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字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363篇,会议文献有2篇,学位文献有37篇等,毛笔字的主要作者有邓建民、沈一草、陈智,毛笔字的主要机构有闽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我国古今著名书画家多有强调自己文学创作能力之例,体现出中国一种独特的文化心理。无论从书法与文学的关系看,还是从书法创作、书法欣赏、研究书论角度看,加强文学修养...
2.[期刊]
崇法致用 厚德笃行——唐楷美学内涵在高师书法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唐楷是大众接触最广、书写较多的"基础学"书体,形态端直、灵动鲜活的结构使其成为高等师范院校书法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探究发现,唐楷在"中正"法度下用创新笔法...
3.[期刊]
摘要: 苏轼、黄庭坚等人倡导的"书法尚意"理论与书法实践,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意"的内涵是理解"书法尚意"的关键,值得进行深入探究和考辨.从"意"字的释...
4.[期刊]
摘要: 书法作为中华文化的独特表现方式,成为历代文人的钟爱.现代作家绝大多数都对书法有浓厚的兴趣并身体力行,对书法都有较深造诣,有的最终还以书法名世.文章对擅长书法并...
5.[期刊]
摘要: 书气是一种内在的力量,是书家艺术的生命气息与人格体现,表现书法的美学魅力和文化意义。书家在不断锤炼、提高艺术创作技巧之外,应加强自身综合文化修为,与古为徒,承...
6.[期刊]
摘要: 隶意表现形式的多姿多彩是黄道周楷书创作一个重要的风格特征。黄道周楷书隶意表现形式可分为在楷书笔法中融入隶书或草隶的意趣、在楷书偏旁中使用具有隶书特征的偏旁和在...
7.[期刊]
摘要: 隶意表现形式的多姿多彩是黄道周楷书创作一个重要的风格特征.黄道周楷书隶意表现形式可分为在楷书笔法中融入隶书或草隶的意趣、在楷书偏旁中使用具有隶书特征的偏旁和在...
8.[期刊]
摘要: 书法的渊源来自人们内在精神,中国自古以来文人退隐意识的最佳"补偿物"即是中国书法.退隐意识是与道家思想相契合的传统文人意识,历代书法家的创作表现抑或书学理念都...
9.[期刊]
摘要: 魏晋风度在魏晋时期的书法艺术领域有着突出的表现,对中国书法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塑造了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美学精神.《兰亭序》不仅是魏晋时期历史文化的一面镜子,...
10.[期刊]
摘要: 魏晋风度在魏晋时期的书法艺术领域有着突出的表现,对中国书法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塑造了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美学精神。《兰亭序》不仅是魏晋时期历史文化的一面镜子,...
11.[期刊]
摘要: 苏轼书法极具书卷气.在书法技艺上,苏轼提出自出新意的"尚意"书学理论;在文学上,苏轼亦提倡"吟哦出新意"的主张,通过人格的方式,把这两种"意"融于一体.在评论...
12.[期刊]
摘要: 清代楹联文学形式与书法艺术形式的双重互动,开辟了书法艺术载体的新天地。祁寯藻楹联书法作品传世体量丰富,质地完备精良,其个人书学观念与楹联形制、功能互动下建构的...
13.[期刊]
摘要: 清代楹联文学形式与书法艺术形式的双重互动,开辟了书法艺术载体的新天地.祁寯藻楹联书法作品传世体量丰富,质地完备精良,其个人书学观念与楹联形制、功能互动下建构的...
14.[期刊]
摘要: 开封的毛笔制作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开封市的一块文化瑰宝,但如今面临后继无人、关注度日益下降的问题,甚至有失传的危险.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开封毛笔制作技...
15.[期刊]
摘要: 开封是八朝古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厚重的书法艺术积淀.开封市十分重视中小学的书法教育,市内已有一些学校通过了"省级书法教育实验学校"评估验收.当前,在开封市书...
16.[期刊]
摘要: 黄道周与王铎书法师古观念的相似性是:对晋代王羲之书法极力推崇,对唐代书法名家有很多的借鉴,对书法名家间师承源流进行梳理、辨析等.黄道周与王铎书法师古观念的差异...
17.[期刊]
摘要: 学好书法,首先要学会读帖。该文以颜真卿《祭侄文稿》为例,从整体观察和局部分析两方面提出有效读帖的对策,即整体上要宏观把控书法作品的风貌,局部上要微观探究书法作...
18.[期刊]
摘要: 黄道周与王铎书法师古观念的相似性是:对晋代王羲之书法极力推崇,对唐代书法名家有很多的借鉴,对书法名家间师承源流进行梳理、辨析等.黄道周与王铎书法师古观念的差异...
19.[期刊]
摘要: 赵熙和张大千都是四川近现代书法家的代表,他们之间有着不浅的书画缘。由于超高的人气和众多的追随者,两人的书法深刻地影响了四川近现代书法的发展。两人书法的共同特点...
20.[期刊]
摘要: 古德曼在《艺术的语言》中讨论艺术形式的真本性问题时引入了两个术语:亲笔的、非亲笔的或代笔的。亲笔艺术反映了原件和赝品之间的显著差异性,代笔艺术则是可被复制的。...
1.[会议]
摘要: 从印章篆刻错误、落款之疑问及诗作内容三方面对李时珍"唯一存世"书法作品提出质疑,认为该作品为后世伪作.
2.[会议]
摘要: 为了更真实地模拟毛笔书法独特的艺术效果,提出一种基于笔纸墨物理属性的毛笔书法仿真方法.通过分析笔纸墨在书写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提取笔纸墨中与书法效果表达相关的物...
1.[学位]
摘要: 清末民国初期,书家学者的思想得以解放,对收藏的书画作品进行有意识的真伪鉴定的想法也就随之产生了。与各种书画作品鉴赏、古书著录鉴赏等比较,要数碑帖鉴定的难度最大...
2.[学位]
摘要: 八大山人以其过人的天资,酝酿出全然有别与前人的书法风格,在古代和现代书法史上来看都是一朵独具异趣的奇葩,仿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作为前朝的遗民,作为遁迹归山皈...
3.[学位]
摘要: 本文从书法创作思想探索和价值追寻的角度,整理和论述了中国古代书法理论中“集大成”的书学思想。文章首先追溯集大成思想的起源,然后详细论述“集大成”思想在中国古代...
4.[学位]
摘要: 陈洪绶(1598-1652年),明代晚期极有成就和特质的书画家。他的艺术才能是多方面的,在绘画、书法、版画、诗文等均有造诣。陈洪绶书法今所存者,无论册页、条幅...
5.[学位]
摘要: 在中国书法史上,公认的影响最大最深远的书法家是王羲之与颜真卿,两人以各自独特的风格特征构成了中国书法史上两大截然不同的艺术和审美体系,并影响着整个书坛的发展脉...
6.[学位]
摘要:
王蘧常以章草善名,世人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但他以不拘一格的章草艺术风格,给当今书坛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本文第一章为王蘧常书学思想的基础,着重论述他的...
7.[学位]
摘要: 薛稷是初唐著名书法家,生于士族世家,其外祖父是宰相魏征,家藏大量虞世南、褚遂良等人书迹。薛稷锐意摹学,书法日益精进,以“瘦硬”书风名扬天下,与虞世南、欧阳询、...
8.[学位]
摘要: 许多学者、书家在文章中提及“金石气”,但到目前为止对“金石气”的界定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解释,所以每每在运用上会出现混淆从而产生歧义。本文以索绪尔在符号学上提出“...
9.[学位]
摘要: 邱星,字云泽,别署碧禅轩,浙江吴兴人,1914年2月生,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安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西安文联委员,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员,终南印社顾问,西安...
10.[学位]
摘要: 书法是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之一,如何利用计算机让中国的书法得到更好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提取毛笔书法字的基本组成笔画。<...
11.[学位]
摘要: 唐代孙过庭的《书谱》是一部在中国书法理论史上有重要影响的理论著作,又是一篇极具艺术价值的书法作品。本文着重对孙过庭《书谱》的理论价值作系统的探讨与研究。本文认...
12.[学位]
摘要: 在中华文明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汉字以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之形式存在并不断发展,成为中华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书法和篆刻不仅是中国艺术领域的瑰宝,对于研究我国的汉字发...
13.[学位]
摘要: 本论文通过对颜真卿、吴道子二人的艺术境况,个人修养、历史条件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目的是要从中找出通过怎样的努力能在书法艺术中取得成就。首先,从艺术概况来谈,唐代...
14.[学位]
摘要: 作为汉族建立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明代统治中国近三百年之久。这个时期中国的封建社会进入晚期阶段,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的显现出来,政治、经济、思想等...
15.[学位]
摘要: 在魏晋玄学思想盛行和初唐重视法度规范的背景下,书法表现趋于魏晋书法的刚柔相济与初唐书法的瘦劲阳刚。作为晋唐两代书法的代表人物,王羲之开创自然飘逸的流美书风,欧...
16.[学位]
摘要: 元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蒙古贵族实行的民族歧视政策,使得当时汉族士人遭受政治上的不平等待遇,汉族士人的苦闷无处发泄,尤其到了元末,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17.[学位]
摘要: 本文对魏晋以来古代毛笔形制的流变、制笔的材料、风格流派、笔工作了详细的研究;同时对于毛笔与书法风格的关系作了深入的探讨。结合书法史,考述了历史上典型的毛笔形制...
18.[学位]
摘要: 魏晋时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重大变革时期。各种书体如篆、隶、楷、行、草等已经具备,书家在创立个人艺术风格上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王羲之吸收前人书法菁华,在书法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