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4-11-03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会议文集: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对14场24小时雨量≥200毫米,48小时雨量≥300毫米的极端暴雨事件(包括台风暴雨)进行了研究.发现:极端暴雨事件与南亚高压的向东移动密切相关.当南亚高压停留在高原上空时,南亚高压南部的东风急流与低层南风组成正环流,将孟加拉湾的水汽源源不断地向高原输送.高原西部槽与孟加拉湾水汽汇合,在高原上形成涡旋,这种涡旋是一种深厚的中尺度涡旋,与500百帕低涡对应,在100-200百帕表现为南亚高压脊线附近的反气旋.当南压高压向东移动时,500百帕涡旋和与之相伴的孟加拉湾水汽也随之向东移动,当遇到恰当的副热带高压和低层环境场时,极端暴雨事件便发生了.如果是南亚高压整体东移,则南亚高压中心的巨大辐散场,将水汽集中于某一个和某几个小范围,遇到合适的中低层形势场时,触发极端暴雨事件.如果是南亚高压部分东移,则南亚高压脊线附近的中尺度反气旋在东移的过程中,触发中尺度对流系统,形成特大暴雨.如果这时有台风登陆,又恰巧与西风槽相汇合,则南亚高压形成的高层辐散使台风低压维持相当长时间,而不填塞,最后形成极端暴雨事件.
  • 摘要:基于最新观测资料发现2000年以来长江中下游梅雨入梅偏晚,出梅偏早,梅雨长度缩短,强度减弱.统计发现,在这一时段梅雨期内降水日数明显减少,在梅雨长度缩短的同时,降水日数占梅雨期长度的比例也下降,表明梅雨期内强降水越来越集中.梅雨的这种年代际变化可能和2000年以来北太平洋海温处于PDO负位相,且这一时期拉尼娜事件频繁发生有关.在PDO负位相背景下,中国汛期多雨带位置易偏北,同时由于拉尼娜事件频发,热带西太平洋海温增高,使副热带高压偏强偏西偏北,阻止了源自印度洋和孟加拉湾的西南气流向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输送,迫使水汽输送路径更加偏北偏西至淮河及以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低层为正散度距平,梅雨降水减少.
  • 摘要:GRAPES是中国新一代数值天气预报模式,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FNL和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检验了GRAPES对2012年2月一次影响范围较大、强度强的寒潮天气过程的预报能力.结果表明,GRAPES模式能较好预报出此次寒潮过程的明显降温、冷空气源地、高低空环流型式及冷平流的入侵.促使此次寒潮爆发的流场为"横槽转竖型",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大型槽在南移的过程中经向度不断加大,最后转竖引导堆积在西伯利亚的强冷空气南下影响中国.对于横槽何时转竖,GRAPES模式24h和48h内预报结果与实况一致.就全国范围要素的预报,24h内预报结果优于48h,寒潮盛期模式的预报性能较其他时次有所提高.对500hPa高度场、地面温度24h变温等要素的预报在东部的预报结果好于西部,但对单站要素的预报结果并未与全国预报结果一致,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验证.
  • 摘要:采用ERA-interim逐日再分析数据集与中国东部389个站逐日降水资料,通过相关和合成分析分别讨论了在不同时间尺度上,春季东海黑潮区上空大气热源异常对东亚大气环流和中国东部降水的影响.观测分析表明,春季东海黑潮区上空为一显著的大气热源,大气对该热源的响应在不同时间尺度上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在较长时间的季节和年际尺度上,春季东海黑潮区大气热源异常增强时,其可在大气对流层低层强迫出偏南气流,同期春季及后期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增强并西伸,西北太平洋副热带地区为一反气旋式异常环流所控制,中国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降水异常增多;反之则相反.与年际和季节时间尺度不同,在较短的天气时间尺度上,东海黑潮区上空大气热源异常可在其下方强迫出气旋式异常环流.大气热源的异常增强与中国东部对流层低层气旋式异常环流的东移有关,相应地在中国东部地区出现了显著的降水异常.
  • 摘要:通过运用客观分离方法及其改进方案分离提取了1965-2008年101例登陆台风衰减后3天内仍存在较强降水的台风降水(Tropical Cyclone Precipitation;TCP),结果表明,即使登陆台风衰减为热带低压或停编后,因台风系统的存在而产生高强度降水是一种普遍现象,仍旧是预报服务中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台风衰减点的位置分布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台风衰减后降水并非单纯性减少,1211号台风"海葵"停编后24h内造成了江苏区域性强降水,分析结果表明,8月10日江苏淮北强降水由台风、冷空气相互作用有关.
  • 摘要:本文利用CRU全球陆地月平均地表温度资料,分析了全球变暖加速期(1976-1999年)和减缓期(2000-2012年)全球陆地的温度变化特征,从不同地区来看,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地区(40-65°N,45-150°E)是对全球变暖减缓贡献最大的区域;从不同季节来看,秋季全球陆地平均温度对全球变暖减缓有唯一的负贡献,而冬季是造成全球变暖减缓的最主要季节,欧亚中高纬度地区秋冬两季的温度在2000年以来呈现反相变化的趋势,秋季年代际增温,而冬季年代际降温.进一步探讨了欧亚中高纬秋冬两季同期大气环流的配置,发现在对流层低层,秋季西伯利亚高压年代际减弱,而冬季西伯利亚高压年代际增强;在对流层中高层,秋季从西欧至东北亚为"高-低-高"的高度场异常分布,纬向环流加强,经向环流减弱,而冬季极地与贝加尔湖地区的高度场呈偶极型分布,东亚大槽加深,经向环流加强.
  • 摘要:本文首先对850hPa夏季西太副高位置和面积指数进行了定义,分析了副高位置和面积的年际变化规律以及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的关系.研究表明,近代西太副高面积和位置指数的年际变化周期为3-5年,冬、春两季海温与夏季副高的脊线位置、西脊点位置关系密切,赤道东太平洋海温持续偏高有利于夏季副高偏西、偏南,反之偏东、偏北.冬、春季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对西太平洋副高季节变化有明显影响,冬、春两季海温偏暖年副高偏南、偏西,偏冷年副高则偏北、偏东,五月和九月除外.冷年7月副高北跳较暖年显著,进入秋季后南撤较缓慢.
  • 摘要:基于JTWC(the 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最大风速半径及热带气旋(TC)尺度资料、上海台风研究所台风最佳路径资料以及日本静止气象卫星MITR红外IR1 TBB资料,针对2001-2010年期间经过台湾再次登陆大陆的13个TC个例,采用对流云-层云分类技术以及统计合成分析方法,探析TC环流内对流核数与TC强度之间可能存在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1)整个TC环流内对流核总数、外雨带内对流核总数及内核区域内对流核密度基本上都随着TC强度的增加(减弱)而增加(减少),同时,外雨带内对流核总数大于内核区域内对流核总数,且后者与TC强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相对不明显,而内核区域内对流密度大于外雨带内对流核密度,且前者较后者与TC强度对应关系更为明显.(2)外雨带内对流核总数、内核区域内对流核密度与TC强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受TC结构影响很小,但对于TC登陆位置存在一定程度的敏感性.(3)TC内核区域内TBB平均值基本上随着TC强度的增加(减弱)而降低(升高),且这种对应关系对于TC登陆时间以及登陆位置存在一定程度的敏感性,同时,外雨带内TBB平均值与整个TC范围内TBB平均值接近,二者均明显高于同期内核区域内TBB平均值,且前二者与TC强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相对不明显.(4)基于对流核与基于TBB的统计合成分析结果两者之间具有很好的互补性,二者结合使用可以更全面反映出TC雨带与TC强度之间可能存在的对应关系.
  • 摘要:对上海近6年(2008-2013年)汛期延伸期强降水过程预测结果进行了细致的检验和分析,其中5年的Cs值明显高于当年强降水日出现频率(FK) , 6年平均的Cs评分比FR高约26.196,显示预测方法具有一定的技巧。另外,上海11个地面站的Cs评分具有较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总体上是东南评分高而西北评分低。其原因尚有待进一步分析从而为提高延伸期过程预测的精细化程度提供依据。
  • 摘要:本文利用松江气象观测站1955-2010年的气候资料,对松江地区热能、水分、光能资源和极端天气事件的气候特征以及对农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的防御对策.结果表明:(1)年、四季平均气温、有效积温和生长期长度均呈上升趋势,表明松江地区热能资源增加.年平均气温存在12-16a的年代际变化周期,初日提前,平均为3月29日,终日拖后,平均为11月23日,生长期延长,平均为238天.(2)年降水呈波动增加趋势,夏、冬季降水为增多趋势,春、秋季为减少趋势;生长期降水量整体呈减少趋势,年降水总量主要出现8-10a左右的年际尺度振荡周期:松江区年和作物生长期降水日数呈减少趋势,春、秋季降水日数减少,夏、冬季降水日数增多,中雨日数和暴雨日数呈增多趋势,其中以暴雨最多最明显.(3)松江区年平均和生长期日照时数、年日照百分率都呈减少趋势,表明光能资源呈减少趋势.(4)松江区的主要灾害有台风、暴雨、大风、雷暴、高温、低温冻害、连阴雨, 各种气象灾害在不同的时段影响不同,但主要出现在5-10月,以雷暴次数最多.
  • 摘要:利用低频天气图方法构建梅雨期强降水的预报模型.寻找入梅首场强降水的低频前兆信号.结果表明:梅雨期强降水发生前后,低频南北气流辐合区北移明显,至30°N时,上海产生强降水.低频水汽的纬向传播中也体现了这一特征.近几年上海气候中心采用滚动跟踪低频系统的生消配以梅汛期强降水预报模型,制作上海地区入梅首场强降水预报,得到良好的预报效果,成为上海入梅日预报的重要参考依据.
  • 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加密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和NCEP/NCAR1°×1°每日4次的再分析资料对"菲特"台风暴雨成因及湿位涡特征进行了诊断分析,发现:"菲特"影响期间温州、台州强降水主要是由"菲特"台风本体雨带造成,宁波、舟山、湖州以及嘉兴地区强降水则是由"菲特"台风外围环流、弱冷空气以及"丹娜丝"形成的偏东气流造成.对"菲特"暴雨过程物理量进行分析,发现当垂直运动大值区对应低层θse高能区时一般都有强降水发生,并且与强降水落区有较好的对应性;从湿位涡分析发现,当台风未减弱前,MPV1正值区和强降水落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当台风减弱消失后,MPV1负值区边缘有强降水出现:负MPV2覆盖区基本与降水落区一致,但强降水主要位于负MPV2中心区附近;当MPV1正值区和MPV2负值区叠加时,对应该区域一般为强降水落区;当台风减弱后MPV1负值区边缘与MPV2负值区叠加时,也会有强降水出现.
  • 摘要:本文利用王盘兴等(2010)提出的闭合气压系统的环流指数计算方案,基于北太平洋海域的海平面气压场,对北太平洋副高强度指数P、面积指数S和中心位置指数(λc,θc)进行了计算,分析了中国160台站1951~2013年63年的降水数据. 从分析结果来看: (1) NPSH在1951~2013年期间,有增强的趋势,但并不显著,面积有显著的扩大趋势,其位置有显著的向东向北偏移的趋势。副高的强度、面积和经度,呈现出一个气候突变,在20世纪60年代;NPSH的纬度大致呈现出两个明显的气候突变,一个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另一个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 (2)标准化之后的强度指数、面积指数和中心位置指数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很明显低于整个时间段内的均值,说明副高的强度、面积等在不断扩大,在大约20世纪90年代,标准化过后的副高的纬度,也有一个明显的突变状况呈现出来。副高的面积和强度均不同程度地受到来自于中心位置的变化而带来的变化,进而产生变化,影响雨季和汛期。 (3)副高偏强时,会导致中国西南、华北和华中等大部分地区降水增加,和中国华东和华南等区域降水的减少。副高面积偏大时.会导致中国西藏、华北等地区夏季降水增加,而华东、华南等大部分地区降水会减少。中心位置指数(λc,θc)的偏东和偏北,会导致中国的中部、西南部等地区降水增加,其余华东、华南等地降水均大致呈现出降水偏少的现象。
  • 摘要:本文利用SAMPEX卫星1992年7月至2004年6月间19-27MeV高能质子数据对南大西洋异常区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发现南大西洋异常区高能质子的分布随着高度和F10.7的变化存在着显著的变化.在540(±25)km高度上、地磁较为平静的时期,南大西洋异常区高能质子微分通量随着F10.7的增大而减小,同时在F10.7≥115sfu时减小趋势较为平缓.对中等及以上磁暴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磁暴期间南大西洋异常区高能质子微分通量和SYM-H指数的绝对值存在着明显的反相关关系,并且地磁暴对南大西洋异常区高能质子微分通量存在着明显的持续影响效应.磁暴发生期间高能质子微分通量明显减少.磁暴恢复相及其之后期间,高能质子微分通量呈现出较为显著的恢复过程.
  • 摘要:本文利用全球GPS服务系统网(IGS)的TEC数据分析了2004年11月7-10日磁暴期间全球大尺度电离行进式扰动的传播特征.在此磁暴期间,在北美、欧洲和东亚地区一共监测到了从中高纬向低纬传播的11个大尺度电离层行进式扰动事件.分析表明,扰动越往低纬传播就越向西偏,说明科里奥利力是导致扰动向低纬传播过程中西偏的原因之一;扰动的水平相速度与纬度相关,低纬的平均水平相速度(东亚527±21m/s)要高于高纬的平均水平相速度(欧洲381±69 m/s,北美422±36 m/s),这可能是由于低速的扰动在传播过程中要比高速的扰动衰减的快;计算还表明,扰动振幅的衰减率与地方时有关,白天扰动的衰减率要比夜间扰动的衰减率约大1倍,这主要是因为白天的离子曳力要大于夜间.
  • 摘要:本项研究中,对NOAA卫星的高能质子探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初步结论:1)在近地轨道内辐射带区域,高能质子通量存在着明显的各向异性;2)通过P6能道不同探测方向的数据分析,初步给出了对投掷角分布的描述公式。 近地轨道高能质子的不对称性非常显著,如果能够根据卫星的姿态特征,在通量较高的方位加强防护,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根本上实现方法设设计的优化。
  • 摘要:电离层是地球高层大气中90km-1000km左右被电离的部分,它连接着低层大气与高层空间环境,电离层的变化会显著影响地面无线电通讯、空间导航、航天器安全、航天员安全、军事活动、地面输电系统、输油系统等,从而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产生影响.对电离层进行空间光学遥感,尤其是对电离层远紫外和极紫外辐射进行遥感观测,可以有效地研究电离层的时空结构特征,获取以下电离层环境参数:电子密度分布、中性成分密度分布、太阳辐射通量(紫外积分通量)、极光和气辉辐射、沉降粒子以及电离层闪烁等,这些环境参数对电离层空间天气预报有及其重要的作用,为灾害性空间天气预报提供依据. 建议开展静止轨道电离层远紫外-紫外-可见光波段成像光谱仪研究,在风云系列卫星上搭载广角极光成像仪和电离层成像光谱仪,可以更好地实现对电离层、热层环境参数的全局连续观测。可以为全世界范围内的科研工作者提供大范围的电离层、中离层大气和大气成分监测数据,有效促进相关科学研究和应用,提升中国电离层、热层空间天气预报和科学研究水平,同时也保证中国的电离层探测水平能处于国际先进行列。
  • 摘要:电离层垂直探测是用高频无线电波对电离层电子密度进行日常观测,电离层中大量的带电粒子可以强烈影响无线电波的传播,是无线电通讯主要关心的区域.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厦门电离层垂测仪站和安装相同CADI设备的青海都兰电离层垂测站的探测资料,以及对比分析安装相同Delta天线,不同探测设备的青海都兰站和江西吉安站的探测数据,结果表明,电离层探测回波数据的质量受场地、天线、设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建于2007年的厦门电离层垂测站,由于受场地限制和探测设备技术相对落后,已不能为电离层预报提供准确的实时探测数据.本文认为,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厦门站应选择适宜的空旷场地架设新的天线系统,购置较前沿的电离层探测技术设备,充分发挥厦门有利的地理位置,使厦门电离层垂测站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
  • 摘要:短波通信受电离层天气变化的影响非常严重,电离层特征参数的实时获取和分析是电离层空间天气监测预报的重要内容.本文针对短波通信电离层保障试验,开发了针对实验的专用软件.该软件能同时处理厦门、吉安、武汉三个不同测高仪站点数据,并计算得到各站点电离层特征参数(3000km最大可用频率).最后对吉安临时观测站与厦门电离层垂测站的临界频率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软件计算结果可靠,为制作短波通信电离层保障产品提供了依据.
  • 摘要:对2011年柴达木地区CADI测高仪观测到的扩展现F资料按照频率、区域、混合扩展等三种类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2011年,柴达木地区扩展F出比较频繁:混合扩展最活跃,共出现1466次;其次是频率扩展,共出现875次;区域扩展不够活跃,出现470次;频率扩展和混合扩展主要出现在春夏季的5-8月份;区域扩展则主要发生在冬季的1月份;各类型扩展F的起始时间主要集中在2200LT以后,即夜间:频率扩展和混合扩展出现的起始时间集中在0000LT-0600LT;区域扩展出现的起始时间集中在0000LT-0400LT.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