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具有双InGaN子量子阱的共振隧穿二极管及其制作方法

具有双InGaN子量子阱的共振隧穿二极管及其制作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双InGaN子量子阱的共振隧穿二极管,主要改善现有器件隧穿电流小、I-V特性可重复性差的问题。其包括主体和辅体两部分,主体部分自下而上为:SiC衬底层、GaN外延层、n+GaN集电极欧姆接触层、第一GaN隔离层、第一InAlN势垒层、第一GaN主量子阱层、第二GaN主量子阱层、第二InAlN势垒层、第二GaN隔离层和n+GaN发射极欧姆接触层;辅体部分有环形电极、圆形电极和钝化层。环形电极在n+GaN集电极欧姆接触层上方,圆形电极在n+GaN发射极欧姆接触层上方,钝化层在环形和圆形电极上方。本发明能有效提高器件功率、降低功耗并改善可重复性,适用于太赫兹频段工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46591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410696211.3

  • 申请日2014-11-26

  • 分类号H01L33/06(20100101);H01L33/32(20100101);

  • 代理机构61205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 代理人王品华;朱红星

  • 地址 710071 陕西省西安市太白南路2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8:10:4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1-30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H01L33/06 登记生效日:20180111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41126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7-06-16

    授权

    授权

  • 2015-04-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1L33/06 申请日:201411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3-2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电子器件技术领域,涉及宽带隙半导体GaN材料的共振隧穿二极管及制 作方法,可用于高频、大功率器件制作。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以氮化镓GaN、碳化硅SiC为代表的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是继以半导 体Si为代表的第一代半导体材料和以GaAs为代表的第二代半导体材料之后,在近十年迅 速发展起来的新型半导体材料。由于具有大禁带宽度、高导带断续、高热导率、高临界场 强、高载流子饱和速率、高异质结界面二维电子气浓度等优良特性,GaN基半导体材料和 器件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

太赫兹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技术,由于其具有很多独特的特性以及优势,吸引了 许多科研工作者去研究。太赫兹的频率范围为0.1THz到10THz,介于微波与红外之间,因 此要想获得太赫兹的频率,必须选择合适的器件作为太赫兹波的产生源。共振隧穿二极管 由于其器件特性成为实现太赫兹器件源的重要选择。基于GaN基半导体材料制作而成的共 振隧穿二极管,继承了GaN基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异质结的优点,它具有高载流子浓度、高 载流子迁移率、高工作频率、大功率及耐高温等特性,因此成为众多研究者研究的热点。

1991年,Wie等人提出在AlAs/GaAs/AlAs共振隧穿二极管的发射极增加一层InGaAs 薄层能有效的提高隧穿电流密度,参见Designing resonant tunneling structures for  increased peak current density,Appl.Phys.Lett,58,1077,1991.但是随着人们 对太赫兹器件源研究的不断突破,GaAs共振隧穿二极管的输出功率已经不能满足太赫兹器 件源的输出需求。GaN负阻器件同传统的化合物半导体GaAs负阻器件相比具有更高的工作 频率和输出功率,且GaN的负阻振荡器基频频率可达750GHz,远远大于GaAs的140GHz, 而更为重要的是,在THz工作频率,GaN基器件的输出功率比GaAs高一到两个数量级,可 以达到几百毫瓦甚至几瓦的功率。再者,AlAs/GaAs界面处的二维电子气的来源是通过调 制掺杂形成的,而GaN基异质结界面处的二维电子气是由材料的极化效应所引起的。选取 合适的二维电子气能有效提高共振隧穿二极管的I-V特性和电流峰谷比。2011年,Razeghi 等人报道对AlGaN/GaN/AlGaN共振隧穿二极管的研制,参见Room temperature negative  differential resistance characteristics of polar III-nitride resonant tunneling  diodes,Appl.Phys.Lett,97,092104,2010.该方案采用AlGaN/GaN/AlGaN量子阱作为 共振隧穿二极管的有源区,利用AlGaN/GaN界面的高导带断续来增加器件的电流峰谷比。 但是由于AlGaN/GaN异质结界面处的高晶格失配、高界面粗糙度和强压电极化,使得界面 处的陷阱中心的激活能和缺陷密度过大,在多次扫描下器件的I-V特性严重衰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已有基于GaN材料共振隧穿二极管的不足,提出一种具有 双InGaN子量子阱的共振隧穿二极管及其制作方法,以提高器件的透射系数,降低功耗, 改善GaN共振隧穿二极管I-V特性的可重复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本发明基于一种具有双InGaN子量子阱的共振隧穿二极管,包括主体部分和辅体 部分,主体部分自下而上包括:SiC衬底层、GaN外延层、n+GaN集电极欧姆接触层、第一 GaN隔离层、第一InAlN势垒层、第一GaN主量子阱层、第二GaN主量子阱层、第二InAlN 势垒层、第二GaN隔离层和n+GaN发射极欧姆接触层;辅体部分包括环形电极、圆形电极 和钝化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GaN主量子阱层与第二GaN主量子阱层之间设有第一InGaN子量子阱层;该 第一InGaN子量子阱层,采用In组分为3%~7%的InGaN材料,厚度为0.8~1.2nm;

所述第二InAlN势垒层与第二GaN隔离层之间设有第二InGaN子量子阱层;该第二 InGaN子量子阱层,采用In组分为3%~7%的InGaN材料,厚度为0.8~1.2nm;

所述第一InAlN势垒层和第二InAlN势垒层,均采用In组分为16%~18%的InAlN材料, 厚度为0.8~1.2nm。

二、本发明器件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SiC基片上采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MOCVD方法,外延生长厚度为2~3μm 的GaN层;

(2)在GaN层上利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MOCVD方法,生长厚度为80~120nm, 掺杂浓度为1×1019~9×1019cm‐3的n+GaN集电极欧姆接触层;

(3)在n+GaN集电极欧姆接触层上使用射频等离子体辅助分子束外延RF‐MBE方法, 生长厚度为2~3nm的第一GaN隔离层;

(4)在第一GaN隔离层上使用射频等离子体辅助分子束外延RF‐MBE方法,生长厚度 为0.8~1.2nm、In组分为16%~18%的第一InAlN势垒层;

(5)在第一InAlN势垒层上使用射频等离子体辅助分子束外延RF‐MBE方法,生长厚度 为0.8~1.2nm的第一GaN主量子阱层;

(6)在第一GaN主量子阱层上使用射频等离子体辅助分子束外延RF‐MBE方法,生长 厚度为0.8~1.2nm、In组分为3%~7%的第一InGaN子量子阱层;

(7)在第一InGaN子量子阱层上使用射频等离子体辅助分子束外延RF‐MBE方法,生 长厚度为0.8~1.2nm的第二GaN主量子阱层;

(8)在第二GaN主量子阱层上使用射频等离子体辅助分子束外延RF‐MBE方法,生长 厚度为0.8~1.2nm、In组分为16%~18%的第二InAlN势垒层;

(9)在第二InAlN势垒层上使用射频等离子体辅助分子束外延RF‐MBE方法,生长厚度 为0.8~1.2nm、In组分为3%~7%的第二InGaN子量子阱层;

(10)在第二InGaN子量子阱层上使用射频等离子体辅助分子束外延RF‐MBE方法,生 长厚度为2~3nm的第二GaN隔离层;

(11)在第二GaN隔离层上利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MOCVD方法,生长厚度为 80~120nm、掺杂浓度为1×1019~9×1019cm‐3的n+GaN发射极欧姆接触层;

(12)在n+GaN发射极欧姆接触层上采用刻蚀技术,形成直径为D的大圆形台面,刻 蚀深度至GaN外延层上表面,30μm<D<60μm;

(13)在上述大圆形台面上继续采用刻蚀技术,形成直径为d的小圆形有源台面,刻 蚀深度至n+GaN集电极欧姆接触层,10μm<d<20μm;

(14)分别在n+GaN集电极欧姆接触层和n+GaN发射极欧姆接触层上淀积Ti/Al/Ni/Au 多层金属,形成环形电极和圆形电极,该环形电极与小圆形有源台面不相接触;

(15)采用PECVD方法在n+GaN集电极欧姆接触层上方和环形电极上方淀积厚度为 200~400nm的SiN钝化层,并在环形台面进行刻蚀,露出集电极环形电极。

本发明与传统的双势垒单势阱共振隧穿二极管相比,有以下优点:

1.峰值电流大、功耗低

本发明由于在第二InAlN势垒层与第二GaN隔离层之间设有第二InGaN子量子阱层, 使电子在该量子阱的能量分布降低,在两个量子阱对准时隧穿进入GaN主量子阱的电子数 量增加,同时透射系数增加,因此峰值电流增大;此外该结构使两个量子阱中分立能级对准 时所需的电压相比传统的低,因此阈值电压降低,从而降低了器件的功耗。

2.隧穿电流增大

本发明由于在第一GaN主量子阱层与第二GaN主量子阱层之间设有第一InGaN子量子 阱层,该层能降低GaN主量子阱区的分立能级的位置,使得共振时对齐的分立能级距离导 带低更近,增大了隧穿电流。

3.可重复性好

本发明合理选取了InAlN势垒材料的In组分,根据近年来对于三元氮化物InAlN的研 究取得的进展,当In组份为17%~18%时,InAlN的晶格常数与GaN的晶格常数相当,因 此采用InAlN作势垒材料,能与GaN主量子阱形成良好的近晶格匹配的界面,从而降低陷 阱中心的位错密度和激活能,增加了器件I-V特性的可重复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基于具有双InGaN子量子阱的共振隧穿二极管的剖面结构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制作基于具有双InGaN子量子阱的共振隧穿二极管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本发明是基于一种具有双InGaN子量子阱的共振隧穿二极管,包括主 体和辅体两部分,该主体部分自下而上包括:SiC衬底层1、GaN外延层2、n+GaN集电极 欧姆接触层3、第一GaN隔离层4、第一InAlN势垒层5、第一GaN主量子阱层6、第一InGaN 子量子阱层7、第二GaN主量子阱层8、第二InAlN势垒层9、第二InGaN子量子阱层10、 第二GaN隔离层11和n+GaN发射极欧姆接触层12;辅体部分包括环形电极13、圆形电极 14和钝化层15。其中:

衬底1采用n型SiC或绝缘型SiC基片;GaN外延层2厚度为2~3μm;n+GaN集电极欧 姆接触层3和发射极欧姆接触层12的厚度均为80~120nm,掺杂浓度为1×1019~ 9×1019cm‐3;第一GaN隔离层4和第二隔离层11的厚度均为2~3nm;第一InAlN势垒层5 和第二InAlN势垒层9厚度均为0.8~1.2nm,且In组分为16%~18%;第一GaN主量子阱 层6和第二GaN主量子阱层8的厚度均为0.8~1.2nm;第一InGaN子量子阱层7的厚度为 0.8~1.2nm,In组分为3%~7%;第二InGaN子量子阱层10的厚度为0.8~1.2nm,In组分 为3%~7%;环形电极13和圆形电极14采用Ti/Al/Ni/Au多层金属,环形电极作为器件的集 电极,位于n+GaN集电极欧姆接触层的上方,圆形电极作为器件的发射极,位于n+GaN发 射极欧姆接触层的上方,钝化层15位于环形电极和圆形电极上方,厚度为200~400nm。

参照图3,本发明基于一种具有双InGaN子量子阱的共振隧穿二极管的制作方法,给出 如下三种实施例:

实施例1:制作厚度为0.8nm、In组分为3%的第一InGaN子量子阱层和厚度为0.8nm、 In组分为3%的第二InGaN子量子阱层的共振隧穿二极管。

步骤1,选用SiC衬底基片。

选用直径为2英寸4H-SiC绝缘型SiC衬底基片,并将其背面减薄至150μm厚度。

步骤2,在SiC衬底上外延GaN层。

采用三乙基镓与高纯氮气分别作为镓源与氮源,在温度为450℃,压力为40托的条件 下,使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MOCVD方法,在SiC衬底基片外延生长厚度为2μm的 GaN层。

步骤3,在GaN外延层上生长n+GaN集电极欧姆接触层。

以三乙基镓和高纯氮气分别作为镓源和氮源,用硅烷气体作为n型掺杂源,在温度为 1000℃,压力为40托的条件下采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MOCVD方法,在GaN层上 生长厚度为80nm,掺杂浓度为1×1019cm-3的n+GaN集电极欧姆接触层。

步骤4,在n+GaN集电极欧姆接触层上生长第一GaN隔离层。

以高纯的氮和镓分别作为氮源和镓源,其中镓源由射频等离子体炉产生,使用射频等离 子体辅助分子束外延RF-MBE方法,在n+GaN集电极欧姆接触层上生长厚度为2nm的第一 GaN隔离层。

生长的工艺条件是:氮气的流量为1.6mL/min,等离子体输入功率为400W,反射功率 为5W,镓炉的温度为850℃。

步骤5,在第一GaN隔离层上生长第一InAlN势垒层。

以高纯的氮、铝和铟分别作为氮源、铝源和铟源,其中铝源和铟源均由射频等离子炉产 生,使用射频等离子体辅助分子束外延RF-MBE方法,在第一GaN隔离层上生长厚度为 0.8nm,In组分为16%的第一InAlN势垒层。

生长的工艺条件是:氮气流量为1.6mL/min,等离子体输入功率均为400W,反射功率 均为5W,铝炉和铟炉的温度分别为900和585℃。

步骤6,在第一InAlN势垒层上生长第一GaN主量子阱层。

以高纯的氮和镓分别作为氮源和镓源,其中镓源由射频等离子体炉产生,使用射频等离 子体辅助分子束外延RF-MBE方法,在第一InAlN势垒层上生长厚度为0.8nm的第一GaN 主量子阱层。

生长的工艺条件是:氮气的流量为1.6mL/min,等离子体输入功率为400W,反射功率 为5W,镓炉的温度为850℃。

步骤7,在第一GaN主量子阱层上生长第一InGaN子量子阱层。

以高纯的氮、镓和铟分别作为氮源、镓源和铟源,其中镓源和铟源均由射频等离子炉产 生,使用射频等离子体辅助分子束外延RF-MBE方法,在第一GaN主量子阱层上生长厚度 为0.8nm,In组分为3%的第一InGaN子量子阱层。

生长的工艺条件是:氮气的流量为1.6mL/min,等离子体输入功率均为400W,反射功 率均为5W,镓炉和铟炉的温度分别为850和585℃。

步骤8,在第一InGaN子量子阱层上生长第二GaN主量子阱层。

以高纯的氮和镓分别作为氮源和镓源,其中镓源由射频等离子体炉产生,使用射频等离 子体辅助分子束外延RF-MBE方法,在第一InGaN子量子阱层上生长厚度为0.8nm的第二 GaN主量子阱层。

生长的工艺条件是:氮气的流量为1.6mL/min,等离子体输入功率为400W,反射功率 为5W,镓炉的温度为850℃。

步骤9,在第二GaN主量子阱层上生长第二InAlN势垒层。

以高纯的氮、铝和铟分别作为氮源、铝源和铟源,其中铝源和铟源均由射频等离子炉产 生,使用射频等离子体辅助分子束外延RF-MBE方法,在第二GaN主量子阱层上生长厚度 为0.8nm,In组分为16%的第二InAlN势垒层。

生长的工艺条件是:氮气的流量为1.6mL/min,等离子体输入功率均为400W,反射功 率均为5W,铝炉和铟炉的温度分别为900和585℃。

步骤10,在第二InAlN势垒层上生长第二InGaN子量子阱层。

以高纯的氮、镓和铟分别作为氮源、镓源和铟源,其中镓源和铟源均由射频等离子炉产 生,使用射频等离子体辅助分子束外延RF-MBE方法,在第二InAlN势垒层上生长厚度为 0.8nm,In组分为3%的第二InGaN子量子阱层。

生长的工艺条件是:氮气的流量为1.6mL/min,等离子体输入功率均为400W,反射功 率均为5W,铟炉和镓炉的温度分别为585和850℃。

步骤11,在第二InGaN子量子阱层上生长第二GaN隔离层。

以高纯的氮和镓分别作为氮源和镓源,其中镓源由射频等离子体炉产生,使用射频等离 子体辅助分子束外延RF-MBE方法,在第二InGaN子量子阱层上生长厚度为2nm的第二 GaN隔离层。

生长的工艺条件是:氮气的流量为1.6mL/min,等离子体输入功率为400W,反射功率 为5W,镓炉的温度为850℃。

步骤12,在第二GaN隔离层上生长n+GaN发射极欧姆接触层。

以三乙基镓和高纯氮气分别作为镓源和氮源,硅烷气体作为n型掺杂源,在温度为 1000℃,压力为40托的条件下采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MOCVD方法,在第二GaN 隔离层上生长厚度为80nm,掺杂浓度为1×1019cm-3的n+GaN发射极欧姆接触层。

步骤13,形成大圆形台面。

在n+GaN发射极欧姆接触层上光刻形成直径为40μm的大圆形掩膜图形,再用反应离 子刻蚀RIE方法,使用BCl3/Cl2刻蚀气体源,刻蚀的深度至GaN外延层的上表面,形成大 圆形台面。

步骤14,形成小圆形台面。

在形成的大圆柱台面上光刻形成直径为10μm的同轴小圆形掩膜图形,在GaN外延层 上光刻形成内径为40μm的同轴环形掩膜图形,再用反应离子刻蚀RIE方法,使用BCl3/Cl2刻蚀气体源,刻蚀深度至n+GaN集电极欧姆接触层,形成小圆形台面。

步骤15,形成环形电极和圆形电极。

在整个器件表面采用真空电子束蒸发设备依次蒸发Ti/Al/Ni/Au多层金属,厚度分别为 30nm/120nm/50nm/160nm,经过金属剥离形成形成环形电极13和圆形电极14。

步骤16,形成GaN欧姆接触。

对整个器件进行快速热退火处理,退火条件为950℃,50秒钟,氩气气氛,形成GaN欧 姆接触。

步骤17,露出环形电极和圆形电极。

采用PECVD工艺在器件正面淀积厚度为200nm的SiN钝化层,钝化后采用RIE刻蚀 方法,利用CF4气体刻蚀形成开孔,露出环形电极13和圆形电极14,完成器件的制作。

经上述工艺步骤,最终形成的基于具有双InGaN子量子阱的共振隧穿二极管管芯剖面 参照图1所示。

实施例2:制作厚度为1nm、In组分为5%的第一InGaN子量子阱层和厚度为1nm、In 组分为5%的第二InGaN子量子阱层的共振隧穿二极管。

步骤一,选用直径为2英寸6H-SiC绝缘型SiC衬底基片,背面减薄至150μm衬底厚度。

步骤二,采用三乙基镓与高纯氮气分别作为镓源与氮源,使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 积MOCVD方法,在温度为450℃,外压力为40托的工艺条件下,外延生长厚度为2μm的 GaN层。

步骤三,采用高纯氮气和三乙基镓分别作为氮源和镓源,硅烷气体作为n型掺杂源, 使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MOCVD方法,在温度为1000℃,压力为40托的工艺条件下, 在GaN层上生长厚度为100nm,掺杂浓度为5×1019cm-3的n+GaN集电极欧姆接触层。

步骤四,采用高纯的氮和镓分别作为氮源和镓源,其中镓源由射频等离子体炉产生, 使用射频等离子体辅助分子束外延RF-MBE方法,在氮气的流量为1.6mL/min,等离子体 输入功率为400W,反射功率为5W,镓炉的温度为850℃的工艺条件下,在n+GaN集电极 欧姆接触层上生长厚度为2nm的第一GaN隔离层。

步骤五,采用高纯的氮、铝和铟分别作为氮源、铝源和铟源,其中铝源和铟源均由射 频等离子炉产生,使用射频等离子体辅助分子束外延RF-MBE方法,在氮气的流量为1.6 mL/min,等离子体输入功率均为400W,反射功率均为5W,铝炉和铟炉的温度分别为900 和585℃的工艺条件下,在第一GaN隔离层上生长厚度为1nm,In组分为17%的第一InAlN 势垒层。

步骤六,采用高纯的氮和镓分别作为氮源和镓源,其中镓源由射频等离子体炉产生, 使用射频等离子体辅助分子束外延RF-MBE方法,在氮气的流量为1.6mL/min,等离子体 输入功率为400W,反射功率为5W,镓炉的温度为850℃的工艺条件下,在第一InAlN势 垒层上生长厚度为1nm的第一GaN主量子阱层。

步骤七,采用高纯的氮、镓和铟分别作为氮源、镓源和铟源,其中镓源和铟源均由射 频等离子炉产生,使用射频等离子体辅助分子束外延RF-MBE方法,在氮气的流量为1.6 mL/min,等离子体输入功率均为400W,反射功率均为5W,镓炉和铟炉的温度分别为850 和585℃的工艺条件下,在第一GaN主量子阱层上生长厚度为1nm,In组分为5%的第一 InGaN子量子阱层。

步骤八,采用高纯的氮和镓分别作为氮源和镓源,其中镓源由射频等离子体炉产生, 使用射频等离子体辅助分子束外延RF-MBE方法,在氮气的流量为1.6mL/min,等离子体 输入功率为400W,反射功率为5W,镓炉的温度为850℃的工艺条件下,在第一InGaN子 量子阱层上生长厚度为1nm的第二GaN主量子阱层。

步骤九,采用高纯的氮、铝和铟分别作为氮源、铝源和铟源,其中铝源和铟源均由射 频等离子炉产生,使用射频等离子体辅助分子束外延RF-MBE方法,在氮气的流量为1.6 mL/min,等离子体输入功率均为400W,反射功率均为5W,铝炉和铟炉的温度分别为900 和585℃的工艺条件下,在第二GaN主量子阱层上生长厚度为1nm,In组分为17%的第二 InAlN势垒层。

步骤十,采用高纯的氮、镓和铟分别作为氮源、镓源和铟源,其中镓源和铟源均由射 频等离子炉产生,使用射频等离子体辅助分子束外延RF-MBE方法,在氮气的流量为1.6 mL/min,等离子体输入功率均为400W,反射功率均为5W,铟炉和镓炉的温度分别为585 和850℃的工艺条件下,在第二InAlN势垒层上生长厚度为1nm,In组分为5%的第二InGaN 子量子阱层。

步骤十一,采用高纯的氮和镓分别作为氮源和镓源,其中镓源由射频等离子体炉产生, 使用射频等离子体辅助分子束外延RF-MBE方法,在氮气的流量为1.6mL/min,等离子体 输入功率为400W,反射功率为5W,镓炉的温度为850℃的工艺条件下,在第二InGaN子 量子阱层上生长厚度为2nm的第二GaN隔离层。

步骤十二,采用三乙基镓和高纯氮气分别作为镓源和氮源,硅烷气体作为n型掺杂源, 使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MOCVD方法,在温度为1000℃,压力为40托的工艺条件下, 在第二GaN隔离层上生长厚度为100nm,掺杂浓度为5×1019cm-3的n+GaN发射极欧姆接触 层。

步骤十三,在n+GaN发射极欧姆接触层上光刻形成直径为40μm的大圆形掩膜图形, 采用BCl3/Cl2刻蚀气体源,使用反应离子刻蚀RIE方法,刻蚀的深度至GaN外延层的上表 面,形成大圆形台面。

步骤十四,在形成的大圆柱台面上光刻形成直径为20μm的同轴小圆形掩膜图形,在 GaN外延层上光刻形成内径为50μm的同轴环形掩膜图形,采用BCl3/Cl2刻蚀气体源,使用 反应离子刻蚀RIE方法,刻蚀深度至n+GaN集电极欧姆接触层,形成小圆形台面。

步骤十五,在整个器件表面采用真空电子束蒸发设备依次蒸发厚度分别为 30nm/120nm/50nm/160nm的Ti/Al/Ni/Au多层金属,使用金属剥离的工艺方法,形成环形电 极13和圆形电极14。

步骤十六,在氩气气氛,950℃,50秒的工艺条件下,对整个器件进行快速热退火处理, 形成GaN欧姆接触。

步骤十七,采用PECVD工艺在器件正面淀积厚度为300nm的SiN钝化层。

步骤十八,采用CF4气体,使用RIE刻蚀方法,在钝化层SiN上进行开孔,露出环形 电极13和圆形电极14,完成器件的制作。

经上述工艺步骤,最终形成的基于具有双InGaN子量子阱的共振隧穿二极管管芯剖面 参照图1所示。

实施例3:制作厚度为1.2nm、In组分为7%的第一InGaN子量子阱层和厚度为1.2nm、 In组分为7%的第二InGaN子量子阱层的共振隧穿二极管。

步骤A,选用直径为2英寸6H-SiC导通型n型SiC衬底基片,掺杂浓度为2.0×1018cm-3, 背面减薄至150μm衬底厚度。

步骤B,外延生长GaN层,n+GaN集电极欧姆接触层和GaN隔离层:

(B1)采用三乙基镓与高纯氮气作为镓源与氮源,使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 MOCVD方法,以温度为450℃,压力为40托的工艺条件,在衬底基片上外延生长厚度为3μm 的GaN层;

(B2)采用与(B1)相同的氮源和镓源,以硅烷气体为n型掺杂源,采用金属有机物 化学气相淀积MOCVD方法,以温度为1000℃,压力为40托的工艺条件,在GaN层上生 长厚度为120nm,掺杂浓度为9×1019cm-3的n+GaN集电极欧姆接触层。

步骤C,n+GaN集电极欧姆接触层生长第一GaN隔离层。

以高纯的氮和镓分别作为氮源和镓源,其中镓源由射频等离子体炉产生,使用射频等离 子体辅助分子束外延RF-MBE方法,在n+GaN集电极欧姆接触层上生长厚度为3nm的第一 GaN隔离层。其生长条件为:

氮气的流量为1.6mL/min;

等离子体输入功率为400W,反射功率为5W;

镓炉的温度为850℃。

步骤D,在第一GaN隔离层上生长第一InAlN势垒层。

以高纯的氮、铝和铟分别作为氮源、铝源和铟源,其中铝源和铟源均由射频等离子炉产 生,使用射频等离子体辅助分子束外延RF-MBE方法,在第一GaN隔离层上生长厚度为 1.2nm,In组分为18%的第一InAlN势垒层,其生长条件为:

氮气的流量为1.6mL/min;

等离子体输入功率均为400W,反射功率均为5W;

铝炉的温度为900℃,铟炉的温度为585℃。

步骤E,在第一InAlN势垒层上生长第一GaN主量子阱层。

以高纯的氮和镓分别作为氮源和镓源,其中镓源由射频等离子体炉产生,使用射频等离 子体辅助分子束外延RF-MBE方法,在第一InAlN势垒层上生长厚度为1.2nm的第一GaN 主量子阱层,其生长条件为:

氮气的流量为1.6mL/min;

等离子体输入功率为400W,反射功率为5W;

镓炉的温度为850℃。

步骤F,在第一GaN主量子阱层上生长第一InGaN子量子阱层。

以高纯的氮、镓和铟分别作为氮源、镓源和铟源,其中镓源和铟源均由射频等离子炉产 生,使用射频等离子体辅助分子束外延RF-MBE方法,在第一GaN主量子阱层上生长厚度 为1.2nm,In组分为7%的第一InGaN子量子阱层,生长过程中氮气的流量为1.6mL/min, 等离子体输入功率均为400W,反射功率均为5W,镓炉和铟炉的温度分别为850和585℃。

步骤G,在第一InGaN子量子阱层上生长第二GaN主量子阱层。

以高纯的氮和镓分别作为氮源和镓源,其中镓源由射频等离子体炉产生,使用射频等离 子体辅助分子束外延RF-MBE方法,在第一InGaN子量子阱层上生长厚度为1.2nm的第二 GaN主量子阱层,其生长条件为:

氮气的流量为1.6mL/min;

等离子体输入功率为400W,反射功率为5W;

镓炉的温度为850℃。

步骤H,在第二GaN主量子阱层上生长第二InAlN势垒层。

以高纯的氮、铝和铟分别作为氮源、铝源和铟源,其中铝源和铟源均由射频等离子炉产 生,使用射频等离子体辅助分子束外延RF-MBE方法,在第二GaN主量子阱层上生长厚度 为1.2nm,In组分为18%的第二InAlN势垒层,生长过程中氮气的流量为1.6mL/min,等 离子体输入功率均为400W,反射功率均为5W,铝炉和铟炉的温度分别为900和585℃。

步骤I,在InAlN势垒层上生长第二InGaN子量子阱层。

以高纯的氮、镓和铟分别作为氮源、镓源和铟源,其中镓源和铟源均由射频等离子炉产 生使用射频等离子体辅助分子束外延RF-MBE方法,在InAlN势垒层上生长厚度为1.2nm, In组分为7%的第二InGaN子量子阱层,其生长条件为:

氮气的流量为1.6mL/min;

等离子体输入功率均为400W,反射功率均为5W;

铟炉的温度为585℃,镓炉的温度为850℃。

步骤J,在第二InGaN子量子阱层上生长第二GaN隔离层。

以高纯的氮和镓分别作为氮源和镓源,其中镓源由射频等离子体炉产生,使用射频等离 子体辅助分子束外延RF-MBE方法,在第二InGaN子量子阱层上生长厚度为3nm的第二 GaN隔离层,其生长条件为:

氮气的流量为1.6mL/min;

等离子体输入功率为400W,反射功率为5W;

镓炉的温度为850℃。

步骤K,在第二GaN隔离层上生长n+GaN发射极欧姆接触层。

采用三乙基镓与高纯氨气作为镓源与氮源,以硅烷气体为n型掺杂源,在温度为1000℃, 压力为40托下同样采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MOCVD方法,在第二GaN隔离层上生 长厚度为120nm,掺杂浓度为9×1019cm-3的n+GaN发射极欧姆接触层。

步骤L,刻蚀大小圆台面:

(L1)在n+GaN发射极欧姆接触层上光刻形成直径为60μm的大圆形掩膜图形,再用 反应离子刻蚀RIE方法,使用BCl3/Cl2刻蚀气体源,刻蚀深度至GaN外延层上表面,形成 大圆形台面。

(L2)在形成的大圆柱台面上光刻形成直径为20μm的同轴小圆形掩膜图形,在GaN 外延层上光刻形成内径为60μm的同轴环形掩膜图形,再用反应离子刻蚀RIE方法,使用 BCl3/Cl2刻蚀气体源,刻蚀深度至n+GaN集电极欧姆接触层,形成小圆形台面。

步骤M,在整个器件表面采用真空电子束蒸发设备依次蒸发Ti/Al/Ni/Au多层金属,厚 度分别为30nm/120nm/50nm/160nm,通过金属剥离形成环形电极13和圆形电极14。

步骤N,,在950℃,氩气气氛下对整个器件快速退火退火50秒,形成GaN欧姆接触。

步骤O,采用PECVD工艺在器件正面淀积厚度为400nm的SiN钝化层,钝化后采用 RIE刻蚀方法,利用CF4气体刻蚀形成开孔,露出环形电极13和圆形电极14,完成器件的 制作。

经上述工艺步骤,最终形成的基于具有双InGaN子量子阱的共振隧穿二极管管芯剖面 参照图1所示。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