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纠纷案件
合同纠纷案件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324篇,主要集中在法律、经济计划与管理、农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3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3088篇;相关期刊115种,包括法律适用、江淮法治、人民司法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等;合同纠纷案件的相关文献由303位作者贡献,包括关丽、刘振、孔德雨等。
合同纠纷案件
-研究学者
- 关丽
- 刘振
- 孔德雨
- 师安宁
- 李艳
- 林跃轶
- 梁晋
- 沈澜涛
- 王刚
- 祁彪
- 谢勇1
- 邹跃光
- 陈玉萍
- 陈纪忠
- 高峰
- 黄建国
- 黄青男
- 于昌富
- 付海旭
- 任端军
- 何志1
- 何灵灵
- 侯广华
- 俞建兵
- 傅新江
- 关海亮
- 冯宁
- 冯小光
- 刘书星
- 刘付红
- 刘俊1
- 刘利红
- 刘守邦
- 刘尊知
- 刘庭梅
- 刘建录
- 刘彦贵
- 刘振茹
- 刘敏1
- 刘斌
- 刘旭玲
- 刘晓军
- 刘济源
- 刘福泉
- 刘结
- 刘芳
- 刘莉
- 刘颖
- 初泽
- 单建国
-
-
李世寅
-
-
摘要:
银行卡促销宣传是银行推广金融产品、吸引潜在客户的重要手段,但银行应当依法依规进行促销宣传,否则很有可能被消费者起诉而面临法律风险。本文以某法院审结的一宗涉及信用卡促销宣传的服务合同纠纷案件为例,对银行卡促销宣传内容的法律责任认定问题浅作分析。
-
-
潘从武;
黄倩
-
-
摘要:
冬季,很多城市集中供暖,有关供暖的纠纷不断产生。供热纠纷案件标的虽小,但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安定团结。2018年以来,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人民法院共受理供用热力合同纠纷案件2804件,呈现上升趋势。
-
-
耿华
-
-
摘要:
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国家越发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给建筑业发展带来诸多机遇,促使建筑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但是在实际工程建设中,建筑工程合同纠纷案件时常发生,并呈现出案件数量多、争议标额大、涉及法律关系复杂、审理难度大、审理周期长和涉及当事人较多等特点,进而影响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现对2012-2019年全国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的审理情况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审理理念.
-
-
-
-
徐青
-
-
摘要:
建设工程合同是商事合同中较为特殊的一类合同,因其合同标的大多为供人居住、使用的房屋、桥梁、建筑等基础设施,所以建筑的安全性系其首要及重要的考量因素,国家亦因此制定了强制性的标准,以保障标的竣工投入使用后的安全性。除此之外,该类合同还普遍具有标的额大、专业性强、履行周期长、涉及主体多、履行风险大等特点。
-
-
刘庭梅;
黄硕;
曹璐(图)
-
-
摘要:
7月23日上午,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法官通过北京法院“云法庭”平台,开庭审理了一起合同纠纷案件。通过法庭前期的多方协调及当庭审查,最终促成了双方的和解,原告湖北省某小微企业的1200余万元债权有了着落。
-
-
薄晨棣;
陈江鹭
-
-
摘要:
网络媒体的发展,降低了未成年人参与网络付费游戏及网络直播的门槛,随之而来的是“充值纠纷”“打赏纠纷”。未成年人直播打赏是否有效?未成年人巨额打赏能否追回?能追多少?近日,天津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一起未成年人通过网络直播平台进行高额打赏,从而引发的合同纠纷案件,经庭外调解,涉案公司返还全部打赏款项,金额近160万元。
-
-
-
-
-
摘要:
法释〔2019〕20号为正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依法平等保护中外投资者合法权益,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结合审判实践,就人民法院审理平等主体之间的投资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作出如下解释。第一条本解释所称投资合同,是指外国投资者即外国的自然人、企业或者其他组织因直接或者间接在中国境内进行投资而形成的相关协议,包括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合同、股份转让合同、股权转让合同、财产份额或者其他类似权益转让合同、新建项目合同等协议。
-
-
夏先鹏;
郑颖
- 《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
| 2008年
-
摘要:
面对涉外股权转让中存在的各种复杂因素,依据现行法律规定或案例所确立的原则处理未办理行政审批手续的涉外股权转让合同纠纷仍有其局限性.对于依法成立的涉外股权转让合同纠纷,仅因义务方未履行办理行政审批手续义务,就简单地认为该纠纷应按行政诉讼处理而不予受理、或受理后按合同未生效处理,这将阻塞当事人的救济渠道,不利于解决实质争议,影响交易的安全和稳定.因此,在涉外股权转让合同纠纷中,应当允许当事人提起以办理行政审批手续为请求事项的行为给付之诉,最大可能地促成依法成立的合同生效.法院对于该类诉讼,应当作为民事案件予以受理、审理并作出裁判,这既有法理依据,也有法律依据,审判实践对此也已作出有益探索.审判实践中,对于当事人提起的以办理行政审批手续为请求事项的行为给付之诉的案件,处理中应当注意几个具体问题,包括诉讼当事人确定、合同合法性审查、正确行使法官释明权、区分不同情形作出判决或先行判决,对于义务方未履行生效判决确定义务的,应予以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