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金(916~1234年)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2343篇,会议文献有15篇,学位文献有232篇等,辽、金(916~1234年)的主要作者有陈俊达、孙国军、王禹浪,辽、金(916~1234年)的主要机构有赤峰学院、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大学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辽朝对渤海人的管理有绥抚的政策,也有防范的措施,二者相辅相成。前者的表现是:优礼降附,有才华者任其为官;实行减免赋税的特别政策;因俗而治,不强制改俗易法;允许...
2.[期刊]
摘要: 辽金元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婚姻习俗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阶段。在与中原农耕文明及其他游牧文化的交融中,其婚姻习俗虽呈现出向中原文化认同的趋势,但这种认同依然保有对...
3.[期刊]
金代佛教缘起与发展的内外因素——以12世纪女真对外关系为背景
摘要: 渤海和辽时期,佛教在牡丹江、松花江、黑龙江等流域传布已久,为金代佛教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女真人崛起和建国后,随着疆域的不断扩大和族群的不断扩容,辽、北宋的佛...
4.[期刊]
摘要: 菩萨信仰在辽朝极为流行。尽管八大菩萨的形象经常组合出现,但在辽朝的菩萨信仰体系中,以观音、弥勒、普贤、文殊和地藏五位菩萨为主。诸菩萨信仰的流行程度,与其本身的...
5.[期刊]
摘要: 金源文化的研究和开发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金源文化产品开发和利用方面仍有可改进的空间。金源遗存文化产品的开发与利用,应在政府重视...
6.[期刊]
摘要: 《金史·食货志》编修质量很高,“在十三种《食货志》中是写得比较成功的一部”(梁方仲语)。关于该志始创者,学界一般认为是元初王鹗。然逐条核查该志五卷史文,发现其...
7.[期刊]
摘要: 海陵王完颜亮是通过发动政变、杀害金熙宗而登上帝位的。在这个过程中,由10人所构成的“谋弑集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随着政局的巩固,完颜亮与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
8.[期刊]
摘要: 金朝官员丁忧制度主要取法辽宋。尽管现存史料没有关于金朝官员丁忧制度的完整记载,但从金朝君主的相关诏令及人物传记也可窥得一斑。在实际执行中,金朝官员丁忧大多被夺...
9.[期刊]
摘要: 金代武元正墓志现藏于西安市长安博物馆,先后刊布过两次。据墓志记载,武元正自幼跟随父亲武振从军,在北宋熙河路地区担任低级武官,活动范围涉及西北、西南地区。金熙宗...
10.[期刊]
摘要: 阿保机称帝建元后,契丹的征服倾向经历了由北向南的变化,“草原本位”逐渐隐匿,“中国之志”成了辽前期统治者的共同抉择。以往学者多从经济视野出发,思考契丹人缘何南...
11.[期刊]
金朝的儒家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以衍圣公的封授为中心
摘要: 由于受到本民族游牧生活和文化的影响,女真人在金朝建立前较少接触到儒家思想。金朝建立后,为了赢得治下汉人的支持,金朝统治者开始提倡“尊孔崇儒”,积极推广儒学,并...
12.[期刊]
摘要: 金军攻破北宋开封城后,先后设立伪楚与伪齐政权作为统治中原地区的“代理人”,伪楚建立仅三十三天便匆匆结束,而伪齐则存续八年之久。无论是伪齐还是伪楚的设立,皆是金...
13.[期刊]
摘要: 贞祐二年(1214),经过激烈争论,金宣宗迁都南京(今河南开封)。随后,女真人南渡,这是继太宗、熙宗、海陵之后女真人第四次大规模南迁。南迁女真人集中分布在以南...
14.[期刊]
摘要: 元代光明禅师李惠月的名字见于金银字写本《大方广佛华严经》以及存世《普宁藏》零本的施经题记。文章通过梳理相关题记,联系白云宗刊行和印施《普宁藏》的史实,认为李惠...
15.[期刊]
摘要: 金代六部尚书是分掌六部事务的长官,其兼官现象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金朝的政治特色。金初六部尚书的兼官情况带有深刻的“女真旧俗”烙印,反映出金初六部体制发展的不完善...
16.[期刊]
摘要: 金初已有组织或个人承担禁卫职责,但未形成制度。熙宗“天眷改制”期间置殿前都点检司标志禁卫制度初步形成。海陵王时扩大禁卫规模,禁卫组织架构呈现多元趋势。世宗以降...
17.[期刊]
摘要: 916年(辽太祖神册元年),耶律阿保机称帝。围绕着耶律阿保机称帝发生了三件事情:首先是后梁与吴越派遣使者出使契丹,祝贺耶律阿保机称帝;其次是耶律阿保机亲征其他...
18.[期刊]
摘要: 伴使制度,是交聘制度的一部分,对于宋金两国交聘制度的研究一向是学界热点,但是对于两国伴使的研究并不多,且出于金代史料的缺失等客观原因,学界对金代伴使的研究更是...
19.[期刊]
摘要: 金朝实行汉、女真双轨爵制。汉制封爵体系中“国王”爵的渊源可上溯至五代,其本质是乱世的权宜之制,金初曾大量沿用。海陵王即位后,统治趋于稳定,遂将其废除。关于女真...
20.[期刊]
摘要: 一直以来,番姓大族势力长期把持着西夏王朝地方上的军政大权。这些实力强劲的番姓大族凭借与嵬名皇族的政治联姻屡次祸乱朝纲,极大影响了西夏王朝的政治稳定。发展到西夏...
1.[会议]
摘要: @@辽朝是契丹族于916年在中国北方建立的与北宋对峙的割据政权,存在时间长达两个多世纪,实现了我国北方和东北地区的统一,成为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由南迁转入南进的转...
2.[会议]
摘要: 西夏文"恒卵"为"回鹘"之音译,在西夏原创作品《天盛律令》、《亥年新法》等文献中,番(西夏)、汉、藏,回鹘大多时候同时连用,证明西夏境内回鹘人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3.[会议]
摘要: 辽穆宗耶律述律为辽太宗长子,在辽世宗遇弑后,成为契丹皇族中最具有号召力的权利继承人,契丹的皇位继承再次回到兄终弟及制,辽穆宗政治属于典型的"卡里斯玛权威统治"...
4.[会议]
摘要: 金人王若虚的《(新唐书辨》既是对《新唐书》列传在用字、用语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具体批评,也是对史例所作的探讨,是他史学批评思想的具体体现。他的研究一定程度上加深了...
5.[会议]
摘要: @@猛安谋克与猛安谋克制概述,猛安谋克是女真族在氏族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组织,猛安为部落单位,谋克为氏族单位,其首领都称为勃极烈。《金史·兵志》说“金之初年,诸...
6.[会议]
摘要: @@辽代历史中,佛教对经济的影响,负面的消极作用较大。但是,以往海内外研究辽史的学者们在论及与辽代“佛教”与“经济”相关的话题时,多以“寺院经济”为核心,仅就...
7.[会议]
摘要: 西夏遗民研究是西夏研究领域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是解开西夏遗民消亡的重大历史之谜的钥匙.本文对2011年以前,国内外出版、发表的有关西夏遗民调查与研究的3部著...
8.[会议]
摘要: 《契丹国志》是南宋末年叶隆礼所撰写的一部最早以契丹民族所建政权为记述主体的史书,在历史编纂方面具有鲜明时代特色。作者通过成熟的编撰技巧,运用纪、传等形式,客观...
9.[会议]
摘要: 关于努尔哈赤建立金国之事,有许多细节,学术界缺乏深入研究,或语焉不详,或似是而非.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努尔哈赤建立金国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一、立国建元;二、国号...
10.[会议]
摘要: @@辽代金银器从造型艺术的风格上分为三期,每一期都有各自的艺术特征。唐代是我国古代金银器发展的极盛时期,器形种类繁多,造型变化大,纹饰布局严谨规范,工艺精湛,...
11.[会议]
摘要: @@辽代佛教盛行,从皇帝到平民,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之人士,大都崇佛信教。佛教文化潜移默化地浸润,至辽代中后期,便形成了与萨满教:儒教并驾齐驱、颇具功利性特征的...
12.[会议]
辽朝时期中华文明的持续发展及其特征——以辽朝的物质文明为中心
摘要: 唐末五代,在塞北草原上兴起的契丹族成为中国北方的主人而登上历史舞台,他们与汉族、渤海族等民族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明。辽朝包括物质机文明在内的全部文明是游...
13.[会议]
摘要: 近三十年有关辽代文化和契丹文化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研究不断深入,成果逐年增多。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rn 1、辽代文化的特点与内涵;rn ...
14.[会议]
摘要: 宋代是我国雕版印刷的极盛时期,西夏在宋文化的影响下,雕版印刷从无到有,迅速地繁荣起来。但汉文史籍中对此几乎无一字记载。因此,我国出版的众多出版史、印刷史、书籍...
15.[会议]
摘要: 我国是发明印刷术的故乡,这一重大发明曾推动了全世界人类文明的进步。任何一本叙述印刷历史的书籍都要从我国古代写起,至今珍藏于国内外的古代雕版印刷品都是我国历代流...
1.[学位]
摘要: 玉田韩氏家族在契丹政权内部地位极其显耀,从首代韩知古辅佐耶律阿保机开基立业,到三代韩德让携手承天太后创建中兴盛世,在契丹政权有极大的影响力,与皇族耶律氏和后族...
2.[学位]
摘要: 海上之盟是12世纪上半叶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影响了东亚政治格局的演变。但目前关于海上之盟的研究,还主要集中于海上之盟的经过、内容、评价等方面,对海上之盟与当时...
3.[学位]
摘要: 金朝后期社会积弊已久,加之新兴蒙古在北方崛起并挥师伐金,形成虎狼之势,金朝局势日益紧迫。金宣宗即位之初就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承担着挽救国家命运的重任。但是,...
4.[学位]
摘要: 金朝南人是女真入主中原后原宋地的人民及其后代,伯颜所谓“南人者,辽宋分界之旧宋人”是也,区别于由辽入金的“燕人”或“汉人”。目前学界关于金朝南人的研究著作并不...
5.[学位]
摘要: 黑水城出土西夏文献除了汉文文献外,很大部分是西夏文文献。《俄藏黑水城文献》(第九册)所刊《亥年新法》是继西夏法典《天盛改旧新定律令》后的又一部重要法典,所刊版...
6.[学位]
摘要: 西夏首领制贯穿西夏政权始末,且在西夏全境范围内普遍存在。首领在基层民众中享有很大的权威,他们对外代表本部落,对内统领部落成员,西夏政府通过他们实现对部落的有效...
7.[学位]
摘要: 辽朝之西京,即今之山西省大同市,历史悠久。唐设云州,设大同军节度使。归属辽百年之后(重熙十三年,公元1045年)升为西京,府为大同府。西京是辽王朝对南防御北宋...
8.[学位]
摘要: 中国酒具历史绵延千年,酒具种类丰富多样。酒具是酒的载体,也是酒文化的象征,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饮酒历史和饮酒风俗。辽代酒具是中国酒具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造...
9.[学位]
摘要:
契丹人自唐末五代时期崛起于中国历史舞台。由契丹人建立的契丹、辽王朝共存在二百余年,其开创者是耶律阿保机,但为王朝鼎盛发展起奠定作用的则是辽景宗——耶律贤。
10.[学位]
摘要: 辽代是契丹族建立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服饰以胡服为主,靴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辽代社会的发展,鞋也成为其服饰文化的一部分。鞋靴是辽代生活与服饰文化重要的载体,...
11.[学位]
摘要:
契丹族建立的辽王朝疆域辽阔民族成分复杂,辽代墓葬遗存较为丰富。墓门作为墓葬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墓葬等级的象征,又是融合自身与外来葬俗文化的重要载体。
...
12.[学位]
摘要: 辽代玛瑙器研究是辽代玉器研究的一部分,对其进行系统研究有助于丰富民族玉器的内涵。本文以考古发现辽代玛瑙器为基础,分析了辽代玛瑙器的种类,结合历史文献对辽代玛瑙...
13.[学位]
摘要: 本文对辽金少数民族政权儒学治国理念指导下的廉政实践进行了评述。辽、金两朝分别是由契丹族和女真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所处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高潮之一。...
14.[学位]
摘要:
燕云十六州是宋辽关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颇受学术界的关注。
燕云十六州地处长城一带,包括今天的河北北部、山西北部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北京、天津地区,一...
15.[学位]
摘要: 辽、金两朝都是我国北方强大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都曾经统一过北方,都在保留本民族制度特点的同时吸取中原的制度,促进了北方的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辽末金初之时,...
16.[学位]
摘要: 史官制度是史学史研究的重要领域,了解一个时期的史官制度能使我们对这一时期的史学有更清晰的认识。辽、金、元三朝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史学...
17.[学位]
摘要: 黑水城文献中有丰富的法典文献,这些文献证明西夏在法制建设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军事法条是其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夏在立国一百九十余年的时间里,先后修订了《贞观...
18.[学位]
摘要: 辽朝屯田制度起源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时期。辽太祖在辽朝建国前夕率领战争中掠夺来的依附汉人在滦河上游所进行的屯垦便是辽朝最早的屯田。史书中所记载的“蕃汉转户”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