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元诗

元诗

元诗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19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世界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1篇、专利文献42152篇;相关期刊141种,包括南都学坛、殷都学刊、中州学刊等; 元诗的相关文献由165位作者贡献,包括罗鹭、刘明浩、吴伟斌等。

元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1 占比:0.45%

专利文献>

论文:42152 占比:99.55%

总计:42343篇

元诗—发文趋势图

元诗

-研究学者

  • 罗鹭
  • 刘明浩
  • 吴伟斌
  • 张晶
  • 丁姗姗
  • 亚思明
  • 周湘瑞
  • 赵欢
  • 陈海霞
  • 陈超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亚思明
    • 摘要: 路也的诗歌写作好比落到纸面上的思绪的漂泊,与地理意义上的步履书写构成互文关系,漫游随即升华为一种隐喻,延续着诗意的追寻。其自然诗学并非字面上的“自然的诗学”,而是以超验主义为哲学根基,好比自然与人之间的诗学辩证法,通而为一,互为参照。通过观察自然,并正确阐明外部世界的“理”与“文”,也就实现了自我认知,探索宇宙人生的终极真理。
    • 李海鹏
    • 摘要: 张枣的《祖母》一诗完成于1990年代末期,堪称其后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在既有的研究中间,对该诗重要性的指认往往集中于以“祖母”为隐喻的“汉语性”和以“我”为隐喻的“现代性”这两个语言维度的对话。本文通过对该诗进行重读的方式,试图揭示,该诗末尾处出现的“小偷”形象,在两个语言维度之上,又增添了“当下性”的语言维度,由此,这首诗的对话性实际上并非“汉语性”与“现代性”的二元对话模式,而是三元对话模式。对“小偷”形象的研究,有助于突破学界对于张枣诗学观念的既有认知,既构成窥看张枣1990年代中期诗学转变的一个典型例证,也对于探究元诗观念在1990年代的嬗变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 凌頌榮
    • 摘要: 蘇天爵(1294—1352),字伯修,爲元代中葉館閣文臣的代表人物。其精通史學之餘,亦善於詩文,有總集《元文類》七十卷傳世。《元文類》具備豐富的材料與龐大的規模,以賦體爲始,傳體爲迄,合計收録34類文體,文學史價值不可忽視。本文擬聚焦於《元文類》的詩歌部分,特别是各個類别的開端部分。蘇天爵固然希望建立元詩的主體性,卻必須處理元詩成形以前,與金、宋兩代詩學交雜的時期。這涉及元代對前朝詩歌與文化的認可與接受。是以本文希望從總集的編選手法入手,探討《元文類》對這問題的態度,以及處理手法。本文將分成三部分。首先是整理有關元詩開端之議題的理路,以及其與《元文類》之性質的關係;其次,本文會由元好問於總集中的位置入手,分析金人詩歌進入《元文類》的情況與意義;最後,本文會關注其他金、宋遺民,嘗試梳理隱於總集中的前朝記憶與遺民情感,並考察蘇天爵如何接受它們。
    • 陈必应
    • 摘要: 作为元末明初之际的一代大家,王冕因画、印之名过盛,至于掩盖其文学上之成就.咏梅诗在王冕诗歌创作中占据重要地位,有着独特的研究价值.本文所论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探讨以梅入诗之传统及王冕与梅之情结;二是剖析其咏梅诗中"梅"的多元内涵,即作为文人、隐士、狂士,在咏梅诗的创作中以梅言诗者之情、以梅状隐逸之趣、以梅表孤傲之志;三是讨论王冕咏梅诗之价值及成就,明确其诗歌创作中"咏梅诗"这一题材的独特地位.
    • 罗鹭
    • 摘要: 元代是中国文学评点发展的重要时期.元代的诗歌评点,与南宋的古文评点以及明清的戏曲、小说评点一样,都具有开创性和奠基性意义.元代诗歌评点的特色是将评点对象由古代名家名作转变为同时代普通作家作品,产生了"元人评点元诗"这一特殊文献类型,至少包括方回、欧阳玄、黄溍、杨维祯等人的8种评点著作.元代诗歌评点具有很强的当下意识,评点目的和功能从单一的"指导初学"趋向多元化:方回关注诗友间诗艺的切磋与提高,充分发挥评点的批评价值;欧阳玄以馆阁文人身份评点布衣诗人周权《此山先生诗集》,重视评点的政教功能,弘扬"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传统;杨维祯和黄溍在评点中推尊古乐府,宣扬铁雅派,具有很强的宗派意识.元人评点元诗的相关文献尚未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其诗学价值与意义值得进一步发掘.
    • 王永; 杨洋
    • 摘要: 陈超自觉的诗歌创作与诗歌批评都始于20纪80年代初,因建构了以"生命诗学""个人化历史想象力""求真意志"以及"历史修辞学的综合批评"为中心的诗学体系而影响诗坛.对于陈超诗学的批评与研究,始于20纪80年代末,随着2014年他的遽然离世,更是呈现持续升温的趋势.这些批评与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其诗歌的研究;二是对其诗评理论的研究;三是对于创作主体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的梳理与总结,有助于确立陈超在中国当代诗歌史、文学批评史中的形象与地位,同时对当代诗歌的写作和认知亦有助益.
    • 隋宇晴
    • 摘要: 在先秦时代,《诗经》中的梅花已经有了后世文化意义的雏形,经过数朝诗人不断地吸收、扩充、改造,元代梅花意向的文学内涵已发展至较为完备的状态,元代诗人们在诗经时代遗产的基础上自出机杼,演出元时咏梅文学的一代清音。
    • 杨靖雯; 吴投文
    • 摘要: “纯诗”与“元诗”作为中国现代诗歌的两种本体写作最终都指向语言。随着“元”意识的显露,语言从诗歌创作中的受动地位转向了支配地位,改变了传统诗学中“诗人言说”的路径,发挥了“语言言说”的能动作用。同时,纯诗的绝对性质及其疏离现实的主张增加了纯诗的虚无性,而元诗专注于词与物之间的关联,给“诗与现实”这一古老问题提供了可践行的应对策略,成为了抵达纯诗之境的一种有效写作方式。中国语境下纯诗写作的现代性主要集中在现代主义诗歌写作技法上,元诗写作更强调“写者身份”的自觉,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纯诗写作的创造能量。纯诗与元诗呈现出共向、分歧与融合的复杂关系。张枣的元诗写作以一种新的“写者姿态”承继了对现代性的追寻,并在语言本体追问与当代诗人的身份危机中融入了现代性的反思内容。
    • 霍俊明
    • 摘要: 诗歌的形态和表现千差万别,尤其在电子化的诗歌产量空前炸裂的今天,“世上的人们日日夜夜都在创作,彼此交换着亿万‘无定形’的文字”(汉斯-狄特·格尔费特),但是诗歌又总是在终极趋向上呈现出一些本质化的伟大元素和范本式的语言,这就是“元诗”。
    • 江离
    • 摘要: 主持人语:马修诚诗句中的"断"与"顿"给人带来了清新气息,在他留出空白之时,也能感受到一种未尽之力时刻准备蓄势而出。蒙晦这里的诗是一首元诗,重新探讨了已经探讨过无数遍的问题,诗是什么,它能做什么。而尤佑的诗要具象得多,在《拼图游戏》中营造了一个把沉重的负荷关在门外的温暖空间。王长征书写了自然之美,那种让人沉醉的清新与葱绿,让我们感受到"虫鸣被耳朵摁住/轻吟着十月赞歌"。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