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157篇,会议文献有12篇,学位文献有10篇等,痉挛的主要作者有于炎冰、姚建景、张志刚,痉挛的主要机构有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神经内科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面肌痉挛是以一侧面部肌肉阵发性不自主抽动为特点,无神经系统其他阳性体征的周围神经病。本病进展缓慢,如不予以治疗,一般不会自然好转,且持续时间延长,病情严重者可...
2.[期刊]
摘要: 面肌痉挛主要表现为面部肌肉反复痉挛性抽搐,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对患者的日常工作生活造成严重影响。针灸疗法在面肌痉挛治疗方面效果显著,方法众多,具有操作简便、效果...
3.[期刊]
临床路径应用于女性脊髓损伤后下肢痉挛患者康复护理中的价值分析
摘要: 目的:临床路径应用于女性脊髓损伤后下肢痉挛患者康复护理中的价值探讨。方法:以随机样本抽样法,在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脊髓损伤后下肢痉挛...
4.[期刊]
摘要: 面肌痉挛是顽固难愈的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形象及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面肌痉挛属于中医“痉证”“眼睑瞤动”等范畴。苏志伟教授认为,面肌痉...
5.[期刊]
摘要: 分析王金贵教授治疗痉挛性斜颈的用药规律、组方特点及学术思想,并为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参考。[方法]双人筛选录入信息,将王金贵教授治疗痉挛性斜颈门诊处方录入“中医传...
6.[期刊]
摘要: 痉挛状态是脑卒中、脊髓损伤等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的一种临床表现。统计显示,约65%的脊髓损伤患者会出现痉挛状态[1],脑卒中患者后遗症中有19%~38%的可能发生...
7.[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SLC35A2基因突变致婴儿痉挛症(IS)的基因突变特点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IS患儿的病例资料、辅助检查及遗传学检测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
8.[期刊]
摘要: 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是神经内科常见的疑难疾病之一,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
9.[期刊]
"醒脑开窍针"联合上肢机器人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痉挛上肢运动功能影响研究
摘要: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联合上肢机器人对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恢复期患者痉挛上肢运动功能及表面肌电图信号影响.方法:68例脑梗...
10.[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面部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风痰阻络型面肌痉挛患者予以牵正散加味并针刺治疗,隔日针刺1次,14次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结果:痊愈...
11.[期刊]
头针结合体针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及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摘要: 目的 观察头针结合体针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及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气虚血瘀型缺血性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按照随机数...
12.[期刊]
摘要: 消瘦是全科医学门诊一种常见的患者主诉.作为一种可能与多学科相关的未分化疾病,消瘦患者常徘徊于各个科室之间,并且不能得到有序规范的管理,一方面浪费了大量的医疗资...
13.[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中减压时异常肌反应(abnormal muscle response,AMR)出现波形混乱和波幅变化现象.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
14.[期刊]
摘要: 痉挛的发生影响着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进程,通过痉挛评定工具的研究有助于对康复治疗的疗效进行评定.在主观评定法无法精确地评价患者痉挛程度的情况下,本文介绍了典型的定...
15.[期刊]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对不同黑素皮质素受体2基因型婴儿痉挛症疗效及高度失律缓解的影响研究
摘要: 背景婴儿痉挛症为婴幼儿期常见的灾难性癫痫,对多种抗癫痫药物反应欠佳。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作为其首选用药,有效率在60%~80%。寻找影响ACTH疗效的...
16.[期刊]
摘要: 为了探讨痉挛的机制以及生理病理变化,常需要建立相应的实验动物痉挛模型.啮齿动物痉挛模型的定量评价不仅可以评价造模是否成功,还是量化干预手段效果的主要指标之一....
17.[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痉挛型瘫痪大鼠骨骼肌肌球蛋白重链亚型的蛋白水平.方法:将50只5d龄新生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组25只.建模后...
18.[期刊]
摘要: 卒中是我国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极易形成卒中后肢体痉挛等后遗症,而卒中后肢体痉挛临床表现为肢体强硬、萎缩等,严重影响患者行动生活...
19.[期刊]
贺氏三通法联合拮抗肌+主动肌电针在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摘要: 目的观察贺氏三通法联合拮抗肌+主动肌电针在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方法将120例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普通电针组40例予普通电针...
20.[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胸_(1)脊神经根切断治疗手痉挛性瘫痪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21年7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接受胸_(1)脊神经根切断术治疗的7例...
1.[会议]
摘要: 下肢痉挛是妨碍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行走质量的重要因素.了解患者行走中的痉挛状态及其程度对于理解痉挛的临床表现特征及制定康复训练计划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研究...
2.[会议]
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对面肌痉挛诊断与手术治疗的意义及病因学探讨
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RTA)对面肌痉挛术前病因诊断和术中指导的作用.方法:对保守治疗无效,排除占位性病变的143例面肌痉挛患者,术前行MRTA检查...
3.[会议]
摘要: 痉挛是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性疾病的一个常见临床症状,脑损伤(中风,颅脑损伤)和脊髓损伤、脑性瘫痪等都可以引起痉挛.痉挛往往造成患者运动障碍、日常生活活动困难和护理...
4.[会议]
摘要: 脑损伤后痉挛状态的出现限制了患肢再学习随意运动的能力,是偏瘫、脑瘫康复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能否有效的抑制痉挛,进而诱发分离、随意运动,是提高康复效果的关键。...
5.[会议]
摘要: 目的:分析在肌痉挛的病人中用改良的Ashworth分级(MAS)来评估肌张力时的信度。rn 方法:本次研究共收集了23名肌张力增高的患者,其中16名为偏瘫患...
6.[会议]
摘要: 目的:观察小针刀结合撳针治疗顽固性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理.方法:收集2012年至2014年绵阳市中医医院机关分院顽固性面肌痉挛65例.先于患者眉弓三...
7.[会议]
摘要: 目的: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治疗婴儿痉挛症的护理方法及意义.方法:对20例应用ACTH治疗患儿的护理病历进行分析.结果:20例患儿无一例出现并发症或...
8.[会议]
摘要: 痉挛是一种因牵张反射兴奋性增高所致的以速度依赖性肌肉张力增高为特征的运动障碍,且伴随有腱反射的亢进。本文介绍了痉挛性疾病的临床特征,论述了针刀治疗的适应症。
9.[会议]
摘要: 文章首先通过对痉挛治疗历史的回顾,对痉挛症状进行了分类。然后从痉挛的定义、临床表现、病因病理、诊断与鉴别等方面的研究加深对该病的认识,并介绍了痉挛的临床治疗决...
10.[会议]
摘要: 本文举例说明了电针治疗腓肠痉挛的方法及效果.现代医学已研究证明,电针仪的密波能降低神经应激功能,常用于止痛、镇静、缓解肌肉和血管痉挛.
11.[会议]
摘要: 痉挛状态是-组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后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一般较轻的肌肉痉挛是能够逐渐得以缓解的.但是如果痉挛严重并且持续时间过长,不但影响运动功能的恢复,还可致使...
12.[会议]
摘要: 本文通过针对肌阵挛—肌张力障碍综合征(MDS)病症的介绍,阐述了伴有肌张力障碍的运动异常综合征的治疗方向.并提出了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为主...
1.[学位]
摘要: 痉挛是一种由上运动神经元功能受损导致的临床症状,多发生于脑卒中、脊髓损伤、脑瘫、多发性硬化等患者,其评估对于患者的临床管理和治疗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当前对于痉挛...
2.[学位]
摘要: 表面肌电信号(surface Electromyographic signal,sEMG)是肌肉参与活动的各运动单元电位综合作用的结果,能够表征神经肌肉系统的...
3.[学位]
摘要: 研究目的:通过3.0TMRI血管成像序列对原发性面肌痉挛(HFS)患者面神经与责任血管形态学上的观察和测量,评价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对原发性面肌痉挛的诊断价值。 ...
4.[学位]
摘要:
一、原发性扭转痉挛遗传基因研究
[目的]:
研究原发性扭转痉挛家系的遗传基因图谱,分析突变基因和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
[对...
5.[学位]
摘要: 目的:探讨常规剂量与小剂量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治疗婴儿痉挛(Infantile spasms,IS)疗效及副作用的差异和神经节苷脂联合抗癫痫药治疗婴儿...
6.[学位]
摘要: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decompression,MVD)治疗面肌痉挛(Hemifacialspasm,HFS)的临床价值、手术中...
7.[学位]
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患者血管压迫术前MRI表现与手术所见对照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术前MRI对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血管压迫的诊断价值及手术指导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43例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患者术前MRI图像,全部患者行3D...
8.[学位]
摘要: 目的:痉挛是脊髓损伤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影响因素很多。本研究通过观察脊髓损伤平面、损伤程度、伤后开始规范治疗的时间、手术与否、尿路感染、褥疮、康复介入七个指标与...
9.[学位]
摘要:
目的:总结分析婴儿痉挛症(infantile spasms,IS)的临床特征、发病原因、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利于积极预防、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