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事业史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六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83篇,会议文献有8篇,学位文献有27篇等,出版事业史的主要作者有周祖德、宋以超、王汉熙,出版事业史的主要机构有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传媒大学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晚清著名学者陈虬创办的《利济学堂报》是中国近代最早的高校学报。主要分析了《利济学堂报》的创办背景、编辑出版特色、医学传播贡献以及在近代科技期刊发展史中的地位。...
2.[期刊]
摘要: 出版作为文学生产、传播的重要一环,是新文学的主要媒介平台。1928—1937年,随着新书业的形成、扩张和落幕带来新文学图书出版规模的激增、饱和进而转型,新文学...
3.[期刊]
历史使命 社会担当 文化传承——从电视剧《觉醒年代》中的出版人谈起
摘要: 2021年播出的电视连续剧《觉醒年代》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这段波澜壮阔历史画卷。该剧运用场景再现的手法,以《新青年》的创刊拉开整个故事的序幕,...
4.[期刊]
民国期刊述评专栏的属性变革与现象解读(1918-1949年)
摘要: 民国期刊述评专栏的属性由新闻栏而始却以评论栏而终,此间之变革系述评文体在百年发展中的第一次属性变动。此次变革,一方面推动了期刊述评专栏在民国期内诸如各大报刊均...
5.[期刊]
民国地方医学期刊的出版及其防疫宣传——以西安出版的医学期刊为例
摘要: 民国在西安出版的医学期刊有十几种,其中以西医期刊为最多,中医及综合性期刊次之,专刊和校刊则最少。"西学东渐"下的"西医西渐"、政府推广以及现实疫灾是医学期刊得...
6.[期刊]
摘要: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的百年间,我国出版发行事业不断壮大成长,新华书店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在宣传党的思想理论、传播先进文化、提高国民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
7.[期刊]
摘要: "黑白融合"一直是美国重要的政治议题.由于黑人群体在美国社会的特殊地位,黑人报刊从诞生起就与主流白人媒体有着不同的使命.黑人报刊记录了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
8.[期刊]
砥砺奋进六十载,凝心聚力谱新篇——庆祝《华南农业大学学报》创刊60周年
摘要: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简称《学报》)是由华南农业大学主管主办的学术期刊,创办于1959年5月,是20世纪50年代创(复)办的70余种大学自然科学学报之一.20...
9.[期刊]
摘要: 在当前大数据背景下,无锡荡口古镇会通馆铜活字文化面临着数字化保护和传承的困境,为此,提出了铜活字文化影像保护与传承的建议。即在大数据、“互联网+”背景下,利用...
10.[期刊]
摘要: 在当前大数据背景下,无锡荡口古镇会通馆铜活字文化面临着数字化保护和传承的困境,为此,提出了铜活字文化影像保护与传承的建议.即在大数据、“互联网+”背景下,利用...
11.[期刊]
民国时期大学学术期刊运营模式的比较研究——以《国学季刊》《燕京学报》《清华学报》为例
摘要: 民国时期大学出版的《国学季刊》《燕京学报》以及《清华学报》,为保障学术成果的创作、学术质量的提升及刊物的发行量和出版效率,各自采取了适应自身发展的卓有成效的运...
12.[期刊]
书籍市场的历史角力——读《启蒙运动的生意:〈百科全书〉出版史(1775—1800)》
摘要: 在法国启蒙运动的历史背景下,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的出版是一个有标志意义的文化事件,折射出那个时代的出版的政策管控、印刷的工艺流程和图书的市场营销等多个侧面...
13.[期刊]
从新文化史观看中国出版史研究变化的可能——评述《启蒙运动的生意:〈百科全书〉出版史(1775—1800)》
摘要: 美国著名历史学者罗伯特·达恩顿继承并发展了一种新的史学研究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他在《启蒙运动的生意:〈百科全书〉出版史(1775—1800)》中以《百科全书》...
14.[期刊]
出版史研究的媒介学维度——《启蒙运动的生意:〈百科全书〉出版史(1775—1800)》的方法论意义
摘要: 罗伯特·达恩顿的《启蒙运动的生意:〈百科全书〉出版史(1775—1800)》一书从社会文化史的微观维度出发,以《百科全书》的商业出版活动为核心,从下而上地构建...
15.[期刊]
摘要: 随着信息社会的全面到来,我们对于印刷的速度和质量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印刷不仅是我们学习和工作的一部分,更是文明的传播和记录者。早在15世纪中期活字印刷术在欧...
16.[期刊]
摘要: 励德·爱思维尔出版集团(Reed Elsevier PLC)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科技和学术出版集团,它在科学和医药、法律、风险管理和商业等领域提供信息服务。随着新...
17.[期刊]
摘要: 我国新闻出版业经历了市场改制、融资体系变革之后发展日益迅猛,但目前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需不断加大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及体制改革力度,通过中央到地方政府、出版业...
18.[期刊]
摘要: 晚清著名学者陈虬创办的《利济学堂报》是中国近代最早的高校学报.主要分析了《利济学堂报》的创办背景、编辑出版特色、医学传播贡献以及在近代科技期刊发展史中的地位....
19.[期刊]
摘要: 印刷文化史研究是现代西方历史学研究的一个显著学术增长点,是在西方印刷实践与经验的基础上,在印刷文化史的研究范式、研究方法、史料运用等方面建立起完善的学术研究话...
20.[期刊]
摘要: 发行出版物是中国共产党引领妇女运动的一项重要举措.建国前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利用出版物的宣传教育功能,对推动妇女运动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共产党利用出版物的...
1.[会议]
摘要: 上海之所以成为近代中国的出版业中心,所依靠的不仅仅是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这样的大型出版企业,为数众多的中小书局是构成上海书业生态坚实的基础.光绪十三年(187...
2.[会议]
摘要: 出版转型具有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经营机制的再造与经营理念的重塑,增长方式的调整与转变,竞争方式的提升与竞争理念的改变,产品形态的多元与升级,产品内容的独特与...
3.[会议]
摘要: 通过介绍雕版印刷在古代东亚文明中的主导地位,20世纪前期,美国卡特著《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中表示,是中国首先发明了造纸和印刷,并对欧洲造纸和印刷事业的...
4.[会议]
摘要: 笔者即根据近年来整理、研究清内府刻书文献档案及实物资料为依据,介绍了清代内府铜活字印本的概况及铜活字制作方法,分析了铜活字和《古今图书集成》的渊源,探讨了《数...
5.[会议]
乾隆庚戌辛亥朝鲜燕贸活字考——兼探朝鲜著名活字“生生字”及《生生字谱》之来源
摘要: 朝鲜时代著名印刷史文献《板堂考(铸字所应行节目)》所载"庚戌贸来"和"辛亥贸来"的两批"燕贸木字",据考是乾隆五十五、五十六年(1790、1791)朝鲜燕行使...
6.[会议]
摘要: 《古今图书集成》所用之铜活字毁于乾隆年间.因为乾隆御制诗"毁铜昔悔彼",学界有毁铜铸钱之说,现存档案则显示毁铜铸佛.本文依据内务府不同档案,考证铜活字毁铜后的...
7.[会议]
摘要: 宋代的刻书出版事业,适应政治的需要和文化的需求,伴随着农业、手工业和商品的发展,逐浙兴盛发达起来。它的重要标志,就是出现了许多刻书机构、单位和个人,官刻私雕同...
8.[会议]
摘要: 国子监亦称“国学”、“国子学”,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管理机构和最高学府。五代是社会动乱、分裂割据的时期,诸国并立、战火纷飞,国家已没有力量雕刻石经。后唐明宗时...
1.[学位]
摘要: 在欧美学界,罗伯特·达恩顿被视为出版史领域的麦克卢汉。是西方图书史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和领军人物。本文将介绍达恩顿在图书史研究中的新观点和新研究视角,并展开较为...
2.[学位]
摘要: 在欧美学界,罗伯特·达恩顿被视为出版史领域的麦克卢汉。是西方图书史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和领军人物。本文将介绍达恩顿在图书史研究中的新观点和新研究视角,并展开较为...
3.[学位]
摘要: 在维米尔34幅油画作品中,有10件作品分别绘有地图以及地球仪,其中7幅绘有挂墙地图。据考证:这7幅画中地图有5幅是出自于当时最具威望的布劳家族,只有一幅来自维...
4.[学位]
摘要: 清代山东的坊刻业开始兴起并得到长足发展。地域上分布广泛,形成了众多出版中心,最出名的如聊城“四大书庄”。书坊的出版活动与市场需求紧密联(繁),获得最大的经济利...
5.[学位]
摘要: 本论文采用人文地理学的方法,进入20世纪30年代上半叶上海虹口地区的民营出版业的研究。1930年代的虹口是公认的上海第二条文化出版街所在地,四川北路及沿线布满...
6.[学位]
摘要: 明代中叶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推进,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书籍的印刷出版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灵活多变、富有生机的书坊刻印业。而地处经济发达、文化繁荣、...
7.[学位]
摘要: 出版业的繁荣得益于民众对知识与文化的不懈追求,更得益于社会的整体发展。18世纪下半叶,英国工业革命爆发,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重大的变革,也为出版业蓬勃发展提供了...
8.[学位]
摘要: 日本的出版业到江户时代得以明显发展,一方面民间文化也相当繁荣,於是出现众多出於官民之手的出版物。同时,江户时代虽然处於锁国状态,然而日清交流却非常频繁,清朝的...
9.[学位]
摘要: 村上平乐寺是创立於日本江户时代初期的京都书肆。江户和明治时代,村上平乐寺以日莲宗专门出版商的身份,对京都的出版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过,一直未引起学界重视的...
10.[学位]
摘要: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文革后到八十年代中国的翻译书出版热潮,为了探讨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论文从翻译书生产的体制入手,结合了翻译、出版和文化研究,追溯了中共中央的...
11.[学位]
摘要: 科学技术作为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为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改进,意识形态的变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提供了完整的科技实体和思想武器。早在明清绝续之...
12.[学位]
摘要: 山西平阳历来是文化之邦形胜之地,金元是平阳雕印史上的黄金时代。依托平阳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特殊的地理位置及优越的自然环境,在特定的历史政治背景下,山西平阳的刻...
13.[学位]
摘要: 王圻是明嘉靖至万历年间的一位着述活动家,自幼好读书,一生勤着述。王圻35岁考中进士,65岁致仕还乡。在30年的仕途生涯中,他尝试着编选、注解、刊刻了一些书籍,...
14.[学位]
摘要: 图书出版业是文化产业的核心层,也是重要的内容产业之一,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民族出版业是国家图书出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
15.[学位]
摘要: 明代是我国古代文学书籍出版事业全面发展的鼎盛时期,初步形成了市场化和产业化,也具备了现代文学书籍出版市场的完整特点。本文依次从明代文学书籍出版的背景概述、明代...
16.[学位]
摘要: 对书籍的审查在中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然而现代意义上系统的书报审查的产生是以1450年左右欧洲活字印刷术的改进为物质技术前提的。近代早期欧洲各国因政教体制不同审...
17.[学位]
摘要: 在中外现代文化出版史上,延安时期的出版业是一种极具魅力的出版现象。它是在特殊背景、特殊年代下产生的特殊的出版业形态,并发生、发展形成自己独特的本质和个性。它是...
18.[学位]
国难当头中的“理想追求”:抗战时期永安知识分子与《改进》杂志
摘要: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战火很快烧到了福建沿海,省会被迫由福州搬至小城永安。这个偏居东南一隅的小城,以它的宁静和相对开明的政治环境吸引了大批来自全国各地,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