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肌电图在痉挛评价中的应用

摘要

下肢痉挛是妨碍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行走质量的重要因素.了解患者行走中的痉挛状态及其程度对于理解痉挛的临床表现特征及制定康复训练计划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研究偏瘫患者行走中痉挛的特点并定量测定痉挛的程度,探讨痉挛程度对运动功能质量的影响.方法:正常对照组16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7例,年龄54-69岁,平均58.2岁;患者组16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5例,年龄47-65岁,平均56.6岁.患者入选标准:符合全国脑血管病诊断标准,经头颅CT证实脑梗死或脑出血;偏瘫下肢合并痉挛;可独立行走10个步行周期.表面肌电图用于记录被试在行走中股四头肌和腘绳肌的活动情况.主动肌(股四头肌)与拮抗肌(腘绳肌)的拮抗收缩程度作为痉挛的定量观察指标.行走中的痉挛程度以两种方式表达:即拮抗收缩指数(co-contractionindex,CCI)和拮抗收缩曲线(co-contractionprofile,CCP).肌电信号值采用力矩相关和峰值相关两种方法进行归一化处理.正常对照组与痉挛偏瘫患者的拮抗收缩指数与曲线分布特征采用合并方差t检验.结果显示,患者组CCI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5);CCP显示出相同结果.结论:CCI是测量行走或其他类型运动中痉挛程度的敏感指标;CCP提供了描述性信息,能够指出痉挛在运动过程中的表现特征,是对CCI的进一步补充.CCI与CCP共同使用,不仅可以量化痉挛的程度,还可以发现和确定痉挛发生在步行周期中的哪些环节上,从而为制定训练计划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