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希特(Fichte,J.G.1762~1814年)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六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38篇,学位文献有17篇等,费希特(Fichte,J.G.1762~1814年)的主要作者有梁志学、吴海龙、张东辉,费希特(Fichte,J.G.1762~1814年)的主要机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自由问题是费希特知识学以及整个德国古典哲学的研究主题。在费希特知识学中,自我的形而上学特征直接决定了自由的特性。可以大致从这样三种自我和自由的类型来概括费希特...
2.[期刊]
摘要: 想象力是近代主体性形而上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无论是在康德的先验哲学中,还是在费希特的知识学中,想象力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康德先验哲学的知识建构中,原本...
3.[期刊]
摘要: 费希特是从研究康德哲学开始步入哲学殿堂、从认同康德哲学逐步转向改造康德哲学的,并将康德带有二元论性质的先验哲学发展成为以自由为最高原则的客观唯心主义知识学体系...
4.[期刊]
让政治哲学在对经典的诠释中放光——评《政治哲学的第一哲学论证:费希特政治哲学思想评析》
摘要: 伴随着政治哲学研究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复兴与发展,我国学界的政治哲学研究在近十多年的辛勤耕耘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盛开了不少学术创新的花朵。其中,由山西大学副...
5.[期刊]
摘要: 本文谈论了费希特知识学的基本原理、 知识学从认识论向存在论的转向和知识学从单纯的理论理性到生活真理的追求,表现了费希特为克服康德的二元论、 追求理论理性自身统...
6.[期刊]
摘要: 费希特的哲学始于对康德思想的批判性考察,他早期知识学原理的动机与目的最终表现为从“事实行动”的概念入手提出知识学的首要任务和基本思路。康德与费希特对反思问题的...
7.[期刊]
摘要: 客观事物与人类理性以同一种原初结构为根据,这是德国古典哲学特有的一个核心思想。费希特知识学凭借对这种原初同一性的系统阐发,在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脉络中占据关键地...
8.[期刊]
摘要: 康德是否探讨了承认的问题,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实质上,康德已经提出承认的基本原则.他把对他人的承认与对自身自由的认同联系起来,自由的存在者必然会承认他人的权利...
9.[期刊]
摘要: 费希特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其国家主义思想对近代德国泛日耳曼主义和沙文主义思潮的泛滥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纳粹时期,其理论学说被故意篡改以符合当时政治环...
10.[期刊]
摘要: 费希特所处的时代催生了《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这部历史名著,更决定了这部历史名著的命运,即通过主张施行民族教育和坚持民族主义来最终实现民族的独立和复兴.尽管如此...
11.[期刊]
摘要: 虽然研究者们对康德“理性建筑术”的构想多有批评或者干脆忽视,但康德本人却非常看重它,把它视为人类理性的本性.深入康德文本,具体分析“理性建筑术”的理念、图型和...
12.[期刊]
摘要: 个人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冲突与和解是构建法治社会的根本性问题,诸多的社会矛盾均能在其中找到根源.但是,在种种口号式的喧嚣中,却鲜有人对二者的关系进行系统的学理论证...
13.[期刊]
摘要: 在知识学本体的探寻上,费希特刨根问底,走出了康德和莱茵霍尔德,走向了笛卡尔自我的最深处.通过反思和抽除的现象学方法,层层剥离自我,直至剩下这个绝对不能再思维掉...
14.[期刊]
摘要: 在新知识学的哲学背景下,费希特柏林时期的法权思想发生了重要变化,这主要体现在法权概念的演绎起点从自我变成上帝,从而使他的法权哲学呈现出浓厚的宗教特点.当然,这...
15.[期刊]
先验思辨逻辑的开端——费希特对先验自我的形而上学知识体系的构建
摘要: 理性的灵魂学说通过知性逻辑的三段论推理建立的对自我的知识体系,被康德视为“谬误推理”并给予了批判,从而证明企图通过知性逻辑建立关于先验自我的形而上学知识体系是...
16.[期刊]
费希特统一实践理性与理论理性的尝试——基于《全部知识学的基础》的研究
摘要: 康德哲学虽然恢复了人在其生活世界中的立法者地位,但仍面临着实践理性与理论理性的统一问题.赖因霍尔德有关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应植基于一个最高原理之上的思想深刻地影...
17.[期刊]
摘要: 费希特的权利理念是他的自我意识哲学在政治哲学中的延伸,他所言说的法权关系就是由自我意识缔结的一种本质上涵盖人类外在行为领域的关系。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代表之...
18.[期刊]
摘要: 人的使命问题是费希特哲学的重要问题.在费希特看来,自在人的使命是通过成长完善自身,使自己符合人的概念,实现自相一致;而作为社会的人则应该通过服务于别人的完善和...
19.[期刊]
摘要: 费希特的知识学以活动自我摆脱了康德悬拟的自在之物的枷锁,由此确立起主体、自我意识对客体、实体的绝对自由.费希特以活动自我为出发点建构了知识学体系,这一体系由三...
20.[期刊]
摘要: 在费希特的哲学体系当中,作为根本前提的自立性“自我”具有“本原行动”的力量,它能自我追求其最高的实现。这决定了费希特哲学体系在总体上的目的论解释方式。通过将哲...
1.[学位]
摘要: 关于费希特和马克思之间是否存在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的问题,人们一直进行着激烈的争论。有的学者觉得费希特与马克思之间没有联系,他们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像青年黑格...
2.[学位]
摘要: 马克思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历来是学界关于马克思思想形成和发展研究的重点,其中,在马克思自由观与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自由观间关系的研究方面,学界已经取得了丰...
3.[学位]
摘要: 本文紧紧围绕政治哲学与其形而上学前提的关系,以西方政治哲学的整体背景为视域,系统地探讨费希特的政治哲学思想,指出费希特哲学在近代欧洲政治哲学特别是在德国政治哲...
4.[学位]
摘要: 本篇论文试图从费希特早期知识学体系的源起的分析,和从康德批判哲学到费希特知识学的发展脉络的梳理,以及对批判哲学与知识学的主要原则的比较,来阐明费希特早期知识学...
5.[学位]
摘要: 这是一项旨在对青年马克思与费希特的思想关系进行阐释的研究。马克思思想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历来是马克思思想研究的重点,其中马克思与康德哲学、与黑格尔哲学的关系...
6.[学位]
两层存有论:绝对和知识——费希特和牟宗三的自我意识论和存有学
摘要: 作为康德哲学的继承者和完成者,牟宗三和费希特的哲学体系显示出了类似的存有论架构,即包括存有学和自我意识理论两个部分的“两层存有论”。本文将系统的展示为两位哲学...
7.[学位]
摘要: 本文立足于中世纪哲学中对人类思想的自我论述为主线,上升为人类精神的绝对自我境界分析,并同马克思的实践基础的“自我”主体观作比较,共同让我们认识主体观的变化给予...
8.[学位]
摘要: 学界对马克思与康德、黑格尔之间思想关系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十分丰硕的成果,但对马克思与费希特之间思想关系的研究还比较少。而这与费希特对近代德国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和在...
9.[学位]
摘要: 费希特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意志一位著名哲学家,也是一位爱国主义者,他的民族主义思想及实践对德意志复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点在1910年代被梁启超所关注...
10.[学位]
摘要: 在德国的历史上,到处残留着民族主义的痕迹。然而,从中世纪开始,德意志政治松散、经济衰弱的迹象愈加明显。这样一个国家几乎迷失了自己,在文化上盲目推崇、模仿法国。...
11.[学位]
摘要: 费希特的“自我”并非主观的自我,也不是近代的自我主体,而是绝对的第一原理。绝对自我作为知识学本身,它具有思辨的内部结构,这个结构就是绝对自我、自我与非我之间的...
12.[学位]
摘要: 历史哲学是一门关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理论。费希特对历史哲学的思考主要是指导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人们前进的“行动哲学”。他在《现时代的根本特点》一书中,阐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