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嘉庆朝

嘉庆朝

嘉庆朝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9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中国政治、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8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篇;相关期刊65种,包括满族研究、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紫禁城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第十一届青年学术讨论会等;嘉庆朝的相关文献由84位作者贡献,包括郝成文、内玛才让、刘青瑜等。

嘉庆朝—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8 占比:96.70%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1.10%

专利文献>

论文:2 占比:2.20%

总计:91篇

嘉庆朝—发文趋势图

嘉庆朝

-研究学者

  • 郝成文
  • 内玛才让
  • 刘青瑜
  • 吕小鲜
  • 吴钩
  • 周燕伟
  • 宋希斌
  • 常建华
  • 张泽虹
  • 杜晓燕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孙晴
    • 摘要: 琉球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重要的朝贡国之一。学术界有关中国和周边国家交往的研究非常多,论述中琉之间交往的论文也不在少数。但是,纵观明清时期的中琉交往史,以其中某个特定朝代为限定论述中琉之间朝贡关系的文章却几乎没有。本文以清朝嘉庆时期的中琉朝贡交往为特定研究对象,通过档案梳理嘉庆三年朝贡的整体过程,以此探讨整个嘉庆年间中琉之间的交往。从整体看,嘉庆朝中琉关系更多的是以封贡关系中的“贡”,即朝贡关系为主,且它更加贴近百姓的生活。
    • 杨卫
    • 摘要: 清初,对青藏藏族部落社会沿明制"因俗而治",以顾实汗为首的甘丹颇章政权在与清政府的交往中相互试探,随着清政府较为得当的边疆政策,顾实汗最终臣服成为清政府在青藏藏族部落社会施政的代言人.至雍正年间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后,雍正、乾隆两朝通过参考少数民族习惯法而制定了相关政策法规对青海藏族部落社会进行治理,自此清政府逐步将其控制起来,并将之逐步纳入到自己的治理区域之中.嘉庆朝沿用上述政策,并依据青海藏族部落社会实情对其进行治理.此时的青海藏族部落社会,尽管也有因清政府相关政策与规定的实施而引发的一些矛盾,但基本处于较为稳定发展的状态.
    • 内玛才让
    • 摘要: 嘉庆朝伊犁将军所辖锡伯营总管图伯特是第一代西迁新疆的锡伯人,也是第一代西迁新疆锡伯人中首位返回原籍省亲之人。他担任锡伯营总管期间,倡导、组织、参与开挖察布查尔布哈,为屯垦戍边、开发边疆做出了重大历史贡献。本文利用满文、藏文等文献,对图伯特的姓名与涵义、选派赴藏的目的与行程时间、选派护送土尔扈特等部赴藏熬茶的原因等若干问题加以探考,进而为了解该时期新疆与西藏关系、锡伯族、蒙古族、满族关系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 江晓成
    • 摘要: 在清军入关后268年的统治中,嘉庆朝(1796—1820)占据了约十分之一的时段,其上接中国传统王朝最后的高光时刻"康乾盛世",下连"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近代中国,是中国从传统走向近代的转折时期。然而相较于前后两个时段的深厚研究,海内外学界对嘉庆朝的探究却相当薄弱,与其"变革"地位尤不相称。①在这一学术背景之下,袁飞教授的新著《困境中的挣扎:嘉庆朝政治与漕运治理研究》(以下简称《困境》)无疑是一项可贵的探索。
    • 王学深
    • 摘要: 认为清代近支宗室赐名制度经历了由前期向后期的发展、完善与常规化的转变过程.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嘉庆朝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这一时期所实施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和颁布的诸多谕旨,均体现了嘉庆帝意在加强对宗室管控、凸显皇权威严、区别宗室亲疏,从而实现近支宗室赐名常规化的用意.至道光、咸丰朝后,近支宗室赐名进一步规范化,康乾时期诸多赐名"不规律"问题得以纠正.与之同时,近支宗室范围也逐渐从清前期的圣祖系和高宗系向清后期仁宗系转移,并沿用至清朝覆亡.
    • 张鸣
    • 摘要: 寿阳相公祁寯藻是嘉庆朝进士,到了道光朝开始发迹,在道光、咸丰、同治三朝,都是居于宝塔尖的重臣,货真价实的三朝元老。祁寯藻人很聪明,少年科第,步入翰林之后一路顺风,一次次外放做主考,主持殿试大典,弟子门生遍天下,捧得老师也是水涨船高。到了高处,就不下来了。按说,祁寯藻所处的时代是多事之秋,别的重臣都磕磕绊绊,仕途多有起伏,但是他却从来没有被惩罚过。
    • 邢思琳; 冷东
    • 摘要: 英国国家档案馆收藏有一份清代嘉庆朝南海县衙纸质告示,针对清代中期广州商馆区特有的中外商业纠纷事件,宣示了清代严格的涉外管理制度,揭示了广州城市经济生活的活跃,提供了外国商馆及商馆区的宝贵信息,显示了文书事关"政通人和"的功能,得以对十三行的管理制度、十三行的地理属性、十三行的经济活动、十三行的外国商馆产生新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该实物原件近乎全新而又毫无损伤黏贴痕迹,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档案,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为清代文书研究提供了宝贵文献例证。
    • 徐春峰
    • 摘要: 嘉庆朝知府裘增寿由举人入仕,官至从四品知府。因与叔父裘行简同省为官,裘增寿连续两次回避之事,见载于清宫内阁吏科题本、军机处录副奏折、宫中朱批奏折等档案,反映出清代官制之下血缘及其家族对官员任免升迁的限制或制约。两次亲族回避,以致裘增寿三年间于三地四易其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任官轨迹,也对地方治理的连续性和整体效果产生不利影响。但以长远的观点来看,裘增寿两次任官回避,是清代官制中回避制度的正常体现和执行,有益于保障清代国家和政权的根本利益。
    • 王子涵
    • 摘要: 紫禁城是皇帝和中央政府所在地,理应门禁森严。但清中期紫禁城门禁日渐松弛,至嘉庆朝更加严重,官吏和百姓乱入、私闯紫禁城的事件频出。究其根源,乃紫禁城门禁守卫制度的不完善,且缺乏切实有效的监督机制。另外,紫禁城护军警卫意识淡薄、沾染腐朽习气也是造成紫禁城门禁松弛的重要原因。鉴于此,清仁宗采用限制王公大臣扈从数量及行动范围、重申王公应走门扃、管控各衙门当差人役和加强护军武备等方式,以严门禁,但收效甚微。嘉庆朝紫禁城门禁的松弛,不仅反映了清代国家统治力的衰弱,而且还是嘉庆时期政治危机的缩影。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