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11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
第11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

第11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广东东莞
  • 出版时间: 2013-11-26

主办单位:中国摄影家协会

会议文集:第11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随着传播技术,尤其是网络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影像的社会价值也在发生显著的变化,并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社会功能.本文探析数字传媒时代影像价值的五个主要方面:史实证明价值、新闻传播价值、认知教育价值、舆情建构价值和文化消费价值.随着多媒体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普及,其形象、逼真、快捷、虚拟的特点必然日益显现出传播优势。人们也越来越多地接受以影像为特征的形象传播,从而导致现代视觉文化的蓬勃发展。然而,与此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影像自身的表达局限和人为主观的影响,以免无限夸大影像的价值。
  • 摘要:本文以摄影理论家袁毅平为研究对象,指出他重视摄影理论建设,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同西方传来的摄影艺术形式相结合,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摄影理论话语体系。同时将摄影理论运用到摄影创作中,其作品表现出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精神.
  • 摘要:本文以摄影艺术中元影像理论为研究对象,指出元影像理论就把语言研究发展成为言语研究,并从语言学的维度拓展到了心灵的维度。这就是元影像提倡“回归本心本性”的意思所在,对于当代摄影而言,理念和思想才是关键。理论思考比拍照本身更重要。
  • 摘要:本文以风光摄影为研究对象,指出摄影改变了绘画,绘画又影响了其他艺术门类。后来之所以会产生表现主义的雕塑、表现主义的音乐、意识流小说以及表现主义的电影等,追根溯源,无不来源于摄影推动力,一幅风光摄影作品如果算作艺术,那么它应该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也就是说,从创作者的角度来说,摄影家尽管拍摄了一幅风景,他并不是为了说明画面中有什么,而是想说明他心中有什么:从欣赏者的角度来说,欣赏一幅风光摄影作品时,令他产生审美愉悦或让他感到震撼的不是画面中展现的客观世界风光,而是来自于摄影者精神世界的“风光”。
  • 摘要:摄影画刊曾是纪实摄影的摇篮,在种族隔离时代,南非《鼓》培养和训练了一代图片编辑和纪实摄影家,他们的工作在表征殖民治理和种族和解进程中起重要作用,但相关研究寥寥.本文通过摄影的视角,运用历史人类学方法,从《鼓》与摄影、种族和解、黑人城市化、非洲世界化四个方面展开讨论《鼓》与20世纪50-60年代南非摄影及社会,文章指出20世纪50-60年代,虽然《鼓》在出版发行过程中困难重重,还经常遭到查禁,但还是能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对于打破沉闷的政治秩序、种族隔离制度等各种社会藩篱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改变黑人命运的关键平台。同样,围绕《鼓》成长起来的非洲摄影家,尽管历经艰辛,有时还有生命的危险,但是他们毅然选择正义的事业,为反抗种族隔离、争取黑人白人平等做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他们跟他们的拍摄对象一样理应受到敬重,是非洲黑人和其他有色人种取得自由和平等人权胜利的一支重要力量。
  • 摘要:本文以艺术摄影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艺术摄影的发展进程,阐述了中国画的大写意与超现实摄影中的抽象对艺术摄影的影响,写意较抽象有程度上的差异,或者说抽象离具象更远些。西方有些流派迷失在艺术路途,忘了不知从何处出发的;而写意始终有创作者的主观精神可寻,即使只有一道缝隙也可窥探出精神信息。而抽象的极端,是不仅“隐”去了客体,也一并“隐”去了创作者主体,对表现个人的“潜意识”和“梦幻”,当然没有相通的语言理解。它们不仅“摆脱现实对象”,也“超脱现实自我”,同时也“脱离了对形式观照的自我”。
  • 摘要:本文就当代摄影作品价值体系进行了研究,摄影作品价值体系由自然价值、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三者构成,三者依次对应真、善、美这人文思想所共有的三大价值要素。这三大价值要素一直引导着摄影作品的发展。三者的比重从宏观上讲是相同的,只是在不同的摄影类别和具体流派中对三者的取向比例有所不同。加之摄影家个人从自身对价值体系的理解出发而使摄影作品在面貌上呈现丰富多样,使得摄影作品的价值体系呈现出复杂性、多义性和不确定性。但面对自然、社会和审美这摄影价值体系的三大方面,那种侧重一种或两种价值的摄影作品,其最终的价值是不完整的,进而也是缺少学术高度和现实意义的。
  • 摘要:本文以观念摄影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观念摄影的叙事策略,指出观念影像表意的数字化,观念影像纪录到传播的转化,影像的电影化表意倾向,观念影像的符号化表意趋势等是观念摄影常见影像表意方式,数字化时代,传统影像的评价标准己不适应观念影像,虽然摄影界实行“分类评价体系”,对于不同类型的影像有着不同的技术评判标准与艺术评价体系,但观念影像类型的评判标准仍处于紊乱与无序中,建立一套健全完善的技术与艺术评价标准己成当务之急。标准只是参照物,没有哪一种影像标准是“通适”的,既可依“拿来主义”参照西方标准,也可以从中国实际出发,逐渐完善本土化观念影像评判体系和美学原则。
  • 摘要:本文以工业摄影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工艺摄影的现状:在浮躁、迷茫中渐见理性的灵光,阐述了原因:工业化进程缺陷与摄影创作条件局限相互影响,提出了加强工业发展成果的抢救性记录、整理和挖掘,为工业化发展建立影像数据平台,加强工业发展过程的系统性跟踪摄影创作,为工业化发展提供规律性认识和思考,加强工业发展领域的重大专题摄影创作,为工业化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提供预警和社会校正力量等推动工业摄影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 摘要:本文以"二战"后西方社会的思想变革为主要背景,以躯体与欲望为主线,呈现战后人体摄影思想的艺术本质.通过解析乔伊斯·坦尼森、赫尔穆特·牛顿、强·索德克、安德里斯·塞拉诺、纳塔查·梅里特等这半个世纪以来先锋摄影师在人体摄影与情色艺术领域中的探索,直视人性的本身与情色文化的发展.以人体审美的诞生为源头,揭示当今以影像传播为主要载体的社会中,情欲与文明发展的纠葛关系,指出摄影术作为19世纪西方工业文明的产物,最初的人体作品依然延续西方传统绘画与雕塑一贯的传统思想。到了20世纪,印象派色彩学、达达主义、立体派的出现引发着艺术史的革命,革命的目的就在于改变人们传统的审美趣味,让世界艺术更趋于多元化。当时的政治家惧怕这种力量,趋于传统美学的人更为此尊称为“马蹄死”。当“二战”结束后遗留下的政治矛盾与世界格局促使身处不同国度的摄影艺术家用不同的方式去延续以往还没结束的艺术探索,之后的性解放运动与女权主义运动使得这门艺术的掌握权发生改变。
  • 摘要:抗战期间,著名摄影记者王小亭先生拍摄了众多优秀摄影作品,刊载在《良友》画报《申报》《战事画刊》等刊物上,有力地宣传了抗战.本文以《良友》画报为中心,系统考察了1937年至1945年各期的全部图像,重点研究了王小亭抗战时期的专题摄影,探究其抗战时期专题摄影的特点以及对当代摄影的启示,文章指出王小亭专题摄影作品围绕鞭挞日军暴行、反映民众团结抗战、抗战军事、抗战中的生产生活等方面展开,从各个方面深层体现抗战,具有主题明确,注重抗战的深层体现,条理清晰,注重图片的逻辑关系,风格大气,注重画面的视觉效果等特点。
  • 摘要:本文试图在理清社会纪实摄影根本属性和创作要求的前提下,对社会纪实摄影未来的发展前景作初步分析.本文确认社会纪实摄影根本属性为社会属性,并有超出摄影界,在全社会范围内传播的追求,并总结出其创作的特点为:脱胎于社会生活也服务于社会生活,受社会关注亦受社会制约.本文归纳出了社会纪实摄影未来发展的几点趋势:第一,主题趋向热点领域,表现内容更加大胆;第二,主观态度独立鲜明,形成作品独立灵魂;第三,呈现内容更加丰富,长期沉浸形成成果;第四,社会参与全民创作,纪实特性充分张扬,第五,读者多元立场各异,分众趋势逐渐清晰,第六,根本属性愈加清晰,评判规则与时俱进。
  • 摘要:本文以摄影艺术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摄影艺术在新媒体环境下由大众化转向通俗化的原因:第一,高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人们对摄影艺术的认知发生了根本性的突变;第二,网络社会与虚拟世界的构建,摄影本体语言获得了极致的发挥,视觉文化与语言文化的互补和依存关系,摄影被推到了前台的位置;第三,世界多元文化的汇聚和交融,摄影成为不可置换的媒介和桥梁,生存环境和精神欲求的变化,摄影的通俗化、大众化是文化发展的一种必然,更是社会责任的一种承担;第四,新传播环境下,摄影文化的大众化趋向呈现多元化和后现代。
  • 摘要:本文回顾性的分析了付羽、火炎、杨文洁等摄影师的作品,指出年轻的摄影师认为他们在引领潮流,在新兴媒体、民间力量和国际市场的支持下,他们的图像生产和传播更为迅猛有效,他们由此获得了一种优于年长者这集体性的文化权利,这在以前最多只是一个被有限容忍的幻觉,但是现在正逐步成为不可阻挡和回避的现实。
  • 摘要:本文试图站在新中国个人摄影发展史的角度,观察个人摄影对中国当代摄影的映射和影响,追溯当代摄影中较多出现的摄影面貌和观念(如集体照、全家福、私摄影等)的背后因素及与个人摄影的关系,指出新中国个人摄影的发展历史分为三个时期,一是照相馆肖像时期(1949-20世纪80年代),二是手持相机时期(20世纪80年代一21世纪初),三是数码摄影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新中国的个人摄影史是科技和文化的历史,也是拍摄者和被摄者构建自我的历程。个人摄影的诸种语言,是摄影语言中最为本质、核心、朴素的语言,而个人照片在不同时代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样式风格及拍摄内容,隐含了所处时代的精神面貌和大众的审美偏好,挪用和借用个人摄影是艺术家创作的一种策略。
  • 摘要: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摄影在国家日渐清朗的政治背景下,渐渐摆脱政治意识形态的严苛束缚、突破单一的"工具论"藩篱,开始寻求摄影的本质特征和社会属性.这是一个艰难而充满了除旧布新、革故鼎新的觉醒期.变化中急切渴望建立新秩序,其深刻的反省与追索前所未有:从重新审视自我到放眼向外寻求启蒙,从批判本土经验到被动依附于世界潮流,再从重新认识自我到通过自我批判而获得自信,直至对本国文化内涵的提炼与挖掘.中国摄影在当代经历的一场复杂多变的精神嬗变,其实质是摄影在文化上的自觉,中国的摄影文化也终于在当代走出了长期的沉寂,迎来蓬勃发展的兴盛期.指出中国摄影文化的建设,可以自成一家,然不能绝缘于世界,一如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从来都不是推倒固有的一切重来,而是层累以往,逐代蓄积;其最大优势即在于包涵与融合,而它的最强力量又在“不战以屈人之兵”—农耕文化的特征有别于游牧和西方商业文化的侵略性,其话语权也有别于霸权。也因为中国文化上始终讲“和”“合”,是“人类主义”即“人文主义”的,亦即“世界主义”的。以开放心态吸纳百家,再“和凝为一,存养省察,自然蓄聚;如此,以人文化成天下,才是中国摄影话语权建立的最高诉愿;唯其如斯,中国摄影文化才可能强盛和令人尊敬。
  • 摘要:本文就新媒体传播环境下摄影版权保护制度进行了研究,尽快建立一套完善的版权登记制度便成为新形势下解决权属纠纷矛盾较为迫切的任务。著作人必须增强法律意识,将重要的数字作品及时进行版权登记,对于那些不及时进行登记而遭遇维权困境的作者,只能由自己承担这一不利后果。现有的版权法律制度己经影响到对数字作新传播环境下作品创作者、品著作权的有效保护并制约着产业的发展,必须重新准确界定传播者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合理平衡各方利益。
  • 摘要:本文回顾性的分析了雅各布.奥古斯特·里斯、雅各布·奥·索博、贝歇尔夫妇等摄影师的作品,指出这些作品,使人们去思考摄影本身的局限性,通过这种表达方式,强调与记忆的关系,看到摄影作为一种介质,能够去再现记忆当中的事情,这些事情不可能再重现,也不可能以纯粹的摄影形式去重现。
  • 摘要:本文以摄影记者为研究对象,阐述了自媒体的兴起与摄影记者职业岗位的消亡关系,分析了摄影记者岗位濒临消亡的原因,指出摄影记者要想谋求未来发展,必须想办法突围自救。第一,做好提前下岗与转行(转型)的心理准备:第二,积极利用自身的专业业务特长,向社会纵横发展业务,争取积累整合自己的业务资源:第三,认清当前形势迎合新媒体与流媒体统治传媒的形势,从一名新闻影像生产者转变成为一位影像图片生产与经营者,朝既能拍摄又能写作和录像的复合型专业人才转型;第四,时刻给自己充“电”,才能使自身的专业业务立足于不败之地。
  • 摘要:本文以摄影美术馆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摄影美术馆的发展现状,阐述了展览作品的情况,指出在评价摄影作品时,不仅要关注作品本身,还要关注摄影师在摄影史上他的地位,以及他所做过的一切事情。
  • 摘要:本文就新闻图片的视听表达进行了研究,指出在尊重新闻真实的原则性的前提下,新闻摄影者要通过运用技术手段和表现方式,提高阅读率,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并形成有效购买,同时运用新媒体技术增加新闻图片的声音表达,在新闻图片的数字文件中嵌入声音,从而增加新闻图片的现场感、真实感。
  • 摘要:关于"观看"的目的与意义,从哲学出现时就争论不休.本文从"光影史"入手,采用资料呈现的方式,引导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自我思考,探讨"观看"在自然科学、哲学中的作用,以回应人在自然世界中的地位,指出摄影作品具有的独创性,并非是其对历史的蔑视。没有历史的传统,独创性就无从谈起。
  • 摘要:本文以摄影事业为研究对象,指出数字技术给摄影带来巨大变化,分析了摄影理论研究需要明确的四个维度的任务:对观看方式的分析之微,对影像作品的分析之维,影像的接受与传播规律之微,摄影史述评之维,中国摄影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依赖于创作人才队伍,也依赖于理论人才队伍,因此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摄影理论队伍。
  • 摘要:本文以摄影理论为研究对象,简单说明了从“摄影理论是什么”到“什么是摄影理论”的摄影理论认识转向的意义。从寻找指涉和拓展视野两个层面说明深入地学习自己所接触到的理论视点对那些希望将它们引入摄影理论研究的人至关重要,这些人既包括在我国摄影理论研究领域掌握话语权的人,也包括其他摄影创作者和研究者,从而将“关注摄影理论”内化为自己的习惯。
  • 摘要:本文以摄影艺术为研究对象,指出摄影跟所有艺术和所有媒体一样,是一个介质,是一个中介物,它可以记录社会、承载想象,是一种物理媒介,呈现是一种时空二维。摄影为社会现实和人的记忆留下了痕迹和证据,成为后来种种话语产生的来源和诱因,摄影在描述作者的感知和期待时,成为与真实生活并存的一个神话。所以一个真正的摄影师是了不起的。
  • 摘要:广告摄影是一种信息集中、旨意明确的图像信息,解读一则广告摄影作品就是在解读摄影师的图像编码.借助罗兰·巴特的图像修辞学理论,通过对国内外广告摄影经典案例的深入分析,从摄影创作者和观者的角度去探讨广告摄影视觉语言的修辞形式和媒介特性,认为广告摄影通过直观的视觉元素和简明的修辞手法,与不同的社会、文化结合,共同缔造出了一个意识形态世界.文章从视觉语言的修辞表达、符号特性两方面入手,考察广告摄影在创作时的图像修辞策略和意识形态意涵,文章指出在消费社会,人们购买的已经不再是商品本身的实用价值,而是维持着与商品之间敏一种“占有”关系。在翻阅杂志时,摄影图片已经在受众心理产生了某种内在力量,促使消费者置身于卖场中时开始盲目购买商品。当购买行为实现时,“获得”即满足了某种精神需求。在此时购买的不再是商品的功能,而是获得的商品附加值。视觉语言修辞的主要功能与最终目的也就是将受众的原始欲望转化为对商品的购买欲望,通过购买来获得商品,拥有商品后通过周围朋友的仰慕之情,产生了一种眩晕效应。至此通过视觉语言的修辞策略运用,商家也就获得了它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
  • 摘要:本文以风景摄影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风景摄影外延扩大化的具体现象和艺术手法,指出早期的风景摄影对于人性的启蒙和爱国主义的寄托,以及个人与祖国归属感的身份认可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如今兴起的景观摄影正是对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的境况的真实写照和反思。人们对于风景或者说景观,有着丰富复杂的寄托,同时人类也因此创造了许多理解自然与景观的方式与表现手法,丰富、深化了对于风景、风景摄影的理解。
  • 摘要:本文探讨了20世纪上半叶世风急变下的解放区摄影,从沙飞对"古长城"的意义建构、雷烨及其战地摄影、摄影图像中的"送子参军"三个解放区摄影的个例,论述了摄影作为武器在解放区中的视觉表达方式与价值建构.摄影的"武器论"在解放区除了发挥对外的视觉宣传战功用外,对内与中共的意识宣传政策形成互动关系,有效地引导、规约与建构了新的价值观念,是"摄影与救亡"这一时代风向泛政治化的典型.
  • 摘要:本文就当代摄影作品价值体系进行了研究,指出应用现代文艺科学,以摄影学、文艺学、文艺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传播学理论为支撑,站在诸学科交汇的角度研究摄影作品的价值体系,可谓科学有效的途径。摄影家和广大摄影人要研究和分析这个价值体系,从中领悟出摄影创作、摄影传播的基本规律,并自觉运用这一规律,不断加强学习,提升人文修养,增强创新思维,努力开拓视野,将新知识、新思考、新理念运用到摄影创作之中,用镜头和影像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不断提升摄影作品的审美价值、艺术价值。要用优秀摄影作品传递和倡导“真、善、美,勤、勇、新”的文化内涵,充分体现摄影作品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要不断增强市场意识,积极投身摄影产业发展,真正实现摄影作品的经济价值。
  • 摘要:本文以观念摄影为研究对象,指出观念摄影的当代性最为本质的价值意义,不是建造出一座座供人膜拜的艺术神殿,除了美学价值之外,摄影更强调其内容意义和对社会话题的介入。面对社会、政治力量带给人们的恐惧和偏见,面对社会矛盾所交织成的密密麻麻的网,摄影以其迅捷而独特的媒介手段,将这些话题所编织的无形的网化为影像,成为人类视觉的具象化延伸。对历史影像进行新的诊释定位,并且娜用既有的影像改造为新的空间,突破纪实摄影纯粹的记录功能,将重构和后纪实引入摄影领域,物的观照、静思和无动于衷的冷面注视,从而进入类型学的层面等是观念摄影的几种常见手法。
  • 摘要:本文就南怀谦摄影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南怀谦的生平及当时的汉中的西方传教活动,阐述了他在摄影方面的成就:南怀谦总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拍摄的主题离不开人,南怀谦以纪实摄影来图说汉江上游、陕南秦巴山地人的生存状态,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劳动,他们的精神追求,他准备了一整套摄影箱,包括三脚架、底版、携带型暗箱和备件,以及摄影手册。南怀谦《世纪回眸》摄影集照片的构图技艺特色之一是均衡。为了保证纪实摄影的真实性,采用现实主义的态度去拍摄、去创作。均衡对于摄影构图来说,是一个基本的要素;而对于纪实摄影来说,均衡可以保证照片最基本的欣赏价值。
  • 摘要:本文立足传统摄影的本体语言,阐明摄影的自身本质特性,在当代数字文化语境中的真实性和陌生化概念.分析了古典摄影艺术的独特魅力和发展出路,认为古典摄影的手工性使得摄影作品具有"原作"的"唯一性",传统摄影的多重可变性在泛数字时代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指出作为摄影师,在运用传统摄影工艺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其多变的手工性,使作品自身在内容题材上更具有艺术性和可读性。
  • 摘要:本文以纪录摄影为研究对象,指出“全媒体”需要的“全息视力”,是激情迸发的“发现力”。全面发现,重在一个“全”字。纪录摄影者要有“全”的收获,除传播媒体的要求和激励外,更重要的要依靠纪录摄影者的发现激情。目标对象和事物,它的传播价值的“正面”也许就在采访者可掌控的眼前,但是它的更多侧面,无尽的细微点和关联面,则是难以预测的无穷景象和瞬间。没有寻觅的激情驱使,很多采访者常常会望而却步,或仅仅是走马观花。而激情的背后,是对生活的热爱、对职业的敬重、对使命的坚守。浮躁,是“全面发现”的大敌。热情充沛的“激情摄影者”,必然会有多情的发现兴趣和眼光。
  •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等摄影教育规模的急速扩张,观念摄影在影像领域呈现出了一种空前的繁荣景象.与此同时,观念摄影创作群对数字时代新技术的兴奋和迷恋直接导致了观念摄影表达的异化——摄影领域非主流的数码合成类影像突然成了当前中国观念摄影表达的最主要方式.有关观念摄影的文章也大多是在宣称图像处理软件给摄影表达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而很少关注数码合成影像后面隐藏的摄影异化问题.本文着重探讨数码合成类影像的异化实质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异化特征.文章的开头对数码合成影像盛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造成这种局面的两个观点"观念摄影是近年的新事物"和"合成影像是一种全新的创作方式"在摄影史的范畴进行了考证,指出观念摄影诞生于摄影术的发明之初并贯穿整个摄影发展史,而数码合成手段和摄影史上的拼修版、摄影蒙太奇在本质上并无区别.随后,详细分析了数码合成影像创作思维的"反摄影"性和题材选择的"超现实"性,及其所呈现出来的表达程式化和观念空洞化倾向,并在西方经典摄影文本的语境中探讨了摄影的本质问题,指出数码合成影像根本没有摄影的本质属性,它不应该被称作摄影而应独自成为一类作品,而中国的观念摄影也应从当前这种亢奋的异化状态中冷静下来,并回归到摄影的本体语言,摄影作品应该尽可能用相机拍出来,而不是依靠电脑软件做出来.观念摄影应该专注于呈现好的观念,而不是合成技术.
  • 摘要:本文以摄影艺术为研究对象,指出摄影在当代艺术和网络文化的双重压迫下似乎陷入了尴尬无措的境地,提出了充分利用摄影的写真性优势、加强审美训练和文化修养、学习借鉴并充分利用自媒体等推动中国当代摄影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作为中国当代摄影人,需要立足传统历史文化,正视现代传媒技术带来的时代变革,从摄影的图像语言、人文承担和本土摄影的自觉、自立与完善出发,着眼当下,探索出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当代摄影艺术之路。
  • 摘要:本文以数码摄影为研究对象,指出全媒体语境下,对摄影活动实践者的身份认同(Identity)是折中认同,改变了在胶片摄影时期树立的摄影活动实践者身份的固定认同方式,全媒体语境下以线下拍摄、线上流通的数码摄影活动为主流,是摄影与网络的结合,数码摄影作品是网络化的影像作品,全媒体语境下的数码摄影传播呈现出高度互动的特征,大部分数码摄影作品的传播与网络密不可分,与此同时被打印出来的数码照片以及胶片作品,也开始逐渐出现互动性的趋势。
  • 摘要:本文以摄影作品为研究对象,指出摄影师在拍摄照片时就是一个艺术创作的过程,体现着摄影师私人的审美体验,作为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你应该心无旁鹜,应该决然地沉醉在自己的世界当中。
  • 摘要:本文以摄影感光史为研究对象,指出对于摄影史的历史叙述,不仅要包括摄影理论的发展,还应包括摄影器材、感光材料和媒体研究等多个方面。而对于历史叙述的手法和形式,除了收集历史文献资料外,口述历史也是一种搜集摄影历史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公元人的口述、文字笔录、录音、录影之后,在这些原始记录中抽取摄影感光史有关的史料,再与其他历史文献比对,让历史更加全面、更加接近具体的历史事件的真实性。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