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包括配备有底座以及钟形罩的加热室的热收缩设备

包括配备有底座以及钟形罩的加热室的热收缩设备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使由可热收缩材料制成的插入到容器等支架上的套筒热收缩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配备有热扩散装置的外壳(1)、传送机(2),所述传送机用于在所述外壳的入口(3)与所述外壳的出口(4)之间将所述支架传送到所述外壳中,所述外壳包括底座(10)以及钟形罩(7),所述钟形罩以可移动方式安装在允许进入所述传送机的释放位置与操作位置之间,在所述操作位置中,所述钟形罩密封地附接到所述底座,所述钟形罩包括两个开口,当所述钟形罩在所述操作位置中时,所述传送机延伸通过所述开口。根据本发明,所述钟形罩包括以可移动方式安装在缩回位置与维修位置之间的内隔板(12),在所述维修位置中,所述隔板与所述钟形罩的侧壁以及所述底座界定所述外壳的主腔室(11),当所述钟形罩在所述操作位置中时,所述主腔室经受所述热扩散装置的作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47081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施利福国际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380037042.6

  • 发明设计人 E·法兰斯内尔;

    申请日2013-07-12

  • 分类号B65B53/06;B65B59/00;B65B59/04;F27B9/10;

  • 代理机构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丁晓峰

  • 地址 法国莫朗吉斯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8:54:3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6-24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B65B53/06 专利号:ZL2013800370426 申请日:20130712 授权公告日:20170308

    专利权的终止

  • 2017-03-08

    授权

    授权

  • 2015-04-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5B53/06 申请日:201307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3-2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使由可热收缩材料制成的插入到容器等支架上的 套筒热收缩的设施。

背景技术

在热收缩的领域中,已知用于使由可热收缩材料制成的插入到容器等 支架上的套筒热收缩的设施,所述设施包括在壳体内部配备有热扩散装置 的壳体以及用于在壳体的引入口与壳体的输出端之间穿过壳体运送支架的 传送机。

当穿过壳体运送支架时,通过暴露在由热扩散装置诱发的热量下,套 筒软化并且随后收缩到所述支架上。

热扩散装置包含(例如)附接到壳体的侧壁的电加热装置,例如,红 外元件,所述红外元件在传送机的任一侧上延伸,所述红外元件连接到电 流源。

热扩散装置还可以包含用于通过蒸汽来加热的装置,所述装置包含附 接到壳体的侧壁的蒸汽扩散器,所述蒸汽扩散器连接到布置在壳体中的蒸 汽引入开口。

然而,已知此类设施消耗大量的功率以便获得壳体内部所需的加热。

发明的公开

本发明的一个目标是提出一种热收缩设施,所述热收缩设施使得有可 能减少由所述设施消耗的功率。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此目标,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使由可热收缩材料制成的插入 到容器等支架上的套筒热收缩的设施,所述设施包括配备有热扩散装置的 壳体以及至少一个传送机,所述传送机用于在壳体的引入口与壳体的输出 端之间穿过壳体运送支架,所述壳体包含底座以及罩盖,所述罩盖安装成 在允许进入传送机的开放位置与操作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操作位置中, 所述罩盖密封地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罩盖包括两个开口,当罩盖在操作位 置中时,传送机延伸通过所述开口。

根据本发明,所述罩盖包括安装成在缩回位置与维修位置之间移动的 内隔板,在所述维修位置中,所述隔板与罩盖的侧壁以及底座界定壳体的 主腔室,当罩盖在操作位置中时,所述主腔室经受热扩散装置的作用。

因此,由于隔板,不再需要加热罩盖的所有内部空间,仅需加热主腔 室的空间,这使得有可能减少由设施消耗的功率。

因此通过调整隔板的维修位置,有可能根据所运送的支架和/或套筒的 类型来调适主腔室的体积。

在维修位置中,内隔板形成主腔室的顶部。因此,内隔板本身与罩盖 的侧壁以及壳体的底座界定主腔室。

根据本发明的特定方面,隔板的维修位置由隔板与热扩散装置的邻接 来界定。

根据特定实施例,所述设施包括用于在操作位置与开放位置之间移动 罩盖的装置,所述装置直接与隔板接合,使得当将隔板从维修位置移动到 缩回位置中时,隔板与罩盖邻接并且将罩盖从操作位置驱动到开放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特定方面,热扩散装置是用于通过水蒸汽来加热的装置。

根据特定实施例,隔板配备有用于通过隔板吸出主腔室中的气体的至 少一个可调整开口阀门。

根据本发明的特定方面,隔板包括沿着其边缘延伸的蒸汽密封件。

根据特定实施例,蒸汽密封件是在隔板在维修位置中时朝向底座倾斜 的防护件。

根据本发明的特定方面,罩盖的侧壁通过罩盖的具有圆形形状的顶部 连接,使得当罩盖在操作位置中时,在罩盖的顶部上形成的冷凝水滴可以 沿着所述侧壁朝向底座流动。

根据特定实施例,隔板包括沿着其边缘延伸并且在隔板在维修位置中 时朝向底座倾斜的防护件,并且包括在隔板的与界定主腔室的表面相对的 第一表面上的圆拱,所述圆拱具有补充罩盖的顶部的形状,使得在圆拱上 形成的冷凝水滴可以朝向防护件流动。

根据本发明的特定方面,底座包括沿着传送机延伸的至少一个沟槽, 所述沟槽包含连接到出口通道的至少一个开口。

根据特定实施例,热扩散装置由底座支撑。

根据本发明的特定方面,罩盖安装成在开放位置与操作位置之间可平 移地移动。

根据特定实施例,所述设施包括连接到热扩散装置的热产生装置以及 支撑底座的框架,所述热产生装置至少部分布置在所述框架中,所述设施 还包括用于通过热空气使传送机的返回臂干燥的装置,所述干燥装置连接 到框架中的空气抽取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特定方面,热扩散装置是用于通过水蒸汽来加热的装置, 壳体包含其中布置有所述热扩散装置的主腔室以及位于所述主腔室侧面的 两个次级腔室,所述次级腔室各自配备有用于吸入次级腔室中的气体的装 置。

附图说明

鉴于参考附图的图式进行的以下描述,本发明将得到更好的理解,在 所述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热收缩设施的示意性透视图,其中设施的壳体 的罩盖在操作位置中描绘;

-图2是图1中所描绘的热收缩设施的一部分的示意性透视图,其中 热收缩设施的一个侧面的侧壁未示出;

-图3是图1中所描绘的热收缩设施的壳体的底座的透视图;

-图4是图1中所描绘的热收缩设施的热扩散装置的透视图;

-图5是图1中所描绘的罩盖的内隔板的透视图;

-图6是图1中所描绘的热收缩设施的一部分的示意性透视图,其中 罩盖在开放位置中描绘;

-图7是图1中所描绘的热收缩设施的热产生装置的透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热收缩设施的热产生装置的透视 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中所描述的设施意图用于使由可热收缩材料制成的插入到容器等 支架上的套筒热收缩。所述设施(例如)布置在用于切割由可热收缩材料 制成的套筒并且将其安装在支架上的设施与支架填充设施之间。

参考图1、2、4以及6,根据本发明的热收缩设施包括配备有热扩散 装置(在此情况下为用于通过水蒸汽来加热的装置100)的壳体1,以及传 送机2,所述传送机用于在壳体1的引入口与壳体1的输出端之间穿过壳体 1在由箭头示出的方向上运送支架。所述设施还包括用于产生水蒸汽的装置 200,所述装置用于将蒸汽供应到加热装置100,如在图7中更加清楚地示 出。

根据特定实施例,所述设施包括框架6,所述框架支撑壳体1并且用 于产生水蒸汽的装置200至少部分布置在所述框架中。本文中的设施还包 括用于通过热空气使传送机2的返回臂干燥的装置,所述干燥装置连接到 框架6中的空气抽取装置。

实际上,用于产生水蒸汽的装置200大大加热框架6的内部。因此, 直接从框架6收集热空气,而不是产生用于使传送机2的返回臂干燥的热 空气,因此减少了干燥装置的功率消耗。此外,这使得有可能排空框架6 中的热空气的一部分并且因此减轻框架6内部的过热。

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用于通过水蒸汽来加热的装置100以及用于产生 水蒸汽的装置200。首先,将提供对壳体1的描述。

壳体1包含底座10以及罩盖7,所述罩盖安装成在操作位置与如图6 中所描绘允许进入传送机2的开放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操作位置中,所 述罩盖密封地安装在底座10上。显然,本文中的罩盖7包括两个开口3、4, 当罩盖7在操作位置中时,传送机2延伸通过所述开口。

因此,当罩盖7在开放位置中时,维修根据本发明的设施比维修现有 技术的设施容易得多,在现有技术的设施中,壳体是单一块。具体来说, 作用于用于通过水蒸汽来加热的装置100或传送机2要容易得多。

根据本发明的特定方面,罩盖7的侧壁通过罩盖的具有圆形形状的顶 部连接。

蒸汽往往会在罩盖7的壁上冷凝,所述壁通常是冷的。因此有利地使 罩盖7的顶部成形,使得当罩盖7在操作位置中时,在罩盖7的顶部上形 成的通过冷凝的水滴可以沿着罩盖7的侧壁朝向底座10流动。因此,水滴 并未落入到壳体1的中心中并且因此在热收缩过程期间并不污染水蒸汽或 支架。

本文中的罩盖7配备有至少一个密封件(图式中未示出),所述密封件 沿着所述罩盖与底座10相对的边缘延伸,并且当罩盖在操作位置中时,所 述密封件通过以足够高的压力搁置在底座10上而与所述底座接合以确保壳 体1的密封。

此处,所述设施包括用于在缩回位置与开放位置之间移动罩盖7的装 置,所述装置包含垂直柱5,罩盖7沿着所述垂直柱在其开放位置与操作位 置之间滑动,如由箭头示出。本文中的开放以及操作位置垂直于底座10。 显然,底座理解为指代与其上搁置有设施的地面基本上垂直的底座10。

因此,即使当罩盖7在开放位置中时,设施也具有减小的总尺寸。具 体来说,设施仅占据地面上极小量的空间。因此非常容易四处移动壳体1, 这使得维修底座10、传送机2或用于通过水蒸汽来加热的装置100更容易。 因此将罩盖7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位置并不干扰紧邻底座10定位的操作 员。

参考图1、2、5以及6,根据本发明,罩盖7包括安装成在缩回位置 (如图1、2、5以及6中示出)与维修位置之间移动的内隔板12,在所述维 修位置中,隔板12与罩盖7的侧壁以及底座10界定壳体1的主腔室11, 当罩盖7在操作位置中时,所述主腔室经受用于通过水蒸汽来加热的装置 100的作用。因此隔板12形成主腔室11的顶部。

因此,由于隔板12,不再需要加热罩盖7的所有内部空间,仅需加热 主腔室11的空间。这使得有可能通过减少待加热的空间来减少用于通过水 蒸汽来加热的装置100的功率消耗。因此,通过调整隔板12的维修位置, 有可能根据所运送的支架和/或套筒的类型来调适主腔室11的体积。

根据特定实施例,隔板12的维修位置由隔板12与用于通过水蒸汽来 加热的装置100的邻接来界定。

以此方式,易于界定隔板12的维修位置并且还易于界定主腔室11的 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特定方面,隔板12的缩回位置通过隔板12与罩盖7的 邻接来界定。此处,隔板12包括在隔板12的与形成主腔室11的顶部的表 面相对的一个表面上的圆拱13。圆拱13具有补充罩盖7的顶部的形状。因 此,当将隔板12从维修位置移动到缩回位置时,圆拱13与罩盖7的顶部 邻接,因此界定隔板12的缩回位置。

此处,移动装置直接与隔板12接合以便提升隔板,使得当将隔板12 从维修位置移动到缩回位置时,隔板12的圆拱13与罩盖7的顶部邻接并 且因此将罩盖7从操作位置驱动到开放位置。相反,当移动装置降低隔板 12时,罩盖7与隔板12一起下降直到操作位置,隔板12继续下降直到其 与用于通过水蒸汽来加热的装置100邻接的维修位置。

根据特定实施例,隔板12包括三个可调整开口阀门15a、15b、15c, 所述可调整开口阀门用于通过隔板12吸出主腔室11中的蒸汽,这有助于 调节主腔室11中的现存温度并且防止蒸汽在主腔室11中的过多累积。

在此情况下,阀门15a、15b、15c以有规律的间隔沿着隔板12布置并 且基本上集中在隔板12上。因此,蒸汽以基本上均匀的方式吸入到主腔室 11中,这减少了对主腔室11中的气氛的破坏。

此处,每个阀门15a、15b、15c的开口可以独立地进行调整。根据特 定实施例,即使当罩盖7在操作位置中时,也可以调整阀门15的开口。出 于此目的,隔板12配备有用于调整阀门15a、15b、15c的装置,所述装置 包括沿着整个隔板12延伸并且通过罩盖7的开口中的至少一者的杆16,使 得杆16的一个末端位于罩盖7外侧。杆16包括在杆16的末端与第一阀门 15a的翻板之间延伸的第一导管16a,使得第一导管16a相对于隔板12的 旋转驱动第一阀门15a的翻板的旋转。调整装置还包括用于相对于由杆16 的末端支撑的隔板12定位第一导管16a的第一杠杆17a。因此,在罩盖7 外侧可触及的第一杠杆17a使得有可能逐渐调整阀门的开口。同样地,调 整装置包括分别连接到第二阀门15b以及连接到第三阀门15c的导管16b、 16c以及杠杆17b、17c。

根据本发明的特定方面,隔板12包括沿着其边缘延伸并且在隔板12 在维修位置中时朝向底座10倾斜的防护件24。所述防护件24在本文中充 当蒸汽密封件。实际上,使防护件24成形,使得当隔板12在维修位置中 时,防护件24允许水滴沿着罩盖7的侧壁朝向底座10流动,但防止水蒸 汽从主腔室11朝向罩盖7的顶部泄漏出。

这使得更容易控制主腔室11中的现存温度,同时仍允许水朝向底座10 流动。

此外,如果在罩盖7的顶部上形成的水滴仍落下而不是沿着罩盖7的 侧壁流动,那么圆拱13使得有可能防止所述水滴直接落在隔板12的表面 上或阀门15a、15b、15c上。另外,圆拱13的圆形形状促进所述水滴的或 直接在圆拱13上形成的水滴的朝向防护件24的流动,这转而促进水滴朝 向底座10沿着罩盖7的侧壁的流动。

参考图3,根据特定实施例,底座10包括两个对称的沟槽18,所述沟 槽各自在传送机2的任一侧上并且沿着传送机2延伸,所述沟槽18各自包 括连接到至少一个出口通道的开口19(此处仅描绘了所述开口中的一者)。

因为蒸汽往往会在支架(所述支架通常是冷的)上冷凝,所以来自热 收缩过程的水因此有利地经由沟槽18排出。本文中的沟槽18朝向相关联 开口倾斜,以便促进水的流动。

优选地使沟槽18成形,以便也接收沿着罩盖7的侧壁流动的水滴,以 便促进水从壳体的排出。

参考图2,本文中的壳体包括第一次级腔室20以及第二次级腔室21, 所述次级腔室位于主腔室11的侧面并且各自配备有用于吸入次级腔室中的 蒸汽的装置(此处未描绘)。

本文中的罩盖7包含第一内壁22以及第二内壁23,当罩盖在操作位 置中时,所述第一内壁以及第二内壁与罩盖7的外侧表面以及与底座10界 定次级腔室。第一内壁22以及第二内壁23还与底座10以及隔板12界定 主腔室11。隔板12因此仅在主腔室11中移动,使得尽管所述隔板12进行 移动,但次级腔室的体积保持不变。

显然,本发明的壳体并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并且可以对其做出变 化。

具体来说,尽管所描绘的实例中的罩盖根据垂直平移移动进行移动, 但罩盖可以大体上安装成在开放位置与操作位置之间根据除所描述的移动 之外的移动(例如通过旋转等)进行移动。

内隔板可以安装成在维修位置与缩回位置之间根据除所描述的移动之 外的移动(例如通过旋转等)进行移动。尽管在本文中内隔板驱动罩盖的 移动,但也有可能替代地使罩盖驱动内隔板的移动。

同样地,尽管在本文中隔板包括用于抽取蒸汽的三个阀门,但隔板可 以不包括任何阀门或包括不同数目的阀门。阀门都可以同时进行调整。

既然已经详细地描述了壳体1,那么将提供关于用于通过水蒸汽来加 热的装置100的描述。

参考图2、4以及5,用于通过水蒸汽来加热的装置100在本文中由底 座10支撑。因此,当罩盖7在开放位置中时,进入用于通过水蒸汽来加热 的装置100变得容易得多。

本文中的用于通过蒸汽来加热的装置100包括用于扩散蒸汽的装置以 及快速连接装置,所述快速连接装置能够与第一蒸汽引入开口101a以及第 二蒸汽引入开口101b密封地接合,所述两个蒸汽引入开口布置在壳体中以 便放置在传送机2的任一侧上。

优选地,用于通过水蒸汽来加热的装置100形成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在 底座10上的单一单元。

因此,仅通过移除以及升高所述单一单元,可以非常容易地改变用于 通过水蒸汽来加热的装置100。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设施是特别地模块化的。 此外,当改变将穿过壳体1进行运送的支架时,易于用用于通过水蒸汽来 加热的另一装置100替换壳体1中的用于通过水蒸汽来加热的装置100,所 述用于通过水蒸汽来加热的另一装置也形成安装在壳体的底座上的模块化 单元、更好地适合于使套筒热收缩到新支架上。

快速连接装置显然理解为涉及使得有可能仅通过升高单一单元来直接 从底座10移除单一单元的装置,例如用于通过扣合进行连接的装置;或者 在能够升高单一单元之前需要一或多个非常直接的移除步骤的装置,所述 装置包括螺丝刀等标准工具。

根据特定实施例,用于通过蒸汽来加热的装置100包括支撑快速连接 装置以及蒸汽扩散装置的框架102。因此,框架102包括两个侧轨103,所 述侧轨各自沿着传送机2的不同侧面延伸;以及三个拱门104,所述拱门各 自固定到每个侧轨103,使得拱门104在传送机2上方延伸。拱门104在本 文中以有规律的间隔布置在侧轨103上。本文中的每个拱门104包括两个 立柱105a,当框架102安装在底座10上时,所述立柱平行于彼此、垂直于 底座10而延伸。每个立柱105a的一个末端连接到侧轨中的一者且另一个 末端是自由的。每个拱门104还包括连接两个立柱105a的自由末端的横轨 105b。

根据本发明的特定方面,拱门104的横轨105b形成邻接,隔板抵靠着 所述邻接停止并且所述邻接界定隔板12的维修位置。

本文中的蒸汽扩散装置仅通过快速连接装置附接到底座10。

出于此目的,如图3中更加清楚可见,本文中的底座10包括放置在传 送机2的任一侧上的固持支脚106。当框架102安装在底座10上时,固持 支脚106固持所述框架的侧轨103。框架102因此仅通过连接装置附接到底 座10,并且固持支脚106有助于将框架102稳定在底座10上。本文中的固 持支脚106以有规律的间隔布置在底座10上。本文中的固持支脚106布置 在沟槽18中。

根据特定实施例,蒸汽扩散装置包括第一系列的扩散器,所述第一系 列的扩散器固定到框架102使得所述扩散器基本上沿着传送机2的第一侧 面延伸;以及第二系列的扩散器,所述第二系列的扩散器固定到框架102 使得所述扩散器基本上沿着传送机2的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延伸。

因此扩散器基本上沿着传送机2的整个长度且在传送机2的任一侧上 沿着传送机2延伸,这使得有可能在套筒上沿着整个长度扩散蒸汽,在所 述整个长度上穿过壳体1运送支架。因此套筒的加热是有规律的且因此得 到更好的控制。

根据特定实施例,框架102包括两个元件,所述两个元件包含用于临 时将所述元件固定在一起的装置,第一元件支撑第一系列的扩散器并且第 二元件支撑第二系列的扩散器。

因此,框架102可以作为一个单元从底座10移除并且随后分离成其两 个元件。因此有可能仅通过用支撑另一系列的扩散器的新的第二元件固定 (例如)第一元件来更改扩散器的一部分。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设施是特别地 模块化的。此外,当改变将穿过壳体1进行运送的支架时,易于用其它扩 散器替换单一系列的扩散器,所述其它扩散器更好地适合于使套筒热收缩 到新支架上。因此通过合理地选择第一元件以及第二元件,易于对包括不 同表面的容器执行不对称的热收缩。

根据特定实施例,各种扩散器以可拆卸且可调整的方式固定到框架 102。

因此,改变或调整扩散器的全部或一部分是非常容易的。因此(例如) 当仅特定扩散器发生故障时,不必系统地改变用于通过蒸汽来加热的装置 100,而仅需改变特定扩散器。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设施是更模块化的。此外, 当改变将穿过壳体1进行运送的支架时,有可能且易于用其它扩散器替换 壳体1中的扩散器的全部或一部分,和/或以不同方式定位扩散器的全部或 一部分,以便使扩散器尽可能密切地适合于使套筒热收缩到新支架上。

此处,每个拱门104在立柱中的一者105a上支撑第一系列的扩散器, 并且在另一个立柱105a上支撑第二系列的扩散器。

根据特定实施例,每个拱门104基本上布置在框架102上,以便定位 在用于从主腔室11抽取蒸汽的三个阀门15中的一者的下方。所述阀门15 因此垂直地与扩散器相邻并且因此得到特别良好的布置以用于抽取蒸汽, 因为蒸汽的浓度在扩散器处较大。

此处,每个扩散器固定到相关联拱门104,以便沿着相关联立柱105a 是可移动的。因此扩散器可以以不同高度定位在壳体1中。

本文中的每个扩散器还固定到相关联拱门104,以便围绕基本上平行 于相关联横轨105b的旋转轴线是可移动的。因此扩散器可以以不同方式相 对于由传送机2运送的支架进行定位,同时保持沿着传送机2延伸。

根据特定实施例,每个扩散器包括用开口穿透以用于扩散蒸汽的集管 110以及用于运送蒸汽的导管(此处未图示),所述导管通过一个末端连接 到集管110并且通过另一个末端连接到快速连接装置。

因此,集管110具有特别地适合于沿着传送机2延伸的形状,使得蒸 汽扩散开口基本上形成直线以用于沿着某一长度连续地将蒸汽扩散到套筒 上,在所述长度上穿过壳体1运送支架。因此套筒的加热是极其有规律的 且因此得到更好的控制。

集管110以及运送导管由(例如)复合材料或塑料材料制成。

因此,集管110以及运送导管非常轻,这使得有可能提供轻质的单一 单元。此外,在现有技术中,扩散器由金属制成。然而,如果金属不是高 质量的,那么金属往往会生锈,这可能导致对扩散开口的完全或部分阻塞 以及对经过所述开口的蒸汽的污染。本发明的集管以及运送导管使得有可 能克服所述缺点。

此处,每个集管110固定到拱门104,所述拱门基本上连接在集管110 的中心处。根据特定实施例,每个集管110通过使得能够以可调整方式定 位所述集管的连杆固定到拱门104。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到第一蒸汽引入开口 101a的第一分配外壳111,以及连接到第二蒸汽引入开口101b的第二分配 外壳112。第一系列的集管110都经由第一外壳111连接到第一蒸汽引入开 口101a,并且第二系列的集管都经由外壳中的另一者112连接到第二蒸汽 引入开口101b。

此处,第一系列的集管110都独立于彼此连接到第一外壳111,所述第 一外壳111使得能够独立调整供应到每个集管110的蒸汽的流动速率。类 似地,第二系列的集管110都独立于彼此连接到第二外壳112,所述第二外 壳112使得能够独立调整供应到每个集管110的蒸汽的流动速率。

出于此目的,第一外壳111以及第二外壳112各自包括用于调整供应 到每个集管110的对应的流动速率的装置。

本文中的调整装置包括螺钉针组合件,所述螺钉针组合件各自与外壳 的蒸汽分配开口120中的一者相关联,集管110中的一者连接到所述蒸汽 分配开口,每个针具有圆形轮廓并且通过相关联的螺钉是可移动的,以便 阻挡相关联分配开口120的全部或一部分。

螺钉针组合件使得能够非常精细地调整分配到每个集管110的蒸汽的 流动速率。相比而言,在现有技术中,借助于翻板来执行调整,所述翻板 仅可以是开放的或闭合的。

因此,非常容易独立地调整供应到每个集管110的流动速率。此外, 当改变将穿过壳体1进行运送的支架时,有可能且易于更改供应到集管110 的全部或一部分的蒸汽的流动速率。

最后,根据本发明的设施提供用于调整以及完全或部分改变蒸汽扩散 装置的许多机会,这使得有可能根据所运送的支架和/或套筒的类型来提供 对蒸汽在壳体中的扩散的非常精细的调整。

所描述的蒸汽扩散装置是特别地轻且紧凑的。因此可能制造称重不超 过约十千克的热扩散装置。

一般来说,将优选地布置所述设施,使得扩散器对称地分配在传送机 的任一侧上且以有规律的方式分配在主腔室中,以便使蒸汽扩散在主腔室 中尽可能均匀。

显然,本文中所描述的蒸汽扩散装置是非详尽性的且经受变化。

具体来说,扩散装置可以包括不同数目的扩散器。扩散器可以不包括 集管,但包括分配喷嘴。扩散器还可以仅被附接,而不需是可调整的和/或 不需是可从框架拆卸的。尽管本文中已经描述,扩散器布置在拱门的立柱 上的框架上,但扩散器可以固定到拱门的横轨上。在此情况下,应该防止 所述横轨形成界定隔板的维修位置的邻接。

所述框架还可以包括不同数目的拱门。拱门可以具有除所描述的形状 之外的形状,例如,拱门可以是圆形的。

框架可能不可分离成两个单独的元件并且可能替代地形成单一单元。 如果框架可以分离成两个单独的元件,那么除在从底座移除后是可分离的 之外,框架还可以是直接在底座上可分离的。

用于通过蒸汽来加热的装置可能不形成安装在底座上的单一单元,且 替代地固定到底座或壳体的另一部分。

既然已经详细地描述了用于通过蒸汽来加热的装置100,那么最终将 提供关于用于产生水蒸汽的装置200的描述。

参考图1以及7,本文中的用于产生蒸汽的装置200包括蒸汽运送通 道201,所述蒸汽运送通道连接到锅炉(此处未描绘)。本文中的蒸汽产生 装置200还包括排水通道202。

根据特定实施例,蒸汽运送通道201以及排水通道202都垂直于所述 设施且沿着所述设施延伸,其余的产生装置布置在框架6中。

因此蒸汽产生装置占据极小的空间且不干扰位于底座10附近的操作 员,与现有技术的设施相比,这进一步减小了设施的大小。

本文中的蒸汽产生装置包括气/液分离器203,所述气/液分离器连接到 蒸汽运送通道201并且所述气/液分离器布置在蒸汽引入开口101a、101b 的上游。排水通道204连接在气/液分离器203与排水通道202之间,以用 于通过使蒸汽变干来排空水。

因此,气/液分离器203使得有可能使来自蒸汽运送通道203的蒸汽变 干并且因此提高其质量。应注意,为了确保由热收缩材料制成的套筒的正 确收缩,蒸汽必须是干燥的,且具体来说在接触套筒的区域处必须具有约 100°到130°的温度。

根据特定实施例,蒸汽产生装置包括连接到气/液分离器203的可调整 开口阀门205。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蒸汽产生装置还包括用于在将蒸汽运送到 用于通过蒸汽来加热的装置100之前使蒸汽过热的装置,本文中的所述过 热装置布置在阀门205与蒸汽引入开口101a、101b之间。本文中的过热装 置包含过热通道,所述过热通道包括蒸汽所流过的内管210以及与内管210 同心且覆盖内管210的外管211。

因此,在蒸汽即将进入壳体1之前对其进行再加热,这使得更容易管 理分配给壳体1的温度。

因此过热装置、气/液分离器203以及阀门205使得有可能在将蒸汽分 配给壳体1之前提高从锅炉接收到的蒸汽的质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蒸汽产生装置200包括调整装置,所述调整 装置适合于根据壳体1中存在的温度的至少一个测量值来控制蒸汽产生装 置,以便使所测量的温度趋向于给定的设定温度。

实际上,应注意,为了使套筒正确地收缩到支架上,套筒的加热必须 尤其准确。通过直接控制壳体内部的温度而非如在现有技术中控制锅炉中 的温度,根据更能表示套筒实际上所暴露的加热的温度的测量值来调节加 热,因此改进了套筒到支架上的热收缩。

此处,调整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212,如图2中更加清楚可见,所述 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壳体1中且能够测量壳体1的预定区域中的现存温度。

优选地,预定区域紧邻蒸汽从加热装置出来的路径。

因此,温度测量值将通过尽可能接近用于将蒸汽扩散到支架的区域中 的一者的传感器212来获取,以便获得尽可能地表示套筒实际上所暴露的 加热的信息。

根据特定实施例,布置传感器212以便获得关于从集管110中的一者 的扩散开口中的一者出来的一股蒸汽的温度的信息。本文中的传感器212 沿着拱门104中的一者的立柱105a布置在相关联集管110上方。

根据特定实施例,预定区域紧邻壳体1的蒸汽扩散区域,(例如)由于 与套筒相关联的支架的特定形状,套筒的热收缩对于所述蒸汽扩散区域是 最精密的。

根据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传感器212可以在壳体1内部移动,以便 能够测量存在于壳体1的至少两个不同预定区域中的温度。传感器212(例 如)以可拆卸方式固定到壳体1。因此,当尝试测量在壳体1的另一区域中 的温度时,操作员可以从一个区域移除传感器212以便将壳体1固定到另 一所需区域。

因此有可能根据可以经调适的温度读数来调整蒸汽产生装置,例如, 在新类型的支架在传送机上行进的情况下。因此壳体的加热得到特别良好 的控制,从而保证套筒到支架上的高质量热收缩。

根据特定实施例,蒸汽产生装置200根据通过传感器212获得的存在 于壳体1中的温度的读数来控制阀门205,以便调整壳体1内部的温度。

因此通过控制供应到壳体的蒸汽的流动速率来调整壳体1中的温度。 因此阀门205使得有可能参与调整壳体内部的温度。

显然,所描述的蒸汽产生装置是非详尽性的且经受变化。

蒸汽产生装置可以不包含过热装置或气/液分离器装置或甚至可调整 开口阀门。

蒸汽调整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测量壳体内部的温度的其它温度传感器布 置。例如,调整装置可以包括不同数目的传感器。传感器可以是自动地而 非手动地在壳体中可移动的。出于此目的,调整装置可以包括用于在维修 时将传感器从一个区域移动到另一区域的装置。即使当尝试测量壳体的另 一区域中的温度时,壳体随后也可以保持闭合。调整装置可以包括多个温 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壳体中并且能够各自测量存在于壳体的 不同预定区域中的温度,所述调整装置包括用于仅选择通过传感器测量的 温度中的一者的装置,以便控制蒸汽产生装置。因此,不需要手动地或自 动地移动传感器以便测量在壳体的另一区域中的壳体的温度,替代地仅选 择另一传感器。此外,即使当尝试测量壳体的另一区域中的温度时,壳体 也可以保持闭合。所述传感器中的至少一者还可以在壳体内部移动以便能 够测量存在于壳体的至少两个不同预定区域中的温度。

尽管本文中的传感器布置在框架的拱门上,但传感器可以以不同方式 布置在壳体中,例如布置在内隔板上。

不管传感器的布置如何,预定区域都将优选地紧邻蒸汽从加热装置出 来的路径。

调整装置可以根据除壳体中的温度之外的信息控制蒸汽产生装置,例 如,根据关于在蒸汽引入开口处的压力或温度的信息或甚至根据在锅炉中 的压力的测量值等。

尽管已经描述所述设施仅包括单一传送机,但所述设施可以包括用于 穿过两个不同外壳运送两个不同或相同类型的支架的两个传送机。根据特 定实施例,参考图8,蒸汽产生装置300因此仅包括单一排水通道301以及 单一蒸汽运送通道302,因此减小了设施的大小。在气/液分离器303的输 出端处,传送导管304将经干燥的蒸汽运送到第二可调整开口阀门305,所 述第二可调整开口阀门连接到过热装置,进而连接到通向第二壳体中的蒸 汽引入开口,所述第二阀门允许根据在第二壳体中获取的温度测量值来调 整第二壳体中的温度。

尽管在本文中用于从内隔板抽取蒸汽的阀门是手动控制的,但所述抽 取阀门也可以(例如)由调整装置控制。

所述设施还可以包括用于再利用经由底座的沟槽排出的水的装置。水 可以(例如)经由蒸汽产生装置的排水通道排出。

蒸汽产生装置可以包括不同数目的蒸汽引入开口。

因此已经详细地描述了壳体、用于通过蒸汽来加热的装置以及蒸汽产 生装置。如可以观察,根据本发明的设施是极其模块化的,并且提供给操 作员许多其想要实现的根据加热以及热收缩进行的调整的可能性。此外, 设施较小且占据地面上的极小空间。另外,由于罩盖的移动性,所述设施 使得能够非常容易地维修壳体的内部。此外,由于用于调整扩散器的选择 方案和一般来说用于通过蒸汽来加热的装置以及由于罩盖的内隔板,所述 设施使得能够大大减少用于通过蒸汽来加热的装置的蒸汽消耗。

因此,本发明允许多个变化。显然,壳体、加热装置以及蒸汽产生装 置是根据本发明的设施的三个不同方面。显然有可能仅实施本发明的壳体 而不实施另两个方面。

因此,尽管本文中的热扩散装置是用于通过蒸汽来加热的装置,但可 以使用另一种类型的热扩散,所述热扩散还包括用于快速连接到热产生装 置的通向壳体中的装置。此电加热装置包含(例如)附接到壳体的和/或罩 盖的侧壁以便在传送机的任一侧上延伸的红外元件,所述红外元件连接到 电流源。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