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植物系统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947篇,会议文献有66篇,学位文献有394篇等,土壤-植物系统的主要作者有张福锁、叶正钱、孙振钧,土壤-植物系统的主要机构有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根际微生物在宿主植物抵御土传病害发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探究抑病土壤与感病土壤根际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其微生物群落构建机制,分别采集抑病土和感病土中的番茄根际...
2.[期刊]
摘要: 陆生植物所经历的一系列最复杂的化学、物理和生物相互作用是发生在根与其周围土壤环境(即根际)之间的.在特定环境下,植物通过根系的不同部位释放到根际环境中的有机物...
3.[期刊]
摘要: 排土场是一种极端的生态系统,因堆放面积大且坡度陡,易造成土壤侵蚀与滑坡等地质灾害,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排土场,实施有效的植被修复,有助于该区域生态安全与生态稳定...
4.[期刊]
黑龙江双阳河流域土壤-作物-人体系统中硒元素及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评价
摘要: 【研究目的】典型黑土地分布区土壤硒自然禀赋、成因来源、生态环境效应及人体健康评价为健康地质研究焦点,开展双阳河流域土壤-作物-人体系统中硒迁移与累积的定量研究...
5.[期刊]
摘要: 为了解泰安市岱岳区果园土壤酸碱性程度,在岱岳区的苹果、梨、樱桃、葡萄等40个果园,共采集120个土壤样本,通过测定土壤pH,分析了岱岳区果园土壤的酸性程度,同...
6.[期刊]
摘要: 为查明安徽省砀山县境内小麦中锌元素含量、其根系土中的锌、有效锌含量、土壤质地之间的关系,在其境内选取大片种植小麦的区域采集小麦及相应的根系土样品,小麦根系土中...
7.[期刊]
摘要: 为查明硒在岩溶区土壤-农作物系统中累积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系统采集了广西典型岩溶区大新县农作物及其配套根系土232组,分析测定了土壤和农作物中Se、Al_(2)...
8.[期刊]
摘要: 健康土壤能够保障健康食物生产,维持土壤生态系统多功能性,是农业绿色发展的基础。明确土壤健康现状,系统开展土壤健康诊断是培育健康土壤和提高土壤生产力的基础。然而...
9.[期刊]
摘要: 针对高寒矿区渣山植被恢复困难问题,在青海木里矿区设置有机肥、硫酸亚铁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对比不同施肥处理下人工植被生长状况、土壤微生物的Alpha、Beta多...
10.[期刊]
摘要: 在科尔沁沙地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人工种植四种沙生植物,采用密闭气室法测定土壤呼吸,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促进该区域碳平衡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呼吸日动态呈“多峰”...
11.[期刊]
摘要: 探讨农田转化林地对土壤可溶性氮的初期影响,及其在不同造林树种和土层中的差异,为城市森林营造中的树种选择提供基础数据。以邻近传统水稻田为对照,分析农田转化林地7...
12.[期刊]
摘要: 为了探讨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城市森林的生态系统构建和经营管理提供基础数据。以紫金山马尾松-栎树混交林(Pinus massoniana×Q...
13.[期刊]
摘要: 常年施用化肥会对土壤、大气以及水体等产生有害影响,不符合我国农业发展的绿色环保理念。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
14.[期刊]
摘要: 植被根系的分布特征是其适应和改变环境能力的体现,研究植被根系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怒江源区那曲流域不同海拔梯度的高寒草甸作为研究对象,...
15.[期刊]
摘要: 【目的】为研究不同镉浓度下单独接种铜枯草芽孢杆菌、绿假单胞菌及混合接菌对紫花地丁生长的影响。【方法】利用盆栽试验探讨接种不同根际促生菌对镉胁迫下紫花地丁生物量...
16.[期刊]
摘要: 以山东地区休耕农田中杂草为研究对象,设置6个处理,即未刈割(W0)、刈割1次(W1),刈割2次(W2)、杂草与玉米共生(W0+M)、杂草与高粱共生(W0+B)...
17.[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雷州半岛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污染程度及稻米的食用风险,以期为雷州半岛开展水稻健康安全食品认证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雷州半岛水稻种植地35份...
18.[期刊]
摘要: 为探究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和功能产生的影响,进一步认识森林干扰的成因与后果,以贵州省马尾松林3种干扰方式(采脂、去除凋落物和火灾)样地的土壤为研究对象...
19.[期刊]
摘要: 【目的】通过对河南不同区段黄河干流湿地植物资源和水文因子的调查,探究影响植物多样性的关键因素。【方法】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和主成分分析探究河南...
20.[期刊]
摘要: 健康土壤培育是耕地产能提升的先决条件,也是应对粮食安全和环境保护挑战,保障土壤可持续利用,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和构建生命共同体的基础。健康土壤培育的核心是实现土壤...
1.[会议]
摘要: GNSS-R(GNSS-Reflectometry)遥感是利用导航卫星的反射信号对地物进行遥感.已经应用于海洋遥感,近期应用于土壤湿度和植被遥感,但主要从实验...
2.[会议]
摘要: 土壤生态系统是整个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重要场所,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赖以其生存的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并最终影响到整个农业系统的稳定性.土壤...
3.[会议]
摘要: 本论文通过采集白云鄂博主矿区附近的土壤样品和植物样品,研究土壤与植物中稀土含量的分布特征.以主矿区为中心,向南以5公里为间隔连续设置7个采样区,采集土壤和植物...
4.[会议]
摘要: 喀斯特关键带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相互耦合.同时,硅是地壳中含量第二大元素,硅元素有助于植物的生长,对于缓解植物非生物胁迫和生物胁迫具有一定的作用,如干旱、高温、...
5.[会议]
摘要: 三江平原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湿地分布区.近几十年来,三江平原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明显变化,大量湿地被开垦为农田,必然对土壤有机碳库产生很大影...
6.[会议]
承德市兴隆-宽城一带土壤-植被系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相关性研究
摘要: 承德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内蒙高原与华北平原过渡带,位于河北省东北部,下辖8县3区和1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承德常年平均气温为8.0°C,年平均降水量为531mm,...
7.[会议]
摘要: 以鄱阳湖区重点圩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线路踏查、样方调查和种子萌发等方法,研究不同加固土料对堤防地上植物多样性特征与土壤种子库密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湖区堤防...
8.[会议]
摘要: 以微域尺度不同盐渍化程度的盐渍土复区为研究区,利用典范对应分析方法(CCA)分析了不同水文年(丰水年、枯水年)土壤盐碱化指标、地表积水、不同土壤层含水率和相对...
9.[会议]
摘要: 土壤环境质量的研究对于其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其评价通常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本文以潮土典型地区——河南省封丘县为例,采用物元分...
10.[会议]
摘要: 土壤与作物地下组织组成的根系土壤系统建模及其动态仿真是数字农业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获取土壤物理因素对作物地下组织构型作用相关的领域知识,构建根土系统领域知识模...
11.[会议]
摘要: 由于植物根系处于地下,不易观察和测量,对植物根系的模拟及三维重建一直是虚拟植物的一个难点。该文利用基于图像的建模技术,根据在空间不同视点处稀疏分布的根系照片中...
12.[会议]
摘要: 采用杭嘉湖地区典型的小粉土和青紫泥土壤,进行水稻盆栽试验,研究新型硝化抑制剂DMPP对田表水与氧化层土壤氮素转化和土水界面传输迁移及水稻生物学效应的影响。实验...
13.[会议]
摘要: 以桂西北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演替阶段植被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选取立地条件基本相似的草地、乔灌林和次生林3种次生演替植被,并以原生林为对照...
14.[会议]
摘要: 基于湖北省江汉流域经济区农业地质调查中高精度的土壤硒数据及其它测试指标,对江汉平原表层和深层土壤硒的含量、空间分布及环境地球化学效应进行讨论.研究结果显示,江...
15.[会议]
摘要: 通过对内蒙古河套灌区不同类型盐碱地上植物种类的实地调查,统计出该地区盐碱地上分布的植物种共11科37属48种,其中禾本科、豆科、藜科和菊科植物的种类较多,约占...
16.[会议]
摘要: 【目的】CO2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是绿色植物生长的物质基础.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CO2,生成葡萄糖等碳水化合物并释放出O2,这种功能对于维护大气...
17.[会议]
摘要: 本文通过对甘肃民勤荒漠区不同区域土壤的粒度、含水率、酸碱度、全盐量及HCO3-、Ca+++Na+、K++Na+、Cl-等离子测定,比较其上常驻植物种的重要值与...
18.[会议]
土壤-植物系统核素迁移研究进展及其在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性能评价中的重要性
摘要: 本文对土壤-植物系统核素迁移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研究进展作了概括性的介绍与展望,并对开展土壤-植物系统核素迁移研究在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性能评价中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
19.[会议]
摘要: 在科尔沁沙地测定分析了流动沙丘栽植樟子松林23a后的土壤碳截存作用,以及林地和流动沙丘土壤呼吸对干湿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①流动沙丘造林后土壤容重减小,土壤颗...
20.[会议]
摘要: 硒是人类和动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硒的丰缺与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密切相关.在土壤中硒的各形态含量随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及土壤类型等因素的不同差异很大,其中植物...
1.[学位]
摘要: 铝毒是酸性土壤中限制作物生长的主要因子之一。研究发现,植物的转录因子对铝胁迫有响应。本研究从耐铝野生大豆BW69株系中克隆GsMML基因,异源转化拟南芥获得转...
2.[学位]
摘要: 我国人均水资源不足,农业缺水形势依然严峻,土壤水分的状况和变化决定着作物对其吸收利用的强度和难易程度,而根系吸水活动对土壤水分动态产生重大影响。根系吸水模型是...
3.[学位]
摘要: 植硅体闭蓄有机碳(Phytolith-occluded carbon,简称PhytOC)是陆地土壤长期封存有机碳的重要机制。植硅体随植物返还到土壤中,被降解后...
4.[学位]
摘要: 生物质炭是由生物质在完全或部分缺氧的情况下经热解炭化产生的一类多孔富碳,高度芳香化,难降解,类似活性炭的物质。生物质炭因原材料及制备条件的不同,其理化性质具有...
5.[学位]
摘要: 本实验研究对象选用黄土丘陵区外来种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 L.)和本土植被狗尾草(Setaria viridis L.)、白羊草(Bothr...
6.[学位]
摘要: 农业生产活动是引起农田土壤N2O排放的主要原因。研究不同农田管理措施下土壤N2O排放规律对于制定合理管理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重要意义。该论文采用静态暗箱—...
7.[学位]
摘要: 重金属污染已危害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威胁到人体的身体健康。然而,当前关于农作物重金属污染的测定仍然以传统的化学方法为主,缺乏快捷、大范围、有效的测定方法。因此,...
8.[学位]
摘要: 随着近年来环境污染的日益恶化,山东省土壤的盐渍化也在逐步加重,如何实现可持续丰产成为盐碱地农业发展重要瓶颈。禾本科和豆科间作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光照、水分和养分...
9.[学位]
摘要: 随着我国煤矿塌陷区面积的不断扩大,矿区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遭受了越来越严重的影响。鲍店、兴隆庄煤矿是山东省主要的煤矿产区,经过数十年的开采,两座煤矿区形成了数...
10.[学位]
摘要: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蔬菜在我国居民食物中的占比越来越高。随着蔬菜需求量逐渐增加,大量的稻田被转变为蔬菜种植,并已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农业土地利用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