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三届气象科技史研究学术研讨会
第三届气象科技史研究学术研讨会

第三届气象科技史研究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7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7-11

主办单位:中国科技史学会

会议文集:第三届气象科技史研究学术研讨会 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一带一路"视域下气象科技史的机遇和思维范式的改变;"西学东渐"与"一带一路"交汇中气象科学与技术的交流,西方对东方学的研究是一带一路思想反照的滥觞.中国传统气象学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将赋予新的涵义.历史气象灾害的研究为今日一带一路气象保障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一带一路气象科技史对中国未来气象科技创新和气象事业的经验和启示.
  • 摘要:气象变化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如何认识气象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人类理性思维发展的程度."轴心时代"的古印度,佛教是主流的文化形态,在弘扬佛法的同时,佛典中对气象变化进行了"因缘和合"地阐释;同一时期的古代中国,《左传》等文献中亦有不少有关气象变化的描述.总体而言,"轴心时代"的中印气象观异中有同,都呈现出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并存的复杂特征.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则来自于各自文化中思维方式的差异.
  • 摘要:《北京志·气象志》(二轮)自2011年11月启动,历时6年,近百人参与编写审修,按照北京市关于二轮修志工作的要求,经过篇目设计、收集资料、动员试写和评议,特别是编纂过程中经过初审、复审、终审以及多次修改后,目前已经进入印刷阶段.该志书约34万字,传承首轮《北京志·气象志》,主要记述了1996-2010年这15年的上下限时段内,北京地区的气候状况气象灾情和气象业务科研服务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即将由北京出版社印刷出版.二轮气象志书是新时期全国各地的气象发展史实的延续记录.本文介绍了该志书编修情况以及记述的上下限段内首都气象事业发展特色,可为当前和今后省级气象部门编史修志和社会各行业人员了解和研究北京地区这15年间的气候变化和气象历史发展情况借鉴使用.
  • 摘要:所谓预测,就是指人们利用认为已知的知识、经验和手段,对事物的未来或未知状况预先作出推测或判断.气象预测就是指人们利用认为已知的气象知识、气象经验和气象技术手段,对事物的未来或未知气象状况预先作出判断或推测.在中国古代,气象预测是一门最古老的学问,它以推测已知或未知的天气气候变化为目的,总结形成了丰富的气象预测经验和方法,在农业经济社会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用现代气象科学理论,对古代气象预测方法解析,对提高大众的气象科学素质应具有积极的意义.
  • 摘要:本文通过20世纪前半期张家口地区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统计分析了该地区旱涝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对张家口地区16个县的旱涝灾害进行逐年、逐县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50年间张家口地区旱涝灾害十分频繁,灾害的发生具有阶段性、交替性和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春旱、夏旱和夏涝最易发生.区域内部仍有差异,张家口地区北部旱灾程度要比南部严重很多,而张家口地区南部涝灾程度要则比北部严重.
  • 摘要:本文对联合天气分析预报中心的筹备、成立进行了疏理,对联合天气分析预报中心的组织结构、管理方式、业务流程、运行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出联合天气分析预报中心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强有力的领导和集中化的管理体制、严谨而细密的业务规则、边学习边预报的工作氛围和坚持科学真理的工作作风.
  • 摘要:基层气象台站,基层气象事业是气象科技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湖南张家界市气象部门为例,通过对张家界辖区范围内各气象台站建制以来的机构沿革、气象业务发展进行研究,梳理了基层气象事业的发展脉络和基层台站在气象科技方面的跟进和探索.同时对促进市县基层气象事业和气象科技的发展问题提出了建议.
  • 摘要:本文通过相关文献和资料的分析比对,系统介绍了清朝末期及中华民国时期云南气象台站的艰辛发展历程,籍以拾遗补缺,以史为鉴,以期提高对云南近代气象史的认识,丰富中国近代气象史资料。
  • 摘要:灾异史料是了解和研究古代气候和环境问题的重要基础之一.本文以南宋时期杭州的灾异史料为着眼点,对其编撰、来源等基本情况进行了梳理.同时,结合南宋时期的修史工作,对南宋前期和后期的几个灾异史料问题及影响进行了探讨.
  • 摘要:本文通过历史记载考证,《黄帝内经》诞生、岐伯出生在丝绸之路庆阳县,此书记载了气象、气象要素与人体生理、病理的关系,提出了候、气、时、岁的划分办法,还多处谈到气候的垂直差异现象,提出了气候偏早或晚及其预期的理念.从气象要素日、月、季探讨了其变化对人类生理病理的影响机理.在祖国传统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医学家莫过于医祖岐伯,流传最久的医学经典莫过于《黄帝内经》.它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通过气象、地理、天文及人体阴阳五行学说精辟的解释了人体生理学、病理、诊断及治疗等医学理论知识,它包含着丰富的医疗气象学的内涵,是人体内外环境统一学说的典范.据考证,岐伯出生在丝绸之路庆阳县[1],南宋郑樵所著《通志》记载"古有岐伯,为黄帝师,望出安化",清乾隆年间编撰的《庆阳县志·人物》中也记载"岐伯,北地人,生而精明,精医术脉理,黄帝以师事之,著《内经》行于世,为医学之宗".庆阳县在秦汉时期设为北地郡,隋唐置庆州,唐玄宗天宝元年,改弘化县为安化县,现今庆城博物馆内存一块古碑,上刻八个大字:"普庆阳春,成安化日",记载了此地的两个称谓.《黄帝内经》分为《素问》与《灵枢》两部分,每部分各为八十一篇,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证、诊法、论治及养生学等学说,几千年来一直被视为中医学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圭臬绳墨.唐代王冰所著的《黄帝内经素问·序》中指出,黄帝内经是"至道之宗,奉生之始",尽管书中没有提出医疗气象学的概念,但其内容中均包含着丰富的"医疗气象学"的思想.
  • 摘要:天津东临渤海,海岸线位于渤海西部海域,南起歧口,北至涧河口,长达153公里,所辖海域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渤海拥有全国最大港口群,上百条航线,外贸货物吞吐量占全国的50%.渤海油气储量丰富,居全国海洋储量之首,是中国最大的海上油田.天津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开放城市和工商业城市,天津港是渤海最大港口.渤海主要气象灾害及衍生灾害有海风、海雾、海浪、风暴潮、海冰等,对海上经济活动、沿岸经济与民生都有很大的影响. 本文简要介绍了天津海洋气象工作的兴起与发展。天津很早以前,就有气象灾害记录,其中包括诸如海风、海冰、风暴潮等海洋气象与衍生灾害。清朝期间,天津的海洋气象也曾被西方国家为入侵中国而关注。自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开辟口岸后,英国开始在天津港口进行气象观测,随后日本也在塘沽建立了气象观测站,获取了大量气象数据。新中国成立后,天津的海洋气象业务飞速发展,相继建立海洋气象观测、海洋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海岸及海上气象服务等业务。2010年,中国气象局对我国海洋气象业务进行了新的布局,批准在天津成立北方海洋气象中心,负责发布渤海、渤海海峡和北黄海海洋气象预报服务产品,逐渐形成现代化海洋气象业务,在天津乃至北方海洋经济发展与防灾减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纵观历史,天津海洋气象工作依托天津经济地位与地理位置而兴起,天津海洋气象业务随着新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以及沿海城市发展、民生需求和海洋经济而建立,并依气象科技支撑而发展。
  • 摘要:周恩来气象传播思想既是研究气象科技发展史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研究周恩来思想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周恩来的气象传播思想,概括来说就是立足自力更生、提升科技水平、改变落后面貌而重视气象信息源建设;立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服务生产生活而重视气象信息内容发布;立足以人为本、无微不至而重视气象信息传播方法.
  • 摘要:1936年4月,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竺可桢被迫兼任了国立浙江大学校长职务.之后的13年,特别是在西迁办学期间,浙大的气象学科的教学与研究,从无到有,兴旺发展起来.这完全归功于竺可桢本人的精心筹划;涂长望、卢鋈、幺枕生等气象学、气候学教授的不懈耕耘;以及叶笃正、谢义炳、郭晓岚、周恩济、史以恒、束家鑫等学生的勤奋努力.
  • 摘要:中国气候变迁研究之先驱竺可桢,在其1972年发表的著名论文《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隐晦地表达了他对于气候变化问题的观点——气候是波浪式地变化,不会朝某个方向一直变化;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自然原因.这一观念在70年代初对反驳西方"新冰期预测"及其背后所包含的"气候突变"、"气候异常"等观点起到了关键作用.竺可桢这一观念的形成在其日记中有迹可循.除了他对于本土气候变迁的研究本身之外,1961年罗马气候变化会议的主流思想及英国气象学家莱姆就某个问题的看法是其气候变迁观念的两个主要来源.与其早期信奉"气候决定论"相比,竺可桢在建国之后的观念转变不能排除意识形态的影响,这一影响一方面使其在理论方面趋于"保守",另一方面令他较旱地意识到气候变化议题的政治色彩.竺可桢所开创的对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的研究,为当今气候变化争议提供了具有独特价值的论证.
  • 摘要:天气预报员作为气象行业中最有代表性的群体,以其高知识技术门槛、高度职业自主性、以及公共服务的价值取向,成为了现代社会典型的知识技术型职业之一.本文借鉴职业社会学和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的研究视角,浅析了天气预报员作为一个职业,伴随着20世纪以来公共服务市场化,知识经济蓬勃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社会趋势,在职业与国家、职业与科学技术的互构中,寻找职业价值认同、获得职业自主性、调整职业定位的发展转型过程.
  • 摘要:"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二十四节气歌"暗含了二十四节气的先后顺序,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它表明了季节的更替和作物的不同生长阶段,例如"大寒"、"大暑"、"惊蛰"、"芒种"等.在二十四节气中,表明季节更替的有两分、两至;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反映水汽凝结与温度、湿度关系的有白露、寒露、霜降;反映降水的有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反映物候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以现代气象学的观点来看,气候的形成主要受太阳辐射、地球运动、大气环流等影响,'二十四节气'虽没有从这些角度去解释,但也从自然现象中反映出中国古代民间对气候的认知,客观反映了我国独特的气候特点等.
  • 摘要:2006年,'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2016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活动的补充历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其反映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是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本文结合河池市气象部门利用"二十四节气"相关知识融合开展气象服务工作实践基础上进行分析探讨,以探求让"二十四节气"这一重要的宝贵遗产在现代经济社会生活中得以传承与发展的一些方法和途径.
  • 摘要:"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也称"中瑞西北科学考查团")是中国近代首次由中外学者联合组建、规模大、学科多的学术考察团体.考察团的野外工作结束之后,中瑞双方各自进行了资料的整理与研究.1949年,中国科学院接收了"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正式宣布考察团工作结束,同时批准袁复礼和黄文弼继续从事资料的整理与研究工作.中科院的接收工作,促进了该团资料的收集、整理与研究.但是,由于当时未能给予其恰当的评价,从而没有能够在后来的西北考察中,充分地研究和利用"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的资料和成果.
  • 摘要:美国人工影响天气发展的历史不到二百年,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达到顶峰,在七十年代明显衰落,在繁荣期与衰退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在每一个时期中也存在强盛和衰弱的方面,而美国民众对此也有不同的声音,文章通过美国人工影响天气的繁荣与衰退史的回溯,讨论美国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呈现出的特点.总体而言,对于人工影响天气的评价需要分层次多方面来讨论,纵向上来看,关于人工影响天气的有效性是一层,而建立在有效性假设基础上的伦理性是另一层。横向上来看,理论研究是一方面,实验室内实验是一方面,外场作业又是一个方面。与技术直接的讨论集中在人工影响天气外场作业的效果与伦理,人工影响天气的相关技术的研究一直在继续,但是我们对此作出无法断言。外场人工影响天气的作业也未停止,目前人们更多的从社会伦理方面对人工影响天气展开讨论,来自于大气科学家、生态学家、法学家的追问从未停止。而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就可以涉及不同的问题,因此本文讨论在美国的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发展,研究STS视阈下的美国人工影响天气的繁荣与衰退史。从理论构想算起,美国人工影响天气发展的历史不到二百年,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达到顶峰,在七十年代明显衰落。在美国的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发展有两个“繁荣与衰退”,一方面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对比,无论是技术研究还是外场试验的规模,都形成了繁荣与衰退的对比。另一方面是,无论是在哪个时期,用于资本盈利和军事战争与用于民用的人工影响天气技术都形成了繁荣与衰退的鲜明对比。其中最重要的是,无论是从人工影响天气的理论构想阶段、实验室研究阶段还是外场作业阶段,它都不是单纯技术,而是渗透了各种社会因素的社会活动。仔细考察看来,利益企业与军事目的直接影响着技术发展的走向。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工业实验室为新技术的发明与运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就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它是工业企业和科学之间深入合作的产物,它是一种新型的区分于学术研发的工业研发的技术产品,它是科技成就转化为工业产值的技术手段,是一个经济体有组织的研发活动的产物。同时在一个时代背景下,它也是冷战对峙的产物,更是一种备战的技术手段。而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公共领域内的人工影响天气技术没有有效的规范,美国气象局则致力于推动气象服务的私有化,尤其是农业天气服务私有化,农业气象服务可能出现与种子公司业务合流的趋势。直到现在商业播云基本由地方性和区域性的资本公司控制,研究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被资本操控。而美国在发动战争方面,滥用人工影响天气技术,新一轮的气象战争传闻从未断绝。而美国民众的质疑呈现出不同的层面,有针对人工影响天气技术本身的质疑,但是更多的是基于社会文化环境的质疑。以基督教立国的美国,无法避免科学与宗教的关系问题以及技术与宗教的关系问题。美国的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受资本干预,因而大量的阴谋论产生可以与此具有相关性,加之美国军方将其运用于战争中,遭到民众从伦理层面的抗议,其实这些都反映出民众对于资本裹挟下技术的恐慌与对资本公司的不信任。尽管来自于环保人士的质疑,是多方面多流派的,但是这些对于反思现实的人工影响天气技术的确存在借鉴价值,其中最具意义的就是讨论对于这个世界模型的认知模式,这样直接相关于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
  • 摘要: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是世界上工业化起步较早的国家,也是历史时期出现大规模空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地区.本文对英国工业化时期出现空气污染问题的不同原因,即工业用煤、家庭用煤、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几方面进行了解析,对英国不同区域煤炭资源的分布进行了空间格局的对比,通过选取伦敦、曼彻斯特、伯明翰几个典型工业城市进行剖析,阐述了工业化进程与空气污染现象之间的关系、雾霾天气所带来的危害以及英国当地所采取的治理措施等.为我国今天所面临的城市雾霾这一空气污染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也为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及优化生存环境提供一条有效路径.
  • 摘要:本文从"一带一路"气象服务战略发展角度出发,梳理出"一带一路"气象服务发展脉络,并对海洋、交通、航空三个重要领域进行深度挖掘.本文还针对未来海、陆、空气象数据融合能力及气象产品智能化展示进行了探索与研究,为中国实现"一带一路"气象服务品牌化发展做进一步展望.
  •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雾霾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从短期的日常出行到长久的健康状况,雾霾的治理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然而,在我国古代,上可追溯至阴虚甲骨刻辞,下至明清乃至近现代,不同时期都有关于坏天气的记载,其中也不乏"霾"这种天气现象.虽然古人更多的是将这些现象视为上天与人的呼应而非自然灾害,但依旧可以从史料中获取诸多有用信息.本文简单梳理了正史史料中所记载的与雾霾、沙尘等天气现象的资料,并对霾含义的演变进行总结,将其与现代自然灾害进行对比.
  • 摘要:1924年孙中山倡办了广东大学,创办时有文、理、法、农四科,其中理科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5系.1925年3月孙中山病逝.为纪念中山先生,1926年8月广东大学改名为国立中山大学,学校同时进行了一系列调整,数学系改成了数学天文学系,成为国内首个开设天文学科的高校,聘请了留学法国获天文学博士的张云为该系教授.解放后,广州市政府将天文台支线进一步延伸到天河员村的罐头厂、绢麻厂、玻璃厂。2004年天文台支线员村段因城市道路扩建而拆除。目前红专厂创意园(原罐头厂)里仍保留一个完好的铁路站台、一段铁轨和两节火车车厢,每天前来站台和铁轨拍照的人络绎不绝。虽然长达3公里的天文台支线已经停止使用,但废弃的路基、铁轨等都较完好地保存着。在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的今天,如何结合城市小区改造,将这一承载着广州市科技、工业发展记忆并具有爱国主义教育元素的历史遗物加以有效保护利用,需要进行专题研究。
  • 摘要:探讨基层气象科技史研究的重大现实和战略意义、分析基层气象科技史研究面临的机遇和困难,探索基层气象科技史研究的创新途径.研究基层气象史是认识深化县级综改的历史依据、推进基层事业发展的智力支持和决策基础、开展基层文明创建的重要内容.研究基层气象史也是遵循战略思维的根本要求、研究长远发展的重要资源,是气象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提出创新基层气象科技史研究要发挥好国家级层面的牵头和引领作用,充分利用好干部学院搭建的气象科技史研究交流平台;注重省级层面的业务指导作用,编制好气象科技史专项规划和出台管理意见;培养基层气象科技史研究队伍,提升重要史料研判能力;解决基层气象科技史研究短板,重视基层气象科技史成果应用.
  • 摘要:农业与时间计量的重要交叉点在于农时.农时的观念起源于原始农业产生之初.时间计量并非因定农时的需要而生,其源头更早,具有广阔的文化内涵,这种内涵对后世的农时观念有深远影响.由于气象环境的多变等原因,根据物候选定农时符合近代科学.采用精确化的时间计量来表示农时其实很多时候是受趋吉避凶等与时间计量关系密切的文化传统影响的结果.在古农书中,节气并非唯一的农时选定准则,农时选定方式较为灵活多样.自汉代以来,古农书的农时记载存在从迷信走向实际的发展趋势,但对传统农时理论的坚守仍一直存在,这对农事时间安排的科学化有不利影响.古代农村的日内计时较为粗疏,但这并不意味着农业生产节奏一定是缓慢和不变的.新时代下如何科学地选定农时仍亟待研究、解决,如何继承和发扬前辈学者开辟的物候指时的研究进路也是一个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 摘要:气象测候网建设是发展气象事业和科学的基础,基于中国近代气象事业一穷二白的现状,民国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建所后通过利用海关系统测候所、建立直属测候所、与水利、航空等部门合办测候所、指导地方建立测候所等方式推动着中国气象测候网建设.到抗战前夕,除西北西南外,中国已形成了气象测候网的雏形,为近现代气象事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 摘要:中国上古历法有"神历"和"民历"之分,传说颛顼帝时代"南正重司天以属神,火正黎司地以属民",前者是祭祀历即"神历",又叫《大正》;后者是物候历即"民历",又叫《小正》.《夏小正》是最早结合天文、气象、物候知识指导农事活动的历法,实际上是"民神杂揉"的历法.物候历至秦汉时形成规整的"七十二候":五日为候,三候为气,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反映了一年中气候变化的一般情况.物候包括非生物候应如"水始涸"、"东风解冻"、"虹始见"、"地始冻"等;动物候应如"鸿雁来"、"虎始交",和植物候应"萍始生"、"苦菜秀"、"桃始华"等."气候"源于黄河流域,其本质特征就是气象的周期性,是历法中的"阳历"要素.
  • 摘要:本文对中国最早的天文和气象类期刊《观象丛报》作了历史性考察,并运用文献分析法对其所载天体力学、气象观测学、地球磁力学和大地测量学等方面的论文作了解读,侧重于有关天体力学和地球磁力学的内容,涵盖重力学、地磁学、相对论等知识.经与同时期发表的相关文章相比较,认为《观象丛报》发表的这些力学论文,完全不同于晚清时期的粗浅知识介绍,它促进和深化了天文学与力学之间的学科渗透,在近代中国天文学的多元化发展中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 摘要:中国古代对气象灾害防御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并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防御思想和制度.随着对自然界认识程度的加深,自先秦起,中国古代对气象灾害防御就呈现出灾后救济与灾前预防两种思想同时快速发展的局面,有些思想还被统治者所采纳,得以上升为法律制度,为安抚、救助灾民以及预防灾害和及时掌握灾情提供指导.论文通过对这些思想和制度的分析研究,提炼出值得继承发扬的内容,作为当今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借鉴.
  • 摘要:本文简介了人类发现雷电的历史,并用新理论阐述了电的本质:电荷不是一种物质,而是物质运动的属性,是物质在复时空内旋转向心加速度在空间的反映.用该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夸克及重子的电荷值,解释了库仑力随物质温度及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很好的解释了雷电的成因及正负电荷在雷雨云中的分布.
  • 摘要:1915年,我国现代气象科学的奠基者蒋丙然在《观象丛报》中发表《说晕》.本文对该文涉及的晕的术语、气象知识和气象学者做专题讨论,指出该文的意义和价值.蒋丙然《说晕》提醒人们注意学习大气科学专业术语,深入理解气象名词,有便提高认知水平。其实,在这方面汉语里已经有不少积累,例如《晋书,天文志》中记有十七种晕的名称:头、戴、冠、缨、纽、负、戟、珥、抢、背、鏑、直、提、格、承、承福、履、破走、员晕,每一个名称究竟指哪一种晕,需要有专家讨论确定,然后将其与现代西文晕名建立对应,构建晕象中文术语体系,丰富气象文化,这也是气象史一项有益的研究工作。近来对《观象丛报》研究增多,主要是从天文学史的角度,而该刊原系《气象丛报》,对气象史的研究理所当然应当成为重心之一。蒋丙然写《说晕》的时代距今已有百余年,当时他说对晕的研究“种类未详,性质未备”。事实上,他对于晕的每种已知形态,都搜集了历史上的观察记录,指出观察的方法要点,包括测晕须知、弧度之计算以及六分仪使用法等,然后进行分类和科学的分析,详解成因,这就给后人指出了科学研究的方向和方法。时至今日,对晕的气象史研究仍然是既有学术价值、又饶有兴味的一项工作。
  • 摘要:作为南京气象学院创办初期气象系的主任,朱和周老师担负着大量繁重的工作。他不仅亲自上课,还化费大量的时间和学生在一起,面对面地指导、答疑、鼓励、引领。他的责任感、事业心和出自内心的对学生的爱护,让学生们非常敬佩。在和他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了知识,而且受到他科学思维和实事求是科学精神的熏陶。
  • 摘要:哲学,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在简要回顾了早年家庭、学校对谢义炳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影响后,以谢义炳晚年在一封给外国友人的信中所说,他"一生追随罗斯贝的哲学"为线索,将谢义炳哲学思想的渊源概括为:青年时期受罗斯贝的启发重视哲学思想,壮年时期系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哲学思想,晚年深刻剖析气象科学发展的苦难历程及对中国气象事业宏伟前景的憧憬.1987到2017年30年的变化见证了谢义炳的哲学思想的深邃和远见.
  • 摘要:精准的短时临近预报对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有重要的作用.虽然山西省短时临近预报业务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与先进省份的水平还有很大差距.本文总结了山西省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的现状,面临的挑战,探索了未来业务发展的建议:(1)不断优化短临预报业务分工和流程,进一步完善省一市县业务同步联动、产品实时共享、预警发布协调一致的一体化短临预警业务流程.明确职责分工.(2)强化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监测,进一步加强山西省综合监测站网体系建设,加强多源资料的应用和数据共享.(3)加强短临预报技术研发,大力加强本地化短临预报技术研发.开展雷达外推与实况资料相融合的临近预报技术方法,结合区域自动站、雷达、卫星、数值预报模式等资料,改进TREC和TITAN算法.(4)完善省-市县一体化短临预报业务平台,实现强对流天气自动识别、自动站、雷达、卫星等资料能够实时滚动更新、产品快速制作和一键式发布.(5)加快科技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建设,凝聚优势科技力量,建设具有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团队,提高科技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不断强化山西省灾害性天气实时监测和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提高短时临近预报能力水平和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能力.
  • 摘要:回顾气象科学的发展历史,中华传统文化曾作出重大貢献.从公元前1217年殷商甲骨文中就记载了各种天气现象(雨、雪、雹、霾、雷、霓、雾…)和降水强度,至今已经有3200多年的历史了.2016年11月30日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二十四节气",更被国际气象界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看天、测天经验成为种类繁多、内容丰富的气象谚语,在《中华气象谚语大观》中就收集了四万多条.在十六、十七世纪温度表和气压表没有发明以前,世人不知什么是"大气",也就无所谓"气候"的概念了,而我国古代早就称五天为一"候",三候为一"气"了.一年七十二候,二十四个节气.我国还有丰富多彩的物候学知识,记载在战国的"呂氏春秋"、前汉的"氾胜之书"、后汉的"四民月令"、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著作中.今天,应该利用高科技对这些中国气象文化知识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科学加工,成为预报预测天气气候的方法,纳入各级台站的现代化业务体系中,使中国气象文化在气象亊业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 摘要:24节气作为太阳历,能反映地区的气候特征,对指导农业生产有重要作用.中国传统历法被当作农历,就是阴历与24节气结合,所总结的节气相关的农谚,能在一定指导农业生产,是区域农业适应气候的经验总结.中国历史悠久,现有大量的节气与农谚的经验,但由于地域不同,同一个节气的气候存在较大的地区间差异,也反映了节气农事活动的差异性,因而所获得的经验也有空间差异.由于气候变化与年际间的气候波动以及技术进步,同一地区节气与农事活动的关系也在变化.尽管节气农谚的科学性不完善,但24节气农业文化传统是应该保留的.
  • 摘要:在很古的时代里,人们由于生产活动的需要,就产生了计算时间和日子的要求.同时,人们在生产活动中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和它的规律,也就订出了计算时间的方法.计算时间的三个基本单位是一天,一月和一年.依照现在的天文知识来通俗地解释:一天是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一月是月亮围绕地球转一圈的时间,一年是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一月和一年的天数都不是整数,它们彼此之间也没有简单的比例.历法就是结合年,月,日这三个时间单位的数量关系,安排日历的制度.按照一个好的历法制度编定的日历,可以表示任何一天太阳和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是对生产有帮助的.
  • 摘要: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利玛窦、汤若望等人纷纷来到中国传教,并将西方科技带到中国来,明末徐光启等人在北京为官,曾经参加教会活动,并和西方传教士们并进行学术交流活动,西方气象学识也是在明神宗万历二十八年左右(1600年左右)由义大利传教士高一志(Alfonso Vagnoni,1566-1640)介绍到中国来.吾人分析明末清初的文献—"空际格致"、"格致草"、"物理小识"等书中之气象学识,可以了解当时的气象学识是高一志在山西省传教时,常与北京的中外人士交流,他首先从西方将二千多年前先秦时代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Aristotle,384B.C-322B.C)和提奥夫拉斯托斯(Theophrastus of Eresus,372B.C-287B.C)的气象学识介绍到中国,并将古希腊的天气预报方法和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和传统的天气预报方法合着成"空际格致"一书的一部分.明末清初的中国学者熊明遇和方以智也曾经在北京为官,和西方传教士们接触,讨论中西气象学识,着作专书时,对西方和中国气象学识都有加以参考引用批判,着成"格致草"和"物理小识"等书,成为明末清初中西气象学识交流的结晶.本文首先介绍高一志其人其事和他的着作"空际格致"中的气象学识,再介绍熊明遇和方以智的气象学识,可以明了近代西方气象学识诞生以前中西气象学识交流之情形.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