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影响天气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三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2413篇,会议文献有1113篇,学位文献有103篇等,人工影响天气的主要作者有曾光平、王广河、王以琳,人工影响天气的主要机构有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山东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为指导地市更加科学合理地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基于2018—2020年夏秋季浙江人工增雨作业记录、多普勒雷达数据、MICAPS数据、自动站小时雨量及探空数据,在对...
2.[期刊]
摘要: 分析不同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对降水变化的敏感性,并结合考虑云水资源和降水效率的空间分布,有助于常态化人工增雨作业地点的确定,对实现空陆水资源的统筹利用具有重要意...
3.[期刊]
摘要: 为了优化地面人工增雨作业技术,提出了区域多参量动态对比法(以下简称K值法),并使用该方法对2015-2017年选取的26次地面增雨作业,从不同参量、不同作业工...
4.[期刊]
摘要: 暴风雪天气严重影响列车安全运行,为了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国际标准规范CEN-TR 16251提出列车上线前需在人工气候室进行飘雪实验。列车人工气候室受自身送风...
5.[期刊]
摘要: 对典型飞机作业过程中云宏、微观物理特征的分析,有利于提高对云体的认识,为本地科学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提供技术支撑。利用2018年5月10日内蒙古中部地区一次飞机增...
6.[期刊]
摘要: 地形云作为最具有前景和可行的人工影响云系,受到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者和研究人员的关注。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地形云催化增雨野外科学试验的历史进程,总结了野外科学试验中取...
7.[期刊]
摘要: 为了评估成都市人工增雨作业效果,采用区域历史回归统计方法,对成都地区2011—2019年冬半年人工增雨效果进行统计检验。结果表明:成都市冬半年平均各月增雨量为...
8.[期刊]
摘要: 采用大型无人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利用2020年10月27日大型无人机试验资料,分析了无人机作业性能及人工增雨微物理参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无...
9.[期刊]
摘要: 如何评判人工播云效果一直以来是人工影响天气科研试验和业务工作的核心问题。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我国人工增雨作业效果定量评估研究进展,从定量评估概念、常用方法、影响因...
10.[期刊]
摘要: 本文针对基于多源探测数据的人工增雨效果物理检验,建立对比区选取的相似性度量系数(APC,Analogy Deviation-Pearson Correlati...
11.[期刊]
摘要: 根据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所建立的云水资源监测评估方法(CWR-MEM),利用ERA5再分析资料、CMORPH融合降水资料和风云2F卫星TBB资料,对贵州...
12.[期刊]
摘要: 为探究不同降水频率、不同增雨情景下的农田灌溉用水差异,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构建农田灌溉需水预测模型,研究北三河流域11个计算分区在95%、7...
13.[期刊]
摘要: 利用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逐小时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
14.[期刊]
摘要: 依据人工防雹理论和多年人工防雹实践,对三明地区冰雹云的识别方法、火箭防雹的作业时机与部位、射击方法与用弹量估算等进行研究,并明确提出冰雹云识别指标、火箭防雹的...
15.[期刊]
摘要: 利用陕西、山东、贵州和新疆等地近十年日间降雹记录和对应的极轨卫星数据,采用卫星云微物理反演技术,定量分析冰雹云微物理特征,比较不同地区间差异,并利用FY-4A...
16.[期刊]
摘要: 基于华南区域高分辨率数值模式,采用牛顿连续松弛逼近法(nudging)同化C波段多普勒雷达反射率资料,针对2018年4月2日贵州一次大范围冰雹天气过程进行了数...
17.[期刊]
摘要: 利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数据,并结合地形数据和冰雹资料,对2006—2021年三门峡市雹云路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雹云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年均路径数...
18.[期刊]
摘要: 对2016—2018年大连市86次降水过程(逸5 mm)高空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主要的降水天气形势场,即冬季为高空槽、东北冷涡和平直西风气流形势场,春、夏、...
19.[期刊]
摘要: 利用2011—2020年ERA5再分析降水资料、CERES云物理参数产品,分析新疆云参数的时空分布特征,归纳总结云物理参数与降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云水...
20.[期刊]
摘要: 对于自然云催化过程的数值模拟可以再现人工催化后云的宏微观物理响应特征,有助于提高对人工催化机理的科学认识,优化人工催化方案。在天气研究与预报(weather ...
1.[会议]
摘要: 本文根据清流县的烟叶种植情况、人影工作发展历程和现状等进行了分析描述,对清流县人影工作历年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对军民融合工作进行了详尽的探讨,根据实际工作中的不...
2.[会议]
摘要: 福建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干旱、冰雹等气象灾害频发,近几年来,福建省气象部门积极开展增雨防雹火箭作业,为统一规范福建省增雨防雹火箭作业,...
3.[会议]
摘要: 利用武平县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1991年—2010年的云量、雨日、降水量等观测资料对空中云水资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武平县雨量充沛,干湿两季分明,上半年云量多,...
4.[会议]
摘要: 随着人工影响天气现代化的深入,近年我省的人影工作在不断调整完善,本文结合多年来泉州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实际,在福建省人工影响天气综合业务的框架下,进一步完善和...
5.[会议]
摘要: 通过分析福州日降水量与空气质量达标关系,认为当24h降雨量大于6mm时,降水对福州空气质量会有明显净化作用,空气质量基本都会达标.统计适合人工增雨改善空气质量...
6.[会议]
摘要: 将二维码扫描技术应用到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火箭弹安全管理中,开发了“福建省人影火箭弹安全管理系统”,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中的二维码扫描技术,集合3G通信和GIS技术...
7.[会议]
摘要: 通过对新一代多普勒雷达的反射率因子、回波项高、垂直液态水含量的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得出有利于实施人工增雨作业的回波特征指标,得出开展人工增雨的适宜发射角度、用弹...
8.[会议]
摘要: 目前,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数据上报采用的方法是,作业完毕后,作业数据手工录入,作业报表层层上报,不仅工作量大,还容易出错.人影作业数据处理系统是充分利用互联网+技...
9.[会议]
以火箭弹编码管理为核心的辽宁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摘要: 为了解决辽宁人影工作中存在的信息管理缺乏规范化、上报渠道落后和工作信息难以全面掌握等问题,建设一套基于B/S架构的辽宁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全...
10.[会议]
基于GRAPES-CAMS模式产品的海南省人工增雨潜力预报研究
摘要: 本文基于中尺度数值模式GRAPES-CAMS产品开展散度差、K指数、MI指数、850hpa比湿等相关物理量的计算,利用逐步判断法得到一个判断增雨潜力大小的综合...
11.[会议]
摘要: 徐州市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具有典型的南北气候过渡带特性,主要的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冰雹、寒潮等.为了减轻自然灾害,尤其是干旱对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改善自然...
12.[会议]
摘要: 基于湖南人影三级作业指挥系统,对湖南2016年9月1日永州地面作业过程进行了简要分析,结果显示:永州地区上空云中云水含量充足,具有较好增雨潜力,并对作业后进行...
13.[会议]
摘要: 本文选取2016年4月12日吉林省一次飞机增雨作业过程进行了效果分析.此次天气过程地面是河套地区一低压系统东移北抬影响吉林省,配合高空槽前水汽输送,吉林省大部...
14.[会议]
摘要: 本文利用全弹性三维冰雹云数值模式进行数值试验,选用河南三门峡的单体冰雹云个例进行模拟,将催化防雹参数中的催化时间、催化区域、催化高度、催化剂量参数动态化组合形...
15.[会议]
摘要: 按照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现代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贵州作为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弹药物联网管理系统建设试点省份,通过构建集自动化作业装备、数字化采集装置、...
16.[会议]
湖南省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和人员管理基础信息数据库设计与开发
摘要: 为提高人工影响天气基础信息动态监测能力、增强安全监管水平,设计开发了湖南省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和人员管理基础信息数据库.数据库模块主要包括,作业装备管理数据库...
17.[会议]
摘要: 将二维码扫描技术应用到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火箭弹安全管理中,开发了“福建省人影火箭弹安全管理系统”,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中的二维码扫描技术,集合3G通信和GIS技术...
18.[会议]
摘要: 本文首次利用等温云室对人工影响天气外场作业使用的人工冰核气溶胶产生冰晶的形状特征进行了实验研究。等温云室具有较大容积,可较真实地模拟自然环境下云中引入人工冰核...
19.[会议]
摘要: “8·12”天津港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后,救援处置工作面临巨大挑战.开展科学施救,避免次生灾害发生和救援人员伤亡,对应急气象保障服务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对人...
20.[会议]
摘要: 美国人工影响天气发展的历史不到二百年,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达到顶峰,在七十年代明显衰落,在繁荣期与衰退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在每一个时期中也存在强盛和衰弱的方面,...
1.[学位]
摘要: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有研究认为未来我国西北干旱区的增雨量会有所增加。为了预测该区植被的变化,选择该区典型植被——唐古特白刺为研究对象,在内蒙古磴口县、甘肃...
2.[学位]
摘要: 催化效果的检验,一直是人工增雨作业中既重要又困难的业务性和研究性问题。本研究主要基于现代统计方法(如:马氏距离聚类分析、周期分析、变量分离、bootstrap...
3.[学位]
摘要: 随着天气状况的恶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可能会越来越广泛。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化手段,使得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参数的检测、上报等技术相对落后,造成作业参数精度相对较差,...
4.[学位]
摘要: 现代化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已成为四川省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也是“民生工程”的重要措施,在全省气象防灾减灾、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重大社会活动保障等方面取得了较好...
5.[学位]
摘要: 分析研究了GPS、GIS、GSM、多普勒雷达,计算机及数据处理和通信等技术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应用。采用GPS技术对车载火箭作业车进行实时定位,应用GSM技术...
6.[学位]
摘要: 采用碘化银地面发生器播撒碘化银颗粒的方式进行人工增雨时,需将多个烟炉布置于高山迎风坡,以便在可控的时间内使燃烧后的碘化银颗粒具有一定的浓度,并随着上升气流顺利...
7.[学位]
摘要: 为准确进行预警和指挥汉中地区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发挥CINRAD/CB型多普勒天气雷达和已经建成的二百六十多个区域自动气象站的效益,论文对汉中CINRAD/C...
8.[学位]
摘要: 人工影响天气指运用云和降水物理学原理,采用向云中撒播催化剂的方法,使某些局地天气过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转化的一项科学技术,从而达到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的目的...
9.[学位]
摘要: 人工增水作业是开发利用空中水以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途径之一。同时,对于严重威胁人体健康的重度灰霾和城市热岛效应加剧导致的城市极端高温等大气环境灾害,人工增水作业也...
10.[学位]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工影响天气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是,现阶段由于我们对云、降水发生发展的物理机制还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我们在评估人工增雨效果时对自然雨...
11.[学位]
摘要: 由于雾霾天气的影响,室外成像设备采集到的图像具有对比度低、颜色暗淡和细节信息难以辨认的特征,导致接收端图像质量差,严重影响其后处理。受信道带宽的限制,室外成像...
12.[学位]
摘要: 通过对降雨弹系统的可靠性进行分析研究,以准确掌握降雨弹系统的可靠性水平,有效识别其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而在设计开发及生产过程阶段予以相应改进,对提升其质量具有重...
13.[学位]
摘要: 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人工气候室作为一种可控环境实验室,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作物培育、良种选育等领域,而对小气候要素的高精度、实时数据采集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14.[学位]
摘要: 为评估重大赛事活动场馆的人工减雨作业效果,利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C波段双偏振多普勒雷达(C-Pol NUIST)资料、探空及地面降水等资料,对南京青奥会在201...
15.[学位]
摘要: 针对旧式炮弹射高偏低、引信瞎火率偏高的问题,以新研制的37mm口径人工防雹增雨炮弹及其引信为研究对象,借助有限元分析和动力学仿真手段并结合相关设计要求,对弹丸...
16.[学位]
摘要: 目前,极端天气事件逐年增多,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也在加剧,农业、生态资源由于气候变化也产生了系列连锁的反映,农业和生态资源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也更加迫切。黑龙江省是...
17.[学位]
摘要: 本研究主要针对喀斯特坡地特殊的生态环境和土壤侵蚀过程,利用自制土槽模拟喀斯特坡地构造特征,通过人工模拟降雨实验,研究不同裸岩覆盖度、裸岩位置、裸岩厚度大小条件...
18.[学位]
摘要: 人工增雨在国内外已有多年的研究历史,但是对于增雨的响应效果分析还存在着不确定的因素,这也是人工增雨事业难以回避的重要环节。本文采用了一种新的人工增雨实际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