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盘育秧
塑盘育秧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1年内共计115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植物保护、农业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3篇、专利文献193980篇;相关期刊62种,包括中国农技推广、江苏农机化、中国稻米等;
塑盘育秧的相关文献由230位作者贡献,包括刘传蕃、史湘玉、叶勇等。
塑盘育秧—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93980篇
占比:99.94%
总计:194093篇
塑盘育秧
-研究学者
- 刘传蕃
- 史湘玉
- 叶勇
- 叶美德
- 庄春
- 张山泉
- 施正连
- 杨金宝
- 江言
- 王新泉
- 茅弼华
- 葛启福
- 谢成林
- 金伟平
- 陈川
- 丁江妹
- 丁瑞芬
- 严仙田
- 于爱平
- 仇从宇
- 付书明
- 付云飞
- 任建华
- 何为志
- 何华芬
- 何昌锐
- 何春红
- 何树林
- 何金旺
- 何锋
- 侯松青
- 侯素琼
- 保琼
- 傅德清
- 冯同强
- 刘传荣
- 刘傅蕃
- 刘卫江
- 刘喜献
- 刘坚宏
- 刘宗江
- 刘小兵
- 刘歧虎
- 刘永新
- 刘英
- 刘赵康
- 刘远志
- 卢南生3
- 卢琴芳
- 史咏梅
-
-
-
-
摘要:
江苏省近年来水稻种传病害及苗期病虫发生种类较多、程度较重,尤其水稻恶苗病在机插稻和旱育移(抛)栽稻上发病较重,干尖线虫病发生区域也有扩大的趋势,苗稻瘟、稻蓟马等病虫在沿海、沿江部分地区苗期发生普遍,对水稻苗期安全生长构成较大威胁。开展水稻种子药剂处理是经济、简便、高效控制种传病害及前期病虫危害的重要措施,也是“前防、中控、后保”的绿色防控策略的重要内容,既可有效控制种苗期病虫危害,还可降低水稻生长前中期病虫防治压力,减少农药使用量和药液流失;尤其是种衣剂拌种包衣还可促进塑盘育秧盘根,利于机插。各地要高度重视水稻种子药剂处理工作,将其作为绿色防控的重要技术措施,加大宣传发动和服务指导力度,积极推广安全高效种子药剂处理技术,努力提高种子药剂处理覆盖率,为培育壮苗、保障水稻丰产丰收打好基础。
-
-
-
侯素琼
-
-
摘要:
为探索灵川县不同育秧制剂对水稻秧苗质量及产量的影响,引导农民科学育秧,通过田间试验,在试验全过程中进行观察记载,在对秧苗素质方面,多效唑液浸种育秧效果最好,旱育保姆次之;在对水稻产量方面,制剂育秧的效果比对照增产率均在10%以上.
-
-
曹涤环
-
-
摘要:
随着种田大户的不断增多,机插稻面积逐年增加,它在杂草防除的技术要求上,有别于常规早稻栽培,而且机插稻基本上都是采用除草剂除草。现将机插早稻田化学除草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机插早稻秧田除草。用机插稻栽插,秧田一般处于4叶期,比人工手插的秧苗小。秧苗小,一方面稻秧对除草剂的抵抗力相对较弱,另一方面秧苗心叶容易被水淹没,使用除草剂不当很容易造成药害。
-
-
-
-
秦越华;
陆正丽
-
-
摘要:
一、选用育秧流水线育秧流水线系集铺土、洒水、播种、覆土等功能于一体,能一次性完成水稻塑盘育秧播种各道工序的机具。采用全自动育秧播种机育秧,能控制播种量,确保底土和覆盖土厚薄一致,播种均匀,育出的秧苗均匀粗壮,能保证插秧质量。与人工播种相比,播种机育秧省工、省时、省钱,每亩秧田可节约成本60~100元。目前,生产上常用的有2BL-280A型等水稻塑盘育秧播种机。
-
-
-
张产端;
冯同强;
史咏梅;
何锋;
仇从宇;
时立亮
-
-
摘要:
旨在探讨水稻采用软盘盖膜育壮苗,秧龄短,易于集约化管理。在苗期应用多效唑等辅助农艺措施增加秧龄的弹性,促进机插技术趋向规模化、数量化、指标化、加快稻作机械化的步伐,抑制当前直播稻的发展趋势。实现高产、稳产、节本、增效。
-
-
-
-
-
-
-
-
-
-
-
-
- 梁美贤
- 梁诗铃
- 梁诗军
- 公开公告日期:1998-12-30
-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播种前处理种子的设备,一种塑盘育秧播种器,其特征是由播种器盒体1、储种室2、隔板6、控制器4、控制限位钉7组成,盒体底板上有播种空穴5,控制器板上有相应的播种空穴,控制器上有控制限位钉7与盒底相连,盒体下四周有四个定位钉。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既省时、又省力,不但效率高,而且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