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观测技术设备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84篇,会议文献有61篇,学位文献有56篇等,水上观测技术设备的主要作者有金久才、张杰、李思忍,水上观测技术设备的主要机构有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目前,我国众多涉海单位纷纷“造船下海”,船舶管理方面虽然起步较晚,但在充分吸收既有经验的基础上采用了很多国际先进管理理念,大有后发先至的趋势。海洋调查船舶主要...
2.[期刊]
摘要: 本文围绕海上无人值守平台周界安防技术需求,以800m范围内的快艇、渔船、客轮和商船为航行目标构建运动目标跟踪监控系统,并集成开发了基于水下被动声学检测和水上云...
3.[期刊]
摘要: 阐述了广州海洋观测网建设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对海洋观测网建设在海洋防灾减灾、海岸工程建设及海水养殖等方面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说明.总结广州市海洋观测网建设现状和...
4.[期刊]
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针对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平台中通信线缆易腐蚀、易破损、布线繁杂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技术和嵌入式平台的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系统,通过无线传感器组网的方式构...
5.[期刊]
摘要: 缺乏现场海洋观测数据是限制我们进一步认识海洋的瓶颈之一.文章设计了具备远程遥测功能的全自动海洋监测平台,该平台无人值守、采用走航观测方式自动获取长时间序列海洋...
6.[期刊]
摘要: 运用荧光检测技术,设计了一款用于海水中叶绿素a含量检测的在线式光纤传感器.该传感器基于光纤传输与荧光分析法,通过对激发荧光信号的捕捉、传输以及解析达到在线快速...
7.[期刊]
摘要: 文章针对ATxmega256A1低功耗、高性能和外设丰富的特点设计一款低功耗、稳定可靠的声学测波仪.同时讲述了波浪观测的意义、波浪测量方法以及声学测波仪的测量...
8.[期刊]
摘要: 小型双体无人监测船运行平稳,甲板尺寸大,吃水浅,在水环境监测、工程测量、巡逻跟踪、水产养殖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与应用前景.但该类船风阻大,水动力复杂,运动特性...
9.[期刊]
摘要: 利用两台高频地波雷达(ground wave radar,WERA)站对山东半岛北部雷达覆盖海区的浪、流场进行了观测,并且利用海洋-大气-波浪耦合沉积输运模型...
10.[期刊]
摘要: 如何突破海气界面的通讯壁垒,将地球上层大气的卫星遥感观测/光电通讯与地球底层水体中的海底节点观测/水声通讯连接起来,成为在垂向上认识海洋,实现海洋数据观测和实...
11.[期刊]
摘要: 水库水质监测是水库水质评价的重要依据,通常需要现场采水样后带回实验室进行检测与分析.然而一些特殊情况下,例如库区无船、情况复杂等,只能获得沿岸水样,导致水质监...
12.[期刊]
犡波段雷达测波系统比测方法的研究--基于东海区海洋站比测数据分析
摘要: 目前我国已经进口了 X 波段雷达,大多数使用的 WAVEX 海事雷达海浪数据采集系统。利用 X 波段雷达开发监测海浪的波高、波长、波向与波周期等相关参数已经取...
13.[期刊]
摘要: 测向是无人船自动控制所需的一项重要数据,然而其通常会受到自身精度、航向突变和环境等影响,目前准确的动态测向还存在一定困难.针对所研发无人船的转向特性,在实验室...
14.[期刊]
摘要: 文中介绍了SESAM软件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流程,并基于三维势流理论应用SESAM软件分析海洋仪器装备测试平台的水动力性能.同时,基于设计波方法进行了波浪载荷预报...
15.[期刊]
摘要: 使用2016年7月22日-8月12日水质自动监测浮标数据,对秦皇岛近岸海域两次赤潮的诱因进行分析.第一次赤潮由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
16.[期刊]
摘要: 高频地波雷达作为一种新兴的海洋探测设备,相比传统观测方式,具有大范围、全天候、低成本等优点,因而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使用,并在近海海洋环境监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
17.[期刊]
摘要: 无人船是一种新型的无人多功能海洋监测平台,能够以遥控或自动方式完成连续性海洋参数测量.针对湖泊和近海的海洋环境监测,自主研发了一种双体双推进式无人船系统"US...
18.[期刊]
摘要: 测向是无人船自动控制所需的一项重要数据,然而其通常会受到自身精度、航向突变和环境等影响,目前准确的动态测向还存在一定困难。针对所研发无人船的转向特性,在实验室...
19.[期刊]
摘要: 文中介绍了SESAM软件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流程,并基于三维势流理论应用SESAM软件分析海洋仪器装备测试平台的水动力性能。同时,基于设计波方法进行了波浪载荷预报...
20.[期刊]
摘要: 使用2016年7月22日-8月12日水质自动监测浮标数据.对秦皇岛近岸海域两次赤潮的诱因进行分析。第一次赤潮由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
1.[会议]
摘要: 本文阐述了在海洋平台的模态参数识别、模态修正和损伤检测中,往往需要平台的实测数据.一般的信号分解方法通常针对的是周期性无阻尼的信号,而实测信号往往只是一段时间...
2.[会议]
摘要: 无人船是一种远距离海洋遥测平台,其位点跟踪是海洋应用所需的一项重要功能.针对所研发的双推进双体测深无人船,基于理论方程和湖试航行数据,构建了三自由度的运动模型...
3.[会议]
摘要: 本文介绍了半潜式海洋工程平台动力定位控制系统的原理、组成、结构并且通过实例重点介绍了动力定位控制系统中最先进的DP3系统的试验方法为读者深入全面的认识动力定位...
4.[会议]
摘要: 随着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航空航天对地观测的图像要求高分辨率、大幅宽,图像数据量巨大,但回传的带宽资源又相对有限,基于以上需求,提出一种基于软件Binning技...
5.[会议]
摘要: 海洋工程中多桩柱结构的应用非常广泛,张力腿平台等多柱式海洋平台的支撑结构往往由多根立柱构成,由于这些支撑柱体彼此相距较近,相互间水动力影响较强,在特定的波浪条...
6.[会议]
摘要: 为了减少外载荷对结构安全带来的危害,调谐液体阻尼器(TLD)作为一种被动耗能装置而被广泛应用于近海工程和海洋结构物中.然而,各参数对TLD减振频带、减振特性的...
7.[会议]
摘要: 基于在我国南海某半潜式平台建立的原型监测系统获取的现场数据,开展了对于海流模型和平台浮体风荷载与响应预测研究.首先对于实测流剖面进行模态正交分解(EOF),提...
8.[会议]
摘要: 本文基于北斗短报文通信技术设计了一套海洋石油平台气象站数据传输和共享系统,并在设计气象站通信协议基础上,提出了两种北斗通信方案,经过实验最终选择终端中转通信方...
9.[会议]
摘要: 涡激振动是造成立管疲劳破坏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多数柔性圆柱涡激振动的数值模拟与实验,都是基于均匀流、剪切流和层流等稳定流作用下,而振荡流作用下的柔性圆柱的...
10.[会议]
摘要: 中国科学院黄东海海洋观测研究站包括主观测系统、断面调查系统和应急观测系统.主观测系统由数十个海洋观测浮标系统构成,它们散布在黄东海进行海洋要素的长期连续观测....
11.[会议]
摘要: 针对南极考察站区小尺度、高时相的积雪覆盖信息目前还没有成熟的监测手段这一问题,详尽地介绍了利用CCD摄像机进行积雪覆盖监测并利用ArcGIS进行处理的方法,包...
12.[会议]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双体钻船规格型号,安装使用说明,以及水上钻探工艺和注意事项.通过实践证明该型号双体钻船比较适宜峡谷河流的水上钻探,船体分节建造,单节长度仅5m,...
13.[会议]
摘要: 目的了解平台投产时间对海上平台生产装置的噪声水平影响.方法对南海菜海域不同时间投产运营的海上平台的六个生产装置噪声进行检测.结果海上平台空压机、原油外输管线、...
14.[会议]
摘要: 目的:噪声是海上平台的重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目前缺乏对不同生产装置噪声影响因素的研究. 方法:本文对南海设计相似的6个海上平台的5个生产装置的噪声和环境湿...
15.[会议]
摘要: 本文以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所承揽香港中华电力测风塔项目为例,对测风塔建造过程中所使用的关键技术进行介绍,主要包括:关键部件施工工艺;装船技术的应用,浮吊总...
16.[会议]
摘要: 随着我国海洋能发电装置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其性能的检测工作也越来越重要,性能检测有利于提高海洋能发电装置的技术水平,促进装置产业化进程.根据我国海洋能发电装置的...
17.[会议]
摘要: 海洋台站一般安装在海边、岛屿、石油平台,大多比较偏远,而且十分分散,到现场维护费时费力,效率较低,很不方便,急需一种观测站在线监测装置,与现场维护相结合,有效...
18.[会议]
摘要: 针对海洋温差能发电观测平台的工作特性,设计了适用于该平台的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该系统由数据采集部分、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电压传感器等关键参数检测仪器组成....
19.[会议]
摘要: 针对温差能供电观测平台的需求,研究适合其工作特征的总控制系统.该系统结合多路数据采集技术,可实现对观测平台进行剖面运动、卫星通讯及发电功能的控制,同时具有高可...
20.[会议]
摘要: 针对南海岛礁的自然环境的特点,研制一种安装方便、结构简单的、高可靠性的无人值守自动观测站,无需架设电源线和通信线,供电采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通信采用无线通信网...
1.[学位]
摘要: 导管架是海洋平台的基本结构中的一种,用来支撑平台上部结构,主要由中空管件构成。导管架长期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工作使之很有可能产生损伤缺陷,比较常见的如:海水流沙...
2.[学位]
摘要: 海洋平台主要用于海上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性设施。由于海洋环境的复杂性,使其不可避免地受到多种外部载荷的作用,诸如波浪力、地震以及冰载等,进而造成海洋平台的安全...
3.[学位]
摘要: 海洋观测是我国实现建设“海洋强国”目标的重要支撑,世界上任何一个海洋强国都非常重视海洋观测体系的建设,海洋观测台站基础数据库对于我国经济建设、国防建设、防灾减...
4.[学位]
摘要: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建立海洋环境监测站监视监测范围内的海洋水文气象数据库,并将海洋环境监测站在监视监测海域布放的前端海洋观测仪器设备采集到的实时海上风、浪、流...
5.[学位]
摘要: 海岸是陆地与海水交界的缓冲区域,是一个高度复杂、多样化的复合交叉系统,海岸带的形态和地貌受气候、波浪、潮汐、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发生着复杂的...
6.[学位]
摘要: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资源开发引起各国高度重视,各种船舶和海上作业平台越来越多地投入使用。这些浮式海上平台受海洋的浪、潮、流、风等因素...
7.[学位]
摘要: 人类社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导致了陆地能源日益枯竭,今后对化石能源开发利用的重点必将转移至海洋。海洋平台作为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基础设备,在服役期不断受到各种自然载...
8.[学位]
摘要: 本文所述利用太阳能帆板电池、温度传感器、微型电脑(Raspberry Pi)、卫星数据发射器和迷你帆船结合Python程序实现了一种全球化的、全自动化的海洋数...
9.[学位]
摘要: 为了满足航行过程中海洋遥感数据稳定传输需求,解决在不稳定的环境下对等网络系统(P2P系统)各节点间高效共享遥感数据难题,本文从海洋遥感数据传输和系统容错两个方...
10.[学位]
摘要: 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易对海洋平台的结构造成不利影响,对平台的安全运营形成隐患。为了保障平台的安全作业,优化平台结构设计,需要对海洋平台实施长期现场监测。...
11.[学位]
摘要: 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易对海洋平台的结构造成不利影响,对平台的安全运营形成隐患。为了保障平台的安全作业,优化平台结构设计,因而需要对海洋平台进行长时间的原...
12.[学位]
摘要: 海洋平台在远离陆地、恶劣环境、极端天气、网络条件差等诸多苛刻的不利条件下实施监测,监测生成的流数据来源各异、数量巨大、快速实时、结构多样、瞬时变化,管理技术要...
13.[学位]
摘要: 探测设备工作于海面上,受到诸如风浪、潮汐等海洋环境的影响,会产生相应的晃动,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需要通过稳定平台隔离扰动。因此,水上稳定平台相关技术的研究具有...
14.[学位]
摘要: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水环境监测保护问题被世界各国日益重视。目前,主要通过可见光、红外等遥感技术进行大范围的水上目标监测。但光学探测方法受天气和环境的...
15.[学位]
摘要: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纷纷将海洋安全战略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目前,海上安全问题也是我国国家安全和实现国家全面发展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随...
16.[学位]
摘要: 近年来人类不断加深对海洋的观测活动,为了更好地剖析海洋环境、海底地质信息,设计一种大范围、长航程、能实现悬浮和坐底两种工作状态的海洋观测平台能更好地协助研究人...
17.[学位]
摘要: 分析历年来海洋平台事故发生的原因,其中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就是海浪的砰击效应。为保证海洋平台能够安全、长期地完成海上作业,有必要对波浪砰击载荷的产生原因和作用机...
18.[学位]
摘要: 近海海洋环境科学是当代近海海洋环境系统研究的前沿领域,它的研究对象是近海海洋环境系统及其整体行为,研究方法是对全球环境变化进行观测、理解、模拟和预测。这二者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