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球形马拉色菌的偏甘油脂肪酶的抑制剂和应用

一种球形马拉色菌的偏甘油脂肪酶的抑制剂和应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球形马拉色菌的偏甘油脂肪酶的抑制剂,其结构式如(Ⅰ)所示,该抑制剂用于治疗头屑及脂溢性皮炎。人工底物活性实验证明,本发明抑制剂具有抑制球形马拉色菌偏甘油脂肪酶SMG1活性的能力,并优于对照化合物的抑制能力,是治疗头屑和脂溢性皮炎的先导化合物,有潜在的成药前景。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68874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华南理工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510047068.X

  • 申请日2015-01-29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宫爱鹏

  • 地址 51064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4:53:0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10-05

    授权

    授权

  • 2015-07-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1/55 申请日:201501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6-1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药领域,涉及针对球形马拉色菌来源的偏甘油脂肪酶SMG1 的抑制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球形马拉色菌是一种寄生于人皮肤表面的真菌,它缺乏脂肪酸合成酶的基 因,其生长依赖于多种分泌到胞外的脂肪酶和磷脂酶对环境中的脂类的降解。 已有文献证据表明,马拉色球菌的脂肪酶活性与头屑、脂溢性皮炎等皮肤病有 关,主要是通过脂肪酶的产物脂肪酸发挥炎症作用。因此抑制脂肪酶的活性是 治疗头屑和脂溢性皮炎的一种途径。

目前已知的脂肪酶抑制剂对球形马拉色菌脂肪酶没有特异性,且普遍活性 较低。因此仍需要活性更高并特异性针对球形马拉色菌脂肪酶的抑制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抑制球形马拉色菌来源的偏甘油脂肪酶SMG1 活性的抑制剂。

一种球形马拉色菌的偏甘油脂肪酶的抑制剂,其结构式如(Ⅰ)所示:

上述抑制剂(化合物1)其化学名为2-(1-oxoisoindolin-2-yl)ethyl  azepane-1-carbodithioate,2-(1-酮异吲哚啉-2-)乙基环庚胺基-1-二硫代甲酸酯。

上述抑制剂用于治疗头屑及脂溢性皮炎。

本发明中所述化合物能够在体外抑制球形马拉色菌来源的偏甘油酯脂肪酶 SMG1的活性,可用作治疗头屑和脂溢性皮炎的药物的先导化合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化合物1具有分子量小、稳定、特异性等优点,人工底物活性 实验证明本专利所述化合物具有抑制球形马拉色菌偏甘油脂肪酶SMG1活性 的能力,并优于对照化合物的抑制能力,可用作球形马拉色菌来源的脂肪酶 SMG1的抑制剂,是治疗头屑和脂溢性皮炎的先导化合物,有潜在的成药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对照化合物与本发明抑制剂在人工底物条件下对脂肪酶SMG1的 抑制曲线。

图2为本发明抑制剂的双倒数曲线。

图3为本发明抑制剂在天然底物条件下对脂肪酶SMG1的抑制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内容不限于下 述的实施例。

本发明涉及的化合物选取了一个由专利CN 1625385A公开的化合物作为 对照,RHC 80267(又名磷吡酯或O,O-二甲基-O,3,5,6-三氯-2-吡啶磷酸酯。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涉及化合物的结构式如下:

化合物2的化学名为7-hydroxynaphthalen-2-yl 4-methylbenzoate,7-羟基萘 甲醇-2-基4-甲基苯甲酸酯。化合物3的化学名为 1-(2-oxo-2-phenylethyl)-6-thioxo-1,6-dihydropyridine-3-carboxylic acid,1-(2-酮 -2-苯乙基)-6-硫基-1,6-二氢吡啶-3-羧酸。

本发明抑制剂化合物1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人工底物活性实验以pNPC(对硝基苯酚辛酸酯)为底物,在25℃下进行。 测量方法如下:

(1)配制缓冲液50mM PIPES,pH 6.7,0.1%PEG 8000,分别取100μl加入到96 孔透明深孔板的8个孔中;

(2)将本发明所涉及化合物,以DMSO为溶剂配制6.7mM母液,按3倍稀释法 稀释为8个浓度梯度,分别取各浓度的DMSO溶解液5μl加入到上述缓冲液 中,充分混匀;

(3)分别加入约40nM脂肪酶SMG1稀释液5μl,充分混匀;

(4)分别加入10μl的0.5mM pNPC到上述体系中,混匀后立即于410nm下连续 测吸光值,以10秒为间隔,测量5min;

(5)将不同化合物浓度下吸光值随时间的变化线性回归,斜率代表反应速度。

表1提供人工底物活性实验中对照化合物及本发明中化合物对脂肪酶 SMG1的抑制活性。本发明所述化合物1抑制SMG1脂肪酶的IC50为24.36μM, 而对照化合物RHC 80267的IC50为75.25μM,表明本发明所述化合物1抑制 SMG1脂肪酶活性效果优于对照化合物约3倍左右。化合物2和3活性与对照 化合物相当。对照化合物及所述化合物对脂肪酶SMG1浓度依赖的抑制曲线 如图1所示。

表1

编号 IC50(μM) RHC 80267 75.25±1.07 化合物1 24.36±1.10 化合物2 81.74±1.11 化合物3 98.34±1.07

实施例2

本发明所述化合物1,属于脂肪酶SMG1的竞争性抑制剂。实验方法如下:

(1)配制缓冲液50mM PIPES,pH 6.7,0.1%PEG 8000,分别取100μl加入到 96孔透明深孔板的8个孔中;

(2)分别加入144μM化合物1的DMSO溶解液5μl至上述缓冲液中,充分混匀;

(3)分别加入约40nM脂肪酶SMG1稀释液5μl,充分混匀;

(4)分别加入10μl的pNPC稀释液到上述体系中,使pNPC终浓度分别为0.83, 0.93,1.04,1.25,1.67,2.5,3.3,6.67mM,混匀后立即于410nm下连续测 吸光值,以10秒为间隔,测量5min;

(5)将不同pNPC浓度下吸光值随时间的变化线性回归,斜率代表反应速度。

(6)重复上述步骤(1)-(5),将(2)中144μM化合物1换为288μM化合物1;

(7)重复上述步骤(1)-(5),将(2)中144μM化合物1换为DMSO;

(8)将不同化合物1浓度下的pNPC浓度和反应速度取倒数,二次线性回归, 如图2所示。不同化合物1浓度下,双倒数曲线的斜率不同,y轴截距相同, 表明化合物1为SMG1的竞争性抑制剂。

实施例3

本发明所述化合物1对SMG1天然的底物单油酸甘油酯测量时,其IC50为 0.18μM。测量方法如下:

以下实验操作在25℃下进行。

(1)配制缓冲液50mM PIPES,pH 6.7,0.1%PEG 8000,分别取100μl加入到 8个1.5ml EP管中;

(2)化合物1以DMSO为溶剂配制6.7mM母液,按3倍稀释法稀释为8个浓 度梯度,分别取各浓度的DMSO溶解液5μl加至上述缓冲液中,充分混匀充 分振荡混匀;

(3)分别加入约40nM脂肪酶SMG1稀释液5μl,充分振荡混匀;

(4)分别加入10μl的1mM单油酸甘油酯到上述体系中,立即振荡混匀并计时, 5min后分别加入100μl氯仿终止反应;

(5)将上述各EP管在13,000rpm离心10min;

(6)使用BioVision的PicoProbeTM甘油荧光定量试剂盒,按其说明配制所需体 积Reaction Mix;

(7)分别转移(5)中离心后的上层液20μl到384孔深孔白板中,各加入等体积的 Reaction Mix;

(8)将384孔板于1000rpm的转速下离心1min,室温放置1h;

(9)在激发/发射分别为535nm和587nm下,测量各加样孔的信号。

(10)将各孔的信号值与相应的化合物1的浓度,用剂量-反应模型非线性回归。 如图3所示,化合物1的IC50为0.18μM,证明化合物1确实为先导化合物。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