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疗法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312篇,会议文献有12篇,学位文献有11篇等,休克疗法的主要作者有赵洪祖、任艳萍、周小东,休克疗法的主要机构有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电休克治疗抑郁症所致认知损害的干预策略包括调整治疗参数、药物、认知训练等,调整治疗参数的方法被认为可能减少认知损害,但也可能会降低电休克的疗效,从而限制了其运...
2.[期刊]
摘要: 【目的】比较长托宁与阿托品在全麻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中作为术前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为临床MECT术前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104例接受MECT治疗...
3.[期刊]
情绪稳定剂和苯二氮艹卓类药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诱导癫痫发作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情绪稳定剂(MSs)和苯二氮[艹卓]类药(BZs)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诱导癫痫发作阈值、刺激电量和癫痫发作持续时间的影响。方法:347例接...
4.[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导致滞留在麻醉后监护室(PACU)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200例接受M...
5.[期刊]
摘要: 抑郁发作见于抑郁症和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抑郁相,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和愉快感丧失、精力不济为主要表现。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
6.[期刊]
利多卡因对精神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的脑保护效果及血流动力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预注利多卡因对精神病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患者的脑保护效果及血流动力的影响.方法:我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接收的150例行MEC...
7.[期刊]
链式无缝隙一体化护理在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救治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 目的 评价链式无缝隙一体化护理在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英德市中医院收治的75例创伤后低血容量性休...
8.[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与阿托品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1年4月应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患者126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
9.[期刊]
精神科多专业协作术前访视模式对MECT前焦虑水平的影响及与人格特征相关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精神科多专业协作术前访视模式降低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前焦虑水平及与人格特征的相关分析.方法 将首次进行MECT的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
10.[期刊]
摘要: 目的 针对处于妊娠期的精神疾病患者,检索当前最佳证据,评价改良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及时和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国外数据库UpT...
11.[期刊]
摘要: 目的:分析电休克治疗恢复期老年抑郁症患者客观睡眠指标.方法:将30例老年抑郁患者与19例健康对照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均进行多导睡眠监测,电休克治疗后采用汉密...
12.[期刊]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与齐拉西酮治疗精神疾病患者伴激越症状的疗效比较
摘要: 激越是精神科常见的一种急性综合征。我们将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和注射用甲磺酸齐拉西酮治疗激越症状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为我院2018年...
13.[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精神疾病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术后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接受...
14.[期刊]
基于充气式升温仪的保温护理对失血性休克患者血清乳酸水平及皮肤花斑程度的影响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充气式升温仪的保温护理对失血性休克患者血清乳酸水平及皮肤花斑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8月漳州市第三医院收治的87例失血性...
15.[期刊]
摘要: 电休克治疗(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ECT)对抑郁发作有效[1]。但ECT的治疗机制不清,一般认为诱发癫痫波是其产生治疗作用的关键...
16.[期刊]
tPA基因甲基化/去甲基化在丙泊酚保护抑郁大鼠电休克后学习记忆功能中的作用
摘要: 目的 探讨丙泊酚改善抑郁大鼠电休克治疗(ECT)后学习记忆功能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基因甲基化/去甲基化调控机制.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
17.[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男性高攻击风险精神分裂症患者事件相关电位的特征。方法将入院一周之内男性高攻击风险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将男性无攻击风险精神分裂症患者100...
18.[期刊]
中国汉族人泛醌NADH脱氢酶Fe-S蛋白1基因多态性与氯氮平所致代谢综合征的关联研究
摘要: 目的:探索中国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人泛醌NADH脱氢酶Fe-S蛋白1(NDUFS1)基因多态性与长期服用氯氮平所致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收集388例长...
19.[期刊]
摘要: 1病例患者,女,49岁,已婚,农民。因“自语,疑人害,行为紊乱20余年,冲动伤人1周”于2017年12月12日入本院。患者20余年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平时不规...
20.[期刊]
摘要: 电休克治疗(ECT)能有效改善抑郁症(MDD)患者症状,但作用机制目前仍然不明确.有研究表明ECT治疗后海马等脑结构出现神经增生,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
1.[会议]
摘要: 精神疾病目前临床主要以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为主,但对有严重抑郁、强烈自伤、自杀行为或明显自责、自罪者,极度兴奋躁动、冲动伤人者,对拒食、违拗和紧张木僵者精神药物治...
2.[会议]
摘要: 本文对5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行无抽搐电休克(MECT)的治疗,并对其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了总结分析,实践证明,MECT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有效,不良反应少。
3.[会议]
摘要: 20世纪50年代初采用无抽搐电休克(改良电休克或无抽搐电痉挛治疗,MECT),减轻了精神病患者的恐惧和痛苦,因使用肌肉松弛剂而减弱了心肌收缩强度、减轻了血液动...
4.[会议]
摘要: 目的:研究精神科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后在有客观量化指标的情况下,尽早安全地为患者提供饮食、药物,保证治疗及时到位.rn 方法:将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住院精...
5.[会议]
摘要: 为探讨MECT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对47例应用MECT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研究结果显示,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近记忆减退、头痛头晕等,少数...
6.[会议]
摘要: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对本科室自2016年1月-2016年12月采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37例精神病患者给与相应的护理措施.结...
7.[会议]
摘要: 目的:精神分裂症确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了,而神经发育异常假说认为精神分裂症是脑组织发育异常的结果.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derived...
8.[会议]
摘要: 电休克治疗开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经历过上世纪50-60年代低谷之后,随着人们对ECT认识的深入和现代麻醉学的发展,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
9.[会议]
摘要: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精神障碍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及护理要点.方法:通过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对本科室106例女性精神疾病患者接受无...
10.[会议]
摘要: 文章分析了ECT强大疗效背后的脑损害、安慰剂效应、心理学等的作用机制,指出关于电休克抗抑郁疗效的具体机制尚未阐明。正是因为ECT对大脑的影响过于复杂,电休克抗...
11.[会议]
摘要: 为了成功地对电休克疗法实施麻醉,麻醉医师需要理解团队的需要。本文结合历史、适应证、禁忌证、相对禁忌证、治疗前评估、治疗前准备、麻醉准备、风险与不良反应、设备、...
12.[会议]
摘要: 目的:探讨无痉挛型电休克在抑郁症治疗过程中,是否对患者的记忆产生影响.方法:在本院选取40名符合无痉挛电休克治疗标准的抑郁症患者,运用韦氏记忆量表和加利福尼亚...
1.[学位]
摘要: 目的:睡眠障碍指从睡眠至觉醒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功能障碍,包括嗜睡、失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不宁腿综合征等。睡眠障碍可发生于正常人群和精神疾病患者,抑郁症患...
2.[学位]
摘要: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是在静脉注射麻醉药和肌肉松弛剂后,给予一定量的电流刺激大脑,诱发大脑皮层癫痫样放电引起患者意识丧失而不引起肌肉抽搐从而治疗精神病的...
3.[学位]
摘要: 第一部分:电休克治疗(ECT)方法在难治性抑郁的治疗中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其认知方面的副作用而限制了应用。ECT导致认知副作用的潜在分子机制仍不清楚,而且也没有...
4.[学位]
摘要:
背景:
电休克治疗(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ECT)在19世纪30年代首次被重视,直到1950始作为一种疗法得到广泛应用...
5.[学位]
重度抑郁症患者BDNF基因多态性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重度抑郁症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factor,BDNF)的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无抽搐电休...
6.[学位]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丙泊酚对抑郁大鼠电休克后(electrocoonvulsive therapy,ECT)抑郁症状、学习记忆功能以及海马区肿瘤坏死因子-α(tum...
7.[学位]
摘要:
第一部分重性抑郁症患者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研究
目的:利用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观察重性抑郁症患者静息状态下脑功能的变化,探讨抑郁症发病可能...
8.[学位]
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异丙酚调整抑郁模型大鼠电休克疗效的Glu/GABA-Gln代谢环路机制
摘要: 目的:通过下列研究:①评价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异丙酚对电惊厥刺激(ECS,电休克的动物模型)治疗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②探讨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异丙酚对ECS治疗...
9.[学位]
摘要: 电休克治疗在医学中的应用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目前主要应用于心境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对于控制急性期精神病症状已被证实是快速、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肌松剂和麻...
10.[学位]
摘要: 休克的救治一直是外科发展中的难题。战创伤休克的早期救治对于提高伤员的成活率至关重要。自从等渗晶体液应用于休克的复苏以来,休克的病死率和急性肾衰发生率已显著下降...
11.[学位]
摘要: 休克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根据其严重程度分为可逆性休克和不可逆性休克(重症难治性休克)。重症休克的发生是众多创伤及感染性疾病发展的共同归宿,是导致病人死亡率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