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外倒转术

外倒转术

外倒转术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01篇,主要集中在妇产科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6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68253篇;相关期刊74种,包括母婴世界、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护理与康复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等;外倒转术的相关文献由213位作者贡献,包括吴宇碧、吴英、廖滔等。

外倒转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6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68253 占比:99.94%

总计:168350篇

外倒转术—发文趋势图

外倒转术

-研究学者

  • 吴宇碧
  • 吴英
  • 廖滔
  • 李仲均
  • 邓新琼
  • 阮焱
  • 侯红瑛
  • 刘继红
  • 吴岸晓
  • 尹玉竹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乐南; 张国英; 晋柏
    • 摘要: 外倒转术(external cephalic version,ECV)是指操作者在孕妇腹部转动胎儿,使臀位或横位的胎儿转为头位,避免臀位或横位的胎儿阴道分娩发生母儿不良损害,并且降低剖宫产率的一项产科实用技术。ECV被认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操作方法。近年来,国际上对既往曾有ECV禁忌证的孕妇,如剖宫产史,也逐步开始施行ECV。与无剖宫产史孕妇相比,有剖宫产史并不影响ECV的成功率,其母儿并发症(如胎心异常、阴道出血、胎膜早破、紧急剖宫产和新生儿的不良预后等)并没有增加。有剖宫产史孕妇ECV过程中子宫破裂和瘢痕裂开的风险并未明显增加。产次是ECV成功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大多数有剖宫产孕妇ECV成功后可以顺利阴道分娩,但是阴道分娩成功率低于没有剖宫产史孕妇。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对臀位合并剖宫产史的孕妇需逐步谨慎开展ECV,提供更多阴道分娩机会,提高产科服务质量。
    • 蔡江美; 夏亚娣
    • 摘要: 目的探讨影响足月臀位外倒转术成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产科收治并进行臀位外倒转术的足月(37周以上)孕期的孕妇共62例进行研究。按照足月臀位外倒转术后是否成功将胎儿臀位倒转为头位,将62例孕妇分为倒转成功组(38例)、倒转失败组(24例),对影响足月臀位外倒转术成功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脐带长度、产次、胎盘位置、是否使用宫缩抑制剂与臀位外倒转术成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脐带长度、产次、胎盘位置、是否使用宫缩抑制剂是影响臀位外倒转术成功主要因素(P<0.05)。结论足月臀位外倒转术的成功可能与脐带长度、产次、胎盘位置、宫缩抑制剂使用有关,足月臀位外倒转术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 闻昱; 濮玉群
    • 摘要: 臀位是产科中较常见的一种胎位异常,占妊娠足月分娩总数的3%~4%[1]。据统计,在中国臀位妊娠的孕妇中,通过剖宫产终止妊娠约占80%~90%[2]。外倒转术是纠正臀位妊娠的有效方法[3]。倒转术又称为转胎术,指通过手转动胎儿,使其从不利于分娩的胎位转变为有利于分娩的胎位。但是外倒转术即使倒转成功也存在复转的可能性。
    • 莫芸; 孟迪云; 方嵘
    • 摘要: 目的探讨足月单胎臀位外倒转术的分娩结局。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9月在浙江省湖州市妇幼保健院行外倒转术的足月单胎臀位产妇79例。观察单胎足月臀位外倒转成功率,并将成功者作为观察组,并同期随机选择200例足月单胎头位且阴道试产的孕妇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结果79例单胎臀位孕妇行外倒转术失败29例,成功50例(63.29%)。观察组剖宫产率及紧急剖宫产率(14.00%&10.00%)均高于对照组(5.00%&3.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臀位外倒转术能有效纠正胎位,操作相对无创、并发症少、母婴安全性较高,使用盐酸利托君注射液静脉滴注提高了操作的成功率,适宜临床推广应用,可减少因胎位异常导致的剖宫产,为阴道试产创造条件。但单胎足月臀位外倒转术需进行术前适应证评估。
    • 郑峥; 曾慧倩; 沙晓燕; 林宝华; 张慧珠; 赖毓冕
    • 摘要: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外倒转术(ECV)成功的影响因素及术后成功经阴道分娩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8年5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足月行ECV的孕妇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影响ECV成功及ECV成功后经阴道分娩的相关因素。结果:①共纳入219例足月孕妇行ECV,128例成功,成功率为58.4%。胎头可触及(OR 12.607,95%CI 4.376~36.320)、有前羊水囊(OR 5.829,95%CI 2.508~13.546)是ECV成功的保护性因素(P<0.05)。联合使用“前滚翻”手法和“后空翻”手法是影响ECV成功的独立危险因素(OR 0.068,95%CI 0.027~0.170,P<0.05)。②ECV成功后头位阴道分娩104例,成功率为87.4%。从ECV成功到分娩的间隔天数是影响ECV成功后经阴道分娩方式的保护性因素(OR 1.177,95%CI 1.057~1.310,P<0.05)。③ECV操作中并发症15例,分别为短暂性胎心率改变6例,短时宫缩8例,紧急剖宫产1例。结论:足月妊娠ECV可以显著减少因臀位为指征的剖宫产;胎头可触及、有前羊水囊有助于ECV成功;从ECV成功到分娩的相隔天数越长越有利于成功阴道分娩。
    • 周鑫广
    • 摘要: 目的:分析孕晚期臀位孕妇外倒转术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本院行外倒转术的80例孕晚期臀位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结果分为成功组(56例)和失败组(24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并分析外倒转术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孕晚期臀位孕妇外倒转术成功率为70.00%;两组皮下脂肪厚度、臀先露类型、胎盘附着位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皮下脂肪厚度、臀先露类型、胎盘附着位置是孕晚期臀位孕妇外倒转术失败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皮下脂肪过厚、复合臀、非后壁胎盘是孕晚期臀位孕妇外倒转术失败的危险因素。
    • 罗丽兰; 吴岸晓; 王丽婷
    • 摘要: 目的 研究产妇分娩前行外倒转术对剖宫产率的降低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于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进行定期产检的足月单胎臀位产妇80例为研究组,所有产妇均于分娩前进行外倒转术干预.另抽取同期行定期产检的足月单胎臀位产妇80例作为对照组,均实施常规处理.比较两组分娩结局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此外,对产妇分娩前外倒转术成功的相关影响因素分别予以单因素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研究组阴道分娩率(80.00%,64/80)高于对照组(21.25%,17/80),而剖宫产率(20.00%,16/80)低于对照组(78.75%,63/80),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0.00%,0/80)低于对照组(5.00%,4/80),P <0.05.经单因素分析发现,脐带长度、产次以及使用宫缩抑制剂与否均是产妇分娩前外倒转术成功的影响因素(P均<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脐带长度、经产妇以及使用宫缩抑制剂均是产妇分娩前外倒转术成功的保护性因素(P均<0.05).结论 产妇分娩前行外倒转术在降低剖宫产率方面效果显著,且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脐带长度、经产妇以及使用宫缩抑制剂均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妇分娩前外倒转术的成功率.
    • 罗香云; 王向东; 刘旖旎
    • 摘要: 目的 分析在超声引导下行臀位外倒转术(ECV)产妇的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于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建档产检并分娩产妇,妊娠晚期经超声确诊胎位为臀位的10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纠正胎位方法不同分为ECV组(n=49)和传统组(n=57),ECV组产妇在超声引导下行改良外倒转术纠正胎位,传统组则行传统的膝胸卧位纠正胎位.比较两组产妇纠正成功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出生一般情况,并统计ECV组产妇在外倒转术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ECV组胎位纠正成功率为83.67%,显著高于传统组的15.79%(P0.05);ECV组产妇经超声引导下行改良外倒转术操作过程中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08%.结论 超声引导下行改良外倒转术能有效纠正异常胎位,降低剖宫产率及减少分娩并发症.
    • 曾暖诗; 金细强; 王兴和
    • 摘要: 目的:探讨使用外倒转术纠正单胎臀位妊娠产妇胎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东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7例单胎臀位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的意愿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为67例研究组产妇使用外倒转术纠正其胎位,为60例对照组产妇使用自然纠正法纠正其胎位.然后观察两组产妇分娩的方式、分娩时胎儿头位的发生情况、两组产妇及其所娩新生儿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对研究组中不同类型产妇使用外倒转术纠正其胎位的效果.结果:研究组产妇的顺产率、分娩时胎儿头位的出现率均高于对照组产妇,其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研究组产妇胎膜早破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研究组中初产妇的顺产率高于经产妇,其剖宫产率低于经产妇,P<0.05.结论:使用外倒转术纠正单胎臀位妊娠产妇胎位的效果显著,可提高其顺产率,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与经产妇相比,为初产妇实施外倒转术纠正其胎位在提高其顺产率方面的效果更好.
    • 吴岸晓; 魏奇龙; 王丽婷; 黎静
    • 摘要: 目的 评估外倒转术在降低剖宫产率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孕晚期臀位孕妇100例,施行外倒转术,根据外倒转术结果,评估外倒转术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实施外倒转术100例,成功60例(60.0%),与胎盘位置、羊水指数、孕妇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孕产次、臀先露类型、胎先露是否衔接、孕周、胎儿体重等因素密切相关;其中后壁胎盘、羊水指数≥100 mm、孕妇BMI<22 kg/m2、经产妇的外倒转成功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倒转失败原因包括操作中短期胎心率缓慢、操作中发生宫缩、腹部肌肉紧张伴腹痛无法耐受.本研究全部病例未发生死产、胎盘早剥、脐带脱垂、胎膜早破、母胎输血等不良事件.孕晚期外倒转术成功60例,经阴道分娩胎儿50例(83.3%);失败40例,经阴道分娩胎儿12例(30.0%),经外倒转术成功者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外倒转术失败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壁胎盘、羊水指数≥100 mm、孕妇BMI<22 kg/m2、经产妇、完全性臀先露、胎先露未衔接、孕周36~37周、胎儿体重2.5~3.0 kg的孕妇外倒转成功率更高,外倒转的失败主要源于操作中发生宫缩、腹部肌肉紧张伴腹痛等;剖宫产术前应用外倒转术降低剖宫产率是安全有效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