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事件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七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187篇,会议文献有7篇,学位文献有17篇等,历史事件的主要作者有郑凯旋、付永杰、刘正刚,历史事件的主要机构有中共长春市委党校、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范来宗《喧喧》诗之本事为“苏州诸生案”。嘉庆四年(1799)四月,吴县知县甄辅廷为富户向生员吴三新讨债,违例对吴用刑,苏州诸生对此表示抗议,在告官不理的情况下...
2.[期刊]
摘要: 今大台北地区是中国台湾政治与经济中心,但约230年前林爽文事件时,本地区尚是汉人方开发未久之“帝国边陲”。又因当时台湾府城所在之今台南市以北的中、北部台湾,几...
3.[期刊]
摘要: 嘉庆六年广州总巡口拿获羽纱走私一案.基于英国馆藏外交部档案FO233/189系列档案的分析,该案件基本可定性为英国东印度公司商船与广州口岸私商(行外商人)进行...
4.[期刊]
1920年社会舆论对"国民大会"的态度及其引发的论争——以《晨报》为中心
摘要: 1920年,直胜皖败,直系军阀吴佩孚随之提出解决国事问题的"国民大会"主张,由此在社会上引起一场关于"国民大会"主张的讨论,而当时重要的舆论报纸《晨报》发表社...
5.[期刊]
摘要: 邵友濂就任台湾巡抚期间,对台湾防务的建设采取了诸多措施:整顿军容、 严肃军纪,完善台湾的军队组织建设;对台北机器局进行修整,改善台湾的武器装备水平;以铁路建设...
6.[期刊]
摘要: 烟瘴缺是清廷于烟瘴地区设立的特殊官缺。雍正时,琼州多个州县被确立为烟瘴缺,且清廷大幅削减崖州等州县烟瘴缺官员的任职年限。乾隆帝又继之,并确定崖州烟瘴缺之三要素...
7.[期刊]
摘要: 经过康雍乾百余年的发展,19世纪上半叶的清王朝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其中制度层面导致的社会问题尤为突出.以云南为例,乾嘉之际的云南盐政败坏,各地因盐而起的“州...
8.[期刊]
摘要: 《仁和县海宁州海塘沙水工程图》是乾隆后期一副描绘钱塘江北岸海塘工程情况的地图,现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将图中所标绘的将建工程情况与相关记载相对照,可以确定该图是...
9.[期刊]
摘要: 《仁和县海宁州海塘沙水工程图》是乾隆后期一副描绘钱塘江北岸海塘工程情况的地图,现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将图中所标绘的将建工程情况与相关记载相对照,可以确定该图是...
10.[期刊]
摘要: 清嘉庆七年,六艘英国兵船先后驶近澳门,意图靠岸登陆占领澳门.在多方的周旋之下,这一阴谋未能得逞.由于清代史书对此事记载并不详尽,表面上看只是一次简单的外交事件...
11.[期刊]
摘要: 经过康雍乾百余年的发展,19世纪上半叶的清王朝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其中制度层面导致的社会问题尤为突出。以云南为例,乾嘉之际的云南盐政败坏,各地因盐而起的"州...
12.[期刊]
摘要: 从义和团运动初兴到使馆被解围,清政府和外国使馆区的交涉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使馆区人员从要求小批卫队进京到组成联军,其间和总理衙门发生多次龃龉;第二阶段,...
13.[期刊]
摘要: 嘉庆二十三年,京城一带出现"暴风",引起统治者极大恐慌.在君主受命于天的思想观念下,天人感应作为儒家政治学说也始终钳制着嘉庆的言行.一场伴随灾异谴告说的"暴风...
14.[期刊]
曾国藩的权势之死——清廷的天津教案对策与同光之际湘淮权势转移
摘要: 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的在华活动因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支撑而日形猖獗,致使民教冲突日趋激烈,进而影响到西方列强和清政府的政策立场,影响到清政府内部对如何处理教案的...
15.[期刊]
摘要: 清光绪年间鹤丽总兵朱洪章担起了为鹤庆坝子开河治水的重担,他打破了知州权力控制下鹤庆坝子原有的保守的运作模式,整合利用各方资源和力量,带领亲兵及当地绅民不断克服...
16.[期刊]
近代山西票号分号选址布局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日升昌与合盛元为中心的考察
摘要: 清道光以来,山西票号的勃兴成为清代晋商在中国商业史上留下的光辉业绩。山西票号联号管理制度下分号的选址与布局直接影响票号的发展路径和经营绩效。在搜集整理清末民国...
17.[期刊]
摘要: 东印度公司最初将中国西藏视为一个可以通往中国内地市场的贸易后门,而尼泊尔是接触这个后门的最佳选择,所以,18世纪下半期东印度公司通过派兵和遣使的方式试图控制尼...
18.[期刊]
摘要: 千叟宴作为清代康熙至乾隆年间朝廷邀请上千老者欢聚一堂的盛大宫廷宴会,世所罕见。千叟宴耗费庞大,规格甚高,这是它有别于其它筵宴的主要特点之一。康熙、乾隆二帝共举...
19.[期刊]
摘要: 以阴山文化为立足点,以“复字号”商号兴盛为切入点,查阅文献资料、地方志等相关史料,分析阴山地域商业文化中蒙汉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精神内涵,总结“复字号”商号兴...
20.[期刊]
摘要: 半个多世纪以来,《人民日报》对郑成功的报导有两大特征:其一是逢十纪念,其中1961-1962年、1981-1982年最为热烈隆重;其二是多元化的纪念方式,除了...
1.[会议]
摘要: 李文学彝族农民起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波澜壮阔的以彝族为主众多兄弟民族参与的反抗民族压迫和反封建压迫的农民起义。起义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强化了哀牢地...
2.[会议]
摘要: 嘉庆一朝处于清廷由盛转衰的特殊时期.嘉庆皇帝即位之初,面对川东北地区匪患肆虐的局面,嘉庆帝适时地调整了四川的兵力部署,以此加强对川东与川北的军事管控,扭转军队...
3.[会议]
摘要: 咸同之交,太平军进军浙江,诸暨乡民包立身利用“邪术”,以包村为据点,创办“白头军”,附近乡民纷纷投奔,与太平军对峙达八九个月。双方大小战役数十次,立身军先获胜...
4.[会议]
摘要: 乾隆六十年(1795)正月,贵州铜仁的石柳邓、湖南永绥的吴八月、石三保等率领的乾嘉苗民起义爆发.清廷调动七省十八万兵力镇压起义.嘉庆二年(1797),起义最终...
5.[会议]
摘要: 作为道光初年议行漕粮海运的重要人物,齐彦槐的著作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征引。但齐彦槐在此事件中的所作所为,却历来语焉不详。本文通过对相关史料的详细勾勒,认为齐彦槐...
6.[会议]
摘要: 文章介绍了准格尔达什达瓦部归顺清的始末,论述了此事件在历史上的意义。介绍了乾隆平定准格尔叛乱所采取的措施。
7.[会议]
庄存与复兴今文经学起因于“与和坤对立”说辨析——兼论对海外中国学研究成果的吸收与借鉴
摘要: 本文着重对艾尔曼先生提出的庄存与复兴今文经学起因于“与和珅对立”说进行了辨析,提出对海外中国学的研究成果既要勇于吸收,又要善于吸收。
1.[学位]
摘要: 晚清时期,随着外国势力逐渐深入中国,引发出不少中外的矛盾与冲突。在诸多的矛盾与冲突之中,因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的传教活动而引发的教案,为中外交往中矛盾的主要表现。...
2.[学位]
摘要: 中国近代史上的教案是历史学界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因为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教案与以往的教案不同,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宗教事件,它是晚清中国官绅民与外国教会势力在政治、...
3.[学位]
摘要: 美国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彼得·伯驾(Peter Parker1804-1888)在华生活二十年,他的活动涉及到了中美外交,宗教,医疗等多个领域,目前,国内学界对他...
4.[学位]
摘要: 1793年,马戛尔尼勋爵率领的英国使团,以向乾隆皇帝祝寿为名出使清朝。这是中英之间第一次正式的国家间交往。 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让英国急于向外扩张,寻求...
5.[学位]
摘要: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蒙金战争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文中首先对蒙金战争的阶段进行了划分,即成吉思汗时期、木华黎时期、窝阔台时期,使纷繁复杂的战争过程便于把握...
6.[学位]
摘要: 太平天国战争时期地方督抚权力的扩大,极大地影响了晚清的政治格局和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该文以江西为例,对咸同年间地方督抚权力扩大的过程做了一个客观的描述.并认为...
7.[学位]
摘要: 发生于1882年的朝鲜“壬午兵变”,是朝鲜各种矛盾长期积聚的产物。它不仅是朝鲜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中韩关系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兵变发生后,清政府积极了解事...
8.[学位]
天主教传入仙桃及仙桃民众信教原因探析——兼论天主教与仙桃民间社会的冲突与融和
摘要: 本文以仙桃天主教为研究对象,对天主教在仙桃的传播和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文章的第一、二部分介绍了仙桃的地理概况和天主教传入仙桃的过程,第三、四部分为本文的重点,...
9.[学位]
摘要: 1905年的连州教案是清末广东涉外案情中最严重的基督教教案,也是近代中美关系史上最严重的教案之一。本文根据各种有关文献和档案资料,借鉴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试...
10.[学位]
摘要: 军屯是明代历史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和制度,伴随着明代始终,对当时社会生活,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军屯研究,对明代历史的研究具有...
11.[学位]
摘要: 本文以1813年八卦教叛乱为研究对象,通过解读叛乱者供词、官员奏折,结合地方志的描述,探讨清中后期华北地区官方和民间对待叛乱的态度及应对措施。自康熙初年刘佐臣...
12.[学位]
摘要: 鸦片战争前,天主教在中国传播过程中所发生的教案,自雍正禁教开始,历经乾隆、嘉庆、道光朝,共计百余年,史称“百年禁教”。福建地区发生的教案,在“百年禁教”的历史...
13.[学位]
摘要: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随着西方传教士的登陆和涌进,中国人民的反洋教运动也逐步兴起。1895年的古田教案就是中国人民反洋教运动中的重大事件之一,也是近代福建案情最严...
14.[学位]
摘要: 同治初年(1861年-1864年),这一时期是整个中国社会从传统的古代封建社会向近代双半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清政府日益腐败,民不聊生,各地起义不断,民族矛盾凸...
15.[学位]
摘要: 马麒是中国近代西北割据一方的实力派军阀,也是马氏家族政权在青海的奠基人。马麒对青海地区一系列军事和政治上措施,对青海地区的文化和经济等各方面带来了一定的发展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