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地质调查
基础地质调查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165篇,主要集中在工业经济、地质学、矿业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2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59261篇;相关期刊102种,包括中国地质、山东国土资源、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十一五”地质科技和地质找矿学术交流会、中国区域地质调查历史的回顾暨纪念丁文江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青年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等;基础地质调查的相关文献由167位作者贡献,包括张聪、杜顺义、丁轩等。
基础地质调查—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9261篇
占比:99.72%
总计:59426篇
基础地质调查
-研究学者
- 张聪
- 杜顺义
- 丁轩
- 冯晓强
- 刘玉梅
- 周福汉
- 张晓凯
- 张智勇
- 晏锦懿
- 李敏
- 林健
- 樊春福
- 毛晓长
- 潘子安
- 王希凯
- 肖桂义
- 胡仰军
- 贺颢
- 邱士东
- 郭强
- 顾松林
- 丁宝留
- 丁景芝
- 丁秋红
- 丰成友
- 于军
- 于嘉
- 于洋
- 何全基
- 何拥军
- 全守村
- 刘建宏
- 刘成社
- 包毅
- 华北基础地质实施项目综合组
- 卢旺
- 叶勇吉
- 吴岗
- 吴金生
- 周葆华
- 周进生
- 天工
- 奎中
- 姜义
- 孙佳岩
- 孙晶
- 孙艳
- 孟书巧
- 安涛
- 宋忠宝
-
-
丁景芝
-
-
摘要:
地质勘查的低谷与荣光。矿产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所有的能源、化工原料、建筑材料、航天国防装备等都来源于矿产资源,其重要性毋庸置疑,而地质勘查则可以说是基础的基础。自建国以来,地勘人“不等、不靠、不要”,以行业特有的“三光荣、四特别”精神,为国家找到了许多大矿富矿,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近年来,矿业勘查进入低谷,社会资本对矿业勘查投入大幅减少,地方财政也降低了对基础地质调查投入,地勘单位发展受到了严峻挑战。
-
-
李亮
-
-
摘要:
工程建设中需要对水文地质进行分析,其对保障建设施工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基础地质调查对地质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是调查地质情况、水文情况的一项基础工程,对工程建筑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基础地质调查内容的简要分析,说明了在水文地质工程中基础地质调查的重要性,提出了完善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的有效措施,以供借鉴。
-
-
-
-
摘要:
中国地质调查局从2010年起开始部署公益性油气基础地质调查工作,2013年起勘探投资和钻井数量逐年提高,2015年达到高峰。2013—2020年公益性油气勘探实施各类钻井520口。公益性油气调查立足支撑国家能源安全保障工作定位,针对“四新”,即新区、新层系、新类型、新领域开展基础地质调查和战略选区评价,部署实施了松辽盆地陆相页岩油调查吉页油1HF井获得高产突破、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博格达山前带新吉参1井获得油气突破、黔水地1井首获滇黔桂地区石炭系页岩气工业气流、最深直井新苏参1井、最古老地层页岩气水平井鄂阳页2HF井等典型钻井。
-
-
-
-
摘要:
近日,云南省自然资源厅、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云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旨在提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推动矿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程度进一步提高,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布局不断优化,矿产资源可持续保障能力逐步增强,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矿区生态环境持续好转。
-
-
-
-
摘要:
四川省煤田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地勘院")组建于1996年,隶属于四川省煤田地质局,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20多年来,我院始终秉承着"我们永远在创业"的企业精神,广大同仁发挥地质"三光荣"精神,勠力同心、勇毅笃行、开拓创新,为国家作了大量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工作,如今的地勘院已发展成为一家业务覆盖矿产资源勘查、基础地质调查、岩土工程勘察、生态环境修复、工程技术服务等领域,拥有一只技术过硬、作风优良的专业技术和管理团队、年产值近3亿元、独具能源特色优势的综合型地勘单位。
-
-
-
-
摘要:
自然资源部近日发布的《2020年全国地质勘查成果通报》显示,去年全国地质勘查投入资金161.61亿元,在矿产勘查、基础地质调查和水文地质调查评价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探矿权设置方面,截至2020年底,全国有效期内非油气探矿权共9561个,登记勘查面积11.38万平方千米,新立非油气探矿权303个。矿产勘查方面,2020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96处,新发现矿产地数量排名前5位矿种为金、地热、铜、陶瓷土、水泥用灰岩。同时,全国457处矿产地完成阶段性勘查。
-
-
于军
-
-
摘要:
近年来,我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了很大提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对于改善农业灌溉、开发水资源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基础地质调查对整个工程地质建设质量和安全性等关系密切.本文立足于我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现状,探究基础地质调查的重要作用以及工作措施,为我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帮助.
-
-
-
-
摘要:
一、地质勘查投入2020年全国地质勘查投入资金161.61亿元①,同比减少6.1%,延续了近年来的下行趋势.受疫情影响,与2019年相比降幅有所扩大.资金来源:中央财政46.26亿元,占总量的28.6%,同比减少26.8%;地方财政63.87亿元,占总量的39.5%,同比增加20.4%;社会资金51.48亿元,占总量的31.9%,同比减少7.8%.资金投向:矿产勘查82.47亿元,占总量的51.0%,同比减少6.3%;基础地质调查19.93亿元,占总量的12.3%,同比减少22.3%;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34.51亿元,占总量的21.4%,同比减少0.3%;地质科技与综合研究21.97亿元,占总量的13.6%,同比增加11.3%;地质资料服务与信息化2.73亿元,占总量的1.7%,同比减少33.1%.
-
-
杨宁
-
-
摘要:
通过对兰州市西固区1:5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进行预算编制,明确了风险调查项目预算编制依据及费用预算标准,并严格按照地质调查编制文件对该项目预算的合理性及可靠性进行分析,最终呈现了该项目预算编制的成果。
-
-
张聪
-
-
摘要:
为开展自然资源赋存的地质背景和条件,自然资源赋存的深部制约因素,表生地质过程和控制因素以及多圈层交互作用和资源环境效应的调查工作,中国地质调查局部署实施了基础地质调查计划。该计划下设大陆多圈层协同演变基础地质调查工程、深部地质调查工程、地表作用与系统演变基础地质调查工程、重要盆地和造山带航空物探与遥感调查工程、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基础调查工程、华北平原及周边区域地质调查工程、东北平原及周边区域地质调查工程、长江中下游平原及周边区域地质调查工程、东南丘陵区域地质调查工程、青藏高原及周缘区域地质调查工程、西北盆山系区域地质调查工程、边远艰苦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工程等12个工程。
-
-
-
杜子图;
翟刚毅;
张家强;
颜廷杰;
蔺志永
- 《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青年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
| 2005年
-
摘要:
基础地质调查是一项旨在查明国家基本地质情况,获取基础地质数据,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而开展的超前性基础调查、评价和研究工作。它是国家制定经济发展规划、进行国土资源规划管理及合理利用、环境保护和地质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属于国家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本文介绍了国家基础地质工作的基本任务,阐述了我国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基础地质调查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国家基础地质调查工作发展战略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
-
黄万堂;
刘建宏;
贾志磊;
安涛;
赵西蓉;
慕正芳
- 《“十一五”地质科技和地质找矿学术交流会》
| 2011年
-
摘要:
2006年—2010年,全省共实施基础调查项目38项,总经费13370万元。其中中央出资9173万元,开展的基础地质调查项目有20个;省级财政出资3260万元,开展的基础地质调查项目有18个。“十一五”期间,该省按照“立足国内,适度超前,突出重点,完善体制,依靠科技”的地质工作方针,部署和开展地矿科技工作,使科技工作始终贯穿于地质找矿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在科技的带动下,找矿工作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