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食、凌掩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四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303篇,会议文献有22篇,学位文献有17篇等,交食、凌掩的主要作者有陈丹、张培瑜、李勇,交食、凌掩的主要机构有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传统的三维动画图像纹理渲染系统过程较为复杂,渲染效率不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文中设计一种基于数字技术的三维动画图像纹理实时渲染系统。该系统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仪和...
2.[期刊]
摘要: 《以色列大事件》(Breaking News Israel)于2017年1月19日报道称,伊扎克、丹尼尔和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的乌兹认为,神使太阳“停住”的奇迹...
3.[期刊]
摘要: 使用Watec 902H视频CCD和IOTA时间同步装置及望远镜,观测了1436号小行星掩恒星WY Gem,分析了观测数据,得到了光变曲线,结果表明该光变曲线...
4.[期刊]
摘要: 漠河,北极村,中国纬度最北的地方,外加神秘的大兴安岭森林和中俄界河黑龙江(俄罗斯称为阿穆尔河),近几年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的一个旅游胜地。
5.[期刊]
摘要: 为确保日全食观测者能够购买到可靠的产品,美国天文学会近日提供了一份日食眼镜的安全清单,该清单显示了美国所有受信任的眼镜品牌,并建议“以下望远镜和太阳滤光镜公司...
6.[期刊]
摘要: 分析"一带一路"沿线气候变化与中国沿线投资之间的关系,对中国"一带一路"已有投资防范气候变化风险,以及未来投资策略选择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梳理"一带一路"...
7.[期刊]
摘要: 神州北极漠河,虽然遥远,但我有机会三去漠河,深为它的富饶资源、美丽风光和保卫边疆、开发边疆的历史文化所吸引,收集了有关资料,增进了对它的了解。
8.[期刊]
摘要: 今年夏天,也就是8月21日,北美地区约5亿人将亲历最美丽的天文现象之一——日食。
9.[期刊]
摘要: 北京时间2018年7月28日凌晨2:24-6:19,一次罕见的月全食出现了。当时正是暑假,我便有机会观看了;这次月全食。
10.[期刊]
摘要: 2019年12月26日,本世纪10年代最后一次日食如约而至。深圳摄影师shanyang用镜头记录了这次天文奇景的全过程。虽然受地理位置所限,仅能观测到日偏食效...
11.[期刊]
摘要: 地月L2点中继星环绕地月L2点飞行时,会经历由地球或月球遮挡太阳而产生的阴影,部分阴影时长较长,中继星进入长阴影,严重时会威胁卫星平台安全。基于月球背面软着陆...
12.[期刊]
摘要: 地月L2点中继星环绕地月L2点飞行时,会经历由地球或月球遮挡太阳而产生的阴影,部分阴影时长较长,中继星进入长阴影,严重时会威胁卫星平台安全.基于月球背面软着陆...
13.[期刊]
对WASP-43 b和TrES-3 b凌星主食的测光后续观测及凌星中心时刻变化研究∗
摘要: 使用紫金山天文台盱眙观测站近地天体望远镜对WASP-43 b和TrES-3 b分别做了2次和4次凌星主食的测光后续观测.经过较差测光和光变曲线拟合,分别得到了...
14.[期刊]
摘要: 历史性的日全食奇观引发了美国民众浓厚的兴趣,NBA各支球队也参与到这一热点话题中。于是,一场由日全食引发的暗站就这样在社交媒体上展开了。所谓的日全食,简单来讲...
15.[期刊]
摘要: 美国当地时间2017年8月21日北京时间22日凌晨,在以北美为中心的大片区域,人们目睹了一次壮观的日全食事件.
16.[期刊]
摘要: <正>绝美日全食上演当地时间8月21日,今年全球唯一的一次日全食在北美洲上演。这次日全食的''''全食带'''',从美国西北部太平洋沿岸的俄勒冈州,到东南部大...
17.[期刊]
摘要: 当月相为满月,且月球与太阳分处地球两侧、3个天体成一条直线时,月食才会发生。这是因为地球挡住了太阳照向月亮的光线,月全食过程中,当月球完全进入地球的本影时,月...
18.[期刊]
摘要: 荷兰天文学家简·奥尔特的理论认为.在距冥王星约10万天文单位处,有一个由气体、尘埃和彗星组成的巨大云团-奥尔特星云环绕着太阳,偶尔经过云团附近的恒星会干扰某些...
19.[期刊]
摘要: 日全食是一种天文现象,发生在月球运行至太阳与地球之间时,此刻,对地球上的部分地区来说,来自太阳的部分或全部光线被月球挡住。由于日全食是一种相当奇特的自然景观,...
20.[期刊]
摘要: 清代乾隆年间,安徽《铜陵县志》有1507年(明代正德二年)1月发生了一次中心食(日全食和日环食的统称)的观测记载。利用现代天文行星历表计算了此次日食的日食带,...
1.[会议]
摘要: 商代甲骨卜辞中有宾组5次月食的刻辞,学者们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有20余家不同的结论.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2.[会议]
摘要: 殷墟卜辞中的全部13次日月食记载与公元前14至12世纪所发生的6次日食和7次月食完全相符.仲康五年秋和禹三年"天再昏"两次日食也确认了《今本竹书纪年》夏代纪年...
3.[会议]
摘要: 电离层是从地面60km以上到磁层顶之间的整个空间,在那里存在着大量的自由电子,足以影响无线电波的传播。由于电离层的性质和活动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同时对它...
4.[会议]
摘要: 很多年来掩星技术被用于地球、行星及它们的卫星的大气组成和结构的测量。从而得到低层和高层大气的物理信息。我们根据目前MGS公布的通过掩星方法得到的所有火星电离层...
5.[会议]
摘要: GNSS掩星探测技术具有全天候、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在中性大气温度、湿度和压强的探测相比于传统传感器具有更大的优势.低对流层水汽较多,多路径较为严重,折射率...
6.[会议]
摘要:
7.[会议]
摘要: 学者们研究表明,我国北方干旱区分界线波动是由副热带高压的强弱和位置决定的.本文阐明副热带高压强弱和位置是由赤道东风强弱决定的,而赤道东风强弱则是由日食造成.赤...
8.[会议]
摘要: 以世界GNSS掩星大气探测系统和技术的发展历程为主线,介绍和分析了掩星大气探测技术总体概述、掩星探测基本原理、掩星大气探测技术特点、掩星大气探测技术应用、掩星...
9.[会议]
摘要: 本文利用分析公式探讨了地震与日食的相关性,并通过列举1918年、1933年、1944年等多年来的实例来证明二者之间的联系。
10.[会议]
摘要: 本文介绍有关金星凌日重现时间的几个概念。对金星凌日:2004年与1761年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表明:金星凌日与黄河中下游大洪水存在相关性,公元前184年至公元6...
11.[会议]
摘要: 日食形成日食区的附加高压,相对的非日食区的低压,这高压和低压间的大气对流增加了下垫面的热量向大气输送,使日食的纬度带的气温升高,改变大气径向的温度梯度、大气环...
12.[会议]
摘要: 分析了全食带大体位于磁赤道的1995年10月24日日全食期间,地处磁赤道异常区的广州和海南站的日食电离层效应,并结合同期富克、中坜和Okinawa站及有比对意...
13.[会议]
摘要: 月食对月球轨道探测器的温度有重要影响,分析月食时月表的太阳辐照和温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给出了通用的月表温度模型和月食时月表太阳辐照模型,由某次月食的天文参数...
14.[会议]
摘要:
15.[会议]
摘要: 针对山基GPS掩星历元多,采用常规周跳探测方法不能快速地探测完所有的周跳值,本文提出了先进行三差法探测与修复大周跳,再进行Vondrak法探测与修复小周跳,两...
16.[会议]
摘要: 本文简单论述了2009国际天文年的意义,报告7.22日食福州和杭州观测现场实况,提出天文教育与科普并重的意见。
17.[会议]
摘要: 我国地震灾害是严重的,1556年(明嘉靖三十五年)陕西关中华县8级大地震死亡82万人,1920年宁夏海原8.6级大地震死亡23万人,1976年唐山大地震死亡2...
18.[会议]
摘要: 2009年7月22日发生日全食。本文选取地处重庆主城区中心的沙坪坝气象站2009年7月21日、22日07时~12时的自动气象站连续观测的气温、湿度、地面温度、...
19.[会议]
摘要: 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YH-1”计划于2009年10月和俄罗斯的火卫一采样探测器一道发射升空。YH-1将主要用于探测火星的空间环境,包括对空间天气和太阳风-火星...
20.[会议]
摘要: 本文以1842年至2009年168年中的33次日食(全食19次)每次日食前后6年的旱涝演变进行分析.日食事件按网上公布为准,历史旱涝资料取2009年7月22日...
1.[学位]
摘要: 视差在日食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日食计算中的许多项目,如日食的食甚时刻、食分大小和食延时刻等的推求都会受到视差的影响。为了提高日食预报和计算水平,古代的天...
2.[学位]
摘要: 无线电掩星技术作为电离层探测的一种新技术,由于其经济又便捷的特点,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广泛的应用于行星电离层和大气探测。该技术可测量电离层电子密度剖面和中性大气...
3.[学位]
GPS掩星折射率资料的变分同化及在梅雨锋暴雨和台风预报中的应用
摘要: 一直以来暴雨和台风预报是主要的预报对象,梅雨锋和台风暴雨和台风登陆问题受到人们紧密关注,过去受限于常规观测手段的实现,处于偏远地区和海洋上观测资料的不足对造成...
4.[学位]
摘要: 本文立足于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掩星探测资料同化应用的需要,研究了天基GNSS掩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