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体制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四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1065篇,会议文献有10篇,学位文献有131篇等,国家体制的主要作者有蒋劲松、李永忠、陈鹏,国家体制的主要机构有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吉林大学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元宇宙是数字革命下催生的一种“游戏媒介”,因其特有的沉浸感和真实感属性正在创造着新型数字政治生活。在元宇宙中的政治主体可以体验新型数字生活政治、数字情境政治、...
2.[期刊]
摘要: 尊严作为人类极其重要的价值,长期以来获国际学界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但从普通民众视角系统而准确地把握我国民众的尊严观念,分析其变迁机理,却一直未获令人满意的进展。...
3.[期刊]
摘要: 由知情权与大数据融合演化而来的开放政府政治意涵,与发展数字产业的经济动力一道,构成了我国公共数据开放的双重驱动逻辑。在中国语境下,公共数据开放与政府信息公开呈...
4.[期刊]
摘要: 作为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奥斯特罗姆立足于自身对制度供给问题的深刻理解,以规模较小的公共池塘资源为研究对象,专注于人类破解集体行动困境的能力,为解决...
5.[期刊]
摘要: 国家治理模式因时代更替而嬗变。崇尚礼乐文明的宗法制社会宣扬“顺应天意,替天行道”的理念,采用世袭制或禅让制的权力继承方式,即“君治”,这是传统的国家治理方式;...
6.[期刊]
摘要: 现代政治学中,政治权威以政治权力为后盾,是社会成员自愿认同政治权力而形成的积极的合法性权力关系。相较带有强制性的政治权力,政治权威可以更有效且持久、真实而稳定...
7.[期刊]
摘要: 采用CiteSpace和Ucinet对CSSCI数据库1998-2020年我国社会风险与国家安全领域检索的2192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缕析其发展趋势与学术前...
8.[期刊]
传统儒学视域下的西周政体理念管窥---基于《诗经·周颂》首四篇的探讨
摘要: 以高度凝练的方式记述周由地方诸侯到天下共主的历史进程,体现传统儒学对周人的天道观念、政治理念及礼乐典章的深层诠释。在传统儒学视域下,《清庙》《维天之命》《维清...
9.[期刊]
财产作为一种权利的意义与困境——理解麦克弗森理论整体的一条线索
摘要: 麦克弗森的理论中存在着双重维度:在思想史解读方面,他将"占有性个人主义"视为17世纪英国政治思想史所共享的核心预设;在现实批判方面,他通过"参与式民主"试图克...
10.[期刊]
摘要: 以二战后第三世界国家出现的民主衰退和秩序崩溃现象为基础,亨廷顿提出了具有现实主义倾向的"强大政府论",他认为"现代性孕育稳定,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荡"[1]3...
11.[期刊]
摘要: 政治制度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政治制度作为政治生活中较为固定的安排,是人们长期政治实践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和国家长...
12.[期刊]
摘要: 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在批判资产阶级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形成了集思想体系、现实运动和社会制度为一体的共产主义的科学内涵,揭示了人类社会制度形态演变...
13.[期刊]
摘要: 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每位领导干部的基本政治素养,其关键体现在意识形态素养上.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和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领导干部意识形态素养提出了...
14.[期刊]
摘要: 在欧洲近代的启蒙运动中,资产阶级思想家提出人具有与生俱来、不可剥夺的某些权利——自然权利,如自由和平等.该思想具有进步性,但在对这些权利的合理性进行论证时,资...
15.[期刊]
摘要: “好政府”讨论不应仅停留于哲学思辨,更应系统考量民众的相关心态和价值观念,尤其是民众的政府观。不过,学界对此的探讨依然付之阙如,甚至缺失对“政府观”概念的必要...
16.[期刊]
摘要: "好政府"讨论不应仅停留于哲学思辨,更应系统考量民众的相关心态和价值观念,尤其是民众的政府观.不过,学界对此的探讨依然付之阙如,甚至缺失对"政府观"概念的必要...
17.[期刊]
大数据与社会科学预测性研究——基于冲突预测和选举预测的应用场景分析
摘要: 大数据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数据资源、新的数据采集手段和新的数据分析方法,让数据驱动的社会科学预测性研究成为可能.随着"向后看"的解释性研究逐步拓展到"向前...
18.[期刊]
国家兴衰、包容性制度与全球平等——以阿西莫格鲁等人的理论为例的分析
摘要: 为什么有些国家富裕而有些国家贫穷?全球不平等的根源是什么?阿西莫格鲁和罗宾逊的制度论是一种用于分析国家兴衰之源的重要视角.这种制度论认为制度可以被分为包容性的...
19.[期刊]
摘要: 建设智慧社会是新时代党中央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其基本内涵是借由信息技术推动治理创新,领导和整合社会多元力量能动参与,实现善治的治理能力现代化.当前治理效能提升...
20.[期刊]
摘要: 卡普兰在《理性选民的神话》一书中阐述了自己的民主理论,他试图批判传统公共选择学派的“理性的无知”分析框架,构建起“理性的胡闹”分析框架,并提出解决民主失灵的方...
1.[会议]
摘要: 本文建立了一个全球化时代西方民主国家选民的投票决策模型,说明选民对政府的取舍越来越多地与影响其偏好的本国经济信息有关,而非实际福利决定.利益集团和政治家将提供...
2.[会议]
民主推选选聘结合——湖北省应城市人民医院实行民主推选院领导班子成员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 为了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探索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干部选拔任用新途径.2005年4月,湖北省应城市委组织部在市人民医院采取民主推选的方式,推选...
3.[会议]
摘要: 在我国,权力自古以来就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对权力的认识更多的是人治政治下的权谋或权术。而欧美等国家对权力的研究则要深入得多。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梳理和总结,本...
4.[会议]
摘要: @@在学术界,关于权利与权力的书籍不胜枚举。无论在政治学、法学、哲学领域,还是在历史学领域,权利和权力都是重要的研究课题。历史学家擅长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权利与权...
5.[会议]
摘要: 抗战时期抗日根据地基层政权的选举,在当时的条件下,是最能反映农民公意的民主实践,本文对当前历史条件下的选举形式政策、措施进行了论述.
6.[会议]
摘要: 在诺齐克那里,正义意味着权利.个人权利具有绝对性、排他性和否定性的特征.基于权利的这种性质,诺齐克对国家的再分配进行了釜底抽薪式的否定.然而,本文认为诺齐克所...
7.[会议]
摘要: 选举和传播紧密相连,媒介效果研究范式一直居于传播研究的主导地位.本文从西方三大经典选举研究入手,包括伊利县调查、查普希尔研究(以及夏洛特研究)、1965年联邦...
8.[会议]
摘要: 本文第一次提出把动态多密门限体制应用于大规模选举的电子投票系统,它可以允许系统中存在多个监票人(机构).即使在选票的生成、加密、传输及解密、统计过程中存在自适...
9.[会议]
摘要: 国家主权是国际法上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所谓“主权者,一国精神所由寄也,故论国家者必明主权”。主权是与国际法的根基相关联的重要问题,没有主权,就没有国际法上的...
10.[会议]
摘要: 索马里兰是当代非洲国家建设中罕见的成功范例.迫于国际封锁,他们独立自主,另辟徯径,在传统政治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制度创新.索马里兰的经验还表明,对于国家建...
1.[学位]
摘要: 领导人的经营管理方式决定一个组织的命运。尤其在遇到困难时,组织领导人的经营管理方式给组织带来不同的结果。能够克服危机的组织领导人才会得到好评价,否则领导人会受...
2.[学位]
摘要: 自然权利理论的发展有着一条漫长而又曲折的道路,其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是一个和相关学说交汇融合的过程,而经历这些交汇融合之后自然权利理论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一种新...
3.[学位]
摘要: 人工智能是以人类制造和知识学习为基础,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推进,使之适应于每一个应用环境并且能够给使用者产生影响的计算机程序。自1956年诞生以来,人工智能...
4.[学位]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国家形象传播——基于温家宝总理十年记者招待会研究
摘要: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以提高软实力为核心的国家形象构建和声誉管理成为很多国家关注的焦点,国家形象对于国家的作用是越来越明显。良好的国家形象,有利...
5.[学位]
摘要: “自我所有权”(self-ownership)是右翼自由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它强调个体对自己的身体与能力拥有最高的掌控权,反对任何其他个体、组织或政府的权力支...
6.[学位]
摘要: 选举对于政治的重要性在当今世界不言而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选举政治的发展也极为重视。但中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制与西方国家的议会制具有诸多不同。本研究通过对...
7.[学位]
摘要: 投票是选举政治的核心,公民投票行为研究一直深受学者关注。从投票行为研究文献来看,目前已经形成了四种研究途径,分别是生态学研究途径、社会学研究途径、社会心理学研...
8.[学位]
摘要: 推行权力清单制度是政府行政部门针对职能缺位、错位和越位现象进行的一项制度创新。通过清权、确权、制权和晒权的制度运行逻辑,借助互联网技术打造行政权力公开运行平台...
9.[学位]
摘要: 如何监督和制约权力,最终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牢笼”中,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政府施政的一项重要任务。2015年3月,中办、国办联合印发相关意见,指导省级政...
10.[学位]
摘要: 权利公平追求的是一种社会状态: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个人和组织,权利获得状况达到基本平衡。由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复杂性,多样性以及不同区域文化环境之间的差异...
11.[学位]
摘要: 国家的起源以及政府的建立是社会契约论中的核心问题。①洛克(Locke)是英国社会契约理论家的代表之一,也是自由主义的奠基人。其政府理论是近代英国政治体制的思想...
12.[学位]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社会转型进入深层领域,以“官民冲突”为主的社会冲突日益加剧,其本质是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博弈,这种博弈的幅度和烈度直接影响到社会和谐稳定的...
13.[学位]
摘要: 诺齐克针对个人权利的地位,探讨围绕着它的国家的起源与国家的权利以及二者的关系如何,以解决在现代国家中日益扩张的国家权利对于个人权利的压迫。通过推导最弱意义国家...
14.[学位]
摘要: 公共权力,是在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中产生的,为了维护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共利益,构建稳定和谐的社会公共秩序而产生的一种具有强制性、服务性与管理性的权力。马克思...
15.[学位]
摘要: 信息革命的兴起所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不仅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还渗透到政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国际政治领域,信息革命的发展在不断改变着世界政治格局,从两...
16.[学位]
摘要: 世界范围内社会形态发生重大转折和变革的当下,“权力观”的研究需要全新视角来解析,且对其的认识和理论素材函需丰富。阿克塞尔·霍耐特(Axel Honneth)作...
17.[学位]
摘要: 现代国家问题是马克思改造世界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巨大难题。自文艺复兴以来,传统的依靠命运或机运必然性建立起来的政治哲学思维被打破,人们不再相信政治与哲学相统一的可...
18.[学位]
摘要: 本文以马基雅维利的《李维史论》为研究对象,以马基雅维利在《李维史论》中提供的共和之道为线索展开论述。在研究方法上以文本分析为根本方法,旨在通过深入而细致的文本...
19.[学位]
摘要: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文明的活的灵魂。真正的哲学,是每个时代最精深的思想成果,是每种社会文明精神实质的集中体现。哲学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