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区域地质调查

区域地质调查

区域地质调查的相关文献在1975年到2022年内共计453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测绘学、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22篇、会议论文24篇、专利文献72301篇;相关期刊182种,包括沉积与特提斯地质、中国地质、地质通报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2012全国数学地质与地学信息学术研讨会、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20届学术年会等;区域地质调查的相关文献由810位作者贡献,包括李超岭、于庆文、潘桂棠等。

区域地质调查—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22 占比:0.58%

会议论文>

论文:24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72301 占比:99.39%

总计:72747篇

区域地质调查—发文趋势图

区域地质调查

-研究学者

  • 李超岭
  • 于庆文
  • 潘桂棠
  • 王立全
  • 刘登忠
  • 朱弟成
  • 其和日格
  • 李荣社
  • 石和
  • 乔国栋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杨
    • 摘要: 地质调查属于国家地质工作中至关重要的内容之一,很多地质工作的开展和地质调查息息相关,在开展相应的工作时,应该落实好实地的测量与勘察,在传统的工作模式下,往往是借助于手工方案将收集到的资料信息记录到图纸之上。此类方式除了体现出效率较低的弊端外,还增加了外业工作量,对于高标准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十分不利。本文重点分析区域地质调查中数字填图技术的科学应用,主张运用更为合理的手段,促使着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效率稳步提升,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保障工作质量。
    • 贠杰; 周明兴; 李广栋; 鲁艳明
    • 摘要: 2020年4月,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河北省区域地质调查院在宣化地区发现大型恐龙足迹群.2021年,河北省区域地质调查院开展“河北省宣化南部中生代动植物遗迹调查”“河北宣化立石村动植物遗迹群详细调查”项目,取得重要进展,为冀北地区恐龙群落的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 罗晓锋; 郑有伟; 朱雪锋; 田兵; 王艳艳
    • 摘要: 随着"数字地球"战略的提出和"数字国土"工程的启动,数字化填图技术已成为区域地质调查发展的必然趋势,新的时代需求给当代大学地质专业野外实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北京周口店为例,在阐述数字化填图技术的基础上,针对传统地质填图方法的缺陷,基于国家地质调查局推广使用的数字化填图系统RGMAP,从前期准备、野外实习、后期成图等阶段,探讨了野外地质实习中数字化地质填图技术的应用情况和存在问题,为地质专业野外实习应用数字化填图技术提供了参考。
    • 摘要: 2021年第4期刊出的快讯《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在潜山盆地首次确认恐龙蛋化石》文中提出“化石赋存地层为古新统望虎墩组(E1w)”。现在作者认为,该地层为1:50000小池幅区域地质调查时划分,其地层时代仍然存在争议,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根据作者要求特此更正说明。
    • 王文杰; 雷聪聪; 薄海军; 王振义; 杨彪; 徐浩清; 赵鑫; 杨凯
    • 摘要: 浅覆盖区地表地质露头少,岩体、地层、构造以及矿产(化)等重要地质无法通过地表露头直接观察,而地球物理方法对覆盖层之下的地质体具有较好的穿透探测能力,已成为在浅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的主要技术手段。这里结合额济纳旗地区的地质背景和岩石地层的物性特征,综合分析各类物探方法的技术优势,提出了“重磁测量先行覆盖,电法剖面重点解剖”的技术方案,实例分析了地面高精度磁法、CSAMT法,在解决该地区隐伏岩体圈定、隐伏断裂推测、深部地质特征揭示等关键地质问题的实际应用效果。本研究成果可为今后在内蒙古中西部浅覆盖区(荒漠性草原区),开展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提供技术参考,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程三友; 王曦; 李永军; 王冉
    • 摘要: 以ETM、SPOT5和Quickbird为主要信息源,在哈拉阿拉特山地区开展1∶5万区域地质填图,对该地区的地层单元、中—小规模地质体(如岩脉、小岩体和火山口)和地质构造特征进行了详细地遥感解译分析,并开展了大量的遥感野外地质调查验证。结果表明,采用彩色空间HSV变换融合法将SPOT5高精度遥感图像数据与ETM图像数据融合,保持了波谱信息的一致性;选择主成分PC1、2、3之SPOT51~4、主成分PC1、2、3之ETM 1~7、主成分PC6、5、4之ETM 1~7假彩色合成的图像,清晰地显示了主要岩性地层单元界线的多光谱信息,提高了遥感影像底图的信息量和易解译程度。将野外采集的地质资料与Quickbird高精度遥感图像相结合,可准确而快速地勾绘地质界线,显著提高了对构造和地质体边界勾绘的精度。ETM、SPOT5和Quickbird数据综合遥感解译成果很好地指导了哈拉阿拉特山地区野外地质调查工作,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准确解译中—小规模地质体在该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 胡健民; 闫纪元; 程瑜; 刘晓波
    • 摘要: 中国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重点正在转向大面积覆盖区为主的平原、盆地、草原、荒漠等地区,向深部三维调查拓展.第四纪松散沉积层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的核心是揭示晚新生代地表过程、圈层相互关系,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服务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然而,覆盖区进行地质填图一个很大的难处是第四纪松散沉积层的侧向延伸往往很不稳定,要特别重视重要构造-沉积-古气候和古环境事件,如重要的不整合面、侵蚀面、火山岩层、湖相沉积,重要的海侵层、古气候沉积(如黄土、红土、黑土),古文化层等.它们可以作为第四纪松散沉积层侧向对比的重要标志,并且往往具有等时性.东亚大陆构造演化及现代地貌特征主要受两大地球动力系统所控制,西部印度-欧亚板块碰撞、高原快速隆升并向北东方向扩展,东部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消减并在东亚大陆东缘形成复杂的沟-弧-盆系统.两大构造系统作用奠定了晚新生代以来中国地质演化背景,导致地球深部过程和地表环境发生重大变革.总体表现为青藏高原隆升、东部岩石圈伸展减薄,最终塑造了现今的宏观地貌形态和水系格局.本文针对第四纪松散沉积物覆盖层的这些特点,对中国晚新生代以来重要构造-沉积-古气候事件进行了梳理,总结了晚新生代这些重要事件的地质记录,特别是重要的沉积层、侵蚀面、不整合面、海侵层等,以便在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时对第四纪松散沉积层进行区域性对比.
    • 唐敏惠; 汪雅菲
    • 摘要: 区域地质调查是人类系统认识地球的重要手段之一,其通过运用多学科理论与技术方法对选定地区的基础地质情况进行综合性调查研究,是最为基础性和先行性的地质工作,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仍是地质勘查工作的重点。在总结安徽省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完成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创新引领、基础支撑,合理布局、重点突出,需求导向、强化服务,面上调查、专题深入,中央地方、统筹部署”的工作部署原则,以期为今后工作开展提供思路。
    • 王玉宝
    • 摘要: 区域地质,通常指的是矿产普查工作中的区域地质,是相对矿区而言,指的是包括矿区在内的,某一较大地区范围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等基本地质情况。要想深入了解区域地质情况,则有必要做好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并掌握找矿相关方法等。因此,本文以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现状问题为切入点,在分析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优化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相关找矿方法的应用,希望以此全面提升区域地质调查与找矿工作的质量水平。
    • 林敏
    • 摘要: 内蒙古1∶5万牛汾台林场等4幅区调项目分别采用资源三号卫星影像和LandSat-8多光谱数据进行遥感解译.经对比分析,资源三号卫星影像适合应用于地形地貌方面的解译,而LandSat-8多光谱数据则在线型构造、环状构造解译中起到了更大作用.解译出29条NE、NW向为主的线型构造,29个与火山喷发活动相关的小型环形构造.经野外实地验证,其中11条线型构造发现断裂,11个环形影像填绘出火山机构.解译了第四系、新近系五叉沟组、古生界、上侏罗统—下白垩统和岩体的界线.经验证,五叉沟组以及第四系解译界线与野外调查界线大致吻合;解译的古生界地层界线与验证的早古生代海勒斯台构造混杂岩界线大致相同;岩体经验证为早白垩世正长花岗岩.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