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及其利用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三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1341篇,会议文献有183篇,学位文献有80篇等,氢能及其利用的主要作者有郭烈锦、肖金生、孙立贤,氢能及其利用的主要机构有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氢能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高压储运是国内外重点发展的氢能储运方式。由于高压氢气储量大、充放频繁且易导致高压氢脆,氢能高压储运设备具有潜在的泄漏和爆炸危险...
2.[期刊]
摘要: 发展氢能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措施,同时也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氢能产业链条长,涉及环节多,技术体系复杂,通过分析研究氢能全产业链技术体系发展...
3.[期刊]
摘要: 为了建立精确、快速的氨热裂解重整制氢模型来预测氨分解率,分析了以Ni-TiO_(2)-Al_(2)O_(3)复合物作为催化剂时,氨体积空速、入口温度对氨热裂解...
4.[期刊]
摘要: 氢气减压器是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关键部位,随着氢燃料电池汽车续航里程要求的提高,氢气减压器的工作压力相应增大,传统的减压器难以满足使用要求。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了一...
5.[期刊]
摘要: 在全球碳减排大背景下,无碳燃料产业发展面临巨大机遇和挑战。氨能源具有生产技术工业化成熟、储存运输难度小以及燃烧零碳环保等优势,是化石替代能源的有力竞争者。氨燃...
6.[期刊]
摘要: 作为一种清洁环保的二次能源,氢能已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氢能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由于氢气具有爆炸极限范围...
7.[期刊]
化学链重整制氢NiO-CeO_(2)/γ-Al_(2)O_(3)复合载氧体的性能
摘要: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结构型NiO-CeO_(2)/γ-Al_(2)O_(3)复合载氧体,研究了Ni/Ce质量比对化学链重整制氢反应性能的影响。固定床反应器实验表明...
8.[期刊]
摘要: 在全球大力倡导“碳中和”的背景下,发展高能效、低成本、零排放的先进可再生能源电解制氢技术将成为实现“碳中和”的关键。然而,当前化石能源制氢技术仍处于主流地位,...
9.[期刊]
摘要: 为实现“双碳”目标,解决氢能大规模储存难题,结合中国氢能发展趋势,提出了包含盐穴储氢库的3种发展情景下的氢能“制–储–用”一体化方案:情景1,盐穴储存绿氢,用...
10.[期刊]
Ti和乳酸共改性α-Fe_(2)O_(3)光阳极光电化学性能研究
摘要: 采用一步水热后在氮气中进行热处理的方法制备了Ti和乳酸共改性的纳米花状α-Fe_(2)O_(3)光阳极。对样品分别进行了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
11.[期刊]
摘要: 2020年是氢能发展加速之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期间提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应对...
12.[期刊]
摘要: 为了解决振动水柱式波浪能转换装置收集多向波浪问题,本文设计了半球形多向聚合波道振荡水柱气室结构,以适合远海单点波浪能采集和发电.在规则波正向入射条件下,基于流...
13.[期刊]
摘要: 为提高燃料电池汽车的氢气平均利用效率,提出一种基于燃料电池老化状态的改进恒温器控制策略.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燃料电池不同老化阶段的极化曲线;以提高氢气平均利用...
14.[期刊]
摘要: 【目的】为实现碳减排目标,大力发展氢能已成为全球共识。电解水制氢系统和设备的发展是推动氢能源大规模推广的突破口。【方法】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本研究提供了三种...
15.[期刊]
摘要: 随着各国石油、天然气需求量的增加,其开发力度也不断提高,在油田、气田开展数量和产量提升为中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油气田开采所伴随的污水对于周边环境以及人...
16.[期刊]
摘要: 针对实际氢液化工厂存在的能源消耗高、产量小的问题,氢正仲转化催化和热交换一体化技术出现在许多新概念的氢液化循环中。文中采用氢膨胀制冷的氢液化循环,针对催化剂填...
17.[期刊]
摘要: 针对低碳背景下并网型微电网的优化配置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阶梯碳交易和需求响应的含氢储能的并网型微电网优化配置方法。通过在规划模型中引入阶梯碳交易机制,降低微电...
18.[期刊]
摘要: 建立高渗透率可再生能源系统是实现碳中和的必由之路,然而可再生能源出力具有波动性与季节性,为实现可再生能源的长时间尺度规划,以最小年化成本为目标,将制-储-用氢...
19.[期刊]
摘要: 为明晰多孔催化颗粒消碳再生过程中微观孔隙结构与积碳分布特性之间的内在关系,基于格子玻尔兹曼方法、耦合固相更新方法构建消碳反应的孔隙尺度模型,研究孔隙尺度上积碳...
20.[期刊]
摘要: 为解决DC/DC带给燃料电池汽车驱动系统成本及效率方面的问题,实现双电源之间的能量传输及对应转矩的独立控制,对双源电机驱动系统的工作模式、控制系统及输出性能进...
1.[会议]
摘要: 氢能安全领域的规范标准是氢能推广使用的关键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新颁布的国家标准GB/T29729-2013《氢系统安全的基本要求》的关键技术内容:金属与氢相容...
2.[会议]
摘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氢能源的特点及利用,其次介绍了从含烃的化石燃料中制氢、电解水制氢等氢能源的制备,然后介绍了金属氢化物储氢材料、碳质储氢材料等氢能的储备,介绍了车...
3.[会议]
摘要: 随着当前以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体系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能源结构转型已经成为世界能源体系发展的重要趋势.能源互联网是以信息传递为基础,以可再生能源和核...
4.[会议]
摘要: 高压气态储运氢能具有装备结构简单、压缩氢气制备能耗少、充放氢速度快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氢能储运方式.在高压储运氢装备方面,亟待加强以下研究:研究...
5.[会议]
摘要: 二甲醚(DME)氢含量高,无毒无腐蚀性,且兼具液体的储存密度与气体的流动特性,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氢载体,其生产工艺已经不存在大的技术障碍,其转化制氢也被证明是...
6.[会议]
摘要: 为了提高光合细菌的产氧能力和光能转化效率,该文以高粱秸秆超微粉体酶解48 h料液为光合产氢碳源,在反应温度30℃,光合混合菌群接种量20%(体积分数)的条件下...
7.[会议]
摘要: 秸秆沼气工程产生的沼液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会对周围环境构成污染,其重要表现为沼液储存过程中有害气体释放、沼液直排造成的水体污染、农田长期大量施用造成的重金属沉积...
8.[会议]
摘要: 阐述小水电制氢的重大意义,介绍小水电制氢在我国的首创实践,探讨发展小水电制氢及氢能源的前景课题.
9.[会议]
摘要: 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社会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由于无止境的对化石能源开采、挖掘...
10.[会议]
摘要: 清洁能源的发展需要氢能经济,一些金属部件的操作需要在氢的氛围中进行;氢能经济需要耐氢脆(HE)的压力容器,用于气态氢气(H2)的生产、分配、储存和使用;但氢元...
11.[会议]
摘要: 随着光伏发电并网容量的增加,光伏功率波动对电网的影响越来越大.考虑到光伏发电具有间歇性,蓄电池储能系统和氢气发生器被用来调节并网功率,以提高光伏并网运行的稳定...
12.[会议]
摘要: Bunsen反应液-液相分离是整个碘硫循环的枢纽,H2SO4相与HIx相分离效果直接影响整个循环系统的热效率.为提高两相分离效果和循环效率,对Bunsen反应...
13.[会议]
摘要: 本文重点探讨氢能源在二十一世纪的展望,讨论新能源氢的前景和遇到的问题.首先描述了目前面临的能源危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氢能源,同时详细介绍了氢的...
14.[会议]
摘要: 阐述小水电制氢的重大意义,介绍小水电制氢在我国的首创实践,探讨发展小水电制氢及氢能源的前景课题.
15.[会议]
摘要: 本文简介了国内外氢能的各种应用情况,提出了作为氢能应用的氢源应具有环境友好,符合人类生态环境的要求.
16.[会议]
摘要: @@氢燃料电池是将氢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与热能的电化学装置。燃料电池是唯一同时兼备无污染、高效率、适用广、无噪声和具有连续工作和积木化的动力装置。它必然会给汽车...
17.[会议]
摘要: 对能源供应链进行多目标的技术优化选择是实现城市交通能源可持续供应的重要前提,目前针对该 问题尚缺乏统一的方法论作指导。本文基于超结构和混合整数规划方法建立了针...
18.[会议]
摘要: 本文运用发明专利(200810025891.0)的装置,从理论上论证了用射流和红外谐振的组合作用分解过热水蒸汽来生产氢能的可行性与效益。
19.[会议]
摘要: 用氢做车用燃料,是解决汽车燃料问题的终极方案。京沪沿海氢能高速公路可以以现有高速公路为基础,以江苏为先导示范区域,江苏沿海风电场为依托,建设非并网风电制氢基地...
20.[会议]
摘要: 自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1974年首次提出以氢为能源构建未来氢经济社会以来,美国就一直都关注着氢能与相关技术的发展。小布什执政后,美国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项计划以推动...
1.[学位]
摘要: 采用半导体光电化学分解水可直接将太阳能转换为H2燃料,是目前解决能源危机的理想策略之一。当前,在光电化学分解水过程中,载流子在半导体光阳极表面的分离传输易受到...
2.[学位]
摘要: 随着传统能源储量的日趋枯竭以及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各国越来越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在常用的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和氢能因其储量的丰富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3.[学位]
氮化硼负载铌基添加剂复合掺杂硼氢化锂体系的吸放氢性能及其协同改性机理
摘要: 氢能作为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理想清洁能源而广受关注,而安全、高效和低成本的储氢技术是目前氢能开发应用亟需解决瓶颈技术。硼氢化锂(LiBH4)因具有18.5 wt...
4.[学位]
摘要: 氢能作为清洁能源和理想的二次能源具备很多的优点,最近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将氢能应用于汽车是氢能开发领域的近期目标,其中高效的储氢技术是氢能利用的瓶颈技术。以Li...
5.[学位]
摘要: 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有限的储量及不可再生性,已无法满足人类的能源需求。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双重问题,寻求一种新的可再生绿色能源迫在眉睫...
6.[学位]
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的纳米催化剂制备及其对NaAlH4吸放氢性能的影响
摘要: 研究开发安全、高效和可逆性好的固态储氢系统是推动氢能实用化的关键。铝氢化钠(NaAlH4)具有7.6 wt%的理论储氢容量,是一种备受关注的高密度储氢材料,但...
7.[学位]
摘要: 利用太阳能光电催化还原CO2制取燃料和高价值化工品,对缓解化石燃料短缺和温室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以载铂石墨烯(Pt-RGO)为电阴极,以载铂TiO2纳米管...
8.[学位]
摘要: 由于化石能源日益减少,氢能作为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微生物发酵制取生物氢气以其环境友好、低能耗特点,因而具有很强应用前景。产气肠杆菌(Ent...
9.[学位]
摘要: 轻金属基氢化物因具有可观的储氢密度以及其价格相对低廉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类潜在的理想储氢材料,但是由于其放氢热力学稳定以及放氢动力学缓慢等缺点使其距离实际的应用还...
10.[学位]
摘要: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主要新能源之一,氢的储存是氢能技术领域的重点研究课题。铝氢化合物的氢密度很高,储氢性能良好。除此之外,还可以广泛用于有机反应的还原剂用以还原羧...
11.[学位]
摘要: 近年来,雾霾的频繁出现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是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所以寻找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能源迫在眉睫。氢能是公认理想的能源...
12.[学位]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对于能源的需求与消耗与日俱增。在众多的可再生清洁能源中,氢能源因为诸多的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望在未来解决现在的能源困境,但是...
13.[学位]
摘要: 氢能作为低污染、高效和清洁的新型能源之一,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氢能利用的关键在于寻找合适的材料存储氢气(H2)并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碳纳米管的分子尺度的孔洞...
14.[学位]
摘要: 能源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当前在面临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两大危机下,开发绿色清洁型能源,建立新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体系,为人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15.[学位]
摘要: 氢是一种清洁、储量丰富及无毒无害的可再生性能源,相比于其他碳氢燃料,氢单位质量包含的化学能更高(142MJ)。氢单位重量蕴含的能量很高,是汽油的4倍;而单位体...
16.[学位]
摘要: 寻找可再生环境友好型绿色能源已经迫在眉睫,氢能以其资源丰富、无污染和热值高等优点被广泛关注,被认为是最有潜质的化石燃料替代者之一。实现氢能的大规模应用,必须解...
17.[学位]
摘要:
在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日益枯竭的情况下,研究和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成为能源研究的热点,氢能由于其清洁、丰富、高效成为一种理想的替代能源。
氢能经济发...
18.[学位]
摘要: 随着不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的不断枯竭,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与开发利用成为了当前能源研究的热点前沿。在众多能源中,氢能因清洁、高效和储量大的特点而成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