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问题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四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19405篇,会议文献有290篇,学位文献有1701篇等,国际问题的主要作者有高祖贵、朱锋、郑焕宇,国际问题的主要机构有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东亚地区是海洋利益集中、海洋矛盾复杂的地区。随着对东亚外交的塑造力和引领力增强,中国提出全球安全倡议,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理念指引。目前东亚海洋领域践行...
2.[期刊]
摘要: 俄乌军事冲突爆发后,为应对美西方空前制裁和孤立,俄罗斯将“向东看”政策视为必需而非选项,其政策调整为:放弃与美西方缓和关系的努力,突出与合作伙伴的共同利益,寻...
3.[期刊]
摘要: 自美国“印太战略”提出以来,学界对“印太北约化”倾向的关注日益增强。既往研究往往强调“印太战略”实践在乌克兰危机背景下出现的效仿北约的政策倾向,并未触及对这一...
4.[期刊]
摘要: [研究目的]深入探究“五眼联盟”与东盟在网络安全治理领域不对称合作的特点及成因,对中国与东盟及其他国家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治理合作,推动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5.[期刊]
摘要: 为了维护霸权地位并延缓自身衰落,美国将中国视为“主要对手”和“安全威胁”,推行所谓“全政府”和“综合威慑”的对华战略。准确认识美国的对华错误认知,需要把握其哲...
6.[期刊]
摘要: 当前,民粹主义的兴起对代议制民主形成了较大冲击,是欧美国家民主政治危机的重要表现之一。代表性断裂是政治代表体制与民众之间出现的政治裂隙与信任危机,体现了公共政...
7.[期刊]
摘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在全球生态危机加剧、大国竞争日益激烈、全球环境治理碎片化...
8.[期刊]
摘要: 粮食安全是联合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领域,也是联合国在成立初期就重点关注的议题。联合国全球粮食安全治理遵循粮食权、粮食主权和发展观等三大理念。其中粮食权突显了联...
9.[期刊]
摘要: 冷战结束后,在自由和平理论指导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通过稳定行动介入冲突后国家的国家建构,推动西方式民主政权改造。在二十多年中,从波黑的战后重建到阿富汗战...
10.[期刊]
摘要: 俄乌冲突的爆发对欧洲的安全格局造成了极大冲击,作为欧盟重要支柱的德国曾成功化解了2014年第一次乌克兰危机,因此在此次俄乌冲突中也被期待可以再次发挥领导作用。...
11.[期刊]
摘要: 当西方文明与追随西方的国家纷纷滑向困境之时,世界格局“西强东弱”态势依旧但“东升西降”趋势越发明显的“后西方时代”在人类文明的变革中到来。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中国...
12.[期刊]
摘要: 联合国是维和行动主要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冷战结束以来,西方主导的联合国维和的目标由维护和平逐渐转变为战后重建,并开始承担复杂的国家建构任务。一方面,维和给目标国...
13.[期刊]
摘要: 当今世界,全球化出现了由经济全球化转向安全全球化的趋势,并存在进一步向“全球安全困境”坍缩的迹象。一些国家的政策开始由倾向于通过经济全球化带动增长,转向更多考...
14.[期刊]
摘要: 军队是国家权力的关键指标,也是绝大多数主权国家不可或缺的有机构成,在国内政治与国际关系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世界上仍存在少数主动废除军队的国家。引人关注...
15.[期刊]
摘要: 科技的竞争与合作日益成为国家间互动的核心内容之一,它被视为影响国家实力对比、安全环境和对外行为的重要变量。大国对促进科技发展和保持科技优势的追求,促使科技要素...
16.[期刊]
摘要: “全球安全倡议”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全球安全治理中的具体化,是运用中国智慧为人类自救于危难、发展于和平、成就于安宁而提出的中国方案。安全观是安全的一种理论化...
17.[期刊]
摘要: 国家安全学的创建为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提供了整合与成长的契机。人工智能技术并非基于安全目的而诞生,却因其核心功能可以与既有安全体系内的诸多环节建立深度链接,从而获...
1.[会议]
摘要: 纵观世界历史,国际海洋政治大致经历了:权力政治至上;权力与利益政治均衡分布;权力、利益和责任政治全面发展三个阶段.在技术进步和国际政治文化变迁两大因素的作用下...
2.[会议]
试析“丝绸之路经济带”所面临的安全威胁及中俄联手应对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摘要: “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其完全实现预计要耗费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对此,地区安全与稳定无疑是一个长期必要的因素.其...
3.[会议]
摘要: 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是在《联合国宪章》第43条“特别协定”无法订立、第42条“空海陆军行动”没有武装力量支持的情况下,安理会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七章,将武力强制...
4.[会议]
摘要: 南极作为全球公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治理状态主要由以平等、开放、合作为特征的全球治理模式,大国主导的霸权模式,以及追求排他性利益分割的地缘政治模式共同决定.20...
5.[会议]
摘要: 作为美国唯一的北极州,阿拉斯加州在北极问题上具有独特的战略地位.阿拉斯加州北极政策的核心是本州寻找到新的经济发展引擎,推动阿拉斯加州应对能力的提高、构建弹性社...
6.[会议]
摘要: 2017年1月,特朗普正式就任美国第45任总统.特朗普上任后面临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本人政策偏好别具一格,其如何处理奥巴马政府的北极“遗产”引发关注.本文通过使...
7.[会议]
摘要: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北极地区的暖化出现了显著的“倍增效应”.北极地区的快速变化对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地缘政治等领域产生综合性影响,北极...
8.[会议]
摘要: 本文首先概述了冲突分析理论,从理论和应用两角度述评了国内外冲突分析理论的研究应用现状,随后应用该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模型,以热点问题-伊朗核问题为例进行了国际...
9.[会议]
摘要: 如何将警犬有效的在暴恐现场处置中使用,对警犬的装备属性、使用条件不仅要有明确的法律界定,使用的战术、方法还需要有更加深入的研究。面对国内警犬使用与战术相结合这...
10.[会议]
摘要: 将反恐传播的研究,置于一带一路的框架之下,并从新世界主义的角度,论述解决反恐传播中存在问题的方法,并根据相关逻辑,推断出新型反恐传播的模型.
11.[会议]
摘要: 当然,国际社会的进化也是必然的,国际法向世界法的演进是未来世界的发展趋势。联合国成立时它本质上是一种国家间体系,《联合国宪章》居于它的核心。目前这种描述也基本...
12.[会议]
摘要: 根据《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规定,国际数据中心(IDC)负责国际监测系统(IMS)监测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对IDC次声数据处理流程进行了简要介绍,其流程可分...
13.[会议]
摘要: 禁核试条约组织(CTBTO)国际数据中心(IDC)是CTBT核查体系的支柱之一.它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国际监测系统(IMS)的337个设施传送来的数据进行收集、自...
14.[会议]
摘要: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新亚洲安全观,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印度等共同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延续和发展,其中的内核是中国的...
15.[会议]
摘要: 2015年,南海地区形势持续发酵.国际舆论层面围绕中国岛礁建设与中菲国际仲裁呈现出"双线多爆点"的特征;南海地区外交形势,由于美国在南海奉行"前沿-前线"策略...
16.[会议]
摘要: 9月3日,中国首次在抗战胜利纪念日举行阅兵,向这跨越时空的人类共同胜利,致以一个国家最庄严的敬礼.胜利来之不易,和平来之不易。耻辱不能忘记,胜利需要纪念,世界...
17.[会议]
摘要: 进入2016年,如果需要对中亚地区安全形势做一个总体评判的话,可以用"形势总体保持稳定,但挑战和威胁在增多"这样来概括.同时也可以看作中国学者总体上对现在中亚...
18.[会议]
摘要: 近年来,阿富汗、中东地区及非洲一些国家极端恐怖势力的活动愈演愈烈.尤其是"伊斯兰国"组织占据伊拉克和叙利亚的部分领土,在欧洲、美国等地进行暴恐活动,并扬言要在...
19.[会议]
摘要: 2015年世界和地区形势复杂多变,一些地区动荡不安,但中亚地区总体上一直保持和平与稳定状态.这与周边阿富汗、西亚、北非持续不断的战乱形成鲜明对比.这也显示了中...
20.[会议]
摘要: 中亚位于阿富汗毒品流向俄罗斯、欧洲的"北方通道"之上,这是阿富汗毒品外流的主要渠道之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中亚国家深受阿富汗毒品的危害,涉毒犯罪众多,特别是毒品...
1.[学位]
摘要: 1967年8月,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以及泰国在曼谷签订《曼谷宣言》,东盟启程。1976年东盟各国签订《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明确规定缔约国之间进行合...
2.[学位]
摘要: 伴随网络信息化的持续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国际秩序与世界格局处于深刻的变革期与深度的调整期的同时,也让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达到了一种全新的历史发展高...
3.[学位]
摘要: 伊斯兰恐惧症问题是西方非穆斯林民族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9·11恐怖袭击及之后伊斯兰极端恐怖暴力事件频繁发生,使得整个西方社会人心不断笼罩在穆斯林的恐惧之...
4.[学位]
摘要: 从当前恐怖主义态势来看,恐怖袭击目标逐渐转向平民、商业设施等软目标;恐怖活动趋于“全球化”、“分散化”;“独狼式”、“自杀式”袭击方式,逐渐成为恐怖活动的重要...
5.[学位]
摘要: “一带一路”倡议是国家级顶层合作倡议,合作领域广阔,在多国间谋求政策、贸易、资金、设施、民心的相通融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
6.[学位]
摘要: 东盟自成立以来即致力于地区安全的维护,东盟安全机制的产生与发展,体现了东盟作为一个小国集合组织对本地区安全事务自主决策的诉求与意愿。尤其是1976年东盟国家签...
7.[学位]
摘要: 随着世界多极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世界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非国家行为体,丰富了国际社会参与者的类型,但是也带来了许多不安定因素。核扩散作为一个从核武器被发明出来就...
8.[学位]
摘要: 难民的出现和流散是当今国际政治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它不仅与当事国的内部政治运作有关,更对难民流散对象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方方面面造成影响,从而构成国与国关系...
9.[学位]
摘要: 冷战后,国家崩溃和国家失败成为非洲政治的突出特征,冲突后国家重建成为非洲政治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外部干预则是其中极为重要因素。它对非洲国家重建的作用与影响是非...
10.[学位]
非传统安全视野下大国形象的塑造——以《巴黎协定》后中美气候政策为例
摘要: 随着世界极端天气发生频率的增加,全球性的气候变化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与国际社会以往强调的传统安全不同,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具有非传统安全的典型特征。气候变化虽...
11.[学位]
摘要: 2016年1月,以应对朝鲜导弹和核试验的威胁为由,朴槿惠政府决定将美国的“萨德”反导系统在韩国部署。“萨德”入韩对东北亚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安全产生了极大的破坏...
12.[学位]
摘要: West Africa,a block of fifteen African countries has endured challenging times ...
13.[学位]
摘要: Can the nuclear crisis on the Korean Peninsula be resolved peacefully?By analyz...
14.[学位]
摘要: 由难民引发的国际移民问题已经成为欧洲地区日益凸显的政治问题。2015年以来,每年有上百万来自西亚北非的难民涌入欧洲国家。此次难民危机同以往的相比,具有新的特点...
15.[学位]
摘要: 国际关系体系把国际关系视为一个具有某种内部关联的体系,国际体系的理论认为,在一定时期内,国际社会中的组成单元按照一定的规则相互作用,最终在长期的互动中形成一个...
16.[学位]
摘要: 恐怖主义及其影响是近二十年来世界范围内的热点问题。恐怖主义是一个群体、个人或次国家团体使用暴力或威胁,以通过恐惧或威胁获得社会、政治或宗教目标。大多数遭受恐怖...
17.[学位]
摘要: 朝核问题是近些年来牵动国际政治神经的热点问题,时至今日,一直悬而未决。朝核问题的出现有着非常深远的历史原因,而和平解决朝核问题无疑是历史最大的期盼。为了和平解...
18.[学位]
摘要: 自从冷战结束以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美国对于朝鲜的政策随着几任总统的更换,在最近几十年的时间内,经历了非常大的变化,而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中,美朝...
19.[学位]
单元互动中“关联”与“相长”的结构效应——基于朝核试验的动态观测
摘要: 朝核试验作为国际关系问题研究的基本事件,具有突发性、互动性、因果性的特点,呈现多变、复杂、不稳定等状态,从一定程度上对东北亚区域安全和稳定产生了诸多不确定的影...
20.[学位]
摘要: 2014年以来,伊斯兰教的逊尼派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异军突起,以暴力手段,肆虐中东,并在全球范围散播极端主义宗教思想,声称要建立横跨欧亚非的“哈里发国家”,震惊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