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变化磁场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288篇,会议文献有70篇,学位文献有80篇等,地球变化磁场的主要作者有陈伯舫、杨少峰、康国发,地球变化磁场的主要机构有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海水运动感应磁场是海洋电磁数据处理和解释的重要环境背景场。为了解和认识极端天气下海水运动感应磁场的变化特性,本文对台风条件下海水运动感应磁场展开研究。将高精度...
2.[期刊]
摘要: 根据2010—2020年中国大陆岩石圈磁场年变数据与M_(S)≥6.0地震事件,按照0.5°×0.5°网格筛选出震前1年震中所处的网格中心点所对应的地磁要素进...
3.[期刊]
摘要: 2018年9月12日19时6分在陕西省宁强县(32.75°N,105.69°E)发生MS5.3地震,震源深度11km。以宁强县及其周边420km为研究区域,使...
4.[期刊]
我国航空物探综合测量技术全面进步首次实现地磁场全要素航空测量
摘要: 走以我为主的创新路线,我国航空物探综合测量技术实现了全面进步。5月30日,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总工程师熊盛青在地球物理勘查技术进展专题演讲中表示,这种...
5.[期刊]
摘要: 磁暴事件自动识别与磁暴报告自动产出是目前地磁台网建设数据产品产出中十分重要的一项,针对此问题,本文根据地磁信号水平分量H,设计出融合Adam优化算法、drop...
6.[期刊]
摘要: 基于四川长宁地区平均点距为2 km的952个地磁总强度测量数据,经过日变化改正、主磁场剥离以及曲面样条插值等数据处理,得到长宁背斜附近地区的岩石圈磁场分布.结...
7.[期刊]
摘要: 地磁测深一维反演可以获得地磁台站下方地球深部电导率结构.将改进模拟退火算法应用于地磁测深数据的反演,并将基于反演过程中的所有优质解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的期望值作为...
8.[期刊]
摘要: 空间电荷效应是空间带电粒子分布直接产生的相关效应,对于理解空间辐射环境有着重要意义.为研究地球磁场对空间电荷效应的影响,文章通过数值求解Poisson方程和相...
9.[期刊]
摘要: 地磁测深一维反演可以获得地磁台站下方地球深部电导率结构。将改进模拟退火算法应用于地磁测深数据的反演,并将基于反演过程中的所有优质解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的期望值作为...
10.[期刊]
摘要: 为了重构或恢复存在严重干扰或数据缺失的台站观测数据,本文基于周边已有台站的高质量观测数据采用XGBoost机器学习方法重构地磁日变数据.仿真试验结果显示,无论...
11.[期刊]
摘要: 鸟类的迁徙,在令人惊叹之余,也让科学家们迷惑不已:迁徙路径那么长,鸟类却能准确到达目的地,它们是如何在茫茫天地间确定自己飞行方向的呢?历史上,地貌说、记忆说、...
12.[期刊]
摘要: 为填补我国海洋地磁固定观测的空白,支撑科学研究、防灾减灾、海洋资源开发,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和履行我国在南海海域负有的国际责任,急需在南海建设岛礁和海底地磁固定...
13.[期刊]
摘要: 为填补我国海洋地磁固定观测的空白,支撑科学研究、防灾减灾、海洋资源开发,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和履行我国在南海海域负有的国际责任,急需在南海建设岛礁和海底地磁固定...
14.[期刊]
摘要: 发现空间监测到的磁暴为地震震源射电所致,无形震源射电通过大气时使大气中水分发生极化聚合形成雨、冰雹、雪、云、霾或沙尘暴等气象现象,从而将不可见的地震电磁场轨迹...
15.[期刊]
摘要: 以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地震(MS8.0)为研究对象,选取震前2007年7月—2008年6月成都地磁台的观测数据每月计算一个低频段功率谱峰值,并对20...
16.[期刊]
摘要: 以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地震(M_S8.0)为研究对象,选取震前2007年7月—2008年6月成都地磁台的观测数据每月计算一个低频段功率谱峰值,并对2...
17.[期刊]
摘要: 利用地磁极值比及地磁低点位移综合研究分析松原M4.9级地震前兆异常特征,结果表明利用地磁极值比与地磁低点位移各自独特预报优势综合判断的方法能够提高预报地震三要...
18.[期刊]
摘要: 地磁场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具有连续性和相关性,考察时间特性对于地磁场分析精度的影响,是本文的目的.本文以宁夏周围局域地磁场秒数据为研究对象,应用时空Kriging...
19.[期刊]
Comparison of Long Term Turbidity Trends in Different Locations
摘要:
20.[期刊]
摘要: 在地磁匹配导航中,区域模型精度会影响整个导航系统精度.而区域模型精度会受地磁数据通化精度的影响.不同通化方法计算得到的日变数据精度不同.不同台站间日变化的相关...
1.[会议]
摘要: 利用球冠谐分析法对2009年我国35个绝对观测地磁台站的Sq太阳静日变化进行内外源场分离,反演得到三个劳埃德季节(冬季D,分点E,夏季J)相应的内、外源等效电...
2.[会议]
2005年8月24日磁暴主相期间亚暴过程的多卫星联合观测分析
摘要: 本文根据OMNI、TC-2卫星、LANL系列卫星、Cluster星簇卫星(C1-C4)以及加拿大的8个中高纬地磁台站的观测数据,研究了2005年8月24日强磁...
3.[会议]
摘要: Sq电流体系的产生与太阳密切相关,太阳的活动情况会对Sq电流体系造成直接的影响.本文应用1996年至2006年(第23太阳周)INTERMAGNET地磁台网以...
4.[会议]
2007-2012年Dstmin≤-50nT的中等以上地磁暴的行星际源统计
摘要: 地磁暴的行星际源研究是了解及预报地磁暴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研究了2007-2012年间的所有Dstmin≤-50 nT的中等以上地磁暴,建立了这些地磁暴及其行...
5.[会议]
摘要: 国际地磁参考场(IGRF)模型是国际通用的地磁场标准模型,主要被用来描述地球主磁场及其长期变化情况.文中利用IGRF官方网站提供的相关信息,通过MATLAB软...
6.[会议]
摘要: 一架配备解析度0.01nT和1Hz采样率的三分量磁通门磁力仪,于2012年12月被架设在YMM观测站(121.560°E,25.155°N).磁力仪用于连续监...
7.[会议]
摘要: 本文利用全球GPS服务系统网(IGS)的TEC数据分析了2004年11月7-10日磁暴期间全球大尺度电离行进式扰动的传播特征.在此磁暴期间,在北美、欧洲和东亚...
8.[会议]
摘要: 对地磁日变数据进行局地范围的尺度特性分析,在应用地磁学研究的许多领域都有作用体现.在以往的研究中,由于局地尺度范围的测站数量较少,空间分布稀疏,持续观测时长较...
9.[会议]
摘要: 本文以昌黎、怀来地震台为例,使用台站电磁波南北向、东西向的分钟值数据,应用HHT(Hilbert-Huang Ttransform,简称HHT)分析方法,研究...
10.[会议]
摘要: 本文通过利用Cluster卫星对极区中高度的观测,分析磁暴期间极区上行电子的运动。首先在磁暴的不同阶段选取了三次电子上行事件,然后从电子上行速度、电子密度和电...
11.[会议]
摘要: 本文为了进一步研究极尖区场向电子,对2001年9月30日Cluster卫星在极尖区观测的场向电子事件进行研究,并分析上行/下行电子的起源以及与场向电流的关系。...
12.[会议]
摘要: 起因太阳剧烈活动的强磁暴威胁电网的安全.由于目前对太阳风暴的现象、物理过程以及电网设备的效应等问题的认知非常有限,预测或预报太阳风暴电网灾害非常困难.考虑到电...
13.[会议]
摘要: 为进一步研究地磁变化场的非平稳变化特征,采用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HHT)的非平稳性度量方法,给出了时间序列时域非平稳度的计算公式,分析了不同K指数、不同Ll...
14.[会议]
摘要: 针对平静期地磁变化场信号,分析信号的时频特性,并分别用线性神经网络(LNN)、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三种方法进行建模预...
15.[会议]
摘要: 地磁活动引起热层密度和卫星轨道的扰动,不同类型的太阳风触发的地磁活动有不同的特征,因此,引起的热层大气密度变化和卫星轨道效应也不同.研究了两个个例,一个为CM...
16.[会议]
摘要: 研究地磁活动性和太阳活动的关系,最重要的是长期的资料积累,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各种数据处理技术对已有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小波分析广泛应用于信号与图像处理、时间序列...
17.[会议]
摘要: 磁暴是典型的灾害性空间天气事件,磁暴首先导致空间辐射环境的变化,进而引发灾害性事件的发生,如地面电力系统的破坏,这是一种间接性的空间天气灾害.首先总结了磁暴对...
18.[会议]
地球变化磁场时间序列的Volterra级数自适应预测模型研究
摘要: 在应用地磁学研究的许多领域都需要对地球变化磁场进行建模预测.本文尝试运用混沌理论中的相空间重构理论结合Volterra级数自适应预测模型对地球变化磁场时间序列...
19.[会议]
摘要: 缓始磁暴是一种常见的磁暴类型.从统计的角度对缓始磁暴的特点、缓始磁暴期间电离层TEC的扰动特点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对北京地磁台记录的1996~20...
20.[会议]
摘要: 地磁场静日变化Sq是中低纬度地区地磁日变化中最重要的规则变化.从Sq的产生机制及等效电流体系研究,Sq的全球、区域及局地尺度研究,Sq的季节性研究,以及极区及...
1.[学位]
摘要: 轨道电路是铁路线路信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信号系统核心由众多微电子元件构成,属于弱电设备,易受外界电磁环境变换的影响。地磁暴是太阳剧烈活动引发的地磁场的剧烈变...
2.[学位]
摘要: 地磁感应电流(GIC)对电网的危害不仅局限于高纬度地区,近几年的研究发生中低纬度地区也会遭遇地磁感应电流。因此,为了研究地磁感应电流对我国的影响,本论文利用一...
3.[学位]
摘要: 地磁暴是一类主要的灾害性空间天气事件,恶劣的地磁暴可能破坏通讯、电力等系统。一般认为,太阳风中的南向行星际磁场与地球磁层发生相互作用是引起地磁暴的主要原因,而...
4.[学位]
摘要: 超低频(ULF)波动的周期约为1-1000s。这些波动在地球磁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能量的沉降、传输和耗散等。磁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里面有很多动力学过程...
5.[学位]
摘要: 太阳风所携带的高速移动的带电粒子流使得地磁场发生剧烈变化,在大地表面感应出地电场,当电力系统中的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时,会在中性点之间形成电势差,并在输电线路中流...
6.[学位]
摘要: 地磁场作为基本的地球物理场,广泛应用在地震检测、勘探、自主导航、定姿/定向、空间天气预报等领域中。近年来,随着空间磁测、航天磁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外的学者对...
7.[学位]
摘要: 为了更好的理解偶极化锋面周围电子的加速机制,本文对THEMIS卫星在2007年至2009年共8个月处于磁尾运行期间观测到的多个偶极化锋面事件进行了统计研究。全...
8.[学位]
摘要: 本文是在CHAMP卫星提供的高精度、高密度的全球地磁标量和矢量观测数据的基础上,选用适当的拟合方法,对磁测数据进行曲线曲面拟合研究和数值分析,预期地磁场强度值...
9.[学位]
摘要: 地磁匹配导航以其高度自主性、隐蔽性、无累积误差等优点,成为当前国内外导航领域研究的热点,具有巨大的军事应用价值。然而,导航精度不高严重制约了地磁导航技术领域的...
10.[学位]
摘要: 辐射带自1959年被发现以来就受到广泛关注,它是地球磁层中重要区域之一。在部分磁暴期间,外辐射带高能电子的通量在主相快速下降,在恢复相逐步增强;在亚暴期间,等...
11.[学位]
摘要: 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恒星和会发光的天体,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它的一切活动不可避免的对周围的行星造成影响。本文主要针对在太阳活动周期中,太阳耀斑爆发比较强烈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