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数学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四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1039篇,会议文献有31篇,学位文献有40篇等,中国古典数学的主要作者有潘红丽、邹大海、李兆华,中国古典数学的主要机构有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大学数学与科学史研究中心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九章算术》精读是中国数学史专业的核心课程.对中算家的学习与《九章算术》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发掘可利用的学习经验,并从数学内涵、历史文本、文化意义三个方面阐述对...
2.[期刊]
摘要: 中国学界关于朝鲜数学史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1)20世纪前半叶的望之靡靡;(2)五十年代的新荷初露;(3)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1世纪的蔚然成风.但与此同...
3.[期刊]
二十世纪中早期中国珠算在世界的传播——以几种英文珠算手册为例
摘要: 二十世纪出现了一批以西文撰写的独立成册的珠算小册子,将珠算的基础操作介绍给非中文读者.这类文献中有些并非正式出版物,很容易被学者们忽视,但它们在电子计算器尚未...
4.[期刊]
摘要: 周述学是明代著名学者,学术界对其生卒年尚无准确说法,对其成长环境亦缺乏研究.在分析前人所拟周述学生卒年基础上,对有关其生卒年的史料进行搜集,发现《后马周氏家谱...
5.[期刊]
摘要: "盈不足术"是我国古代数学中一种近似"万能"的解题方法,它在世界数学史上同样具有重要地位.通过对《九章算术》中"盈不足"章的研究分析,将"盈不足术"解决问题的...
6.[期刊]
摘要: 《九章实义》在西算思想的指导下以比例讲解"九章"知识,叙述详略有度,以阐明算理为主,是一本数学入门书籍.书中给出比例的确切定义、概括出比例性质四条;创多种开方...
7.[期刊]
摘要: 《割圆八线缀术》是徐有壬的代表作,该书包括了《测圆密率》中全部的级数展开式,并创造了推求级数展开式的"缀术".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厘清了"缀术"表达级数的中算...
8.[期刊]
摘要: 在16世纪之前的一千年间,幻方曾经在欧亚世界广泛传播,成为各文明共享的知识.这场知识交流的两个环节与古代中国密切相关.唐代与九宫数幻方有关的术数蓬勃发展,其传...
9.[期刊]
摘要: 数学史家、数学家和数学教师对中算史的认识和应用各有侧重,将历史研究同现代发展联系起来不乏成功的先例.列举中算史洛书、六十四卦、朱-范公式、卡塔兰数、幂和公式等...
10.[期刊]
民国时期(1918—1940年)高等教育中量子理论教学的发展: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燕京大学为例
摘要: 初步梳理民国时期(1918—1940年)高等教育中量子理论教学的兴起和发展过程,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燕京大学开展量子理论教学为例,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师资...
11.[期刊]
摘要: 左潜的《缀术释明》是在徐有壬的《割圆八线缀术》影响下完成的,该书不仅以徐氏"缀术"来"释"明安图的《割圆密率捷法》,校正了其中的多处舛误,而且推广了"缀术"的...
12.[期刊]
摘要: 东汉大儒郑玄引《九章算术》注解儒家经典,奠定了算学与经学的紧密联系;魏刘徽注《九章算术》则使传统算学打上了魏晋玄风的烙印.南北算学之分途与南学重魏晋经学、北学...
13.[期刊]
摘要: 乾隆年间孔继涵微波榭刊刻的《九章算术》影响甚广.前人多认为微波榭本《九章算术》是戴震的校定成果.但是孔继涵从未说过他刊刻的《九章算术》是戴震校定的.戴震本人的...
14.[期刊]
摘要: 在没有充分的文字史料支撑的情形下,通过对《元嘉历》24气晷影常数之结构的特征分析与数学建模,复原了何承天构建其24气晷影表的原始过程.这种研究方法,在当代的欧...
15.[期刊]
摘要: 梅文鼎是清初最重要的历算学家,一生著述丰富.在梅文鼎生前,其历算著作在友人蔡璿、李光地、李鼎徵等人的资助下,先后经过五次刊刻.本文以清华大学图书馆所藏康熙本《...
16.[期刊]
摘要: 针对对数不等式ln(1+1/x)<2/2x+1[1+1/12x-1/12(x+1)]做了引申,得到若干结论.
17.[期刊]
《孙子算经》成书年代再考察——基于与《数》《算数书》《九章算术》的对比研究
摘要: 以往学者通过查找能够反映时代信息的零星字句,来推断《孙子算经》的成书年代.问题是,有明显时代特征的字句很容易在流传的过程中被后人修改,而且它们反映的是局部信息...
18.[期刊]
阅读材料也可以这样上——以"中国古代在数的发展方面的贡献"为例
摘要: 数学史蕴含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资源和思想养料.文章以"中国古代数的发展"为载体探讨如何将数学史有机融入课堂,体验数的发现、数的发展,感受数发展过程的艰辛...
19.[期刊]
摘要: 现代形制的算盘最迟产生于宋代,元末明初之后,越来越多的数学著作中出现了珠算内容.在筹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珠算到了明代得以全面应用并普及,最终取代筹算,成为主要的...
20.[期刊]
摘要: 《永乐大典》算书指现藏剑桥大学的《永乐大典》副本一册之卷一六三四三与卷一六三四四的两卷算书。算书是归于“算”字韵下的“算法”汇编,按算法分类收集抄入算题。对明...
1.[会议]
摘要: 乾嘉学派的算学研究活动,主要侧重对古算的整理与发掘,为十九世纪中国数学的发展提供了非常良好的基础.本文论述乾嘉学派通过辑失、校勘和考证等方法,使失传五百年之久...
2.[会议]
摘要: 变量的产生在数学发展过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催生了解析儿何与微积分,促进了函数概念的形成,而且也是现代数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本文简述了变量数学的发展,并就中国...
3.[会议]
摘要: 通过参与2002年的“西安数学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后,笔者学习了陕西省大荔县进修学校和辽宁师范大学有关数学史教育目的,结合某县的特点,不但讲了秦九韶和他的《数书...
4.[会议]
摘要: 本文对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文化价值做了两点论述,一、数学史的教育意义,二、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文化价值.
5.[会议]
摘要: 20世纪10年代到七十年代,众学者对秦九韶生卒年作了臆推,但有不少学者对主观臆推秦九韶生卒年颇具微辞,本研究对秦九韶的出生之年作了新考证,并结合秦九韶的故事重...
6.[会议]
摘要: 本文专门探讨秦九韶的四言诗句系文中的治国主张,在科技史中,他的这种治国纲领是罕见的,很少有人涉及的空白课题。由于历史原因,他同避了改革封建社会政治制度,提出用...
7.[会议]
摘要: 变量数学的形成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即解析几何的产生、微积分的创立、函数概念的形成以及极限概念的形成。在此过程中孕育了非常重要的变量思想,其中包括坐标思想、函数...
8.[会议]
摘要: 本文专门探讨秦九韶的四言诗句系文中的治国主张,在科技史中,他的这种治国纲领是罕见的,很少有人涉及的空白课题。由于历史原因,他回避了改革封建社会政治制度,提出用...
9.[会议]
摘要: 介绍了圆周率的研究历史,祖冲之对圆周率研究的贡献,国际上对圆周率日的纪念活动情况,建议我国将3月14日设立为祖冲之纪念日.
10.[会议]
摘要: 1897年4月22日,《湘学新报》正式创刊于长沙,为旬刊.21期后易名为《湘学报》,1898年8月8日终刊,共刊出45册.两报先后由江标、徐仁铸、黄遵宪督办,...
11.[会议]
周达我国现代数学教育的开创性贡献——兼论知新算社的性质和历史功绩
摘要: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中国数学从传统数学向现代数学的彻底转变时期,也是中国现代数学教育开始出现的初创时期.在这历史性的转变中,出现了一位中国现代数学的先驱...
12.[会议]
摘要: 中算家的割圆术包括二分弧法与n分弧法,它们表达了割圆八线的不同性质,清代割圆术与传统割圆术的关系由此得到说明.n分弧法与二分弧法的关系涉及开方问题,有理二项式...
13.[会议]
试论《算数书》的数学表达方式——兼论《九章算术》对中国传统数学表达方式的规范化
摘要: 本文首先讨论了《算数书》中关于分数、除法、问题的提出与发问以及答案的表达的方式,并与《九章算术》的表达方式进行了比较。
14.[会议]
摘要: 传世文献中,《九章算术》(以下简称《九章》)粟米章川和《说文解字》f2l(以下简称《1.}文》)都提到一系列米的换算比例,两者有同有异。对于相异处,清儒段玉裁...
15.[会议]
摘要: 本文尝试通过考察《算指》"叠借互征"章中所载算题,探讨这一时期东西方数学的优劣长短,推测译者的心态,同时对中国人的数学学理进行了评价,希望能够为日后的进一步研...
16.[会议]
摘要: 方程是中国古代九数之一.本文以复原簿算的角度重新考察方程,以展现中国古代数学的筭篝技艺化特征.并证明从筭篝到文字数字再到算图的变化与数学内容之间的互动.文章利...
17.[会议]
摘要: 本文以古希腊数学为参照,研究中国古代数学有显著的特征,并从中国古代数学中不同于古希腊数学的计数制度和工具、推理方式和计算方法、人文色彩浓厚的社会性等显著特征进...
18.[会议]
西学东渐与清初科学精神之兴起——以中算家对三角学的会通为中心
摘要: 明末《崇祯历书》将西方三角学知识传入中国,偏重应用和计算而缺乏论证。清初中算家在接受、学习的同时,逐一补证了缺少证明的公式、定理,逐步精简公式的证明与应用,并...
19.[会议]
摘要: 本文对中国古代数学的基本观念进行了探讨。文章围绕道统数学观念、形数对应观念、率的有关概念、中算家的无限观等进行了论述。
20.[会议]
摘要: 本文的校勘着重于阐明与以上诸家的不同之处,并对一些存在的歧义试作甄别。其中关于"约分"、"合分"、"少广"三问的校勘,揭示出《算数书》对"约分"、"通分"和最...
1.[学位]
摘要: 《算法天生法指南》是十九世纪后期在日本颇有影响的代数学著作,于十九世纪末传入中国。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首先介绍该书作者会田安明的生平与业绩,以及他所领导的最...
2.[学位]
摘要: 清朝末期,随着一次、二次鸦片战争的打击,清政府逐渐认识到自身的落后,引进西学、西艺已成为爱国有识之士的共识。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大量的西方科学著作传入中国,其中...
3.[学位]
摘要: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也非常显赫。数学起源是数学史研究中不可忽视问题。数学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的石器时代,数学应生活和生产实际的需要而生,经...
4.[学位]
摘要:
徐光启是明末最杰出的数学家,他对中国数学的贡献集中地体现在《几何原本》、《崇祯历书》中。
《几何原本》是西方数学的经典之作,它创造了一个可以作为后世...
5.[学位]
摘要:
《学算笔谈》总共十二卷,是华蘅芳晚年的一部关于数学学习和数学教育的重要著作。通过对《学算笔谈》内容的全面解读,本文所获主要结论如下:
一、数学基础知...
6.[学位]
摘要: 明末清初是传统中国文明与欧洲文明交流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科技翻译,成为当前科学史研究的热点。特别是徐光启、李之藻等柱石人物参与译介的数学著作尤为受人瞩目。《...
7.[学位]
摘要: 相对于西方数学,东亚数学具有鲜明的算法化倾向,其特点表现为对算法的重视,在传统算学著述中阐述算法理论的并不多见。以往关于东亚数学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传统数学知...
8.[学位]
摘要: 19世纪中叶是晚清中算在近代化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在这一时期,虽然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饱受内忧外患,但数学上在消化吸收传入的西算过程中取得了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
9.[学位]
摘要: 本文以晚清京师同文馆第二任总教习欧礼斐(C.H.Oliver,M.A.)所编《弧三角阐微》-书的数学内容为主要研究内容,深入分析其中的数学知识与方法,着重该书...
10.[学位]
摘要: 本文讲的是清代三角学的基本概念与变迁,涉及古代的有关知识,两次传入的三角知识与会通结果。传统知识未能独立于天文学,基本概念是物理的,有关结果是近似的。第一次传...
11.[学位]
摘要: 最小公倍数是初等数学中的一个基本内容,一般指取几个数公倍数中的最小正整数。最小公倍数与最大公约数的关系是最小公倍数的重要性质。在古代文明中,希腊与中国等国家或...
12.[学位]
摘要: 科学技术影响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渗透于每一个历史阶段。晚清时期,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两面夹击,使得部分中国人认识到西方科技的强大,开始探索“实业兴国”之...
13.[学位]
摘要: 杨辉,字谦光,南宋末期钱塘(今杭州)人,是我国古代数学的巅峰时代---宋元数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宋史》无传,其他史书亦没有详细记载。即使这样,亦不能掩盖其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