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声诗

声诗

声诗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1年内共计14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绘画、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7篇、专利文献22339篇;相关期刊103种,包括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文史知识等; 声诗的相关文献由107位作者贡献,包括吴白匋、李雁红、曾莹等。

声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7 占比:0.65%

专利文献>

论文:22339 占比:99.35%

总计:22486篇

声诗—发文趋势图

声诗

-研究学者

  • 吴白匋
  • 李雁红
  • 曾莹
  • 杨晓霭
  • 罗红艳
  • 任淑红
  • 周祖平
  • 王军明
  • 邓乔彬
  • 钱志熙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曾莹
    • 摘要: 20世纪以来,声诗的相关研究以“声诗学”的创立,暨任半塘《唐声诗》的问世为标尺,可以分作三个阶段:未有“声诗学”之先;“声诗学”的筹备与建立;已有“声诗学”之后。第一阶段,声与诗之间的观照仍然混杂于音乐与文学的相关研究之中,所论多未及深入,止于浅尝,并无专门之论。第二阶段,“声诗学”的建立,标志着声诗研究的全面展开、系统呈现,树立了全新的范式,也提供了切实有效的研究路径。第三阶段,声诗研究出现了一些新场域、新视角、新命题,不乏有益的补充与推进,却又失于琐细重复、浮泛浅表,并未出现真正体大思深的研究成果。声诗研究的深化与丰富,仍然有着较大的努力空间。
    • 周相录; 田瑞敏
    • 摘要: 声诗,以其歌乐舞一体化的表现形态,成为唐代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经了两期重要传播.一是开天年间,声诗从市井文化圈层跨越士人文化圈层直接进入宫廷文化圈层,确立了主流文化地位;二是中晚唐间,家国政治的变革使原有的文化圈层格局崩塌,士人文化圈层成为声诗新的主导圈层.声诗传播中心从宫廷文化圈层到士人文化圈层的变化,在社会文化发展中形成了文化中心下移.文化中心下移拉远了文化中心与权力中心的距离,在客观上逐渐剥离了声诗与政治的关系,拓展并深化了声诗的主题范围和表现内容,加速了文化与文学的融合,为宋代俗文化的繁盛奠定了基础.
    • 陈为公
    • 摘要: 通过学习演唱歌曲《山居秋暝》,了解唐代“声诗歌曲”,并学习演唱琴歌《阳关三叠》,了解中国“以诗入乐”的传统,体会音乐对诗歌情感表达中的独特作用;体会诗歌与音乐的关系。
    • 曾莹
    • 摘要: 作为唐音的遗孑,声诗在以曲为声乐文学主体的元代依然有迹可循。声诗在元代的存在,主要以格调和声情作为表征。元代所存声诗格调,既有唐时旧调,又有元人新腔。元代声诗之声情,同样各有沿革。元代的声诗活动、声诗观念,则离不开元代文人雅集的繁盛。元曲与声诗之间也有着密切关联。总之,元代声诗的特殊状貌,不但说明这一时期声乐文学构成的多元,同时也能够让人进一步思考诗与曲之间具有的渊源。
  • 6. "曲子"与"声诗" 北大核心 CHSSCD CSSCI CSTPCD
    • 邓雅薇
    • 摘要: "曲子"与"声诗"曾经在中国古代音乐发展进程史上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它们盛行于唐且对宋词、散曲的形成起到重要地推动作用.但是,长期以来对二者及其艺术特点混为一谈,甚至是模糊不清.从题材风格、调名、歌词与形式等方面进行探索,试图厘清各自的艺术特点.
    • 王新荷
    • 摘要: 自《唐声诗》问世以来,围绕"声诗"与"歌诗"的界定问题,学者们展开诸多争议,但始终没有定论.按唐文献记载,"声诗"使用极少,中唐部分文士在力图恢复儒家音乐思想的过程中,借《礼记·乐记》中"声诗"一词表达自己对音乐中正清雅的坚持,故"声诗"之意与仪式音乐歌辞相近,有颂扬美业的功能."歌诗"内涵突破了传统的"歌唱之诗"范畴,亦可代指拟古乐府、新题乐府等"徒诗".因此,无论是"声诗"还是"歌诗",都不能简单地将其定义为"配乐之诗".本文通过分析两个概念可知:尽管唐人持有维护正统音乐的思想,但依然无法扭转雅乐衰落的必然之势;随着燕乐流行和近体诗体式成熟,诗乐关系最终由融合走向分离.
    • 王宁
    • 摘要: 地分南北,时有四季,画者亦有南北两派。南派婉约清秀,北派豪迈雄壮,而绘四时之节气,往往又以善工笔花鸟者居多。四季本无情,惟以风物多传情,绘画亦无声,皆以笔墨诉心声。
    • 李雁红
    • 摘要: 题海棠 春夜谁将云锦裁?湘裙几折柳烟来。月明如水柔风里,相望白红越女腮。 题紫藤花 紫藤红可晕,明月也留人。花蔓才轻落,枝条又绾云。
    • 李雁红1
    • 摘要: 题“诗路心语”集 良夜春雪,喜读王晓丽同志诗作有寄君如片片梨花雪,剔透玲瑰报早春。此揖清芬何以说?略工感慨也销魂!赠建华——观第二届‘手种天真’书画展有寄阆苑奇葩君自有,青山隐隐水朦朦。天真只在灵风里,手种何须朗月中?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