案。比较两组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率、静脉炎发生率、护士专科知识认知度及操作技术、病人宣教知晓率、病人满意度、医护协作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率、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人宣教知晓率、病人满意度、医护协作满意度、护士专科知识得分及操作技术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化疗外渗防护方案的构建及应用,减低了病人化疗风险,提升了护士肿瘤专科护理防外渗管理能力及医护患满意度,确保了病人安全,提升病人就医体验感。
    • 刘兰; 王小琳; 周君
    • 摘要: 目的:探讨4R危机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CT增强检查病人碘对比剂外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拟行CT增强检查的12042例病人为研究对象,2019年6月-2019年12月就诊的6014例为对照组,2020年1月-2020年6月就诊的6028例病人为研究组。研究组给予4R危机综合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碘对比剂外渗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碘对比剂外渗率(0.07%)低于对照组(0.20%),护理满意度(98.34%)明显高于对照组(91.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T增强检查中采用4R危机综合护理,可以有效降低碘对比剂外渗率,同时增加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胡雅琼; 余娟; 刘立红
    • 摘要: 目的:探讨PDCA管理预防CT增强扫描患者造影剂外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51例CT增强扫描患者作为传统护理组,采用传统护理进行干预。选取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51例CT增强扫描患者作为PDCA干预组,在传统护理基础上采用PDCA管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检查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PDCA干预组无外渗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高于传统护理组(P<0.05),依从性优于传统护理组(P<0.05),肢体移动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传统护理组(P<0.05)。结论:PDCA管理可有效预防CT增强扫描患者造影剂外渗,减少患者检查过程中的肢体移动情况,降低检查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 陈昊; 刘琳; 李月圆; 韦玲; 羽福群; 涂媛; 梁桂明
    • 摘要: 目的分析水凝胶伤口敷料在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且发生静脉输液外渗的82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抛硬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湿敷50%硫酸镁)与研究组(41例,贴敷水凝胶伤口敷料)。另外根据外渗分级对照组再分为A组(外渗2级)和B组(外渗3、4级),研究组再分为A组(外渗2级)和B组(外渗3、4级)。比较各组的应用效果。结果对照A组和研究A组4~<6、6~<12、12~24 h的肿胀、外渗消退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B组6~<12 h的肿胀、外渗消退率高于对照B组(P<0.05)。治疗第1、2天时,研究组患儿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凝胶伤口敷料在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促进肿胀、外渗消退,进而缓解疼痛。
    • 宋圆圆; 杨巧芳; 康亚娟; 董晨一
    • 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3期对比剂注射方案对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图像质量和对比剂外渗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5月-2020年10月在我院接受头颈部CTA检查的5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头颈CTA对比剂注射方案,观察组实施改良3期对比剂注射方案。比较2组客观图像质量、主观图像质量、辐射剂量以及对比剂外渗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主动脉弓和颈总动脉分叉部对比噪声比(CNR)为(15.75±3.32)和(59.84±3.16),高于对照组的(15.07±2.62)和(57.73±3.86);观察组管腔边缘锐利度、图像清晰度评分分别为(4.08±0.89)分和(8.50±1.13)分,与对照组的(3.86±0.77)分和(8.11±1.40)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T剂量指数(CTDI)、CT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辐射剂量(ED)分别为(8.11±1.40)mGy、(302.98±10.75)mGy·cm、(4.48±1.10)mSv,低于对照组的(8.50±1.20)mGy、(307.85±11.88)mGy·cm、(4.71±1.18)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对比剂外渗率0.71%,低于对照组的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4,P=0.033)。结论改良3期对比剂注射方案可降低头颈部CTA检查时图像质量,减少辐射剂量,降低对比剂外渗发生率。
    • 郭海丽
    • 摘要: 目的:探讨链式护理流程管理对预防CT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0月在江苏省中医院CT室进行CT增强检查的病人,将2018年11月—2019年4月的1 968例病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流程管理。2019年5月—2019年10月的2 256例病人为试验组,实施链式护理流程管理。比较两组病人造影剂外渗率、外渗分级的差异。结果:试验组造影剂外渗发生率(0.49%)低于对照组(1.78%),试验组外渗分级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链式护理流程管理可有效降低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率和外渗严重程度。
    • 江红; 许城城; 陈映淳; 赵承宽; 李海燕; 张秋珍; 谢金平; 陈松
    • 摘要: 目的观察CT增强扫描中脉冲式预注射生理盐水的方法对预防造影剂外渗的效果。方法将符合入组条件的10 200例CT增强扫描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 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方法预注射生理盐水,研究组患者给予脉冲式预注射生理盐水,在检查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造影剂外渗发生率,调查患者对CT增强扫描的满意度,在研究时间区间内,记录每2个月中两组内各自发生的医患纠纷频次。结果研究组造影剂外渗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 <0.05),研究组患者较对照组在整套检查中表现更高满意度(P <0.05),在本研究期间内研究组内患者与医护人员发生医患纠纷的频次明显减少(P <0.05)。结论脉冲式预注射生理盐水可有效减少CT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发生率,提高CT增强扫描检查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张峥; 毛燕君
    • 摘要: 2021年7月,中华护理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牵头发布了《含碘对比剂静脉外渗护理管理实践指南》。本文从碘对比剂静脉外渗的风险因素、预防方法、处理原则、质量改进4个方面,对该指南加以解读,旨在为规范相关临床护理实践、提高碘对比剂静脉输注的安全性提供参考。
    • 沈永珍; 刘宴伟; 黄晓睿; 龙小球
    • 摘要: 目的研究基于前馈控制的护理措施对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风险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于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214例行静脉输液治疗的足月新生儿进行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7例。对照组新生儿给予常规输液护理,观察组新生儿给予基于前馈控制的输液护理。护理15 d后,比较两组新生儿护理后静脉输液外渗情况、静脉输液外渗状况护理人员主动上报情况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新生儿静脉输液渗出与外渗的风险因素。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为6.5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新生儿2、3、4级外渗程度发生率分别为36.45%、13.08%、3.7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40%、24.30%、14.9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状况护理人员主动上报率为92.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5.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管弹性、置管材质、输注药物、置管部位、穿刺护理人员工作年限与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有关,是导致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基于前馈控制的护理措施对风险因素具有一定预防作用,不仅能有效降低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率,减轻外渗发生程度,保证新生儿用药安全,还能明显提高护理人员对外渗发生情况的上报率,提高家属满意度。
    • 袁红连; 熊芬; 刘颖
    • 摘要: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新生儿外渗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整群抽样法选择2020年7月-2021年6月在南昌市第一医院行静脉输液的364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收集资料,分析静脉输液新生儿外渗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静脉输液新生儿外渗发生率为14.84%(54/364)。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生外渗组早产、血管弹性差、输注刺激性药物、穿刺护士工作年限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早产[OR=2.667,95%CI(1.267,5.611)]、血管弹性差[OR=4.470,95%CI(2.360,8.466)]、输注刺激性药物[OR=3.906,95%CI(2.137,7.140)]、穿刺护士工作年限<5年[OR=3.342,95%CI(1.845,6.056)]均是静脉输液新生儿外渗发生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静脉输液新生儿外渗发生率较高,其发生与早产、血管弹性、输注药物、穿刺护士工作年限均有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