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捕捞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三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5488篇,会议文献有272篇,学位文献有174篇等,水产捕捞的主要作者有杨吝、张鹏、黄洪亮,水产捕捞的主要机构有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蒙特卡罗模拟是一种有效的计算光场分布的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将光束离散成大量光子,追踪光子路径计算目标区域的光照强度。为准确计算集鱼灯的海面光场分布情况,以金属卤...
2.[期刊]
摘要: 按相似准则等比例缩小网板构建物理模型测定其水动力,是研究网板水动力特征的主要方式。基于V型网板,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
3.[期刊]
摘要: 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为短生命周期的大洋性浅海种,是西南大西洋公海渔场重要的经济头足类,主要捕捞方式为鱿钓和底拖网。在阿根廷滑柔鱼底...
4.[期刊]
摘要: 目前中国虾夷扇贝网具存在捕捞效果差、海底生境影响严重等问题,该研究基于水下视频监控技术,设计了水压板导流与随动式惊扰相结合的拖曳网架结构。采用FLUENT软件...
5.[期刊]
摘要: 针对中国毛虾(Acetes chinensis)产量逐年锐减问题,中国开始对近海海域实施毛虾限额捕捞措施,采用视频监控技术辅助捕捞管理。提出一种基于3-2D融...
6.[期刊]
摘要: 网板作为拖网渔具的重要属具,其水动力性能对拖网渔具的可操作性和渔获效率均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以我国近海拖网渔船配置的加筋V型网板为研究对象,通过与传统无筋V型网...
7.[期刊]
摘要: 捕捞渔业生物群体的生产活动是发挥渔业碳汇功能和增汇的3种基本方式之一,其中,水生植物作为典型的碳汇生物,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据此,本研究采用碳含量法对1979...
8.[期刊]
摘要: 基于2020年的监测数据,对东南太平洋公海鱿鱼钓的渔业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东南太平洋公海鱿鱼钓按其作业海域可分为赤道渔场、中部渔场和南部渔场,总体而言,...
9.[期刊]
摘要: 为进一步促进舟山远洋渔业的高质量发展,文章采用SWOT-PEST分析法,从政策、经济、社会和技术4个方面,分别分析舟山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
10.[期刊]
摘要: 目前,国内外部分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捕捞渔船逐渐开始采用人类观察员与电子观察员相结合的捕捞监控方式。为简化电子监控系统数据处理流程、提高电子监控系统自动化程度、增...
11.[期刊]
摘要: 开展水槽试验获得铜合金编织网网片的阻力,以分析铜合金编织网网衣的阻力变化规律及水动力性能。试验制作了10片0.25 m^(2)不同铜丝直径及不同网目尺寸的铜合...
12.[期刊]
摘要: 为确定南海拖网最小网目尺寸标准的适应性,采用套网法在南海北部对网目尺寸分别为30、35、40和45 mm的菱形网目(分别以D30、D35、D40和D45表示)...
13.[期刊]
多波束宽带探鱼仪发射波束形成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实现
摘要: 多波束宽带探鱼仪是一种利用相控阵技术进行远距离、高分辨率海洋生物探测的声学装备。依据全方位多波束宽带探鱼仪在海洋拖网和围网捕捞中的实际需求,通过时延加权在一定...
14.[期刊]
摘要: 目前,中国正加强远洋渔业的监督和规范管理,长期以来,观察员在远洋渔业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低覆盖率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新出现的电子监控(electroni...
15.[期刊]
摘要: 以福建福清核电一期工程#1、#2已投入商业运行核电机组为实践依据,重点阐述了核电站电气贯穿件在建造阶段的调试步骤与过程,介绍了电气贯穿件调试的目的、原理与方法...
16.[期刊]
摘要: 渔情预测,即预测未来鱼群的位置和该区域内鱼量的丰富度.通过了解未来的渔情信息,管理者可以制定行之有效的策略,对渔民来说也可以节省捕鱼过程中的资源消耗.本文从海...
17.[期刊]
摘要: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AIS)为渔业资源和渔船捕捞活动管理和研究提供了可能。明确船舶作业类型是开...
18.[期刊]
摘要: 21世纪以来底拖网渔业的快速发展给脆弱海洋生态系统(VME)带来极大威胁,导致公海深海渔业发展不可持续以及海洋生物多样性降低。为更好地实现养护海洋渔业资源和保...
19.[期刊]
摘要: 为研究暗适应条件下斑马鱼Danio rerio视网膜电图(ERG)试验中的最佳试验参数和光谱敏感性,选取体长为3.5~4.0 cm的6月龄斑马鱼,探究了斑马鱼...
20.[期刊]
脚踏明轮船传动机构研究(上)——兼论《千里江山图》里没有“脚踏船”
摘要: “轮桨”是船桨的一种发展形式,它可以用人力或蒸汽机驱动。中国的脚踏明轮船源远流长,从晋朝到清末民初,约有1 500的历史。它的传动机构是中国古代机械文明史在船...
1.[会议]
摘要: 2010年2012年期间在东海水产研究所对深水网箱箱体用超高强经编网(以下简称UH-SPE经编网)的物理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规格为“UHSPE-267t...
2.[会议]
摘要: 在围网改进设计阶段常用模型网具进行模拟实验,其中沉降数据是其重要参数.设计了微型围网沉降数据记录仪.仪器采用MSP430F149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通过传感器...
3.[会议]
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西北太平洋鱿钓渔船船只数量估算
摘要: 本文根据鱿钓渔业捕捞方式、鱿钓渔船集鱼灯的种类和光学特性,结合DMSP/OLS影像强大光电放大能力,首次建立了利用DMSP/OLS夜间微光遥感数据估算鱿钓渔船...
4.[会议]
网箱箱体用UHMWPE与HSPE混捻网线有结网的物理性能研究
摘要: 2013年在东海水产研究所参照“SC/T4022 - 2007渔网网线断裂强力和结节断裂强力的测定”、“CB/T 21292-2007渔网网目断裂强力的测定”...
5.[会议]
摘要: 通过纳米MMT的有机化改性,采用熔融纺丝的方法制备了渔用性能优良的在海水中可降解PLA/MMT纳米复合单丝.系统研究了光照和温度因素对PLA/MMT渔用单丝在...
6.[会议]
摘要: 本研究拟采用生物絮凝剂替代化学絮凝剂,用于浮珠浮选法的预处理阶段,高效环保采收微藻细胞.以小球藻和二形栅藻为例,壳聚糖和FeCl3作为预絮凝剂,进行浮珠浮选采...
7.[会议]
基于XDLVO理论解析微藻浮珠浮选采收中藻细胞-浮珠间相互作用的机理
摘要: 浮珠浮选法是一种新颖高效的微藻采收技术.然而,在浮选过程中藻细胞与浮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尚不明确.本文以二形栅藻和小球藻为例进行实验探究.首先通过Zeta势和...
8.[会议]
摘要: 网板水动力性能直接影响网具的作业状况和捕捞效果,本文本文利用ANSYSCFX软件,采用可实现k~ε模型研究矩形网板水动力性能.通过水槽试验验证模拟精度,结果显...
9.[会议]
摘要: 中西太平洋是鲣鱼围网的重要作业海域,准确预报该海域的中心渔场有利于提高捕捞效率.本文根据1998-2013年中西太平洋鲣鱼围网生产统计数据以及海洋环境数据,采...
10.[会议]
摘要: 目前国内外使用的渔网材料有聚酰胺等(俗称尼龙网),材料耐腐蚀性能较好,但是微生物附着比较严重,长期以往,严重时甚至堵塞渔网。而铜合金网衣可以防止污损生物污染,...
11.[会议]
摘要: 设计了一种射流式鱼泵,并运用试验及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该鱼泵的基本性能及其输送草鱼的过程,采用高速摄影技术辅助分析草鱼在泵内的运动特性,对草鱼进行外表观测和...
12.[会议]
摘要: 本文对江苏省渔船更新改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列举和分析,对当前渔船更新改造过程中出现的船东缺乏渔船更新资金、现有的功率指标政策过于死板教条,渔船修造企业产能相...
13.[会议]
摘要: 为评估长江口鳗苗网对兼捕鱼类的危害性,2011年2-3月,在长江口选择8个鳗苗网站点对兼捕鱼类进行采集.收集96网次,采获兼捕鱼类3755尾,隶属16科,35...
14.[会议]
摘要: 为在渔船操作模拟器中进行中层拖网的动态仿真,通过简化网具系统的几何模型,构造三次B样条插值曲面实现了渔网可视化,并通过曲面纹理映射技术提高了中层拖网的可视化效...
15.[会议]
摘要: 阐述了纱线、渔线综合耐磨性能检测关键技术研究及其仪器的研制,介绍了纱线、渔线综合耐磨性能检测的关键技术、结构设计和试验分析.
16.[会议]
摘要: 截至目前,国内外捕捞海底贝类作业都是沿用传统的方法,即利用船舶牵系网具进行拖网捕捞.结合我国近海海域养殖贝类的自然环境条件及捕捞现状,提出一种新型的捕贝装备概...
17.[会议]
摘要: 为改善海上深水网箱监测中系统体积大、移动性差的问题,基于ARM LPC1788嵌入式控制技术,开发了一套便携式深水网箱鱼群远程声学监测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三个...
18.[会议]
摘要: 在围网改进设计阶段常用模型网具进行模拟实验,其中沉降数据是其重要参数.设计了微型围网沉降数据记录仪.仪器采用MSP430F149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通过传感器...
19.[会议]
摘要: 针对渔船在海上捕捞无法实现定位、通讯、救援和作业监管等一系列问题,对建设基于北斗导航的海洋安全救助和渔业生产平台进行架构设计和功能研究.利用北斗一代的定位和短...
20.[会议]
摘要: 随着海洋渔业养殖的蓬勃发展,养殖用渔网的防污损处理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现在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主要是使用防污涂料.文章采用丙烯酸/苯乙烯共聚物乳液为基体树脂...
1.[学位]
摘要: 西北太平洋是世界上高生产力渔区之一,渔获量一直排名世界前列,其中广泛分布在西北太平洋的亚热带至温带海域的秋刀鱼,它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中上层鱼类。因为秋刀鱼资...
2.[学位]
摘要: 海洋捕捞是我国海滨城市传统的基础经济生产活动之一。该活动的顺利与否与沿海渔民收入是否稳定和沿海航道能否安全息息相关。捕捞网具是捕捞渔船配备的最基本的作业工具,...
3.[学位]
南印度洋长鳍金枪鱼、黄鳍金枪鱼生物学特性及金枪鱼延绳钓捕捞技术初步分析
摘要: 本文研究所有数据来源于浙江省大洋世家股份有限公司大洋性超低温金枪鱼延绳钓渔船“新世纪86号”2018年4~7月份在南印度洋进行的探捕项目。主要对南印度洋主要捕...
4.[学位]
东太平洋赤道海域茎柔鱼探捕研究:基于渔业生物学、渔场变动及捕捞技术分析
摘要: 本文研究所用数据来源于中国远洋鱿钓船2018年1-4月在东太平洋赤道进行的探捕项目。作者对东太平洋赤道茎柔鱼的渔场情况、环境因子、茎柔鱼生物学以及钓捕的渔具结...
5.[学位]
摘要: 何王庙故道位于湖北省监利县,水质优良,渔业资源丰富,于2014年建立湖北省级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区。核心保护区已禁止商业捕捞,但垂钓活动尚未约束管理,垂钓对保护区...
6.[学位]
摘要: 目前我国近海高密度水产养殖加速了环境污染,以及近海水质下降问题导致了水产品质量下降。为了减轻近海养殖压力,提高海洋水产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和水产养殖品质,海洋养...
7.[学位]
基于NPP/VIIRS夜光遥感数据的西北太平洋公海灯光围网渔船检测及其作业渔场分析
摘要: 渔船监测是获取渔船作业信息的重要来源,依托夜光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夜间使用集鱼灯进行集鱼、诱鱼的作业灯光渔船进行实时监测,且相对于传统渔船监测手段具有成本低廉...
8.[学位]
摘要: 海洋物理过程是海洋中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主导因素,将物理过程与生物过程耦合,可以有效地刻画海洋动力作用下各类要素的循环。本文研究了物理-生物耦合模型,并应用于两...
9.[学位]
摘要: 金枪鱼围网是围捕类渔具中最为先进的一种作业方式,其作业原理是利用中上层鱼类的表层集群行为,采用圈捕的方式,通过收绞底纲完成包围鱼群,达到捕鱼目的。这种围捕的基...
10.[学位]
摘要: 南极磷虾,又称南极大磷虾(Euphausia superba),是生活在南大洋中的一种甲壳类浮游动物,在整个南大洋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流动中处于关键环节。南极...
11.[学位]
摘要: 近年来,中国已经成为鱿鱼的主要生产国、消费国、和贸易国,中国的鱿钓渔船不仅是近岸,还是远洋,都占有很大的部分。自80年代末引进鱿钓渔业开始,中国的鱿钓渔业几经...
12.[学位]
摘要: 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分类上属于甲壳类浮游动物,广泛分布于环南极大陆架水域,是地球上已知的生物量最大的单种生物,且其体内具有人类全部所...
13.[学位]
摘要: 鱼类的生物噪声包括:游泳噪声、生物发声和摄食噪声。它们是鱼类用于导航和定位的线索,也是个体与配偶、后代及其它同伴进行交流的通讯方式。以发声而闻名的大黄鱼(La...
14.[学位]
中西太平洋区域渔业政策及海表面温度对中国金枪鱼围网渔业作业的影响——以上海开创远洋渔业公司为例
摘要: 我国大陆自2001年开始入渔中西太平洋进行金枪鱼围网(purse seine)捕捞,金枪鱼围网船队在国家资金及技术的支持下迅速发展壮大,已经成为中国大陆远洋渔...
15.[学位]
摘要: 随着国内有囊灯光围网的不断发展,渔船集鱼灯功率配置的恶性竞争仍存在于实际生产中,尤其是近年来,有囊灯光围网渔船的集鱼灯总功率一再盲目增大,在相对拥挤的作业海域...
16.[学位]
摘要: 近年来,我国东海海区渔业资源呈现衰退趋势,渔业承受的捕捞压力日益增大。与此同时,我国使用的拖网、张网等过滤性渔具,存在着网囊网目尺寸过小的情况,渔获中存在大量...
17.[学位]
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流木渔法渔获物组成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金汇一号为例
摘要: 热带金枪鱼类聚集到海表面的漂浮物附近形成集群的自然属性,人类利用鱼类的这种习性发明了人工集鱼装置(FADs)。相对于捕捞自由集群形式的金枪鱼,该方法更加高效。...
18.[学位]
摘要: 舷提网起源于日本的千叶县和神奈川地区,是秋刀鱼捕捞作业的主要方式之一,捕捞作业主要分为放网、诱鱼、起网三个过程。舷提网的作业原理是,先将网具预设在作业区域,利...
19.[学位]
摘要: 由于远洋捕鱼作业相对是在比较恶劣的环境下进行的,操作人员常常要应对各种复杂的天气情况以及船舱高温高湿的工作环境等,对人的身体和心理都会造成极大的伤害。因此,为...
20.[学位]
摘要: 近年来近海渔业捕捞压力过大,渔业资源衰退较为严重。鸢乌贼作为大洋性头足类,在中国南海海域拥有较为丰富的资源生物量,发展远洋捕捞,鸢乌贼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