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艺术史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四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232篇,会议文献有9篇,学位文献有29篇等,摄影艺术史的主要作者有吕丽宁、赵昊、叶彬松,摄影艺术史的主要机构有爱普生影艺坊、王小慧艺术工作场、空军总医院信息科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中国古代社会受儒家宗法秩序统辖,传统祭祀文化是宗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晚清,摄影在中国落地生根并逐步发展为兼具殖民化色彩和本土化视觉传统的新艺术类型。经由中西...
2.[期刊]
摘要: 徐希景,福建师大美术学院教授、艺术学理论硕士生导师、中国摄影家协会摄影史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摄影卷副主编。研究方向为中国摄影史论、影像文化...
3.[期刊]
摘要: ISBN:9787551424653出版发行: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年1月页数:376定价:398.00元1976年,一系列的历史事件促成了中国当代...
4.[期刊]
摘要: <正>光阴荏苒,历史将永远铭记,1947年11月12日11时,当红旗插上了正太饭店的最高处,作为我党我军解放的第一个设防的大城市,石家庄从此掀开了历史新篇章。...
5.[期刊]
摘要: 本次展览向观众展现康泰纳仕集团所承载的百年时尚摄影史。康泰纳仕是享誉世界的美国杂志出版集团,引领现代时尚的潮流,旗下的时尚杂志包括《Vogue》《Vanity...
6.[期刊]
摘要: 《晋察冀画报》是中共创办的第一份摄影画报,诞生于晋察冀根据地,以沙飞为代表的第一代红色摄影人,在摄影宣传的实践中,以"摄影武器论"为指导,《晋察冀画报》及其丛...
7.[期刊]
摘要: 庄学本在国家边疆危机和民族学学科发展之际,投身于民族考察事业具有重要价值.先后三次进入藏彝走廊做人文探访,取得丰富成果,使其成为社会大众与藏彝走廊部分民族相互...
8.[期刊]
摘要: 20世纪初期,以蔡元培为首的美育家在借鉴西方美学思想的同时,还曾对中国传统美学资源进行选择性的继承和改造,并在融合中西的基础上实现现代美育话语的本土化建构.同...
9.[期刊]
摘要: 摄影普及甚至泛滥,使其脱离原有的专业摄影特权,成为人人可以参与共享和交流的审美经验,其带来社交革命,也是一次影像的巨大变革,它改变了人们的观察习惯和摄影方式。...
10.[期刊]
摘要: 1945年,20岁的陈勃在张家口学摄影,刚刚拍了两个胶卷,就接受了拍摄、编辑《'五一'工人画刊》的任务;随后是《石家庄日报》的记者生涯、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的摄...
11.[期刊]
摘要: 民国时期,相关组织开办了空中照相培训班,训练航拍人员;众多刊物介绍了航拍知识;空军摄影人员及摄影家因军事要求或兴趣机遇,进行了航拍,系列作品充分发挥了战争实用...
12.[期刊]
摘要: 民国时期,相关组织开办了空中照相培训班,训练航拍人员;众多刊物介绍了航拍知识;空军摄影人员及摄影家因军事要求或兴趣机遇,进行了航拍,系列作品充分发挥了战争实用...
13.[期刊]
摘要: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在这个历史节点,把70年来的中国摄影进行梳理,对各个历史阶段的主要事件、涉及人物作以介绍;对一些早已过世并曾经被否定的摄影家...
14.[期刊]
摘要: <正>1956年1月,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发表了具有典型官方色彩的通知:''''爱美是人的天性,美和装饰是一种艺术,服装的整洁美观,是一种有文化修养和热爱生活...
15.[期刊]
摘要: 作为世界历史上的第一批摄影实践者与传播者,传教士在早期摄影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中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及他所编的《格物入门》对摄影在中国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6.[期刊]
摘要: 摄影创作者首先还要明确创作是个艰苦的过程.它通艺术设计、同绘画创作一样,不是你随便设计一张,随便画一张就能说是艺术创作了,拍摄也是如此,不是你随便拍一张或者几...
17.[期刊]
摘要: 摄影技术传入中国以来,浙江摄影人不论是摄影规模还是摄影成就,都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这其中的代表人物既有凭借"集锦摄影"蜚声海内外的文人摄影家郎静山,也有用镜头记...
18.[期刊]
摘要: 摄影不像其他图像艺术形式诞生得那么早,它的诞生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但是,在这看似不长的发展过程中,同样有其学科内涵的积淀——摄影史.在探究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
19.[期刊]
摘要: 齐齐哈尔地区出现摄影文本的时间虽与国内其他地区几近同步,但发展相对滞后,且各方面发展极为不平衡,但其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也多有闪光之处。齐齐哈尔摄影史的研究和编...
20.[期刊]
摘要: 长城是中国文化与中华民族的象征。在中国一百多年的近代史中,长城形象伴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清朝后期至民国初期,西方人出于猎奇和商业目的将长城塑造为...
1.[会议]
透过迷宫钥匙孔窥视--辛迪·雪曼&大卫·林奇在影像世界的探索
摘要:
2.[会议]
摘要: 本文将分别论述西方和中国的三个摄影阶段,研究在各个年代,个人摄影如何成为一个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人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的媒介,以及新的个人摄影传播的媒介即可能性。...
3.[会议]
摘要: 无论是美国传教士或"一·二八"淞沪抗战的照片,都是历史的生动写照.透过这些照片,可看到活生生的历史,也可看到社会的进步与变化.在研讨"摄影进入中国"这一主题时...
4.[会议]
摘要: 摄影是一面镜子,照进现实,照出灵艺.摄影是一种视觉生命的体验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以相机镜头遵循摄影的视觉语言和语法,在恰当的时间和空间记录社会、自然与艺术的...
5.[会议]
摘要: 邹伯奇创建了中国第一家命名为“公元”的感光材料生产厂,开创了中华民族感光材料工业的新纪元。同样,也是使浓厚的潮汕文化出现了一种全新的科学氛围。“公元”的兴衰,...
6.[会议]
真与思:摄影史实与摄影史学——从《当代中国摄影艺术史》与《摄影中国》说起
摘要: 摄影史不是摄影史实的集纳,而是对于摄影事实逻辑性的通盘思考,是对于摄影艺术的宏观批评,是在客观叙述摄影发展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探讨摄影艺术发展的规律和评价体系。...
7.[会议]
口述历史:不再让中国摄影感光史失忆——记中国感光工业之父林希之与他的公元厂历史
摘要: 本文以摄影感光史为研究对象,指出对于摄影史的历史叙述,不仅要包括摄影理论的发展,还应包括摄影器材、感光材料和媒体研究等多个方面。而对于历史叙述的手法和形式,除...
8.[会议]
摘要: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摄影在国家日渐清朗的政治背景下,渐渐摆脱政治意识形态的严苛束缚、突破单一的"工具论"藩篱,开始寻求摄影的本质特征和社会属性.这是一个艰...
9.[会议]
摘要: 本文试图站在新中国个人摄影发展史的角度,观察个人摄影对中国当代摄影的映射和影响,追溯当代摄影中较多出现的摄影面貌和观念(如集体照、全家福、私摄影等)的背后因素...
1.[学位]
摘要: 专题摄影是以成组的图片结合少量的文字来集中、全面、深刻地阐释一个主题,经过后期的编辑及排版最终形成一个整体,以此来表现深刻的思想内涵,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在读...
2.[学位]
摘要: 艺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没有人完全不和艺术发生关系,艺术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不仅美化我们的生活,而且给予了人类理想和希望。在不同的时代和历史背景下...
3.[学位]
摘要: 摄影术与印刷术的技术进步让画报有条件用纪实摄影拓展新闻传播的视野,而《良友》画报是集新闻性、娱乐性、知识性为一身的大型综合性画报,它注重报道时事,改进和完善了...
4.[学位]
摘要: 清末国门大开,到中国边疆探险考察的外国人与日俱增,民国时期,在边疆危机和民族危机的刺激下,“开发西部”已经作为国家性发展战略而轰轰烈烈的展开,社会各界人士纷纷...
5.[学位]
摘要: 本文通过对西方现当代摄影史的梳理和对西方众多纪实摄影理论的总结归纳:纪实摄影是对现实的记录和再现,纪实摄影师带着人文主义情怀而不是私人化感情,将自身对人类和社...
6.[学位]
摘要: 1934年,郎静山的第一幅集锦摄影作品《春树奇峰》在英国摄影沙龙入选,带有浓重中国色彩的集锦摄影正式进入大众视野。在郎静山的集锦摄影作品中,有大量的涉及中国传...
7.[学位]
摘要: 摄影分离派是近180年摄影史上非常重要的历史流派,其诞生之初旨在促进美国的画意摄影,但是在其短暂的活跃时间里,却开启了摄影?体语言的探索,并成为现代艺术在美国...
8.[学位]
摘要: 摄影作为一门艺术,与人类其他艺术门类比较起来,历史相对是短暂的。摄影术于1839年8月诞生于法国,至今只有不到一百八十年的历史,但是摄影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
9.[学位]
摘要: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经过新文化运动洗礼的城市知识阶层开始自主探索“美术摄影”,通过创作、结社、展览、出版等行动,实际参与到摄影艺术的探索和研究中来。他们的努力使...
10.[学位]
摘要: 自上世纪20年代起,中国已开始出现了“电化教育”的概念,其重要的物质基础是利用声像设备进行教学活动。因此,摄影的自身发展也就影响了电化教育的发展。摄影术是西方...
11.[学位]
摘要: 本文对民国时期摄影的文化背景进行了分析。民国时期是中国摄影史上第一个繁荣兴盛期。民国时期摄影活动兴盛的标志不仅仅在于文化巨匠的参与和评价,更表现在当时的文艺界...
12.[学位]
1937-1949解放区摄影艺术风格研究——从三个解放区代表性摄影家说开去
摘要: 解放区摄影,是在20世纪30年代末至建国初期这个特定时期的一个特殊的文化、政治现象,在中国的摄影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充实了中国摄影的历史,更是推动了中...
13.[学位]
作为“应用艺术”的延伸和加强——解放后至“文革”末期(1949-1976)的中国艺术摄影
摘要: 通过对解放后至“文革”末期这三十年间的艺术摄影发展状况的考察,我们可以发现:这段时期的艺术摄影,是作为“应用艺术”在不断地延伸和强化的。这一结论,从几个方面表...
14.[学位]
摘要: 以贝歇夫妇为创始人,由其众多学生发展起来的德国杜塞尔多夫学派对当代摄影的影响不可估量。杜塞尔多夫学派兴起子20世纪80年代,他们在促使摄影与艺术交叉综合的过程...
15.[学位]
摘要: 近年来,庄学本作品的价值被重新认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起这位纪实摄影大师以及他的作品。作为中国的一位纪实摄影大师,一个曾经很长一段时间被人们遗忘,但近些年又...
16.[学位]
摘要: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浪潮的兴起,中国摄影开始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以及国外摄影作品收藏市场的影响下,国内摄影...
17.[学位]
摘要: 本文对古典摄影工艺的复兴进行了探讨。达盖尔银版法、湿板火棉胶工艺、蛋白印相工艺等古典摄影工艺作为19世纪主要的影像呈现技术,其主要使用群体是职业摄影师。19世...
18.[学位]
清末民初我国的学校音乐教育制度——以《癸卯学制》和《壬子·癸丑学制》为核心
摘要: 学校音乐教育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密切相关。本文所要研究的学校音乐教育制度,是指近代学校音乐教育制度,是以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癸卯学制...
19.[学位]
摘要: 19世纪下半叶的中国,处处挨打,不仅主权丧失,经济、文化,政治也都受到了西方列强的严重的冲击和破坏。当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同时,西方的先进的科学技术...
20.[学位]
摘要: 20世纪30年代的民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大动荡、大转折的关键时期。我国的文化艺术在这一时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与发展,正处于号称“黄金十年”的繁荣时代。这一时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