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小学教学:数学版》 >数学问题提出的例子、类型和内涵

数学问题提出的例子、类型和内涵

         

摘要

cqvip:20世纪80年代,美国掀起了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数学教育改革运动。随之而来的,问题提出也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特别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把问题提出明确地纳入课标中。例如,1989年,美国数学教师理事会(National Council of Mathematics,简称NCTM)在其《学校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中,有以下关于问题提出的表述:“学生应从现实活动、已经加工过的数据、等式等情境中,获得创设(Creating)问题的丰富经历。”再如,我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在课程总目标中提出“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在原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增加了“发现和提出问题”。《课标(2011)》还提出“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由此可见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重要性。鉴于此,很多学者对问题提出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其中,蔡金法教授是突出的代表。蔡教授及其团队对问题提出的研究主要包括:数学问题提出的例子、类型和内涵,如何运用问题提出的理论开展数学教学,基于问题提出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等。并且,蔡教授及其团队在教学中进行了积极实践。从本期开始,我刊将连续刊发蔡教授及其团队的研究成果,敬请关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