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I线光刻机用双次光刻法实现0.18μm线宽图形的方法

I线光刻机用双次光刻法实现0.18μm线宽图形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I线光刻机用双次光刻法实现0.18μm线宽图形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a、第一次光刻:涂覆光刻胶,利用I线光刻机对上述光刻胶进行光刻;b、第一次腐蚀:腐蚀去除上述衬底上的多晶硅;c、第二次光刻套准:在衬底的表面涂覆光刻胶,且在多晶硅对应于与光刻胶相接触一侧表面涂覆掩蔽定位光刻胶,所述掩蔽定位光刻胶与多晶硅一侧的光刻胶连接成一体;利用I线光刻机套刻偏移量来修正使得掩蔽定位光刻胶的宽度为0.18μm;d、第二次腐蚀:腐蚀去除上述衬底上光刻后的多晶硅,得到掩蔽定位光刻胶下方宽度为0.18μm的多晶硅图形。本发明工艺步骤简单方便,利用I线光刻胶得到0.18μm线宽图形,能适用科研开发需要,降低开发成本,安全可靠。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40320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4-0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无锡中微晶园电子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110386481.0

  • 发明设计人 肖志强;陈海峰;李俊;张世权;

    申请日2011-11-29

  • 分类号H01L21/027;

  • 代理机构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曹祖良

  • 地址 214028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长江路21号信息产业园A座203室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4:55:4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06-26

    授权

    授权

  • 2012-06-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1L21/027 申请日:201111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4-0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电路中刻蚀线宽图形的方法,尤其是一种I线光刻机用 双次光刻法实现0.18μm线宽图形的方法,具体地说是利用极限分辨率不超过 0.35μm的I线光刻机刻蚀形成0.18μm线宽图形的方法,属于集成电路制造工艺 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集成电路硅工艺技术的发展,线宽降低成为了硅工艺技术发展的重要 技术指标。线宽降低意味着功耗降低,芯片面积大幅度下降,集成度大幅度提 高,0.18μm工艺技术也已经成为8寸和12寸FAB(芯片制造公司的代工厂)工厂 的主要技术平台,其关键设备为光刻机。为了使光刻机达到0.18μm及更高的分 辨率,光刻机一般要求为193nm激光光源光刻机,同时采用了分辨率增强技术: 比如OPC(Organic Photoconductor),PSM,浸没式光刻等。由于其极高的成 本以及较高的维护保养费用,在普通的实验室中拥有193nm光刻机的可能性较 低,不能适应科研开发的需要。

光刻机分辨率:R代表着光刻机能够分辨得最小条宽,当需要曝光的尺寸小 于极限分辨率的时候该光刻机则无法达到要求,就需要更换更高分辨率的光刻 机。通常情况下光刻机分辨率的计算公式为:

k1为工艺因子,以0.75计算,λ为光刻机光源波长,NA为光刻机 镜头数值孔径。

采用上式计算I线光刻机分辨率为:0.48μm,其中NA为0.57,I线光刻机光 源波长为365nm。采用上式计算193nm光刻机分辨率为:0.15μm,其中NA为1.0, 刻机光源波长为193nm。通过以上计算可简单得出NA为0.57的普通I线光刻机极 限分辨率在0.5μm左右,想要达到0.18μm的线宽的图形通过常规光刻方法是无法 实现的,必须通过特殊的工艺才有可能完成。

常规实现0.18μm工艺光刻曝光步骤:详细图表见附图1---图2

步骤一:光刻(采用193nm波长极限分辨率为0.13μm的光刻机),如图1所 示;

步骤二:腐蚀(形成0.18μm线宽的图形),并去掉所需宽度多晶硅上的光 刻胶,如图3所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I线光刻机用双次光 刻法实现0.18μm线宽图形的方法,其工艺步骤简单方便,利用I线光刻胶得到 0.18μm线宽图形,能适用科研开发需要,降低开发成本,安全可靠。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I线光刻机用双次光刻法实现0.18μm线 宽图形的方法,所述光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第一次光刻:在表面淀积有多晶硅的衬底上涂覆光刻胶,所述光刻胶覆 盖于多晶硅的表面;利用I线光刻机对上述光刻胶进行光刻,保留所需位置的光 刻胶;

b、第一次腐蚀:利用上述光刻胶腐蚀去除上述衬底上的多晶硅,并在腐蚀 多晶硅后去除光刻胶;

c、第二次光刻套准:在衬底上对应于腐蚀去除多晶硅后的表面涂覆光刻胶, 且在多晶硅对应于与光刻胶相接触一侧表面涂覆掩蔽定位光刻胶,所述掩蔽定 位光刻胶与多晶硅一侧的光刻胶连接成一体;利用I线光刻机套刻偏移量来修正 使得掩蔽定位光刻胶的宽度为0.18μm;

d、第二次腐蚀:腐蚀去除上述衬底上光刻后的多晶硅,得到掩蔽定位光刻 胶下方宽度为0.18μm的多晶硅图形。

所述衬底的材料包括硅。

本发明的优点:先通过I线光刻机与光刻胶配合后腐蚀得到相应的多晶硅, 然后利用I线光刻机套刻偏移量修正来得到涂覆于多晶硅2上的掩蔽定位光刻 胶,使得掩蔽定位光刻胶的宽度达到精确的0.18μm,在利用掩蔽定位光刻胶对 多晶硅进行腐蚀后,能够在衬底上得到所需的0.18μm线宽图形,从而通过I线 光刻机经过相应步骤后得到所需0.18μm线宽图形,工艺步骤简单方便,利用I 线光刻胶得到0.18μm线宽图形,能适用科研开发需要,降低开发成本,安全可 靠。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采用193nm波长极限分辨率为0.13μm的光刻机光刻后形成0.18μm 光刻胶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利用图1中的光刻胶进行腐蚀后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采用极限分辨率为0.5μm的I线光刻机第一次光刻后的剖面示意 图。

图4为本发明利用图3中的光刻胶进行第一次腐蚀后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方面采用极限分辨率为0.5μm的I线光刻机第二次光刻后的后剖面示 意图。

图6为本发明利用图5中的光刻胶进行第二次腐蚀后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衬底、2-多晶硅、3-光刻胶及4-掩蔽定位光刻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3~图6所示:为了能够利用I线光刻机得到0.18μm线宽图像,本发明 的光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第一次光刻:在表面淀积有多晶硅2的衬底1上涂覆光刻胶3,所述光 刻胶3覆盖于多晶硅2的表面;利用I线光刻机对上述光刻胶3进行光刻,保留 所需位置的光刻胶3;衬底1的材料包括硅;

如图3所示:通过I线光刻机对上述光刻胶3进行光刻,去除不需要位置处 的光刻胶3,同时保留覆盖所需位置光刻胶3,所述保留光刻胶3的宽度约为 10μm,远大于0.18μm;

b、第一次腐蚀:利用上述光刻胶3腐蚀去除上述衬底上的多晶硅2,并在 腐蚀多晶硅2后去除光刻胶3;

如图4所示:采用常规腐蚀工艺腐蚀多晶硅2,当有光刻胶3遮挡部分的多 晶硅2没有被腐蚀,作为形成0.18μm线宽图形的基础;腐蚀多晶硅2后去除光 刻胶3,便于下一步的工艺操作;

c、第二次光刻套准:在衬底1上对应于腐蚀去除多晶硅2后的表面涂覆光 刻胶3,且在多晶硅2对应于与光刻胶3相接触一侧表面涂覆掩蔽定位光刻胶4, 所述掩蔽定位光刻胶4与多晶硅2一侧的光刻胶3连接成一体;通过对光刻机 套刻偏移量来修正使得掩蔽定位光刻胶4的宽度为0.18μm;

如图5所示:由于I线光刻机具有较高的套刻精度,所述套刻精度大于0.18 μm,根据第一次光刻后保留光刻胶3的痕迹,能够在多晶硅2通过I线光刻机 套刻偏移量修正后能够使得搭在多晶硅2上的掩蔽定位光刻胶4的宽度为0.18 μm,同时在腐蚀多晶硅2后的衬底1表面涂覆光刻胶3;

d、第二次腐蚀:腐蚀去除上述衬底1上光刻后的多晶2硅,得到掩蔽定位 光刻胶4下方宽度为0.18μm的多晶硅图形;

如图6所示:当通过第二次光刻套准后得到0.18μm线宽的掩蔽定位光刻胶 4,通过常规多晶硅腐蚀工艺去除相应的多晶硅2,从而能够在所需位置得到相 应的多晶硅2,所述得到多晶硅2的宽度与掩蔽定位光刻胶4的宽度相一致,即 为0.18μm。

本发明先通过I线光刻机与光刻胶3配合后腐蚀得到相应的多晶硅2,然后 利用I线光刻机套刻偏移量修正来得到涂覆于多晶硅2上的掩蔽定位光刻胶4, 使得掩蔽定位光刻胶4的宽度达到精确的0.18μm,在利用掩蔽定位光刻胶4对 多晶硅2进行腐蚀后,能够在衬底1上得到所需的0.18μm线宽图形,从而通过 I线光刻机经过相应步骤后得到所需0.18μm线宽图形,工艺步骤简单方便,利 用I线光刻胶得到0.18μm线宽图形,能适用科研开发需要,降低开发成本,安 全可靠。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