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农业科学>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7
  • 召开地:呼和浩特
  • 出版时间: 2017-07-28

主办单位: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内蒙古自然资源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基于地价均衡视角,以正视城市扩张为切入点,通过构建"文献评述-案例分析-理论命题-策略选择"分析框架,深入探索城市扩张调控的"前提、经验、基石和关键"及"研究范式"等科学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首先,研究范式对比发现,与国外"预留空间"范式、更为关注城市质量提高和生态环境品质提升的新研究假说不同,国内研究假说大都基于"遏制扩张"范式、更为关注城市经济增长、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影响,并且未来城市扩张研究选择"预留空间"范式要比"遏制扩张"范式更具可行性;其次,理论命题分析认为,全球城市扩张具有惯性"动量增生"特性,惯性边界与现状边界之间构成城市扩张的"惯性空间",而运用中国独特的理想、适度和极限三条边界、在惯性空间范围界定城市扩张的"绿色理想"、"黄色代价"和"红色警戒"三类调控区,是城市扩张调控策略选择的基石和关键;最后,调控策略选择建议,在理论命题指导下,中国应该依据现实基本国情和可持续发展要求,构建多要素层次同心圆城市协同发展模型,为城市扩张预留理想空间、适度空间和极限空间三个预留区,并建议将我国未来城市扩张惯性空间范围调控到适度预留空间上是当前较为理性和现实的策略选择.
  • 摘要:我国土地的公共物品属性,决定了我国土地管理必须以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我国土地管理的公共利益可以通过公共利益主体、公共利益形态与公共利益落实三个维度测度,并可通过落实土地管理主体的合理性、完善土地管理制度的规范性具体实现.
  • 摘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是一个相对且动态的概念,基于城镇化水平能够更准确地认知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相关问题.文章运用要素投入与替代原理揭示了城镇化对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理.通过CCD模型诊断了武汉城市圈建设用地与城镇化水平的发展特征,尝试应用曲线估计模型和多目标规划模型探寻不同城镇化水平建设用地适宜集约度,并提出了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区域差别化管控策略.研究表明:1)土地、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成本及稀缺性的变化是不同城镇化阶段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变化的内在原因;2)武汉城市圈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状态可划分为3个阶段7种类型,大多数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滞后于城镇化水平;3)当城镇化水平小于30%、30%-70%、大于70%时,建设用地适宜集约度分别为262.52万元/公顷、461.32万元/公顷、676.48万元/公顷;4)可以通过提高建设用地供应门槛、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增加高新技术投入、探索立体式开发等途径对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进行差别化管理.本研究可促进我国城镇化与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协调发展,为城镇化进程中土地资源的科学、高效配置及合理利用提供决策参考.
  • 摘要:在城镇化进程下,我国农村土地利用问题逐渐突显,村级土地利用规划迫在眉睫,为能使村级土地利用规划能具有地域性及整体性的服务于农村的发展,以广东省为例,从区位、人口、农业、经济四方面选取反映农村受城市影响程度的7项指标,运用熵值法对县级单位行政区的受城市影响程度进行评分,通过GIS技术反映出广东省受城市影响的圈层关系,并以结果总结出基于城乡关系的城市化型农村、郊区型农村、偏远型农村,结合已有的乡村规划案例,分析三种类型农村土地利用规划中的侧重点,得出土地规划中不能孤立的看待乡级规划,而是从城乡整体关系中进行规划,归纳总结一般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流程.
  • 摘要:山区往往是贫困人口集聚的区域,研究山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情况可以为消除贫困提供新的思路.本文以粤北山区韶关市为例,通过深入研究其土地利用情况,构建了科学合理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相关统计数据定量评估了韶关市内十个不同区县的土地利用集约程度,结果表明韶关市的土地利用集约度整体偏低,并呈现中间高、四周低的特点,韶关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与经济发展存在密切关系.针对韶关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本文从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度的角度提出了精准扶贫的相关建议,认为应从加快产业转型、加强土地整治和完善制度三方面提高韶关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 摘要:在国家的建设规划以及经济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果的同时,大量征收行为激发的矛盾和土地征收的负面影响也随之而来.虽然很多的专家学者对近些年的土地问题做出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可行的方案和对策,但仍不能在具体实践中得到实际的应用.本文以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机制为研究对象,提出完善我国制度的具体建议和完善对策,希望可以在完善我国制度的过程中提供一些新思路.
  • 摘要:以额济纳荒漠典型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群落为样本,通过测定土壤的理化性质、水势以及红砂根系分布,研究红砂根系分布与土壤环境的关系.结果是:红砂主要分布在(厌)棕漠-(厌)漠土地带,而其根系主要集中在pH8.0-8.97之间、电导率高达1.19-1.78的地下30-70cm层,该层不但含盐量很高,含水率也较高;可以认为,土壤水分、盐分是影响红砂根系分布的主要因素,而红砂根系集中分布在盐化层和高含水层则是长期适应土壤环境的结果.
  • 摘要: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地方,不能没有同时也不能再生,在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的背景下,对于土地是需求量不断增加,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做的好坏关系到人们未来发展的速度.本文在本着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粮食生产力不减弱、农民利益不受损失的前提下,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的必要性、演变过程和现状进行介绍,遵循党的十七届十八届会议精神,针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现行法律法规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和完善创新之处.
  • 摘要:锡林郭勒盟地区作为对全球气候变化敏感的典型区域,在全球暖化背景下,了解和掌握该区域气候、极端气候事件的变化特征以及两者的关系,对于制定各类自然灾害的防灾减灾对策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锡林郭勒盟1958-2013年的9个气象站点数据分析了气候和极端气候事件的变化特征及其极端气候事件对气温和降水的响应,结果表明:①平均气温随时间呈现波动上升趋势,降水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平均气温空间分布特点为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各站点均呈上升趋势,而年降水量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的趋势.②极端最低、最高气温均呈现波动上升趋势.极端最低气温比极端最高气温升温幅度大.日最大降水量呈略减趋势,降水强度变化趋势不显著.中部和东北部易发生极端低温事件,西南地区易发生极端高温事件,其南部是极端降水事件的高发区.③极端气候事件对气候变化有很大的贡献.极端降水对降水的年际响应关系明显好于极端气温对气温的响应关系.其中极端最低气温对平均气温的贡献大于极端最高气温的贡献.降水强度对降水量的响应也明显好于日最大降水量的响应.而且极端气候对气温和降水的响应都存在明显地域差异.
  • 摘要:随着2020年全面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推进,我国精准扶贫工作进入攻坚阶段,需不断探索创新精准扶贫模式,提升扶贫效益.土地作为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具有资源、资产、资本三重属性,对消除贫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根本性、持续性作用。基于土地政策在精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剖析了土地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流转、生态扶贫与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等土地精准扶贫模式的作用机理与内在联系,指出土地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流转能有效解决扶贫工作中土地、资金问题,并助力生态扶贫与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模式,形成有机整体.针对现阶段土地精准扶贫模式的特点,本文总结出其存在潜力释放不足、农民利益保障不足等问题,并提出应从加强土地政策灵活性、针对性、融合性,提高农民利益保障性出发,不断创新、完善基于精准扶贫的土地政策.
  • 摘要:本论文以巴林右旗耕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耕地土壤养分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如下:该旗耕地土壤养分变化总趋势:有机质、全氮和有效钾含量有减少的趋势而土壤有效磷含量有增加的趋势.全旗分成了三部分,北部区、中部区和南部区,其三部地区之间土壤养分分布特征具有差异.北部地区土壤较肥沃,自然肥力好,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有效钾含量比中部和南部高,土壤ph含量最少.中部地区土壤肥力中等,土壤有效磷含量最多,有效钾含量最少,Ph值、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中等水平.南部地区土壤肥力较差,Ph值含量最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有效磷含量最少.
  • 摘要:目前我国扶贫工作进入攻坚期,如何有效实现精准扶贫,盘活贫困地区农村土地资源,增加土地要素收入,对于扶贫具有"授之以渔"的重要意义.本文在对粤北贫困山区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采用文献分析法,规范分析法,从政策设计、流转主体、市场开拓、经济效益、公共服务等方面,对粤北贫困农村地区土地流转中所存在的问题成因进行剖析,进而从机制创新层面提出推进贫困山区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建议.
  • 摘要:研究目的:总结和梳理1949年后中国主要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分析土地利用分类体系的演变过程、原因和存在的问题,加深对土地利用分类方面的理论认识,对土地资源管理和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文献调研法、归纳分析法、比较法.研究结果:中国土地利用分类的发展可划分为四个阶段:萌芽阶段、探索阶段、磨合阶段和现在的初步成熟阶段,各阶段存在不同的问题;现阶段的分类还存在用地类别不全面,含义不准确,衔接性不够,生态性体现不足等主要问题.研究结论:应根据所现有问题,结合国情调整现有分类内容,制定更加合理的、有中国特色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 摘要:本文以阿荣旗为例,着重研究其土地流转情况,通过研究农村土地流转概况,对比英美土地流转制度,凭借阿荣旗的土地流转现状以及土地流转中涉及的法律依据,发现阿荣旗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了农民对土地流转认识不够、土地流转不规范、管理部门不履行责任以及从根本上改变土地农业用途等问题.并提出了加大土地流转法规宣传、依法规范土地流转行为、高度重视土地流转工作、建立纠纷调处体系并查处违法行为等完善的建议.
  •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湖北省2000年、2005年和201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分异情况,分析其主导地类转换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各个区域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计算及比较,总结不同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的影响规律,结论如下:(1)21世纪初期湖北省土地利用格局受大时代背景下国家政策和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巨大.但是国家政策影响的可持续性不强,水域和林地面积的增长主要发生在2000~2005年这个时间段,2005年之后其增长明显放缓,而建设用地的增长却一直不断加速,这使得湖北省各区域的生态经济发展普遍经历了从相对较高的协调水平下降到低度协调甚至是冲突状态.(2)湖北省不同区域受地形地貌影响,其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出平原地区>鄂西中高山地区>低山丘陵地区和武汉地区的特征.(3)以政府为主导的大型生态建设项目对地区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起到了明显的积极作用,未来必须继续实施下去.
  • 摘要:渝东北生态涵养区由巫山、城口等11个区县组成,既是三峡库区,也是秦巴山连片特困地区,环境保护任务重,发展压力大.农用地整理是指通过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合理布局用地结构,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提升土质,改良土壤,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促进农业增产增收;进行农用地综合治理,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加强农用地的生态建设,逐步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复合生态系统,改善农田的生态环境.通过农用地整治,可促进农村发展,缩小城乡二元结构.以重庆市巫山县为例,表明农村经过农用地整治,可极大提高人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助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
  • 摘要: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贫困面积广、农村贫困人口多和贫困程度深等一系列贫困问题.科学准确地评估中国农村地区的贫困动态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采用贫困距离指数,在全国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尺度上系统地分析了中国2000-2014年的贫困动态.结果表明,2000-2014年中国农村脱贫成效显著.2000-2014年中国贫困县的数量从1468个减少到40个,减少了1428个,减少率为97.28%.农村贫困人口从50012万人减少到618万人,减少了49394万人,减少率为98.76%.通过进一步原因分析,政策是中国农村脱贫的重要推手.在国家扶贫政策带动下,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在农村脱贫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是,中国农村地区在快速脱贫过程中,部分地区收入不公平加剧.因此,中国未来进行扶贫时,应该注意收入分配公平问题,减少贫富差距,从而实现区域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 摘要:土地利用变化是过去五十年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直接驱动力之一.作为当前最为剧烈的土地利用变化形式之一,城市化过程改变着人们的文化、生活以及消费方式,同时也通过影响土地利用的结构引起生态系统服务及环境的变化,其所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常常发生于居住用地周围,产生的生态影响也更为直接和剧烈,尽管城市用地只是全球地表的一小部分,但城市化过程却能引起超出城市范围的区域甚至全球尺度的生态变化,因此探明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周围土地利用结构的时空分异对于维持生态安全及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卫星遥感技术与景观生态学也为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研究提供的新的思路,其中景观指数的"城—乡"梯度分析已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化过程对土地利用组成及结构影响的研究中,当前针对平原地区大城市周围土地利用结构的研究表明土地利用具有圈层性,而地处山区的小城市由于受到更多的地形及各种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其周围土地利用结构如何,是否也具有与平原地区大城市周围类似的圈层结构?为了明确山区城市化周围土地利用结构在城市化过程中的时空变化,本文以横断山区的8个较大城市为例,基于解译的土地利用数据,分析景观指数在"城—乡"各梯度的时空变化及方向差异.结果表明:(1)景观尺度上,景观指数与梯度结合的分析方法能够很好地反应土地利用的结构变化;(2)与平原城市类似,山区城市周围土地利用结构的空间和时间变化都具有一定的圈层性:空间分布上,从城市到乡村,土地利用的优势度及连通度先减小后增大,而斑块形状的复杂程度和多样性则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转折点均位于城市用地与其他用地分布最为交错的地带;时间变化上,距离城市较近的圈层内城市用地大面积扩张使其优势度和连通度增强、斑块形状趋于简单、多样性减小,而在距离城市较远的圈层内城市用地的零散扩张使优势度和连通度降低、多样性增大;(3)山区城市周围土地利用的布局又有自身的特点,即受到地形的影响,城市的圈层结构表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
  • 摘要:云南元谋,地处滇中高原北部,是滇西北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上,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元谋是东方人类的发祥地,元谋盆地和举世罕见的土林地质奇观,是以古人类演化遗迹,地质地貌自然遗迹为保护核心的地区,是供古人类、地质、地理、环境保护、观光旅游等学科开展科研的大型基地.元谋盆地的土林群落,总面积达42.9平方公里,是目前国内唯一可以和美国布莱斯大峡谷相媲美的著名旅游景区.土林地质奇观,土柱高大密集,错落有致,形状各异,风姿楚楚、蔚为壮观,具有浑然天成,壮观多姿、沉雄激越、苍茫古朴等特征.评判自然景观的美学价值,通常从自然性、人文社会性、形式独立性、美丑二重性四个方面去认识及领悟.对自然景观文化审美层次的分析评价,则集中体现于自然景观对人的精神意识所产生积极作用的"悦形、逸情、畅神"三个方面.对自然景观审美的感性认知,则往往围绕自然美及文化美的主要表现形态进行.而土林地质奇观的美学价值,则集自然性及人文性精华为一体,集中体现于哲学、文学、艺术、科学和历史文化价值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科研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美学价值及观赏价值.
  • 摘要:土壤前期含水量与降雨是黄土坡面产流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两者偶合关系及其与黄土坡面产流临界阈值的关系,对该区域预防土壤侵蚀带来的危害具和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超渗产流基本原理,通过引入土壤前期含水量与降雨两个指标,最终推导出基于土壤前期含水量-降雨耦合关系的黄土坡面产流临界侵蚀模型.通过该模型结合土壤水分实测值对陕北黄土区吴起县典型植被群落干旱年、正常年和湿润年的产流临界降雨值进行了模拟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1)陕北黄土坡面湿润年产流所需临界降雨量与干旱年和正常年存在显著差异,且湿润年产流所需降雨量较少;干旱年与正常年产流所需临界降雨量则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干旱年产流所需降雨量较大;(2)不同植被类型产流所需最低降雨量不同,其中油松林地产流所需临界降雨量最小,即油松林地较易产流;沙棘纯林产流所需降雨量最大,即沙棘林地较难产流;且两种林地产流所需降雨量存在显著差异.
  • 摘要:径流变化特征及成因研究对于农业灌溉、流域水资源配置与管理等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而淮河流域是我国重要农业区,因而淮河流域径流过程特征及机理研究更突显其重要性.本文利用非参数Mann-Kendall趋势检验和小波转换等方法系统分析了淮河中上游息县、王家坝和蒋家集等9个水文站点径流资料,分析了淮河流域中上游径流年内分配、年际变化、径流趋势、突变特征及周期变化等径流过程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径流变化特征的成因.研究发现:①淮河中上游径流量主要集中于5-9月,约占年径流总量的70.37%,Cv值介于0.16-0.85之间,径流年际极值比则介于1.7-23.9之间,径流年际变化剧烈;②淮河中上游径流量整体呈减少趋势,尤其是4、5月份径流下降趋势显著,季节变化不明显;③各站点年径流量在2000s呈显著周期变化,班台、王家坝、鲁台子和蚌埠站在该尺度上存在2-3.4年尺度的小周期,息县、潢川和蒋家集站处于高能区.季节和汛期与非汛期的显著周期集中出现在1960s、1980s和2000s,1960s周期主要为2-8年.④潢川站年径流量对气候因子的响应最为明显,其对MEI和PDO指数的响应分别通过了95%和99%的显著性检验.PDO对各站点月径流的直接影响最为显著,且主要集中在6月份,多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以班台站最为显著,分别在1、4和6月份通过了95%的显著性检验.SOI、NAO和Nino3.4指数对研究区月径流量的响应存在显著滞后性,Nino3.4对研究区月径流量滞后期的影响主要发生在潢川和蒋家集站,而AO和PDO指数无滞后性响应.
  • 摘要:河流初始水量分配以及水量调度是保证河流水资源有效利用的重要手段.我国水资源所有权属于国家所有,在我国绝大多数流域实施的水量统一分配调度制度,是国家根据其对水资源的所有权,制定年度供水总量,划定用水地区、用水户水权份额,规定这些份额优先权顺序的制度.黄河流域早在三十年前便施行了《国家计委、水利部关于颁布实施<黄河可供水量年度分配及干流水量调度方案>和<黄河水量调度管理办法>的通知》(计地区[1998]2520号).但长期以来,由于河流来水和用水的随机性及不确定性,导致年初的计划往往不能准确执行,最终带来一系列水文风险.比如上下游以及不同行政区域之间的水量分配不均,需要用水的时间段无水可用,干旱区的省份饱受干旱之灾,水量充足的地区水资源又因调度手段不合理导致一系列浪费现象,人为的调度手段存在着风险,这些都导致河流水资源没有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因此,制定一个合适的水量调度规则对于流域的水资源高效利用显得尤为关键.以往的研究较多着眼于调度手段和调度方法的创新,并没有从数据出发,分析实际调度实施过程中的偏差.如果不知道实际偏差值,只修正调度手段将是纸上谈兵和盲目的.本文以黄河流域为例,分析其2007-2015年的泄流实况、调度指标以及调度偏差值,探究了导致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2007年-2015年,七个水文站加起来总的偏差值达到235.90亿m3,这些都是对水资源严重的配置不到位,且造成极大的浪费.使得干旱区得不到充足的水分,湿润区水量又没有得到高效分配.整体来看,偏差呈现波动趋势,且偏差为正的时候更多,即泄流实况大于调度指标概率大.这预示着调度指标定小了,实际来水多于计划用水,有水浪费的情况产生.偏差波动最大的地方出现在最下游且水量最少的利津.偏差的变化趋势与来水情况有显著关系.
  • 摘要:城市化和生态环境非协调性耦合的形成是人地关系视角下城市化发展必然阶段,本文构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以辽宁省1996~2015年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耦合关系为研究对象,利用判定模型和标准对其进行识别.结果表明:(1)城市化水平和生态环境水平都有大幅度的增长,尤其是生态环境水平在2004年出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2)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耦合关系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经历了低水平耦合、拮抗阶段和磨合阶段,而非协调耦合关系在1996~2008年始终在磨合非协调耦合阶段,在2009~2015年属于拮抗非协调耦合阶段.由此表明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辽宁省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促进城市发展,给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损失.虽然近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耦合关系开始向好,但离高水平的协调耦合关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最后讨论了非协调性关系的形成机理.
  • 摘要:区域环境伦理行为与环境系统互动发展是改善环境质量的关键.本文从系统互动角度解析环境伦理行为与环境质量互动机理,采用计量模型和空间分析方法,探讨2011-2014年中国省际环境伦理行为与环境质量时空差异及互动格局,分析环境伦理行为与环境质量互动关系.结果表明:①2011年以来,中国环境伦理行为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环境质量出现下降态势;②环境伦理行为与环境质量互动度空间集聚趋势明显,总体呈现"热点区南移、冷点区西退"的空间演化态势;③环境伦理行为与环境质量互动度由0.389上升至0.424,中级互动是省域环境伦理行为与环境质量互动的主体形态;④东部地带政府、企业和公众主体环境伦理行为与环境质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中部地带仅公众环境伦理行为与环境质量显著为正;西部地带政府环境伦理行为与环境质量显著为正.因此,实施差别化的区域环境管理政策,提高各责任主体的环境伦理行为水平,完善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模式,是实现环境伦理行为与环境系统优质互动的重要途径.
  • 摘要:山洪灾害是强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汇集急速流动且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现象,基于山洪灾害历史统计数据分析河西走廊山洪灾害风险空间分布特征,旨在为河西走廊山洪灾害防治及预警提供决策依据.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三个层面选取3-11月降水量、6-9月0-24h累计最大降水量、高程标准差、坡度、地貌类型、植被覆盖度、表层0-30cm粘粒含量、表层0-30cm砂粒含量、河网密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GDP和人口密度12个风险因子,运用AHP确定因子权重,基于ArcGIS构建信息量模型,完成河西走廊山洪灾害风险制图,划分4个风险等级,分析河西走廊山洪灾害风险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河西走廊山洪灾害风险呈现"多点成带连片"空间特征,由东南向西北、走廊东端由祁连山脉东段向中部平原、走廊中部由中部平原地区向南北山区逐渐递减分布;极高风险1.16×104km2,占河西走廊总面积的4.94%,高风险5.45×104km2,占河西走廊总面积的23.18%,中风险11.71×104km2,占河西走廊总面积的49.83%,低风险5.18×104km2,占河西走廊总面积的22.05%;研究将河西走廊山洪灾害划分为4个风险区和11个风险亚区,按极高风险面积,武威区和凉州亚区最大,按高风险面积,武威区和民勤亚区最大,按中风险面积,酒泉区和玉门敦煌瓜州亚区最大,按低风险面积,酒泉区和肃北阿克塞亚区最大.
  • 摘要:中国各地区资源环境约束不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任务不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不可能有统一的普适性模式.本文首先明确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思路,然后结合优化、重点、限制、禁止开发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任务,分别提出各主体功能区差异化的离任审计重点.以湖北省七个试点地区为例深入分析差异化离任审计的重点,对其他省域因地制宜地实施离任审计、建设生态文明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 摘要:为探析用于寒旱灌区渠道衬垫的人工钠化GCL防渗特性,通过室内外试验的方法对比研究了人工钠化膨润土与天然钠基膨润土的膨胀特性、触变特性、滤失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两种人工钠化膨润土小于0.01mm颗粒含量大于70%,自由膨胀体积为27.8ml/2g、20.3ml/2g,4次漂洗后,自由膨胀体积分别降低了53.9%、51.6%;滤失量增加了115.0%、107.1%;滤饼厚度增加了86.5%、87.2%.天钠基膨润土4次漂洗后自由膨胀体积降低了18.6%,滤失量、滤饼厚度增加了23.2%、2.1%.3年引黄渠道防渗试验表明,人工钠化膨润土自由膨胀体积为6.3ml/2g、6.0ml/2g,较对照减小了77.23%、70.44%;天然钠基膨润土自由膨胀体积为19.3ml/2g,较对照减小了6.6%.
  • 摘要:鉴于农业经济对农业化学投入的长期依赖,农业面源污染的源头减量控制是否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会左右政府管制政策调整的进一步实施.本研究以中国东部地区为例,分析了农业面源污染控制背景下的农业化学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Tapio脱钩关系,通过LMDI将农业化学投入的内生减量因素进行效应分解,最终研究了减量控制效应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①中国东部地区农业化学投入量总体上呈现出了"先升后降"的趋势,而化肥施用量和农药使用量的脱钩弹性均出现了"扩张负脱钩—扩张链接—弱脱钩—强脱钩"的转变.②农业化学投入的内生变化效应被LMDI分解为规模效应、耕地效应和效率效应,其中耕地效应是推动农业化学投入量增加的主要因素,效率效应可以减缓农业化学投入量的增长,规模效应的作用效果不明显.③农业面源污染的源头减量管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也要注重基于空间格局的差异性,要将立足各地资源优势与明确区域资源环境控制的重点相结合,采取分区鼓励、分区管理的措施,重视各地区土地本体的环境阈值控制.
  • 摘要:目的:不同农牧生产方式对农牧系统氮磷流动、利用效率和环境损失有很大影响,本文以河北省山区元氏县、平原区栾城区和滨海盐碱区南皮县为例,分析其2014年农牧系统生产结构、氮磷流动和环境损失,确定不同农牧系统的养分损失影响因素,为其他县级行政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本研究采用食物链养分流动模型(NUFER模型:NUtrient flow in Food chain,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use)并结合实地调研和统计数据,定量3个县的氮磷养分流动和环境损失,采用区域畜禽养殖土地承载能力指数评价各区域畜禽土地承载力. 结果:2014年,元氏县种植业每公顷耕地氮磷投入量分别为773(纯氮,下同)和307kg·hm-2(纯磷,下同);林地面积占到总农业用地面积的29%;动物产品占到农牧产品的44%,是典型农林牧生产体系.栾城种植业每公顷耕地氮磷投入量分别为823和288kg·hm-2;蔬菜播种面积占总播面的25%,饲料进口率高于70%,是典型的城郊型农牧生产体系.南皮县种植业每公顷耕地氮磷投入量为149和72kg·hm-2;作物产品比例高于87%,动物产品低于15%,是典型的种植业生产体系.在三个不同农牧结构的县中,元氏县种植业氮磷利用效率均为最低分别为29%和18%;栾城区畜牧业氮磷利用效率均为最高分别为32%和11%;南皮县农牧系统氮磷利用效率最高分别为26%和19%.栾城县畜禽粪尿耕地氮承载力高达449kg·hm-2,畜禽养殖量超载. 结论:元氏县具有高投入、低产出、环境风险高、养分利用效率低的特征,加强种植业的养分管理和农林牧循环等对元氏县典型山区农林牧生产系统有指导意义;栾城区具有高投入、高产出、环境风险高、养分利用效率低的特征,确定最大畜禽养殖数量及最佳畜禽养殖结构,加强农牧结合及进行畜禽粪尿区域调控对栾城区城郊型农牧生产体系有重要意义;南皮县的种植业具有低投入、低产出、环境风险低、养分利用效率高的特征,加强畜牧业养分管理对南皮县可持续种植业生产体系有重要意义.元氏县和南皮县畜禽粪尿耕地承载力低,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可以扩大畜禽饲养量;栾城县畜禽粪尿耕地承载力高,畜禽饲养量超载,应在此基础上淘汰管理差的养殖场,同时加强畜禽粪尿全链条管理,将盈余的畜禽粪尿制成有机肥等输出栾城区.
  • 摘要:初探生态红线划定落图落地技术,为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土地资源提供参考.主要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马尔萨斯预测模型、综合分析方法进行三生用地预测及生态红线保护区划定.结果表明:(1)保障区域人口粮食安全的耕地需求量、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活功能用地量、具有保护生态环境功能的土地面积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4%、3.05%和89.55%.(2)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6.45%,主要分布在伊金霍洛旗东北部和西北部地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为草地和林地.(3)伊金霍洛旗是生态敏感性等级较高的区域,因此对其划定生态红线保护区既是现实需要,有必要在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提高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 摘要: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研究旨在实现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供给,深入理解服务权衡与协同的形成机理有助于科学、合理决策,实现生态功能的正向协同,发挥区域整体生态效益.受区域人为干扰和水、土、气、生等自然要素差异的影响,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常表现为区域差异性,而在海拔变化明显的山区,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具有明显的垂直差异性.本文以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在垂直空间上的权衡/协同作用为研究视角,选取云南小江流域为研究区,利用ArcGIS、SPSS等软件,采用空间叠置和统计,PERSON相关性分析、数据编码等方法对小江流域进行了垂直带谱划分,并分析了该流域碳存储、产水、土壤保持和生境质量四种生态系统服务的相关性及其权衡/协同作用状态.结果表明:1)小江流域四种生态系统服务在整个流域上的相关性并不显著,而在不同带谱上存在显著的相关性;2)整个小江流域权衡关系明显,作用范围广,协同关系,尤其高协同关系薄弱3)随海拔上升,小江流域权衡与协同作用呈现出权衡-协同-权衡-协同的变化趋势.
  • 摘要:土地荒漠化是高寒地区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本文在青海湖东岸沙丘选取典型固沙植被,在迎风坡进行风速、集沙观测研究试验.对比不同植被的风沙数据,计算标准风速值、风速增加率、防风效益这三个重要指标.研究不同植被的防风固沙效益,了解典型固沙植被的特征,为该地人工植被建植提供选择的依据.结果表明整体防风效益:沙棘>沙蒿>乌柳>小叶杨;固沙效益:沙蒿>沙棘>乌柳>小叶杨.沙棘、乌柳、小叶杨均为适宜性较好的优良治沙物种.
  • 摘要:定量评估流域生态系统水文调节功能对于制定水源保护规划,落实陆域-水域综合保护,防治水体污染,保障区域用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浏阳河流域统计数据、监测数据和实测数据为基础,运用ArcGIS与InVEST模型对研究流域生态系统水文调节功能进行定量评估,计算不同土地利用的水源供给与水源涵养量,通过空间可视化表达,为决策者权衡人类活动的效益和影响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2015年浏阳河流域水资源供给总量达32.4亿立方米/年,水源涵养总量达18.2亿立方米/年.从空间分布格局来看,流域水源供给量与水源涵养量存在显著的差异:大溪河与小溪河发源与流经地区和大围山地区为水源涵养最为重要的地区.
  • 摘要:揭示出城市植被覆盖状况对城市生态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以成都市为研究对象,利用高分1号WFV遥感数据构建归一化植被指数,提取植被覆盖信息,并利用植被指数将植被覆盖分为5个覆盖等级,并生成植被覆盖等级数据.通过叠加分析,揭示出各行政单元内的植被分布特征;并揭示出二环内、二环与三环间、三环与绕城高速间及其各四个方向区的植被分布特征.研究表明:植被覆盖总体情况最好的是锦江区,其次是成华区、金牛区、青羊区,最差的是武侯区.三环与绕城高速间的植被覆盖最好,尤其是东北和东南;其次是三环与二环间,最差为二环内.稀少植被覆盖所占百分比最高的区为武侯区,为81%,最低的为锦江区,为56%.植被等级3和4所占百分比最高为锦江区,最低为武侯区.该研究成果对成都市生态建设、人地和谐共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摘要: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评估是释放农村建设用地潜力、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的科学前提.本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综合考虑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土地利用状况等因素,结合人均用地标准测算法和综合指标法,以地市级行政区为研究单元,对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进行评价,按照整治后适宜性方向,将全区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划分为粮农优先区、牧草优先区、城镇优先区和综合保育区四类,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
  • 摘要:大都市近郊是城市与乡村的过渡地带,面临城市和乡村的双重问题,探究此类地区城乡统筹与现代农业发展之间的联系与机理,并得到相关启示,对我国新时期城乡建设与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梳理了城乡统筹和现代农业的相关理论和研究,然后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构建相关指标体系,探讨了大都市近郊城乡统筹和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并验证二者之间是否保持长期稳定的动态协整关系以及因果关系.案例研究发现:①2002年以来,渝北区城乡统筹程度不断提高.②渝北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逐年提升.③渝北区作为重庆大都市区的重要组成,其城乡发展模式主要为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协调,渝北区城乡统筹发展与现代农业发展具有单向的因果关系.新时期大都市郊区应该进一步重视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统筹,走以城带乡,城乡协调的道路,推进三产融合,大力发展绿色农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着力推进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经济产业化,并逐步以中心村或小城镇为依托,不断完善公共设施、发展社会公共事业,实现就地城镇化.
  • 摘要:作物生产水足迹作为评价作物生产过程中水资源消耗类型、数量以及用水效率的综合指标,为农业水资源管理评价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本文在计算玉米单产的基础上,研究了1990-2015年间河南省6个生态区玉米生产水足迹的时空差异.对于合理调整粮食作物布局和加强农业生物节水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河南省1990年以来玉米生产水足迹呈显著下降趋势;不同产区的生产水足迹差别较大,其中豫西玉米生产水足迹最大,豫东、豫中南、豫北的生产水足迹低于全省平均值;绿水是河南省玉米生产需水的主要组成部分,占生产水足迹的80%以上.对于河南省豫西、豫南等玉米生产水足迹较高的区域,可以合理布局玉米种植面积和推广水分利用效率高的品种.
  • 摘要:科学有效的识别县域贫困的影响因素,客观准确的衡量贫困县的贫困特征,为县域提供着实有效的帮扶措施是实现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对黑龙江省县域贫困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对县域贫困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化阐释分析,探究县域贫困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县域贫困发生率均值为3.92%,贫困县的贫困发生率均值为8.98%,非贫困县的贫困发生率均值为1.19%,其中,县域贫困发生率高值区主要分布于干旱盐碱区、漫川漫岗区、低山丘陵区和平原农业区等区域;从回归结果来看,坡度、平均温度、城镇化率、中小学在校生比例、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垦殖率、水田比率、耕地质量等别和人均耕地面积对县域贫困发生率具有较大的影响,其中,城镇化率、人均耕地面积、平均温度、坡度、水田比率、耕地质量等别与贫困发生率具有负相关性,而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垦殖率和中小学在校生比例与县域贫困发生率呈现正相关性.总体而言,社会经济、土地利用等因素对县域贫困发生率具有直接性,而气候、地貌等自然地理状况对县域贫困发生率的影响具有长期性和间接性.
  • 摘要:长江上游是指长江源头至宜昌段的区域,它是长江流域的重要生态屏障,是我国扶贫攻坚的重要区域.本文对长江上游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与保护的重要性,扶贫攻坚的重要性与艰巨性,扶贫攻坚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性和协同性等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协同推进长江上游扶贫攻坚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建议:优化重构三生空间、促进三生协调可持续发展;优化配套完善基础服务设施、支撑扶贫攻坚与生态环境保护;深化长江中下游与上游协同对口扶贫、促进互惠联动发展;协同资源开发、扶贫攻坚与生态环境保护;将扶贫攻坚与当地文化系统融合,发挥基层社会组织的作用;深化坝区与山区、城镇与乡村协同、促进统筹发展;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成效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的协同监测与评价.
  • 摘要:农户是农用地整治项目的直接受益者,从农户视角诊断农用地整治项目绩效水平,可以为提升农用地整治项目绩效水平提供决策依据.本研究从项目过程、项目结果两个方面构建了农户视角下农用地整治项目绩效测度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障碍度模型建立了农户视角下农用地整治项目绩效测度模型,运用江苏省农户调研数据开展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江苏省农用地整治项目绩效测度值为3.7421,绩效水平总体上处于"良好"等级,项目结果绩效水平高于过程绩效水平;(2)农用地整治项目绩效水平存在区域差异,苏南地区项目的绩效总体水平要高于苏中地区、苏北地区;(3)影响农用地整治项目绩效水平高低的因素主要包括后期管护资金供给程度、后期管护措施完善程度、后期管护制度健全程度、后期管护主体明确程度、立项决策农民意见采纳程度、规划设计征询农民意见情况、规划设计农民意见采纳程度、立项决策征询农民意见情况、生物多样性保护满意度等.为了有效提升农用地整治项目农户测度绩效水平,应进一步加强农用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提升农用地整治项目农户有效参与度,开展景观生态型农用地整治.
  • 摘要:我国石漠化形势得到初步遏制的同时,发生在耕地上的石漠化面积却在增加.西南石漠化区的云南省和贵州省是我国休耕制度试点重点区域之一.休耕是降低耕地利用强度,恢复耕地功能的有效途径,但传统的石漠化治理模式均缺乏休耕环节,耕地利用方式未能实现根本转型.研究发现云南省休耕模式的主要特征是:(1)因地制宜整片推进;(2)签订休耕协议强化各主体的约束;(3)基层政府与农户联动落实休耕区域和面积;(4)休耕培肥模式较为多元;(5)注重与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对接;(6)与经济发展目标相统一.研究发现云南省休耕存在的问题有:(1)休耕区域的选择存在主观性;(2)县级休耕配套资金缺口大;(3)休耕补助大幅减少造成群众心理落差;(4)休耕工作队伍建设薄弱.石漠化地区休耕制度的优化路径:(1)建立休耕地诊断识别技术体系,明确休耕的规模和时序安排;(2)加强涉农项目和资金整合,增加配套资金投入,缓解基层财政压力;(3)建立动态的、反映土地市场价格的休耕补助机制,优化补助方式;(4)充实完善基层休耕组织机构,加强基层休耕工作队伍建设;(5)加快休耕监测体系建设,适时开展休耕制度运行绩效评估.
  • 摘要:研究目的:从耕地规模经营的农户意愿与行为机理、适度值测算、经营主体及运营模式、经营效应等方面进行综述,阐明现有耕地规模经营相关研究的主要内容、特点、不足及未来发展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我国耕地规模经营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均表现出长足发展,但对耕地规模经营主体、尺度、效应方面不同学者的侧重点有所差异,未能达成共识.研究结论:未来的研究可在农户规模经营意愿、概念界定以及适度经营规模的测算以及效应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为完善相关土地政策、引导各类微观主体转变资源利用方式、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 摘要:以2015年底自治区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系统分析内蒙古土地资源数量、质量、空间分布规律以及土地利用程度,归纳自治区土地资源的利用特点及过程中的不足和缺陷,并针对这些问题尝试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建议严格管控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的数量,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促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在土地利用方面秉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带动当地优势产业的发展,构建颇具地方特色的城市群、经济带、特色农业区、专业生产基地。要加大适合自治区的土地政策研究力度,推进土地科技创新,为自治区快速发展提供土地政策支持,保障必要用地支撑。
  • 摘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城镇化进程当中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耕地上,而且对当前我国进行的精准扶贫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增减挂钩,可以①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②为扶贫异地搬迁筹集了主要资金,保障了搬迁工作顺利开展.③使城乡土地利用朝着集约化、高效化与科学化发展,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保护耕地资源④结合土地综合整治和地质灾害避险工程,进一步加大资金项目整合力度,从根本上改善贫困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精准扶贫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越要压实责任、精准施策、过细工作".目前,脱贫攻坚己到了决胜阶段,各省(区、市)要认真研究政策,吃透政策内涵,积极执行政策,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已经开展节余指标流转交易的地方,要巩固政策成果,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更好地运用政策,实现对脱贫攻坚更大支持;没有开展节余指标流转交易的地方,要强化政策落地意识,抓紧行动起来,推进相关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有力支撑脱贫攻坚工作.各地在实施精准扶贫过程中普遍面临着土地与资金方面的困境,主要包括:建设用地不足导致扶贫项目难以落地;易地扶贫搬迁存在资金压力,以及迁出区土地与迁入区土地问题;劳务输出受宏观经济影响期望值下降,就近城镇化存在搬迁资金压力和产业用地不足问题.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可以有效解决精准扶贫面临的土地与资金困境,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增减挂钩对精准扶贫具有"双重效应",可能导致脱贫倒退、贫富分化;另一方面,增减挂钩由于受现行政策制约对精准扶贫的支持作用未得到充分释放.以更好更有力支持精准扶贫为导向,增减挂钩政策创新的着力方向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增强政策包容性,二是探索市场化运行机制,三是健全农户脱贫致富保障机制,四是打好政策"组合拳".内蒙古精准扶贫工作与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都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很不完全.通过对精准扶贫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内在联系的分析,可以为今后土地利用以及规划提供方向.
  • 摘要:精准扶贫不但能够有效的解决我国所存在的贫困问题,并且能够将国家拨付的资金真正用于扶贫.科学而客观地识别贫困人群是扶贫的基础亦即精准扶贫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精准扶贫过程中各旗县政府的责任尤为重大.本文通过研究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扶贫现况,尝试探讨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中的政府所应承担的责任和职能.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前两个部分阐述了精准扶贫的研究现状及相关理论等内容.第三部分对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精准扶贫过程中政府职能的履行现状作了详细分析.第四部分主要论述了新巴尔虎右旗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并从制度建设、资金保证、政府职责的角度对新巴尔虎右旗精准扶贫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五部分提出了完善新巴尔虎右旗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内容.
  • 摘要:本文针对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研究旨在通过对和林格尔县上述人员保险现状和问题的调研和探索,与国内外相关制度作出对比研究.同时展开对这一体制应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与障碍讨论,提出完善和林格尔县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机制的对策及建议.应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加大政策倾向力度,提高养老保障标准。
  • 摘要:研究目的:探讨县域尺度土地城镇化空间差异是实现城镇土地资源差别化利用的理论基础. 研究方法:以江西省为研究区域,结合ESDA、GWR等模型和方法,分析了江西省98个县域单元土地城镇化的空间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 研究结果:(1)江西省县域土地城镇水平东西方向上呈倒"U"型,东西部低,中间高;南北方向是由南到北逐渐升高;(2)江西省县域单元间土地城镇化水平在空间上呈显著性正相关性,全局Moran'sⅠ指数为0.234;(3)GWR模型相比于OLS模型的拟合度较高,更适用于土地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4)消费因素对所有县域单元土地城镇化呈现正效应,投资、工业化和外资因素的影响既有正效应也有负效应. 研究结论:基于县域尺度探讨土地城镇化空间差异分析是探讨城镇化管理的有益补充.
  • 摘要:研究目的:得出珠海市耕地生态安全的现状,并对其未来趋向进行预测,达到对珠海市耕地生态安全提供科学参考,以期为珠海市耕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决策依据。 研究方法:通过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与层次分析法(AHP)结合构建珠海市耕地生态安全体系评价模型,然后利用ArcGIS进行数据空间化处理得到各年份的耕地生态安全等级面积. 研究结果:(1)1988年珠海市耕地生态安全为:较不安全的耕地占总面积的4%,临界安全的耕地占总面积的85.46%,较安全的耕地占总面积的10.54%.(2)1998年珠海市耕地生态安全为:较不安全的耕地占总面积的7.41%,临界安全的耕地占总面积的47.17%,较安全的耕地占总面积的45.37%,安全的耕地占总面积的0.05%.(3)2008年珠海市耕地生态安全为:较不安全的耕地占总面积的4.43%,临界安全的耕地占总面积的13.42%,较安全的耕地占总面积的80.62%,安全的耕地占总面积的1.53%. 研究结论:珠海市20年来耕地生态安全整体有所提高,没有不安全等级的耕地.1988年耕地以临界安全为主,1998年耕地以临界安全和较安全为主,2008年以较安全耕地为主.
  • 摘要:基于1997-2016年的重庆市产业结构与土地经济密度状况,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和协调度模型分别探讨了产业结构与土地经济密度的相互作用和内在联系,以期为重庆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供决策参考.结果表明:(1)1997年直辖以来,重庆市的产业结构处于不断优化的阶段,总体上三次产业结构现状呈现出"三二一"的特征;(2)产业结构水平与土地经济密度的关联性最大,产业结构高级化次之,产业结构合理化最小;(3)根据重庆市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相关分析,发现泰尔指数值均大于0,表明经济发展偏离了均衡状态,产业结构在研究期内不合理;(4)总体上重庆市的产业结构与土地经济密度之间存在着失调—弱协调一协调的演化规律,并且产业结构的发展速度与土地经济密度并不一致,土地经济密度变化滞后于产业结构变化;(5)当产业结构与土地经济密度关联性处于较高水平或呈现上升趋势时,二者的协调度为正,相互促进;反之二者的协调度为负,相互制约.鉴于此,政府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时,应在强调产业结构水平的同时,有效推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和产出效益的最大化.
  • 摘要:基于重庆市巴南区2009a、2013a、2016a3期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矢量数据,按照"生产-生态-生活"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分类,采用土地利用功能转移矩阵、重心转移、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用地功能变化类型生态贡献率等研究方法对巴南区2009-2016a土地利用功能结构转型、空间转型时空演变特征和土地利用功能转型导致的生态环境响应等问题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①2009-2016a间巴南区土地利用功能结构转型以农业生产用地、林业生态用地、农村生活用地、草地生态用地向城镇生活用地、工矿生产用地、服务以及其他生产用地转化为主;②巴南区各功能用地重心在2009-2013a转移幅度相对较小,2013-2016a转移幅度相对较大,城镇生活用地重心一直沿西南方转移,成镇生活用地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逐渐减小,其余各功能用地均先向东北再向西南转移,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先增大后减小;④巴南区生态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但基本维持稳定覆盖率的草地垦造为农业生产用地、村生活用地复垦为农业生产用地、农业生产用地退耕还林是巴南区生态环境改善的主导因素,林业生态用地、农业生产用地转换为城市生活用地是巴南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导因素.
  • 摘要:通过建立土地利用规划分类体系、规划属性数据库、分区属性库、"三生用地"空间格局构建流程等,形成了规划空间格局构建的思路与方法,并按照"反规划"和底线思维理念采用系统动力学、景观生态学和地学统计学分析等方法对科尔沁左翼后旗土地利用数量和空间格局构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按照生态优先理念,基于底线思维构建的"多规合一"用地格局是现势性强的理想用地状态,国家全面系统的机制体制创新改革和不同层级政府、社会力量的协同配合是最佳实现路径.
  • 摘要:随着特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乡村转型,旅游业正在成为新常态下推动乡村空间重构的动力产业.因此本文在"产业重构-空间重组(土地整治)-乡村转型"的思路下探索乡村空间重构的产业助推机制.通过研究重庆市石坪村国土整治整村推进项目发现,乡村转型包括产业重构和空间重组两个相互影响的部分,将特色农业贯穿整个产业链,实现旅游业在乡村空间的全域化贯穿,从而可以打破乡村空间相对隔离状态,为空间重组提供动力支持.将基于产业重构路径及其驱动下的土地整治串联技术应用于实践.结果表明,产业重构在"以新换旧"和"延伸扩展"两大路径下分别完成梨园、桃园和油菜等特色农业规模化种植和赏花、采摘、农家乐等休闲观光旅游发展,以"梨园经济"主导的特色产业实现在乡村一二三产业的贯穿,形成果林种植采摘、农产品加工销售、旅游休闲娱乐三位一体的产业链.同时,在土地平整、道路工程等土地整治工程的串联下,乡村空间逐渐形成"生产-生活"复合空间和"生产-生态"复合空间,研究区田间道和生产路网络密度达到0.05km/hm2和0.1km/hm2、沟渠网络密度达到0.01km/hm2、灌溉保证率达70%以上、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85%以上、发展规模化园地产业规模达5000亩、每年吸引游客约增加6000人、农民户均增收超过2000元.由此可知基于产业贯穿与土地整治联动的乡村空间重构模式是实现乡村价值多元转型的重要途径.通过特色农业要素延伸带动泛旅游产业发展,以产业重构完成空间串联,最终实现生产空间模块化、分散化,生活、生态空间生产化.
  • 摘要:在艾比湖湿地7种不同植被覆盖土壤下选取108个样点,通过野外采样、室内分析,测定其0-20cm、20-40cm、40-60cm、60-80cm、80-10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并利用Kriging插值对研究区SOCD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探究.分析得出:(1)7个类别植被的表层(0-20cm)SOCD均高于其其他土层的SOCD;(2)盐化草甸植被覆盖下SOCD含量最高,达107.07kg/m2;(3)各植被均是表层SOCD含量最高,且随着土层的加深,SOCD大致分布情况为逐渐降低;(4)SOCD分布情况为:盐化草甸>小乔木荒漠>寒湿型针叶林>荒漠河岸林>干涸湖底>盐生灌丛>灌木荒漠;(5)在空间分布上,研究区SOCD由东南逐渐向西北减弱.
  • 摘要:本文以西北五省为研究区域,通过构建耕地集约利用与农业碳排放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模型、Arc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2000-2014年西北五省耕地集约利用与农业碳排放水平及其耦合协调发展类型.结果表明:①2000年至2014年耕地集约利用与农业碳排放总体水平分别呈现上升和下降趋势,甘肃、新疆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上升最快,其他省份波动上升,青海和新疆农业碳排放水平下降最多,其他省份匀速波动下降;②耦合协调发展度都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基期与末期变化不大,协调状态变化过程为由低转高再转低;③耦合协调发展类型由农业碳排放优先型转变为耕地集约利用优先型,耕地集约利用与农业碳排放进入脱钩发展阶段.最后探讨了西北五省农业碳排放与耕地集约利用互动发展的关系,为系统融合提供科学参考.
  • 摘要:为探讨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造成的风险,本文以江苏沿海地区1990、2000、2010和2015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基于景观格局指数和生态环境脆弱度构建了区域生态风险指数,在ArcGIS和Fragstats软件支持下,借助地统计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定量评价江苏沿海地区1990-2015年景观生态风险的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990-2015年,江苏沿海地区整体生态安全状况有所好转,研究区生态风险平均值从0.1563减少至0.1529,该区主要处于中等级生态风险.生态风险等级降低区在较高风险区、中风险区和较低风险区均有分布,而等级升高区域主要集中在东部草地和水域地区以及西南部耕地地区,其原因主要是临海产业和临海城镇的快速发展造成土地利用变化加剧,导致生态系统平衡遭到破坏,生态风险加强.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程度整体空间分异性增加,局部呈现高—高聚集和低—低聚集,其中高值聚集区主要由研究区西部外围边界处向南聚集,低值聚集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北部和东部沿海地区.耕地、水域和建设用地是整个研究区生态风险的主要来源.研究结果为该区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促进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及制定生态风险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持.
  • 摘要:浪巴铺,是滇中高原上一片既神奇美丽,又神秘莫侧的净土.这方变幻无穷的净土,她不仅是记载地球历史的书页,还养育了170万年的"元谋人"的前世和今生!笔者对浪巴铺地名进行了考证,写了《考问浪巴铺》一文,笔者立足于本土文化,将当地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符号及旅游资源"彝族文化"、"土林"完美的结合起来加以描述,并用其精细、漂亮的文笔为人们展示了令人向往的人类始祖发祥地元谋的文化面貌,笔者所提供的第一手在场证据详实、全面、权威,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学术价值、史料价值及参考价值,尤其是笔者游笔式的学术写作方式及一丝不苟的学术态度,使浪巴铺的来龙去脉,能通过轻松的笔调和形象化的笔触及画面,还原地名真实特征,唤醒历史记忆,从而让人们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了脚下这片哺育人们灵肉的泥土的原始面目.总之,“浪巴铺”是彝语,无论是从地质地貌、土壤团粒、地壳运动、古气候环境等进行科学论证,还是从本土文化出发进行考证,都己经是铁板上订钉的事实。
  • 摘要:太湖是一个位于长江流域中下游的大型浅水湖泊,湖水主要依靠流域内地表径流与湖面降水补给.梅梁湾位于太湖北部,紧邻无锡市,是一个富营养化与蓝藻问题严重的湖区.本文以梅梁湾为例,通过对1993-2006年期间的水文资料与包括总氮、总磷、叶绿素、透明度、悬浮物在内的水环境因素和浮游植物的种(属)、生物量、多样性等因素进行泊松相关性分析与趋势性分析,来研究湖泊水位变化与水位波动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同时对1965-1988年、2006-2013年的长系列水位资料进行特征水位与水位波动程度分析,以此来探讨通过水位调控来修复梅梁湾的可能.结果表明:2006-2013年太湖北部最小水位、平均水位、最大水位较1965-1988年已有明显上升,同时研究期内水位的变差系数呈现下降的趋势;在年尺度上,水位对于营养盐、悬浮物浓度有显著的负相关,在月尺度上则表现为部分季节两者的负相关性较高;对于浮游植物:变差系数高的年份,藻类的多样性与种(属)在当年或次年上升,生物量则有所下降,反之,藻类的多样性在当年或次年下降,生物量则有所上升.因此研究认为:包括梅梁湾在内的太湖北部,在流域降雨整体偏枯的情况下依然出现水位偏高的状况,同时伴有水位波动呈现出降低的趋势,这两种现象是由于人类活动加强与生产、生活需求使得梅梁湾的水位处于不自然的状况所导致的;梅梁湾夏、秋季水位增加对于营养盐、悬浮物浓度的降低与透明度的增加有显著相关,较低的营养盐、悬浮物浓度与较高的透明度有利于梅梁湾的水生植物(尤其是沉水植物)的生长恢复,此时维持高水位具有一定的生态效益,春、冬季是水生植被种子的萌发期与冬眠期,不宜抬高春、冬季水位,降低水位波动,从而影响水生植物恢复的效果;梅梁湾浮游植物在水位波动较高的时期呈现多样性增加与生物量减少的趋势,反之则呈现多样性波动减少与生物量增加.因此水位、水位波动的调控对于梅梁湾营养化程度的降低与生态系统的修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 摘要: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虽然获得了极大的物质财富积累,但其也面临水质恶化、大气污染等生态环境破坏的困扰.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正承受着日益严重的威胁.鉴于城市生态系统的生命特征,引入城市生命体概念,构建囊括生产力、生活态、生态势和生机度的城市生命力指数,选取相关指标,运用熵权法对各评价指标赋权,然后构建城市生命力指数评价体系,对成都市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构建的包括生产力、生活态、生态势、生机度的城市生命力指数对于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具有良好的适应性.(2)2010-2013年间成都市城市生命力指数均高于1.05,处在旺盛的阶段,且保持平稳上升.(3)从准则层来看,除了生活势在2012年有所下降以外,生产力、生态势、生机度都表现出了持续上升趋势,但是生机度的值相对偏低.(4)利用城市生命力指数来评价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研究还处于发展阶段.随着城市生态学、系统生态学、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等相关领域的发展,城市生态系统生命力评价研究可以得到进一步检验和支持.(5)由于数据收集的局限性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特殊性,本研究选取社会经济指标较多,随着国家对城市自然环境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在以后的研究指标体系可以进行适当的增加自然环境相关指标,这样得出的结果会更具可信度;可以进一步搜集近5-10年的发展情况,对于城市生命力指数的长期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更能发现城市生态系统的变化情况.(6)熵权法、神经网络方法、回归分析法等与城市生命力指数的结合可以在更广范围内开展.评价城市生态系统的生命力指数需要大量的指标支撑,各指标的权重就显得尤为重要,利用多元统计方法进行复合计算,将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
  • 摘要:本文基于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视角,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分别从"耕地资源条件、粮食种植情况、生态环境压力、社会经济发展压力"等方面选取指标对区域生产能力进行科学评估,并以评估结果为基础提出了基于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区域粮食生产布局分区.结果表明,耕地资源条件较好的主要集中在嫩江右岸区域、西辽河区域和河套-土默川平原区;粮食种植情况受耕地资源条件和市场及粮食种植意愿的共同作用的影响;生态环境压力较大区域不应盲目扩大粮食生产,需更多的考虑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保障的可持续发展;快速的城镇化、工业化和人口集聚将对区域粮食生产较大影响.为保障区域粮食安全战略需在粮食生产能力评估的基础上对粮食生产布局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 摘要:铟是保障《中国制造2025》实施的关键原材料之一,但以保护铟资源为目的的关税及出口配额等政策引起国际贸易争端,铟资源安全堪忧,其主要源于目前铟政策选择的盲目性.基于此,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完全成本视角出发,构建修正后的使用者成本模型核算铟资源的耗竭成本,对其资源税理论税率进行核算,即铟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的理论税率区间为0.34%-17.78%,为中国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方案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将代际补偿成本、市场势力和弹性理论三者相结合,构建税收转嫁模型,搭建资源税对关税替代政策效果评估的分析框架,评价征收关税和取消关税两种情形对铟出口价格的潜在影响,即该模型在满足一系列边界条件下,通过从价计征改革的资源税对于铟5%关税等效替代的实际税率区间为0.28%-6.13%;而对于现有铟2%关税的等效替代的实际税率区间为0.12%-2.71%.实际税率区间的确定为铟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提供了现实依据,同时也为避免原材料国际贸易诉讼提供了替代政策选择方案.从实证结果验证的条件来看,为了提升铟的出口定价权,中国应增强铟矿产资源开采及生产企业、出口企业的市场势力,出口企业的供给弹性;对铟矿产资源行业实行纵向一体化,增强铟出口市场势力和贸易利得.
  • 摘要:构建我国生猪养殖的资源价值流核算模型,也就是对养殖生猪中的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的整体评价模型的构建,对中国各个不同地区的生猪养殖成本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并估算我国生猪养殖的外部环境损害成本.测算2004年到2014年以来生猪养殖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并对运用Tobit模型来验证内部资源成本和外部环境成本中的主要成本要素对生猪生产效率的影响程度,结果发现:内部资源成本中的仔畜进价、精饲料费、青粗饲料费和人工成本对生猪养殖的全要素生产率均呈现出显著的负效应,说明这些指标的增加对生猪养殖的生产效率是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的,生猪养殖的外部环境成本对生产效率也存在着一定的抑制作用.不同区域的内部资源成本中仔畜进价、精饲料费、青粗饲料费和人工成本对生猪养殖的全要素生产率均在不同程度上呈现出显著的负效应,作为外部环境损害价值的污染成本也在不同的程度上对生产效率呈负的显著影响.
  • 摘要:生态系统通过创造各种服务功能和福利维持着地球的物质循环、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基础.生态系统各要素及其生态过程在时空序列上分布不均且复杂多变,这种空间特性被称为"空间异质性".本文通过对Landsat TM/OLI影像进行综合指数法监督分类获得2004-2016年土地利用分类成果的基础上,通过CA-Markov模拟预测2020年的土地利用状况,结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因子指标,采用空间网格法和圈层分析法对广州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s Value,ESV)展开Getis-Ord热点区分析、圈层分析等一系列空间分析,研究广州市ESV空间异质性演化过程和规律.结果发现:2004-2020年间,①广州市建设用地面积从2004年的1320km2扩张到2016年约2000km2,预计2020年将达到2263.63km2;②伴随着快速城市化进程,建设用地扩张占用了大量生态用地,城市建成区逐渐形成了一个面积巨大的城市斑块,生态用地的斑块日趋破碎化;③广州市ESV总值累计减少了92.41亿元,年平均减少约8.4亿元,未来几年继续减少但是减幅放缓;④ESV高值区域的格网数量净减少229个,减幅近18%,ESV低值区域的格网数量净增加218个,增幅约46%;⑤ESV变化最剧烈的高热区从中心城区向增城一从化一带转移,高冷区集聚分布在花都区和番禺-南沙一带;⑥ESV圈层格局从"低-低-中-高"向"低-低-低-高"的结构特征演变,地处城市边缘的近郊区域和边缘区域逐渐形成空间异质性最突出的城乡交错带.
  • 摘要:研究目的:破解和林格尔县集体建设用地在征收补偿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研究方法:运用理论结合实际、定性定量分析、系统分析,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以相关土地征收理论为指导,将国内外土地征收制度做比较,努力探索集体建设用地征收补偿改革路径,加强改革的力度,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建设. 研究结果:公平合理的补偿标准与科学完善的补偿政策,可以保护农民的基本权益,使农民可以获得更加为理想的补偿,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研究结论:现行征收补偿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是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社会保障力度不够,政府农民沟通不畅,导致出现就业保障机制不健全、征收补偿标准不精准,征收补偿制度不完善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改革路径为规范征收补偿程序、完善征收补偿安置办法、推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确保全局监督.
  • 摘要:宁夏回族自治区草地生态系统分布时空动态变化的研究对于宁夏的草地资源合理利用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80年到201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土地覆被数据,利用ArcGIS进行分析,从结构变化,空间变化和类型变化3个角度,系统地分析了1980-2015年间宁夏回族自治区高覆盖度草地、中覆盖度草地、低覆盖度草地三种草地类型的时空动态变化规律.研究表明:①1980-2015年间,草地在宁夏土地类型中占比最大,呈现出"草地-耕地"为主导的地域结构特征,但是随着时间变化草地占比有所减小.②1980-2015年间,在时间变化上总草地面积下降显著,高覆盖率草地呈增长趋势但占比很小;低覆盖度草地面积占比最大,降低趋势明显;中覆盖率草地变化趋势稳定,占比略有增加.⑨1980-2015年间,在空间分布上高覆盖度草地在东部显著增加;中覆盖度草地集中在中部分布状况变化不明显;低覆盖度草地在全区范围内分布显著减少.④1980-2015年间,在类型变化上三种草地类型主要是在不同覆盖度之间以及旱地和沙地的转化.
  • 摘要:碳固持和碳排放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环节,代表着生态系统对C02气体的吸收和释放过程.如果二者的关系不平衡,很可能会加剧全球气候变化,从而对人类社会产生一系列消极影响.城市地区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和热点区域,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量化碳固持和碳排放的动态关系在衡量城市地区的可持续性上扮演重要角色.目前,对碳固持和碳排放关系的研究多聚焦于国家和区域尺度,城市尺度的研究尚为数不多.结合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CASA)模型和IPCC清单法为分析区域碳固持和碳排放关系动态提供了有效途径.因此,本文以北京市为例,分别选取了CASA模型和IPCC清单法计算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和CO2排放量,量化了北京市的碳固持和碳排放.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北京市2005-2013年碳固持和碳排放的关系动态.主要发现包括以下三条.首先,2013年北京市碳固持和碳排放关系不平衡,碳固持量小于碳排放量,二者相差18.66Mt C.其中碳排放量为27.5Mt C,碳固持量为8.84Mt C.碳固持方面,NPP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西北高、东南低的特征.碳排放方面,能源燃烧过程排放CO2最多,占总量的97.1%.2005-2013年,北京市碳固持和碳排放的关系有所改善,碳固持和碳排放的差值从22.56Mt C降至18.66Mt C.其中碳固持总量增加了0.23Mt C,增长率为2.7%,碳排放总量共减少13.38Mt,变化率为11.7%.碳固持部分,与2005年相比,2013年西部山区(门头沟、房山一带)的NPP进一步增加,中心城区的NPP也有所增加.碳排放部分,工业生产过程的CO2排放量减少最多,为9.81Mt,比能源燃烧过程的CO2排放量减少多6.24Mt.引起北京市碳固持和碳排放关系改善的主要原因是北京市近十年植被覆盖度的增加和制造业能源消耗量的减少.与此同时,北京近年来碳固持和碳排放关系的改善是与城市规划政策紧密相关.例如,《北京奥运行动规划》中提出的力争在2007年实现全市绿化覆盖率45%的目标有利于植被覆盖度的保持和增加,十二五规划中对于能源结构和能源消费的要求则促进了能源燃烧过程CO2排放量的减少.基于此,建议政府结合区域发展规划,加快产业转移,促进节能减排,保障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 摘要:随着气候变迁、粮食危机、环境污染、耕地有限等问题,农业可持续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近年来崛起的新型复合耕作体系——鱼菜共生,是由水产养殖和水耕栽培法所共同结合.比单独的养殖与种菜更省空间、资源、设备与成本管理等,且作物成长速度比农地耕作的作物快2到3倍,生产的作物也都是有机的,在市场上极具竞争力,是符合现代食品消费趋势的生产模式.本研究透过文献综述了解鱼菜共生的运作机制,并规划设计一套完整的鱼菜共生系统.另外,通过实验法,选用可自然降解的材料研发适合鱼菜共生系统的环保型栽培介质.本研究设计的鱼菜共生系统包括水产养殖与水耕栽培两大部分,前者所需设备有鱼池、沉水马达、水管、过滤池与硝化池;后者所需设备要有水耕种植容器、栽培介质与虹吸管.并于台湾逢甲大学工学院顶楼实际建置鱼菜共生系统.鱼菜共生的运作机制,首先将鱼池中的水抽至过滤池,把鱼的粪便和水中的杂质过滤后,再进到硝化池,由固氮细菌分解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作为水耕蔬菜的养分,同时利用蔬菜的根系将水净化.另外,在水耕种植容器中,本研究设计一个虹吸管,利用虹吸原理使水位产生高低变化,在最高水位时,蔬菜的根系得以吸收水中养分,而当虹吸作用开始时,水快速溢流到鱼池,为鱼池换水也产生氧气,并且能避免蔬菜根系因为持续浸泡而腐烂,因此,虹吸管是鱼菜共生系统相当重要的一部分.此外,鱼菜共生系统种植蔬菜的栽培介质,一般是使用泡棉、保丽龙或塑料材质,为了达到绿色发展的目标,本研究拟研发可自然降解的环保栽培介质,选用聚乳酸纤维与低熔点聚乳酸纤维,并改变两者纤维的混合比例与针轧深度,通过机械性能与物理性能测试后,确定栽培介质最佳的纤维混合比例与针轧深度,然后进行实际应用的测试,将栽培介质用于鱼菜共生系统,并种植蔬菜,再评估其发芽时间与生长速度.鱼菜共生可应用于阳台、屋顶、农场等,可达成自己自主、健康饮食等目标,也有助于解决粮食危机、耕地污染、干旱地区农业及养殖业等的问题.另外,本研究研发的可自然降解环保栽培介质,废弃后将自然分解为二氧化碳以及水,不会有环境污染问题.本研究的新型态绿色鱼菜共生系统发展成熟后将有助于推动健康、效率、可持续发展的全民农业.
  • 摘要:本文根据1986-2015年的统计数据,分析中国东北地区1986-2015年30年间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农业气象灾害呈先加后减的趋势,综合平均损失率为9.7%-20.7%.干旱是最严重的农业气象灾害,灾情呈增加趋势,干旱平均损失率占综合平均损失率的58.7%,重灾10年1遇.洪涝、风雹及低温灾情均呈下降趋势,平均损失率洪涝28.2%、风雹8.1%、低温5%,其中洪涝重灾10年1遇,风雹和低温重灾15年1遇.分省灾情变化趋势与东北地区一致,先加后减,辽宁、吉林、黑龙江的综合平均损失率分别为11%-23%、11%-23.2%和8.7%-18.7%.辽宁干旱最重,损失率占70%,重灾15年1遇,黑龙江最轻,为52.3%,但重灾发生较多,10年1遇.洪涝则黑龙江最重,占33.4%,辽宁最轻,占20.7%,15年1遇,而风雹吉林最重,占9.2%,辽宁最轻.低温最重区为黑龙江,占6.2%,吉林4.4%,辽宁3%,东北三省风雹和低温重灾每10-15年发生1次.气象灾害变异系数从灾害类型分析,低温>洪涝>干旱>风雹;从区域分析,风雹:黑龙江>吉林>辽宁,洪涝、干旱和低温均为辽宁>吉林>黑龙江;从受灾程度分析,绝收面积>成灾面积>受灾面积.灾害变异系数表明,风暴与干旱为常态型的,而低温与洪涝则为偶发型的.
  • 摘要:文章通过运用生态旅游和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探讨了广州海珠湿地公园生态导赏线路的设计理念、主题、导赏目标和呈现线路.设计理念为"湿"外桃源和绿满羊城,"湿"外桃源导赏主题重点放在"水"方面,以水在湿地中的生态意义以及湿地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鸟语花香"等来展现湿地生态功能;绿满羊城导赏主题重点为"广州市树"、"岭南佳果"、"岭南花草"等来展现羊城的绿色魅力.给出了相应的导赏目标,并对应两条"湿"外桃源和绿满羊城导赏线路.这样不仅符合生态旅游的原则又能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充分展现其资源与效益。同时,让游客在根据此生态导赏路线游览海珠湿地的时候,一边欣赏美好的景色,一边可以学习湿地生态知识,可以达到生动地接受湿地生态教育的效果。
  •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加快,地表温度也随之增高因而影响着城市区域环境、社会经济.本文利用FY3A星四季各一天晴空数据提取了区域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地表温度(LST)信息,再结合土地利用类型图和高程图分析地表温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地表温度与分段NDVI的相关性受季节的影响很大,夏季和秋季的相关性较好.各土地利用中平均地表温度中最大为城镇,最低为林地.城镇、水体、沙漠分布在海拔高度小于800m,与地表温度线性关系不明显,处于海拔高度高的林地、农田、草地与地表温度有显著线性关系.分段NDVI平均地表温度从大到小顺序依次为NDVI[0,0.2],[0.2,0.4],[0.4,0.6],小于0和大于0.6.
  • 摘要:植物凋落物分解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主要途径,对调节土壤养分和维持草地生产力具有重要作用,在全球碳氮循环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试验以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模拟气候变化,设置自然降雨(CK)、增雨(W)和减雨(R)三个水分处理和0kg·hm-2·α-1(NO)、30kg·hm-2·α-1(N30)、50kg·hm-2·a-1(N50)、100kg·hm-2·α-1(N100)四个氮素(NH4NO3)水平处理,进行水氮交互试验,用凋落物网袋分解法,研究氮沉降和降雨变化对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冷蒿(Artemisia frigida)、无芒隐子草(Cleistogenes songorica),木地肤(Kochia prostrata)凋落物分解的影响,为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1)凋落物经过300d的分解后,分解速率为木地肤>无芒隐子草>冷蒿>短花针茅.2)氮沉降或降雨变化对4种凋落物分解均产生显著影响(P<0.05),氮沉降不同程度促进了凋落物的分解,增雨促进凋落物分解减雨抑制凋落物的分解,交互作用对短花针茅和冷蒿无显著影响(P>0.05),对无芒隐子草和木地肤有显著影响(P<0.05),无芒隐子草在W-N30处理下分解最快,木地肤在W-N50处理下分解最快.3)凋落物分解速率与土壤微生物碳氮呈正相关关系,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增强有利于凋落物的分解.木地肤和短花针茅与土壤含水量呈正相关关系,差异极显著(P<0.01).
  • 摘要:土地确权是土地登记的第一步,在保障公民的土地使用权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确权方法需要测绘等行业多方面配合,并进行实地测量,这一确权过程费时费力,而且成本较高.无人机技术在地籍测绘方面具有耗时短、低成本等优点.本文的研究重点是根据时间、成本和准确性三个指标评估无人机技术在农村土地确权中的可行性,并与传统的确权方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无人机确权新方法能够节省时间,减少人力、降低成本,同时农业用地的确权精度(0.552m)也可以满足要求(1m),为大面积的农业用地确权提供可行性方案.
  • 摘要:根据1976-2015年受灾、成灾和绝收面积等统计数据,计算中国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包括洪涝、干旱、风雹和低温灾害的受灾率、成灾率、绝收率和损失率,并对其变化趋势、灾害损失和灾害等级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总体上,1976-2015年中国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受灾率呈显著减小的趋势,而成灾率和绝收率变化趋势则不显著.干旱与农业气象灾害总体变化趋势相一致;洪涝受灾率、成灾率和绝收率存在阶段性的变化特征,1986-2005年各项均值最大;风雹灾害下降趋势显著,受灾率、成灾率均显著减小;而低温灾害各项指标的年代均值逐渐增加.(2)研究期内四大灾害总体损失率的上下限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平均灾害损失率为7.1%~15.7%.洪涝和干旱灾害损失率的上下限变化趋势与农业气象灾害总体一致,其平均损失率分别为2.0%~4.2%、3.8%~8.6%;而风雹灾害损失率的上下限呈减小的趋势,平均损失率为0.8%~1.7%;低温灾害损失率的上下限呈增加趋势,平均损失率为0.5%~1.1%.(3)研究期间洪涝重灾发生次数最多,为突发性灾害;干旱、风雹中灾和重灾发生次数之和最多,为常态性灾害.
  • 摘要:氮素是马铃薯最重要的营养元素之一,提高氮效率是当前马铃薯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综合目前的研究进展,本文从马铃薯的氮素吸收效率和利用效率两方面进行了系统总结,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展望了该领域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马铃薯吸收的氮素主要来自根际,对马铃薯根系生长规律、特点及其调控需要深入的研究;其次,明确根系吸收氮素的生理机制,如是否能够在低氮条件下增加马铃薯根系活力及其机制;再次,挖掘不同氮素供应条件下与氮素吸收利用相关基因,为马铃薯根系进行遗传改良,选育具有理想根系形态与生理功能的马铃薯品种。基于马铃薯高产和氮素高效利用的生产目标,研究马铃薯高产与氮高效协同的生理机制,进一步研究碳氮代谢平衡与氮利用率的关系,提出不同栽培模式下的最优管理策略。
  • 摘要:农户作为农村最基本的经济组织和生产决策单元,在推进农村绿色治理、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的新形势下,研究农户土地利用生态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已有研究,在定义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基础上,进一步定义农户土地利用生态行为,将其细分为农户水土保持行为、保护性耕作行为和农业投入行为,并分别就不同行为的现状、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文献综述.结合北京市统计数据和门头沟区的入户调查数据,进一步分析山区农户土地利用生态行为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北京市近20年来农作物播种面积、单位面积农药投入量下降趋势明显,单位面积化肥投入量有所增加,年造林面积随各年政策不同呈波动变化.在北京山区,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户占大多数,1/3农户参与到生态林建设中,单位面积化肥、农药投入量相对于绿色发展还比较高;对于土地经营意愿,70%农户愿意种植经济作物;对于土地利用预期,60%农户愿意外出务工和发展特色旅游.根据已有研究结果和实际获取数据,初步筛选农户户主性别、年龄、教育水平、家庭劳动力数量、兼业程度、对山区土地质量认知和对山区生态质量认知7个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农户兼业水平和农户对生态质量的认知对农户生态行为影响显著.农户兼业水平越高,进行生态林建设的积极性相对较高;农户认为当前生态环境越差,越愿意建设生态林.总体来说,农户对农村绿色治理政策响应程度较差,进行生态治理的积极性不高.应重视规范农户土地利用生态行为,正确认识农户进行生态建设机会成本的差异,有效鼓励农户参与农村绿色治理,促进农村绿色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产品市场不断开放,产业结构逐渐升级,农户的土地利用目标不再局限于满足自身生存需求,而是更多地追求经济利益.
  • 摘要:本文采用河南省各地区气象站点1982-2012年逐日气象资料尤其是降水数据,运用Mann-Kendall趋势与突变检验综合分析研究了河南省夏玉米各主产区生育期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河南省夏玉米各主产区在历年年均降水和夏玉米生育期降水分布极不均匀、区域差异明显,整体从南向北、从东向西明显减少;各产区农田水分亏缺现象普遍存在且有较大差异,尤其豫北平原地区和豫西丘陵地区水分亏缺最为严重,自然降水量少且农田耗水量大,更无法满足玉米生长发育的水分需求;利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和Mann-Kendall突变检测发现30年来河南省夏玉米各主产区生育期降水量除豫西丘陵主产区外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豫东平原主产区的上升趋势显著,而豫西丘陵主产区整体呈下降趋势且下降趋势显著.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