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降雪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924篇,会议文献有48篇,学位文献有17篇等,降水、降雪的主要作者有王丽、王健、陈家豪,降水、降雪的主要机构有陕西省气象台、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选取1981年-2021年内蒙古索伦镇降水观测资料,采用常规的线性趋势法对索伦镇降水变化特征展开分析,并阐述了降水变化对小麦种植的影响及防灾减灾措施。结果显示...
2.[期刊]
摘要: 利用山西滹沱河流域1972~2021年7个国家气象观测站和2017~2021年21个区域气象站的夏季降水资料,应用Mann-Kendall趋势和突变检验及回归...
3.[期刊]
摘要: 根据1968—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地区8个高原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数据,采用线性倾向估计、累积距平法、Mann-Kendall突变检测和滑动t检验法,分...
4.[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盘龙河流域极端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方法】基于盘龙河流域19个雨量站1978—2016年的日降水数据,根据百分位法定义极端降水事件,选择年极端降水...
5.[期刊]
摘要: 利用拉萨市1980—2019年均一化降水资料,在分析该市降水量、降水强度、不同等级降水日数以及降水量贡献率等方面变化特征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揭示了拉萨市降水气...
6.[期刊]
摘要: China's food security mainly depends on the core areas of food production.Under...
7.[期刊]
摘要: 利用延安市2001-2020年13个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的降水观测资料,分析退耕还林工程(2000年)实施以来,延安市近20a降水量的年、月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变化...
8.[期刊]
摘要: 2020年9—11月贵州省出现了1961年以来持续时间和影响范围最强的秋绵雨天气,1149站(总数的75.0%)出现特重级秋绵雨。秋绵雨天气造成秋收进度缓慢、...
9.[期刊]
摘要: 为研究关中西部半湿润地区葡萄水分盈亏情况,本文通过Mann-Kendall趋势检验、滑动t检验及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1990—2019年间葡萄需水量...
10.[期刊]
摘要: 根据黄石市3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73—2019年的降水量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K突变检验和异常分析方法对近47年来黄石市降水变化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11.[期刊]
摘要: 由于干旱地区常年降雨资源匮乏,为提高旱区降雨资源的高效利用及更加精准的掌握该地区主要农作物的水分供需平衡状况。采用美国农业部(USDA)土壤保持局推荐的有效降...
12.[期刊]
摘要: 本文采用特征值统计分析和线性趋势方法对海河流域2006—2018年的降水资料进行分析得出,近13a海河流域的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其中7月降水量最大,1月降...
13.[期刊]
摘要: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雷达资料以及HYSPLIT模型后向轨迹资料对2021年2月28日廊坊市的雨转雪天气过程进行成因分析,结果表明:(1)本次降水存在明显的降...
14.[期刊]
摘要: 利用那曲市6个气象站1971—2019年汛期(5—9月)逐日、逐月、逐年降水资料,分别采用滑动平均法、累计距平、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研究降...
15.[期刊]
摘要: 根据马铃薯各生长发育阶段对水分的需求规律,结合内蒙古实际降水供水情况确定了作物水分亏缺指数为表征马铃薯水分亏缺程度的指标.利用内蒙古地区有代表性的26个种植站...
16.[期刊]
摘要: 为了探索影响雨养农业区农业生产的关键气象要素——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特征,以甘肃省雨养农业区55个气象站1971—2015年气温和降水实测资料为基础,采用线性倾向...
17.[期刊]
摘要: 受2019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的影响,2019年8月10—12日,龙口市多次出现降水,大部分地区出现大雨、暴雨天气,局部地区达到大暴雨标准.本文主要利用气象...
18.[期刊]
摘要: 利用常规和非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甘南春季的3次强降雪过程进行流型配置、物理量场、卫星等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高空短波槽、700 hPa切变线、地面冷锋是暴雪的主...
19.[期刊]
摘要: 利用秭归县1998—2019年气象观测资料,分析暴雨在不同时期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秭归县暴雨从4月开始出现,10月结束,75.4%的暴雨主要集中出现在主汛期...
20.[期刊]
摘要: 为了解四平市降水量变化特征,利用气象站1992-2019年日降水量序列数据,采取线性趋势法、5年滑动平均法、累计距平法,分析年降雨量、四季降雨量及各月降雨量。...
1.[会议]
摘要: 目的:分析开封市主要农作物产量对降水变化的响应,研究降水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方法:用数理统计学和模糊数学分析开封市气候变化与农作物的关系,建立数据库,在Exc...
2.[会议]
摘要: 利用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定西市安定区和平凉市静宁县三地14年(2000-2013)降水量系列资料,并结合两种典型作物(玉米、土豆)的亩产数据,分析了三地14年...
3.[会议]
摘要: 利用柳州市7个县区1961-2010年1-4月的月降雨量资料及NCAR/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0年柳州的早春干旱特点及成因进行分析,并分析了干旱对柳州市...
4.[会议]
摘要: 为了提高雨水利用率,减少季节性干旱对西南地区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根据西南地区100个气象站点1960-2012年的月降雨资料,运用Mann-Kendall趋势...
5.[会议]
摘要: 研究发现,辽宁省春播期第一次透雨有明显的东西和南北差异,透雨出现的最早日期是庄河站,为04月17日;最晚的是义县、建平和彰武站,日期为05月02日。透雨分布趋...
6.[会议]
摘要: 基于1960~2016年沈阳市5个气象观测站的降水量资料,得出了沈阳市春播期(4~5月)降水量年际及年代际趋势系数、降水变率及距平演变特征,对春播期降水量资源...
7.[会议]
摘要: 本文采用河南省各地区气象站点1982-2012年逐日气象资料尤其是降水数据,运用Mann-Kendall趋势与突变检验综合分析研究了河南省夏玉米各主产区生育期...
8.[会议]
摘要: 利用随机天气发生器(WeaGETS)模拟了来宾200年的逐日降水序列,并将模拟结果与50年的实测资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拟的年、月降水平均值、逐日降水特点与...
9.[会议]
摘要: 本文利用自动气象站和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资料,以凤阳县2010~2011年度秋冬连旱解除过程为研究对象,分析揭示了在干旱背景下逐时累积降水对土壤墒情的改善效果。...
10.[会议]
摘要: 本文对1961~2009 年华北地区主要农作物(冬小麦、夏玉米和春玉米)的生长季进行了气候分析,进而对生长季期间的降水量的时空变化及其对主要农作物的影响进行了...
11.[会议]
摘要: 内蒙古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地处中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偏旱气候区,武川县位于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的中段。1960-2007年间,武川县气象要素中气温和日照时数呈现上升趋...
12.[会议]
摘要: 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农作物是否能适时播种、正常出苗受气象条件的严重制约。保定市是农业大市,开春4—5月,正值冬小麦返青、拔节、春小麦及大秋作物播种出苗和果树萌...
13.[会议]
摘要: 利用1955—2011年邯郸辖区内16个气象观测站的降水资料,利用降水距平百分率作为气象干旱指标,分析了邯郸气象干旱发生年、季变化特征及干旱对农业的影响.
14.[会议]
摘要: 本文依据宁夏1951-2008年月降水及气温资料,结合高桥浩一郎陆面蒸发公式计算了宁夏可利用降水系列,并采用地统计学(克里金)法、小波分析法及气候趋势系数等方...
15.[会议]
摘要: 利用1978~2008年福建省农业水灾受灾和成灾面积数据,以灾情(受灾和成灾)指数反映水灾的影响范围,以成受比(成灾与受灾指数的比值)指数反映水灾影响强度,基...
16.[会议]
摘要: 采用中国气象局《全国气候影响评价》的标准,利用降水量同比增长率变化曲线图以及2014年四季降水同比增长量的柱状变化的对比和比较的方法来判断降水是否正常并对20...
17.[会议]
摘要: 利用内蒙古46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近50年内蒙古地区作物生长季内的降水资源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并研究了生长季内月尺度旱情特征...
18.[会议]
摘要: 青海东部-甘肃中部这一地区受干旱气候的影响非常严重.本文通过对这一地区1962年-2010年共49年的月降水资料和日降水资料的整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所研...
19.[会议]
摘要: 有效降水对于土壤水分的补充和农作物的生长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通常认为大于5mm的降水即为有效降水.但是有效降水的影响因素很多,在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背景条...
20.[会议]
摘要: 全球大幅度气候变暖,势必导致降水量的异常变化,而降水量异常变化是农业灾害(农业干旱、暴雨)的主要原因,将对农业产生深刻影响。因此,了解山西省降水量变化规律,对...
1.[学位]
摘要: 中国北方荒漠区主要位于西北内陆河流域、黄河流域及内蒙古高原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分属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宁夏、陕西、山西、河北等省和自治区,面积约340万...
2.[学位]
摘要: 本文根据黄土高原地区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面临战略性调整的新形势以及在这种新形势下该区必然要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现实选择,紧紧抓住旱区农业发展的主要环节——降水...
3.[学位]
摘要: 首先从土壤墒情角度,应用滤除了人为干扰因素的准自然条件下土壤墒情序列,研究了逐旬和季节性及限干旱历时概率分布,揭示了旬壤情变化规律及不同季节影响墒情变化的优势...
4.[学位]
摘要: 气象数据插值对于科学研究以及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提高气象数据插值精度的方法主要有2个方法:一是增加插值数据的信息量,主要通过增加站点数量、引入新的气象元素进...
5.[学位]
摘要: 黄河流域对中国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干旱缺水已成为制约这一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限制因子。因此,研究流域农业气象干旱的变化特点,...
6.[学位]
摘要: 我国是淡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且分布很不均匀。我国北方特别是西北地区属典型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
7.[学位]
摘要: 当前人类活动的加剧显著地影响着全球大气循环的格局。多个大气循环模型预测:年际间降水波动增大、极端降水事件(如:极端干旱和强降雨)发生频率增加将是未来全球水分循...
8.[学位]
摘要: 本文针对积雪基本性质及积雪对下覆冻土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户外试验,观测了积雪密度、剖面温度、溶质含量以及土壤冻深、冻胀、剖面温度等量。研究结果表明:(1...
9.[学位]
摘要: 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小麦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1/2左右,但由于水资源不足,旱灾是造成该地区粮食减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因此建立起具有...
10.[学位]
摘要: 本文通过对常有的随机模型的分析,认为二维季节性AR(1)模型具有结构简单、应用方便、理论与方法比较成熟等优点,同时能较好地反映降雨和蒸发过程随季节性变化的特点...
11.[学位]
摘要: 降水、温度和农业气象干旱时空变化分析在区域水资源可持续管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本研究中,运用熵理论,气候趋势统计,干旱指数和预测等方法来分析时空气象变化与干旱...
12.[学位]
气候变化条件下农作物产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以河南省唐河县为例
摘要: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气候的变化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温度和降水量对农作物产量影响的报道最多。但是,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存...
13.[学位]
摘要: 土壤侵蚀现今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最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世界各国都有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蚀存在。随着其危害的日益严峻,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水土流失视为重要...
14.[学位]
摘要: 坡面水土流失是坡面侵蚀的必然结果,而无论是在流域自然阶地形成的非连续性坡面或者开挖过程中形成的连续坡面,一定强度的降雨过程中,坡面土壤本身不同水流入渗率及土粒...
15.[学位]
摘要: 本文依据华北地区降水特点,将该区划分为23个降水自然区。利用华北地区92个气象台站近50年的历史气象数据及台站属性资料,逐区逐月拟合降水要素方程。结合由台站海...
16.[学位]
摘要: 利用北方冬麦区近40年(1961-2000年)269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的逐日降水量及其所在区(县)的冬小麦生育期和产量数据,运用气候风险评估的原理和方法,以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