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张伯英碑帖鉴定观研究
【6h】

张伯英碑帖鉴定观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选题及意义

1.3研究的主要内容:

1.4研究的方法:

1.5 研究的难点:

1.6 创新之处

2 碑、帖的概念与界定

2.1碑帖的概念

2.2碑、帖的起源与发展

3 张伯英简介

3.1生平:

3.2家学渊源:

4 张伯英的碑帖鉴定观

4.1 鉴定家须先是学人,以学问鉴

4.2 鉴定家应善书

4.3不迷信前人

4.4科学、客观地对待不同的帖

5 收录伪刻的影响

5.1厚诬古人

5.2遗误后学

结论 张伯英的碑帖鉴定观带来的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清末民国初期,书家学者的思想得以解放,对收藏的书画作品进行有意识的真伪鉴定的想法也就随之产生了。与各种书画作品鉴赏、古书著录鉴赏等比较,要数碑帖鉴定的难度最大,也最容易出现谬误和偏颇,以致厚诬古人、遗误后学。这就需要多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学养的支持辅助,同时要伴以丰富的鉴定经验的总结积累。这样看来,真正能称为碑帖鉴定大师的人也就所剩无几了。  张伯英先生既是书法家、诗人,亦是碑帖鉴定家及方志学家,作为这一时期碑帖鉴定的佼佼者,他在碑帖鉴定方面究竟有哪些观点,又形成怎样的影响,带着这样的问题,本文立足于《张伯英碑帖论稿》,着重从鉴定家为学人,以学问鉴;鉴定家应善书;鉴定家不应迷信前人说法;科学、客观的对待不同碑帖这四个方面进行阐述。通过本文的研究,想表达给读者的信息不是鉴定碑帖真伪方法,而是对张伯英先生碑帖鉴定观的总结。先生一生孜孜不倦,直至晚年不顾疾病痛苦,仍不断完善书学,做到活到老学到老,要以张伯英先生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为学习榜样,以纠长期浮躁与急功近利的状态,这也是本文研究张伯英个案的意义。

著录项

  • 作者

    陈静;

  • 作者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
  • 学科 美术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马亚;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张伯英,碑帖鉴定观,书家思想,治学态度;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