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学子:教材教法研究》 >在阅读教学的山水间自如游走——简析“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片段

在阅读教学的山水间自如游走——简析“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片段

         

摘要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曾提出,参禅有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后世认为,这三种境界不仅适用于参禅,也同样印证了由青涩到成熟,直至圆融通透的人生。而笔者认为,此三重境界不仅印证了人生,还印证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简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便是教学生将书读“厚”再读“薄”的过程。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在预习或初学“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文时,大多数学生在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掌握了重点字词(如,“厄运”“信念”等关键词)的音形义后,往往认为自己已经了解了文本的全部。然而,这些理解是比较肤浅的,仅仅停留在字词层面及文本的表象上。谈迁的遭遇究竟有多么不幸,他的信念又坚定到何种程度?这对学生来说,是无法想象的。因为浅近的人生阅历,束缚了他们深入文本的脚步,在面对谈迁非同常人的灾难时,他们无法做到感同身受。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当代文本理论认为,解读是文本与读者的反应交流过程,是对文本的建构。将文本从静态的物质符号中解放出来,还原为鲜活的生命,更重要的是通过读者的体验、理解和建构,显现文本意义,在文本意义和情感的领悟中,人与世界融为一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